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 > 11、筑城(二)

明月出祁连 11、筑城(二)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57:48 来源:笔趣阁

次日上午,刘仲武就率领大军分成三路,开始大规模渡过祖厉河。西夏人看来也没有与宋军进行大规模交战的准备,双方在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后,西夏人就放弃了在河对岸修筑的临时堡寨。

老刘进军是一路顺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不过在祖厉河与黄河交汇之处,也就是后世靖远县城一带,秦凤军在渡河时却遭受到了西夏人的强力阻击。现在做为刘军侧翼屏障的祖厉河却成了西夏人把守的天险,于是双方你来我往,隔河对峙。刘仲武在不停地造浮桥,西夏人则忙着拆桥,秦凤军过不了河,于是整条战线的战事变得胶着起来。

刘仲武下令在祖厉河下游两河交汇处构筑新城,会州一带大的军事行动就此停止了。

在西线,大将刘法率大军沿大通河逆流而上,也是进展顺利。到五月初,他顺利地拿下古骨龙城,整个的战争形势愈发显得对宋军有利起来。

李岘正在关川河北岸监造会川城附属的静胜堡,他让工匠制作了许多木制滑轮组装置,使得整个的筑城进度提高了很大一块,应该在六月底之前就能完成刘仲武交给他的任务。

只不过目前的战况让他感到十分疑惑,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宋军大有一举灭亡西夏的架式,而且现在辽国自顾不暇,不可能在宋军得胜后再跑过来拉偏架,但是为什么最后会失败呢?这问题让他感到十分头疼。

这片荒凉的河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工地,一座黄土夯筑而成的城池初具雏形。说是造城,实际是就是把这道一丈多宽两丈来高的土墙围出一个大院子。李岘更改了一些设计,留了六个城门,把原本方方正正的城池变成了六角形的形状,这种欧洲式的城堡样式没有射击死角,弓箭手们能够更有效地阻止敌人从侧面的城墙攀爬上来,防御性更强。

这个年代筑造城墙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主要是土方工程量太大,才影响施工进度。但在李岘让工匠们制造了几十副木质滑轮组之后,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解决,运送土方的效率提高了好几倍,夯筑城墙的进度自然就快了许多。

修城墙这事,李贵和张和要比高用和李成有经验得多,毕竟在李家时已经他们亲自带人修这几处庄园。李家在岷州的庄园院墙比这堡城的城墙也不遑多让。

“我看过了,这片河滩地土质倒也不错,开垦出来后,能变成一处不错的庄园。”李岘站在还没有修好城门楼子的城门上面,指着远处一大片关川河谷地对李贵大声说道。

李贵好像没听到自家的家主在说些什么,他站在一处高大的木架下,正在指挥手下将一大筐黄土用绞盘吊上已经两丈多高的城墙上面,站在他身边的李成倒是对这种场面看得津津有味,正在努力学习。

以前夯筑城墙,没有什么好办法,这黄土都是由军卒靠人力担筐,从两旁挑上去的,不仅费工费力,而且因为施工的地方限制,效率自然是大打折扣。就算是数百人肩挑人扛,每天也修不了几丈城墙。

如今在旁边竖起了十几座高大的滑轮吊架后,只用三、四人拉扯绳索,就能将装了数百斤黄土的大柳条筐轻易吊上了城头。如今是十几处地段一起施工,筑墙的速度快得惊人,是原先的三、四倍。

大伙出力干活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厢军本就是用来干这种杂活的,但这种出活的效率,让大伙儿干着也心里舒坦。

李岘不时去河边的工匠场地,和一大群木匠、铁匠一起研究打造出一些新鲜的干活家什出来。营里的几个匠头对于这位年青郎君的智慧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李岘总是会有些新鲜的点子,整出一些新的工具出来,把原本繁重的劳作变得轻松了不少。

比如说用来夯土的人力大木槌,现在已经被用滑轮组吊起的巨大圆木桩所代替,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夯土的效率也大为提高,夯出来的墙体也更加紧密结实。

高用在十几处工地间来回转悠,不时冲着城墙上面扯开嗓子大吼上一声:“兄弟们加油干!李郎君命人送来了几头肥猪,今天晌午吃肉龙、肉片汤,又改善生活了啊!”别说,这些话还很管用,在听到高老大的喊声后,整个工地干活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李岘却不管高用这厮的乱喊声,从城头内侧的台阶下来,又晃晃悠悠往河边的工匠营转了过去。

一身闪亮锁子铠的司库参军何景带着一小队骑兵从前线下来,专程视察和督促会川城的建造进度。这货是童大帅手下大将,新任兰州知州何灌的族侄,本身是武进士出身,看上去相貌堂堂,一表人材,往营门外一站,器宇轩昂的厉害,一副的名将派头。

“何参军请先到营中歇一会儿,先喝口茶再说。”李岘的态度很好,这家伙是司户参军,好歹在名义上也算是自己的上级。

何景摇了摇头道:“不必了,我是奉童大帅将令巡查督促军务,不是来喝茶的。”一副重任在肩,公务为重的样子。这让李岘有些鄙视他,这货在后勤上没少贪财,还给老子还装什么清正廉明。于是作出一副景仰的模样:“何参军勤于军务,真是我辈楷模!”

得到夸赞的何景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

这货鼻孔朝天地骑着马朝着工地驰去,李岘只得无奈地跟在后面,领导视察工作,自己得全程陪同。

一行人首先穿过一座巨大的木料场。

中国的建筑物喜欢使用木料,这对环境的破坏极大,李岘一直坚持认为这是与秦朝统一中国后历代以来官府都禁止私人大规模经营铁矿和铁器的原因。民间的铁器来源有限,只好继续大规模使用木器。

自汉代颁布《盐铁法》以后,盐铁生意一直都掌握在官府手中,这极大地阻碍和限制了中国的钢铁工业和技术发展,食盐还好说,因为那基本上是等同于人头税,但是钢铁官营这是何道理?就是为了防止老百姓拥有铁器造反?

这纯粹就是个自欺欺人的笑话。

君不见陈涉以区区一个役卒,登高一呼,那些农民拿着竹竿不一样把强秦掀翻在地。历朝历代以来,活不下去的老百姓造反的事就没有断绝过。

当然,李岘极度仇视铁器官营政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有许多挺赚钱的生意都无法插手去做。

中国人破坏环境的能力确实十分强大,不到两个月的功夫,正在建设两座附城的会川城周边原来林木茂盛,一生葱绿的河谷地带已经被砍伐成光秃秃的一大片,甚至连河对面原来西夏人地盘上的树木也被砍伐了很多。

李岘眼看着这么一大群人拿着他从自家庄园里制造出来的大带锯,轻易地锯断一棵棵生长了几十上百年的钻天大树,有时候都会怀疑自己在这个时代是不是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锯片在新鲜的圆木中间运行,发出刺耳的声响。何景这货在看到锃亮的锯片后眼睛一亮,在嘴里发出一声奇怪的声响之后,就跳下马来。

他伸出手,那两个正在拉动大锯的壮汉手就停了下来,也不见如何动作,那根足有一巴掌宽,长达五尺的锯片就被拿到了他的手上。这货拿着锯片使劲抖动了几下,又抻出手指弹了锯片表面两下,随之眼里居然流露出看待情人一般柔和的光芒。

这家伙又翻来覆去查看着锯齿的钢口,随之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可惜了,难得的上好百炼钢,居然拿来做锯子。”

李岘笑了笑:“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最好的钢铁拿来做工具才是它正确的用途,用它来做武器反而是可惜了。”

何景把目光从锯片上收回来:“这东西是你做的?哪来的百炼钢?”

李岘眯着眼瞅着这家伙:“这东西叫大马士革钢,西域来的商人有时会用骆驼驮着过来交易,所以价格贵得不行,你又不是没有见过。”特么的,听这厮的口气,想找茬是不?

何景凭直觉感到李岘没有说实话,可又抓不到什么把柄,于是就显得很生气,转身跳到马背上,甚至举起鞭子狠狠在马屁股上抽了两下。

于是他身下那匹战马狂奔着冲出伐木场,朝着已经建好了一大半的城池就冲了过去。

李岘就更鄙视他了,对不懂的事情就要学会不耻下问,咱家一高兴也许就会告诉你,现在吃了瘪冲拿一匹马撒气算怎么回事?李岘认定他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好的骑手,真正的骑手会象爱护生命一样去爱护自己的坐骑,绝不会象他那样无故抽打自己的伙伴。

他也骑上了马,慢慢腾腾从后面跟了过去。

何景自认是又抓住了李岘的一样把柄,看着眼前六角状的巨大城池,冲着李岘恶狠狠地大声叫喊道:“谁允许你擅自更改筑城的规制?!”

李岘一脸的迷惑:“什么规制?”

“筑城就应该面南背北,四四方方!”

尼玛,这货当这是建皇城呢!

李岘倒是一脸的平静:“哦,这筑城的规划和图纸已经向刘大帅和高监军报备过了,而且这城池规格的变更也是两位上官同意了的。”特么的,你当老子是傻子,没有上面同意敢私自更改图纸?小爷早就专门向上面做过详细的解释,而且那位未来的高太尉还准备拿着小爷的设计向天家邀功呢!

“不行,我不管你背后是谁,擅自更改规制就是不行!停下来,都给老子停下来!”高景有些恼羞成怒,用脚用力踹着包着土墙的木夹板。

那些正在干活的乡兵面面相觑,都停下手来,原地站着,不知如何是好。

“特么的,你再给老子喊一声试试,信不信小爷以扰乱军务罪立刻就砍下你的脑袋?!”李岘也是大怒,随即大喊一声,“来人啊!”

呼啦一下,高用带着一队护兵就围了过来:“长官,什么事?”

李岘抿了抿嘴唇,特么的,有权有势,手里又有兵的这感觉就是特么的超级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