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七十二章 洪流

漠唐 第七十二章 洪流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与历史上一样,接到诏书后,张敬达带着加强了河中节度使张彦琪的军队,一共三万大军,即刻从晋州出发,兵锋直指太原。

而驻守邢州的安国节度使安审琦则沿着太行山的谷道西进,与北上的高行周汇合后,一共两万人,北出石会关,在清源县附近与张敬达大军汇合后继续北上。

宋审琦则带着禁军跟在两路大军的后面,在太原南面的祁县驻扎下来

两军汇合后,张敬达见宋审虔也跟在后面,就准备让出四面行营都部署一职,派人通知宋审虔,宋审虔对来人说说:“陛下任命张大帅为四面大军统帅,是看在他历任三帝,老成持重,英勇善战,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份上,而不是什么职位大小,我,宋审虔,现在就是大帅军中普通一将,你回去告诉大帅,如果我犯了军纪,是打是杀,全凭大帅处置”

张敬达诨号“张生铁”,为人刚厉不阿,今年六十岁了,在各路大军的指挥官中年纪最大,资历最老,听了这话也就毫不客气地接受了,不过他也不敢直接指挥宋审琦,就让他在祁县驻扎,作为大军的后援。

五万大军在太原城南的晋安寨扎下大营,张彦琪带着一万步军固守大营,张敬达、高行周、安审琦带着一万骑兵、三万万步军继续北上,将太原城包围起来,张敬达也派出快马,催促李晟基、符彦卿、范延光跟进。

张敬达扎下大营后,也试探着进攻了几次,由于太原城城高墙厚,刘知远等人又防御得法,张敬达攻了三天,连城头都没有摸到,最后干脆派出步兵,在城南、城北挖了十几道壕沟,还砌了一道土墙,由于太原城北、城东是汾河,城西是大山,加上这些壕沟、土墙,将太原城紧紧地围了起来。

驻扎祁县的宋审虔见晋安寨大营空虚,干脆也北上进驻了晋安寨。

晋安寨,原来本是隋朝的一处大型军砦,大唐兴起后,国力强盛,这处位于太原腹地的军砦便渐渐失去了作用,变成了民寨,不过由于军砦的规制尚在,张敬达就利用此处做了自己的大营。

晋安寨北边、西边都是大山,东边、南边是开阔的平原。

十一月份初十,北方的天气渐渐地冷了起来,北边大营的张敬达在大帐里走来走去,异常烦躁不安。

围城已经一个月了,不但没有丝毫进展,还把契丹的大军引过来了,现在正在汾水北岸的虎北口一带驻扎,兵力多少尚未探查清楚,不过听代王派过来的人说至少有五六万骑。

一想到五六万骑兵,张敬达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他自己以前也在雁北一带与契丹交过手,互有胜负,不过那都是中小规模的战斗,契丹军队最多也不过几千骑。

又想到这位新封的代王,张敬达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催促了几次,让他和自己合兵一处,可这位王爷却依然按兵不动,固守平定州。

东边的符彦卿自己催过一次后倒非常配合,带来了两千骑兵、三千步军。张敬达也知道这是他兵力的极限了,符彦卿虽然号称领两军节度使,估计全部兵马加起来还没有李晟基的多,又要防备北边的赵德均,故这次能带来五千军队,其中还有两千骑兵也算够意思了。

“大帅,契丹贼子过河了!”,只见一个亲兵掀开帐帘进来单膝跪下禀告。

“哦?!”,张敬达听了心头一震,随即跟着亲兵走了出去。

围城后,张敬达将大军分成了两部,自己带着高行周、安审琦一万骑兵、一万步军在北边,符彦卿带着剩余兵马在南边。

北边大营离汾水还有四五里地,张敬达站到大营里的望楼上向北边望去,只见约有三四千骑正在渡过汾水向大营这边冲过来——冬季汾水水浅,马匹可从容渡过。

“三四千骑就想攻打我两万人的大营?”,张敬达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列阵!”

张敬达让高行周带领五千骑兵,安审琦带领五千步兵出击,骑兵在前,步军在后,计划用优势兵力一举灭掉这股契丹骑兵。

等敌军来到跟前,张敬达一看,全是羸弱不堪的骑兵,还不是真正的契丹骑兵,多半是搜罗的各部族骑兵,张敬达冷哼一声吼便下达了出击的命令。

一边的节度判官提醒他说:“大帅,契丹军队向来强悍,这些军卒却不着甲,又瘦弱不堪,恐怕其中有诈”

张敬达撇撇嘴回道:“彼等长途跋涉,自然瘦弱不堪,再说了我等有五千骑,更是河北第一勇将高行周统领,还有安审琦的五千步军,不管彼等有何诈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无用”

果然两支骑军甫一接战契丹骑兵就有些抵挡不住,高行周大喜,挥动军马反攻过去,安审琦一见,这么大的功劳自己可不能错过了,便催动步军也跟上了。

高行周、安审琦争先恐后地追逐着,很快便追到了正在仓皇越过汾河河曲的契丹骑兵,一阵击杀之后,河面上只怕有上千契丹奇兵落水而亡。

高、安二人杀得兴起,带着各自的军队追过了汾河,进入了虎北口,追了七八里路后又斩获不少,高行周还要向前追,后面的安审琦却追不动了,高行周一看,步军都东倒西歪的,自己的骑兵经过一场战斗后也有些累了,便准备见好就收,“撤!”

话音刚落,西侧的山坡上突然杀出了大股的骑兵,高行周一望,只怕有上万骑!

高行周再骁勇,也不敢跟蓄势待发的上万骑兵对垒,赶紧带着自己的骑兵大队往回跑,这下可苦了安审琦,他自己还好,有一百骑亲卫跟着,剩下的五千步军就倒霉了。

一方是蓄势已久,一方是疲累不堪,结果早就注定了。

等高行周带着骑兵以及安审琦的亲兵仓皇渡过河曲回到北部大营一看,自己五千骑少了两千,安审琦的亲兵也只剩下几个,再回头看时,数量几乎高达两万的胡骑已经呼啸而来!

心胆俱裂之下,高、安二人不是紧守大营,而是拖着张敬达,带着大营里的五千骑兵出营而逃,至于剩下来的五千步军,只能听天由命了。

张、高、安三人带着七千多骑兵继续向南逃,路过符彦卿的大营时,让他也赶紧带着兵马跟着逃走。

听说北大营还有五千步军,符彦卿却不像他们这样慌张,丢下大营的辎重,以五千长枪手殿后,弓箭手继之,带着三万步军、两千骑兵徐徐而退。

果然,北大营留守的五千步军并没有因为军官逃走了而乱成一团,而是在基层军官的组织下,自发的的进行了抵挡,还好有这些忠勇官兵的抵抗,符彦卿的大军有惊无险地退回到晋安寨。

而北大营五千步军的命运也早就注定了,三千多战死,一千多受伤后被俘,至于留在汾水以北的步军则是全军覆没。

两支大军第一战,唐军损失步军一万,骑兵两千!

等符彦卿率领大军退回晋安寨,张敬达等人一查点,寨里还有步军五万,骑军一万四千,足可再与敌军一战,可张敬达已经被敌军两万骑那铺天盖地而来的气势吓坏了,无论宋审虔怎么劝解,就是紧守大寨,不敢迈出一步,还派出多路使者快马去洛阳请求援兵。

后唐现在全国的精锐,除了宣武军的两万人外,大半在此,就是还有一些也要防备南唐、西蜀、赵德均,哪还有军队可派?

不过还有两支军队,一支自然是李晟基,另一支了则是停在义武军的范延光了,不过听说赵德均在易州、莫州加强了兵力,三千银鞍契丹直更是在易州、定州边界的永乐县城驻扎,范延光就不敢轻易西行了。

击破北大营后,耶律德光、石敬瑭一鼓作气将晋安寨团团围了起来,与张敬达一样,他们也如法炮制,在晋安寨东面、南面壕沟十几道,砌了土墙,反而将晋安寨围得水泄不通。

张敬达无奈,又派出了几路使者,从西边山上绕过去,披星戴月地赶赴洛阳,一个劲的催促李从珂调派援兵。

至此,历史虽然短暂地打了个盹,但醒来之后便又恢复了原样,不过晋安寨的杨光远换成了宋审虔、张彦琪,倒是略有些差别。

与历史上焦头烂额的李从珂不同,现在的李从珂却没派出一兵一卒,

唯一的原因是李晟基在洛阳时和他与李重美二人的一次长谈,不过即使如此,他还是忐忑不安,五万骑兵啊,他一想到这个,心里不禁一阵“咯噔”。

不过事已至此,他只能把目光放到李晟基身上了。

不只是他,天下的目光除了聚焦于晋安寨,就是李晟基了。

而重兵驻守平定州的李晟基却没有天下目光聚于一身的自觉,半个月过后,仍没有好的消息从他那里传出。

李从珂最后急了,派出了薛文遇亲赴平定州,还派了捧圣都指挥使康思立跟着,他倒要看看,这李晟基到底在做什么,如果这厮是坐看晋安寨受困而不顾,准备浑水摸鱼,管他是谁的后人,就地用康思立换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