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上架感言

漠唐 上架感言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今年九月份的时候,我在家里读资治通鉴,在读到五代李从珂父子葬身火海那一幕时,心里便有了写一本书的冲动。

后唐时代的三位皇帝,李存勖在军事上是一个天才,但在政治上是一个白痴,哪怕他在政治上有六十分,他的结局也会好得多。

李从珂是一个纯粹的武将,他个人操行没有什么毛病,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合适做皇帝,加上他性格刚厉,对下一味威压,下面的人都是心服口不服,实际上当时如果是石敬瑭上台也比他强。

李嗣源倒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不过他上台时已经六十岁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不过在他治下的几年时间还是后唐最好的时代。

李重美倒是一个好皇帝的人选,他聪明、宽厚,可惜……

后唐晋安寨之役令人扼腕叹息,张敬达手握五万大军,其中还有上万的骑兵,却一味困守,而对面的契丹人也就是五万骑兵而已,如果是李存勖还在的话,绝对是大破之,没有丝毫的商量。

此时,最令人痛恨的不是卖国求荣的石敬瑭,而是卢龙节度使赵德均,他带着两万人马南下救援晋安寨,一路胁迫各大节镇、刺史将兵马交给他,利用他兵强马壮的机会向自己的义子赵延寿索取职位,搞得李从珂非常被动,最后他到达团柏谷时,加上赵延寿交给他的两万宣武兵,手下至少有六七万人,他利用这些人马同时向耶律德光、李从珂讨价还价,而不敢奋起一搏。

这时,他的兵马,加上晋安寨的人马,十几万大军,在契丹五万人面前瑟瑟发抖。

还令人痛恨的是杨光远、安审琦,就是他们二位利用高行周、符彦卿不在的机会杀死了张敬达,带头投降了石敬瑭,其实如果他们杀马充饥,加上赵德均兵团积极一些的话,历史必将改变。

张敬达、赵德均、杨光远、安审琦都是雁北名将,在单独面对契丹的时候都英勇善战,号为骁将,为何合在一起反而羸弱不堪?

以笔者愚见,多半是私心在作祟,什么私心?当然是称王称霸。

唐末以来,生灵涂炭,根据笔者查到的资料,李从珂在位的时候,整个后唐加起来的人口也就是在五百万到八百万之间,而契丹人至少有三四百万,其中故渤海国汉化的人口大约有一百多万,耶律阿保机多次从河东、河北掳走的汉民也有一百多万,剩下便是茫茫大漠的游牧民族了。

所以,作为穿越者李晟基踏入这个时代,如果还是在后唐内部崛起的话,利用权谋、兵不血刃夺了大唐的江山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笔者既不擅长,也不愿将笔力放在权谋方面,而如果单纯靠武力夺取的话,后唐的人口再掉一半也有可能,如果是这样,契丹人将轻轻松松占领中原。

故此,李晟基只能将目光放在其它地方了,原大唐的故土,现后唐没有顾及到的地方,这便是本书书名的来历。

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期,比如秦汉,比如隋唐,总的来说铁血多于权谋,大体上保持了对异族的优势,而宋、明两朝,总的来说权谋多于铁血,最终被异族灭国。

权谋,看似高大上,内斗是它的代名词。

所以,本书的脉络是十分清楚的,目前已经写到河套,可以预料到接下来的在陇右与吐蕃人、党项人的争斗,甘州回鹘问题、高昌回鹘问题、于阗国问题,喀拉汗国问题,都会涉及到(各有各的问题,此处不便细说),不过写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到深水区了,不得不面临棘手的问题(你懂的,团结嘛),这也是笔者的困惑所在,列为看官如果对本文的走向有好的建议,不妨多多指教。

至于作品风格的问题,笔者既没有专业的中文背景,也没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又是一个新人作者,自然无法像某些大神那样妙笔生花,引人入胜,其实笔者自己也门清,自己缺的是细节和代入感,不过这需要深厚的功底才能做到,只能在以后的章节或者下一本书完善了。

再多说一句,笔者以为,作为小说,关键的还是故事,加上还是穿越故事,自然免不了有些夸张的、艺术化的东西,至于金手指,作为穿越者一定会开,不过也仅限于政体、军事、农业,指望笔者在制作肥皂、玻璃、化妆品、大炼钢铁横扫全球等方面着力的话,那肯定会让某些人失望。

同样的,指望笔者开的金手指非常严谨,文字、历史细节也很严谨的话,同样还会失望。

不过还是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多多批评指正,不吝支持,本人目前上班虽然薪水不高,但朝九晚五,较为宽松,每天两章以上的更新完全可以保证。

是以为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