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坞 > 第十五章 谯城霸王

晋坞 第十五章 谯城霸王

作者:豆豉炒辣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56 来源:笔趣阁

继上一次被谯城的官吏们称作呆霸王之后,桓景一直耿耿于怀,这一次来谯城,他干脆先贴起假胡子,又把眉毛画得浓了一些,好教人认不出来。

这次果然没有人一见到他就逃走,他终于得以留意一下路上的风景。

作为一个见识过西安城墙的现代人,在桓景看来,这是挺小一座城。但这个时候的谯城,因为尚未被洗劫过,所以还算富庶,成为了方圆几百里的中心。虽然街头已经满是流浪的难民,但是商贩叫卖声不绝。街市虽然和其他中世纪的城市一样脏乱不堪,但单就布置而言却也还算错落有致。

城墙以内,东西长四里,南北宽三里。不过半刻工夫,他和燕燕就走近了谯郡太守荀彻的衙门前。

“等一下去了衙门,记住除了马歆叔叔,其他坞堡主的话都不要轻信”,燕燕嘱咐道,“毕竟现在是乱世,大家都互相猜疑。何况因为老坞主的缘故,我们白云坞还被他们当做东海王的人。”

原来之前因为苟晞驻军的缘故,谯城附近的坞堡主要么中立,要么和苟晞或多或少有些联系。只有白云坞的坞主桓弼是东海王手下的长史。因为东海王是苟晞的政敌,白云坞常常被众人还有太守荀彻嫌弃。这也是为什么从前的桓景隔三差五就要仗着武艺,来谯城示威,这实在是会叫的狗不咬人。

谯郡的地盘,自西北至东南延伸。北方梁国的蒙城是苟晞的大本营,而东南方的龙亢城已经被流民领袖张平占据了。夹在两者之间的谯郡太守基本只能管辖谯郡西北的半个郡,也就是谯城附近。

理论上来说,这时的谯郡应当叫谯国,是谯王司马邃的封国,而荀太守应当被称作荀内史。但是这位谯王是司马越的亲信,自封王以来就从来没有到过谯国,又在苦县大战之后生死不明。

作为苟晞表奏的谯国内史,荀彻当然不在乎什么谯王,平时他对内就干脆自称谯郡太守。这位荀太守,或者说荀内史,平时依仗苟晞的保护,对内治理的井井有条。也算是个能吏。

但是现在苟晞将军拍屁股走人了,还抽调走了谯城本来的守军,对于军事一窍不通的荀彻开始感到如坐针毡。上一回一千乱兵入侵就把他吓得够呛。只是旁边胥吏都安抚他,说就算呆霸王死了,也不过是花钱的事,乱兵就是过一过境,马上就会走的。他这才安下心来。

结果这位呆霸王桓景以少胜多不说,还给他谯城塞了六七百俘虏,真是让他头大。这些俘虏真是不安定因素,前几天那个领头的叫李头的就打伤了几个狱卒逃跑了。如果不是自己有先见之明,在苟将军撤离时赶制了一大堆枷锁,怕是枷锁都不够用。

他实在不想再思考俘虏的事情,干脆决定就把附近的坞堡主都叫过来,说不定这些俘虏还可以摊派。

桓景来到谯城衙门时,发现已经站满了人,都是坞堡主。他认出了马歆,撕去假胡须,忙挥手招呼,“嘿,老丈人,我在这儿呢!”

马歆看到桓景,歪嘴笑一下,点了点头。而桓景身旁的众坞堡主则侧目而视,但没有说话。

“按身份,我们是小民,是不能在衙门前高声喧哗的。”燕燕忙在一旁小声提醒。

桓景这才意识到失礼。不过旁边的人也知道这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早就见怪不怪了。这时荀彻刚刚准备停当,从内屋里出来,看见众人已经聚集在门口了,忙招呼进大厅。

“今日我们能在此地相聚,全要感谢我们的白云坞坞主桓景桓公子。”荀彻将桓景拉上了最前台,“要不是桓公子歼灭乱兵,我荀彻恐怕现在就要受制于乱兵喽!”

桓景虽然不太通人情世故,但还是明显地感觉到这个太守有些过分殷勤了。

果然,下一句话荀太守就暴露了他的意图,“桓公子如此英雄,能否作为表率,接受一部分俘虏和难民啊?总之,你们白云坞现在兵强马壮,肯定能为我们谯郡做出最大的贡献。”

桓景算看出来了,先戴一顶高帽子,然后再塞责任。之前在某大厂码代码的时候,那帮HR就是这么给技术部门塞事情的。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看到了这种话术的原始版本。

“接收流民,是我们坞主应尽的责任。这个我桓景一直责无旁贷。但是吧”,桓景特意着重了“但是”一词,“那群俘虏两天前还被我打得头破血流,现在如果他们再来白云坞,怕是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啊不,心情不太好吧。

“如果俘虏们见到我们白云坞的人不幸心肌梗塞,啊不,肝胆俱裂,死在路上。这个责任可就是郡守您的了。”

“话虽这样说,还请桓公子接收一部分。”荀太守没有想到桓景会用言辞顶回来。一般情况下,原来的桓景要么就被忽悠了,要么就大闹一番,最后还是会接受官府的决定。

桓景知道这太守词穷了,开始强行摊派。

“好吧,我们白云坞接受,但是得和其他坞堡接受差不多的人数。并且首先谯城自己得消化一部分,然后再是我们坞堡主。谯城这么富庶,自己不收纳俘虏,这对我们坞堡主们公平吗?”把其他人也拖下水,往往是个不坏的选择。

果然,此话一出,堂下议论纷纷。话题从白云坞应当接受多少摊派,变成了谯城的郡守应当接受多少摊派。燕燕看着桓景,微微颔首。

正当众人和荀太守激烈辩论的时候,突然一个小吏从门外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声呼喊着,“太守,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荀太守扶着额头,“又怎么了?”

“霸霸霸...霸王来了!”

众人一下停止了争吵,面面相觑,如临大敌。桓景有些发懵,他贴近燕燕耳边,“我不就是呆霸王么?”

“你桓公子只是个呆霸王,谯城附近有个真霸王。他是青丘坞主樊雅,本来就家大业大。他之前是齐王的部下,自齐王兵败之后,这樊雅就开始收聚乱兵流民。几年下来,趁着乱世,他在城东的渡口收过路费,又夺取了官府的铜矿,居然也养起了一只四千人的军队。

“现在既然苟将军不在了,这应该是谯郡北部最强的一支力量了吧。”燕燕面无表情,但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樊雅?作为祖逖的脑残粉,桓景还记得这个名字。这不是祖逖北伐的时候清理掉的一只杂鱼么?他差点脱口而出。

但仔细一想,之前一千乱兵的战斗力他已经见识过了。现在是有组织的四千人,面对谯城这座空城,确实是可以横行无忌了。

荀太守颤抖着把手搭在案上,慢慢坐下来,“霸王还有多久到?”

“他他他他...就快到门口了!”小吏结结巴巴地说。

突然屋外一声锣响,一个精瘦汉子闯了进来。这个汉子个子不高,身着银铠,后边跟着五六个卫兵。他走起路来气势逼人,几步就来到了荀太守身边。

“哟,我们的荀太守纠集了这么大的排场,真是群贤毕至,哈哈哈!”,他双手叉腰,故作腔调地大声吆喝着。众人不敢做声。

接着,他伏下身子,把荀太守连着衣领揪起来,放慢了语调,“只是,为啥不邀请我呢?”

“啊啊啊,樊坞主您误会了,我我我只是想先召集其他人的意见,然后再报知您嘛。毕竟您樊坞主和其他的坞堡主,怎么能一样呢?”荀太守赔笑着说。

“这还差不多!”樊雅一把将荀太守掷在地上。

燕燕抓紧了桓景的胳膊,生怕他冲动惹怒了樊雅。

樊雅夺过荀太守的官印,阔步走向众坞堡主中间,众人纷纷让开。

“东海王这个蠢货败坏国家,被他的跟屁虫王司徒在苦县把棺材都输没了。在这国家遭逢大难之际,狗一样的苟将军却从谯城撤兵了,撒丫子跑了!现在我们谯郡已经没兵了。”他高高举起官印。

“我樊某不才,学过几年书,打过几场仗,手下有几千个兵。今天来谯城,不说多了,就说三件事!”

————————

“时坞主樊雅在谯,啸聚流人数千,夺印绶,自称谯郡太守。”《楚书·列传第八十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