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漠唐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凉州

漠唐 第一百三十三章 凉州

作者:龙吟森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6:57:15 来源:笔趣阁

从保**西堡(今乌海市)出发,沿着黄河一路向南,在媪围县城(今甘肃省景泰县)折向西,穿过光秃秃的白山谷地后,一座坐落在绿洲中的大城便出现在眼前——凉州,又称姑藏,河西第一大城。

凉州城的规模与统万城相差仿佛,现在属于甘州回鹘的辖地。

不过由于甘州回鹘的可汗药罗葛阿咄欲(以下简称阿咄欲)驻跸甘州(今张掖市),凉州虽然是千古名城,此时已渐渐衰败了。

药罗葛氏是以前雄踞漠北的回鹘帝国的皇族姓氏,回鹘帝国被黠噶斯灭掉后,回鹘皇族带着一部分族人迁到甘凉一带,史称甘州回鹘,阿咄欲正是被后唐册封的第二任顺化可汗(亦称奉化可汗,此书采用顺化)。

一部分回鹘人迁到了西州(即高昌,今吐鲁番)、伊州(近哈密市)一带,史称西州回鹘。

另一部分则迁到葱岭以西,史称岭西回鹘。

而凉州则是由阿咄欲的弟弟仁欲管理。

凉州北面三百多里的大沙漠里,此时尚有两个大湖,一名休屠泽,一名白亭海,后世休屠泽已经杳无踪影,但白亭海依然存在,不过湖泊面积却比此时大大萎缩了。

从祁连山上流出的溪水穿过凉州后继续向北,最后汇入休屠泽、白亭海,此时称为白亭河(后世的石羊河),河水沿着沙漠、戈壁往北流,日积月累,在凉州附近形成了大面积的绿洲。

所以说休屠、白亭二泽乃是凉州以北沙漠的生命之源亦不为过。

休屠,一听这名字就知道与匈奴有关,汉代时甘凉一带正是匈奴休屠王的领地,汉武帝死后两位托孤重臣之一的金日磾便是休屠王王子,而金日磾是在自己十四岁那年被霍去病俘虏的。

现在的凉州城,人口约有三万多,回鹘、党项、吐谷浑、吐蕃、汉人杂居其中,没有一个部族能占绝对优势比例,不过由于仁欲带着三千骑驻扎在此,城里的回鹘人自然为大,又由于吐蕃人曾占领凉州一段时间,吐蕃人次之,其它诸如党项、吐谷浑、汉人的地位相差无几。

与统万城不同,凉州分为南北两城,北城为内城,历代谅王之所居。南城则是普罗大众居住的地方。

由于凉州城扼控河西走廊的东段,地理位置异常重要,商业也非常繁华,西域的棉布、葡萄酒、瓜果,中原的粮食、丝绸、麻布、铁器,漠北的皮毛,都在此汇聚,整个南城,商铺几乎占了一半。

商业街的中间,以前有一家不起眼的杂货店,是一个叫兀剌提的回鹘人开的,此人正是上次去云州,让李晟基领略到马掌之妙处的那位回鹘商人。

不过现在兀剌提的杂货店的生意却异常火爆,前不久他还将隔壁一间铺子高价盘下来扩大了门面。

无他,因为兀剌提现在成了蜚声中原、漠北、西域、吐蕃的“云州铁器”、“云州皮货”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唯一代理商,生意能不好嘛。

云州铁器现在成了价低质优的代名词,农具组合、厨具组合、日用组合都供不应求。

而云州制式的皮衣、皮帽、皮靴则成了款式新颖、价格实惠的代名词,深受各族老百姓的喜爱。

当然了,兀剌提从更远的原大唐安西都护府、大食、天竺一带采办的棉布、葡萄酒、胡椒、玉石也深受云州人的喜爱。

现在兀剌提的铺面上坐着一位少年,一副回鹘人的打扮,客人来了,他能熟练地使用回鹘、汉两种语言与他们交流,年纪虽小,却是一副于此道浸淫许久的模样,他的身后还坐着一位少年,却是一副汉人打扮,正扒拉着一把算盘算账。

这位回鹘少年不是别人,正是萨葛部米呈祥的小儿子米劲帆,今年才十六岁,而后面那位少年正是姚珏——姚回的二儿子,李晟基、三娘的侄儿,今年也是十六岁。

二人今年刚从云中书院“毕业”,当时选择的“专业”也是商科,所以甫一毕业便被李晟基派到这里来了,当然了,李晟基也不可能将两个小娃派到千里之遥的凉州,他们上面还有一位横刀都退役的士兵,王存章的堂兄,王孝章。

与王存章不同,王孝章却是正儿八经从横刀都毕业的,今年正好三十六岁,也一直没有升到“上尉”一级,平日里对做生意的兴趣多过打仗,李晟基见状,与三娘、王存章商量之后便将他派到凉州来,一方面是做生意,另一方面自然是作为安全司的人员派驻到凉州。

为了使王孝章安心在凉州发展,李晟基特批让他将自己的老婆也带上了,当然了,他的两个孩儿还是在云州跟着祖父、祖母一起过,这也是应有之意。

有了夫人的陪伴,王孝章就卖力多了,他刚到凉州才三个月,云州铁器、皮货的销量就上身了五成,不过他现在却坐在后院的账房里发愁。

“今年之内,务必将棉花种子、有种植经验的农户、织户弄一些到云州,菠菜、胡瓜(西瓜)、苜蓿、葡萄、胡椒种子也多弄一些”

想起临行前李晟基的嘱托,王孝章头都大了,三个月,胡瓜、苜蓿、葡萄种子倒弄了一些,不过胡椒、菠菜、棉花却没有下落,什么农户、织户的更没有影子,这不,眼看时间就要到了,王孝章赶紧打发兀剌提去一趟西州、于阗,看能不能从那边弄一些回来。

西州目前是西州回鹘的领地,可汗名阿萨兰汗(狮子王),仆固氏,境内信奉佛教。

于阗的国王叫尉迟僧乌波,汉名李圣天,崇尚中原文化,是原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的女婿(他的另一个女婿则是甘州回鹘可汗阿咄欲),境内也崇信佛教。

至于甘州回鹘自己,摩尼教、佛教兼而有之。

自从攀上佑**后,兀剌提的财富翻了几倍,对于王孝章的要求自然无不遵从,他出去都两个月了,现在还没有回来。

不过西去西州、于阗不下五千里,如果还要去岭西回鹘的正、副汗所在的八拉沙衮、怛逻斯城,那就更远了,没有半年肯定回不来。

(作者按:岭西回鹘的大汗亦叫阿萨兰汗,驻八拉沙衮,副汗叫博格拉汗,驻怛逻斯,信教正位于袄教与某教之间,再过几年就要绿化了)

不提王孝章的烦恼,却说铺面里的姚珏。

自姚玮死后,姚珏、姚筱就跟着自己的姑母三娘一起过了,几年后,姚珏、姚筱都从云中的男女学院顺利毕业,姚筱现在做三娘的助手,帮忙打理女子学院诸事宜。

与姚琢、姚萱二位从小就跟着李晟基一起住的两位弟、妹不同,姚珏从小是跟着自己的母亲以及大哥姚玮一起生活的。

姚玮自杀时,姚珏还小,除了悲伤以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不过自从他渐渐长大后,姚玮吊在卧房那一幕却常常停留在他的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

他倒不是恨自己的姑父,也知道姚玮的所作所为确实触犯了承天军的禁忌,但无论如何他做不到像姚琢、姚萱那样的心安理得。

毕业后,当李晟基在修习商科(实际上就是学会打算盘、记账)的学员中征集去凉州的人选时,他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他报名去凉州有两个考虑,一是想逃离那个噩梦,二则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给姚家的人挣个脸面。

现在姚家的人除了庶支的姚静还比较受重视以外,其他人都籍籍无名,而嫡支的姚珂子孙更是托庇在李晟基的羽翼下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

姚珏却不想就这样了此一生。

“一定要活出个样而来给所有人看看,我姚家的儿郎也不是孬种!”,姚珏一直在心里发誓。

姚珏算了一会儿账,看看天色尚早,就准备出去逛逛。

给王孝章、米劲帆打过招呼后,姚珏带着一把障刀就出去了。

与姚玮一样,他的长相像他母亲,身材却像姚回,一语概之,就是既英俊又健壮,用丰神俊朗四字来形容正合适,不过他的神色略带一些忧郁,可谓美中不足。

跟着李晟基住了几年后,姚珏也跟着他学了一些近身的功夫,寻常三两人还不是他的对手,倒不虞出什么意外。

甘州回鹘对境内的管辖较为宽松,街面上只要不是杀人放火的大事,官府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时值秋末,凉州的天气已经有些凉意了,姚珏里面穿着白色交领绸布内衣,外面穿着一件蓝色绸布圆领直裰,白色交领露在蓝色圆领外面,脚蹬一双云州特产的黑色马靴,发髻用一根蓝色绸带子扎着,扎完后还有两小根露在脑后,随着北风吹拂,小带子也随之飘荡,加上姚珏那脸庞、那身形,很是吸引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的目光。

凉州街面什么人都有,带着直刀的吐蕃人、党项人,带着弯刀的回鹘人、大食人、河中人,一个个都是趾高气扬的,与之相比,汉人就内敛低调的多,也很少有带武器的,多半低着头走路,不敢与人直视,特别是在凉州附近耕作的农户,更是谨小慎微,见了其他部族的人,都避在一旁,生怕得罪了他们。

姚珏毕竟是在节度使府长大的,又习得一身武艺,更关键的是他从李晟基那里得来的见识令他平素自信满满,逛街的时候也是神情自若、顾盼神飞。

逛着逛着就来到了北市。

北市有两个市场,一个是贩卖牛马羊等牲畜的市场,另一个则是贩卖人口的市场——诸位没有看错,就是贩卖人口的市场,甘州回鹘的文化水平毕竟比中原地带低多了,周边的党项、吐蕃诸族也好不到哪儿去,买卖奴隶都是家常便饭。

部族之间经常征战,战争之后必然产生大量的俘虏,获胜者除了将部分战俘直接作为自己的奴隶来使用外,在一个就是在北市这边来贩卖了,这一点倒与此时的大食行事方式差不多。

马市与人市紧挨着,若是李晟基见了绝对会喷出一口老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