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九十六章 公主斗皇后

唐宋传奇 第九十六章 公主斗皇后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公元916年,李存勖与后梁名将刘鄩大战于清平。李存勖的军阵还没列好,老辣的刘鄩就引兵掩杀过来,打得李存勖措手不及。

眼看兵败如山倒,当此危急之时,河东军一员骁将策马而出,带领十几个骑兵冲入后梁军中,“横槊深入,东西驰突,无敢当者”,李存勖因此得以保命,从容撤退。战后,李存勖大赞此将威猛,亲手喂他吃酥,并拍着他的背说:将门出虎将,此言不差矣。

此将何者?太原石敬瑭也。

公元892年,石敬瑭出生于沙陀族武将之家。其父石绍雍,“善骑射,有经远大略,累立战功”,在河东军中与名将周德威齐名,历任平、洺二州刺史,在河东算是军政大员了。

与古代众多帝王相似,石敬瑭出生的时候,也有“白气充庭”的异象。长大后的石敬瑭性格沉稳宽厚,不苟言笑。受家庭的影响,石敬瑭自幼习武,跟其父一样善骑射,又熟读兵法,以李牧、周亚夫为榜样。

石敬瑭很快进入代州刺史李嗣源的视野。李嗣源对他很是器重,不仅把爱女嫁给了他,还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兄弟,后来的河东之主,也就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从军后的石敬瑭被岳父李嗣源授命统领亲兵精骑,号为“三讨军”,成为李嗣源的心腹。从此石敬瑭为了李氏天下,随军东征西讨。清平之战之后,河东军与刘鄩再度酣战于莘县,当时石敬瑭与岳父李嗣源一起陷阵。石敬瑭仗剑杀敌,在敌阵中往来冲突,不仅保岳父周全,更帮助河东军再败刘鄩。

公元919年,河东军进攻黄河岸边的杨刘,李嗣源中了后梁军的埋伏,仓促撤退。这次又是石敬瑭率部殿后,击破后梁军五百余骑兵,李嗣源全身而退。

在为李氏征战的岁月里,石敬瑭多次冲锋陷阵,救主于危难之际,史载石敬瑭掩护河东军撤退时,“拔剑辟道……敌人望之,无敢袭者”。在河东名将周德威战死之后,李嗣源愈发受到李存勖的倚重,石敬瑭身为李嗣源的虎将,也成为河东军的主将。

后来李嗣源被逼参与叛乱,又是石敬瑭献策助明宗取得天下。

对明宗,石敬瑭劳苦功高;对石敬瑭,明宗恩宠有加。明宗继位后,石敬瑭累次升迁,手握兵权,恩宠富贵无以复加。君臣关系、翁婿关系好得不能再好了。

公元933年,秦王李从荣上奏北方契丹、吐浑、突厥犯边,需要一名大将统帅边军,众臣认为只有石敬瑭和康义诚能够担当。石敬瑭本来就不愿做禁军副帅,于是自愿北上。明宗便将他派往河东,掌管后唐的“龙兴之地”。临行前,石敬瑭向岳父上奏辞行:

臣虽微怯,惟边事敢不尽其忠力,但臣远违玉阶,长久见不到皇上,不能随时申报。”石敬瑭再拜告辞,明宗泪流衣襟,左右近臣都觉得明宗过度悲伤,后来石敬瑭果然与明宗永诀,再也没能够相见。

石敬瑭治理河东,好多事他都亲自处理,尤其是一些疑难案子。有一次,一个小店的妇人和军士争执,告到官府,妇人说:“我在门外晒的谷子,被他的马吃了很多。请大人明断。”军士说冤枉,但又没法证明自己的清白。石敬瑭就对断案的属吏说:“他们两个人争执不下,那用什么判断是非呢,你给我把马杀掉看看肠子里到底有没有谷子。有就杀军士,没有就杀妇人。”于是就将马杀死了,马的肠子里没有谷子,证明是妇人在诬陷军士,想讹诈他钱。石敬瑭就下令将那个刁妇处死了。

处死确实有些重了,但五代时的法律就是这个特点:立法重,处刑残忍。像凌迟这种残酷的刑罚也经常用。这次处死妇人以后,境内肃然,再也没有人敢耍刁欺负别人了。

石敬瑭断案有时也用情理处理,这反而使一些棘手的事迎刃而解,当事人也都心服口服。

有一人姓金名孝,年长未娶。家中只有老母,自家卖油为生。一日挑了油担出门,中途内急走上茅厕大解。拾得一个布裹肚,内有一包银子,约莫有三十两。金孝不胜欢喜转担回家,对老娘说:“我今日造化,拾得许多银子。”老娘看见吃了一惊说道:“你莫非做下歹事偷来的么?”金孝道:“我几时偷过别人的东西?这裹肚其实不知什么人遗失在茅坑傍边,被我看见了拾取回来。明日烧个利市,把来做贩油的本钱,不强似赊别人的油卖?”老娘道:“我儿,常言道:贫富皆由命。你若命该享用,不生在挑油担的人家。依我看这银子虽然不是偷的,也不是你辛苦挣来的。只怕无功受禄,反受其殃。这银子不知是哪位客人丢的,又不知是自家的还是借贷来的,一时间找寻不见,这一场烦恼非小,把性命丢了也未可知。你今日还到拾银之处,看有人来寻便还他原物,也是一番阴德,皇天必不负你。”

金孝是个本分的人,被老娘教训一场,连声应道:“说得是,说得是!”放下银包裹肚,跑到那茅厕边去。只见闹嚷嚷的一丛人围着一个汉子,那汉子气忿忿的叫天叫地。金孝上前问其缘故。原来那汉子是他方客人,因解手丢脱了裹肚,只道下了茅坑,正要下去淘摸。街上人都拥来闲看。金孝便问客人道:“你银子有多少?”客人道:“有五十两。”金孝老实,便道:“可有个白布裹肚么?”客人一把扯住金孝道:“正是,正是!是你拾着?还了我,情愿出赏钱。”众人中快嘴的便道:“依道理应该平分。”金孝道:“真个是我拾得,放在家里,你只随我去便有。”众人都想道:“拾得钱财,巴不得瞒过了人。那曾见这个人到去寻主儿还他?也是异事。”金孝和客人动身时,这伙人一哄都跟了去。

金孝到了家中,双手儿捧出裹肚交还客人。客人检出银包看时,晓得原物不动。只怕金孝要他出赏钱,又怕众人主张平分,反使欺心,赖着金孝道:“我的银子原说有五十两,如今只剩得这些,你匿过一半了,可将来还我!”金孝道:“我才拾得回来,就被老娘逼我出门,寻访原主还他,何曾动你分毫?”

那客人赖定短少了他的银两。金孝负屈忿恨,一个头肘子撞去,那客人力大,把金孝一把头发提起,像只小鸡一般放番在地,捻着拳头要打。金孝七十岁的老娘奔出门前叫屈。众人都有些不平。恰好石敬瑭从街上过去,听得喧嚷,下了马,分付做公的拿来审问。众人怕事的四散走开去了;也有几个大胆的,站在傍边看石相公怎生断这公事。

失主与金孝母子当街跪下,各诉其情。一边道:“他拾了小人的银子,藏过一半不还。”一边道:“小人听了母亲言语,好意还他,他反来图赖小人。”敬瑭问众人:“谁做证见?”众人都上前禀道:“那客人脱了银子,正在茅厕抓寻不着,却是金孝自己走来承认,引他回去还他。小人们有目共睹。不过银子数目多少不知。”石敬瑭道:“你两下不须争嚷,我自有道理。”教做公的取裹肚和银子上来,分付库吏,把银子兑准回复。库吏道:“有三十两。”敬瑭又问客人道:“你银子是多少?”客人道:“五十两。”敬瑭道:“你看见他拾取的,还是他自家承认的?”客人道:“他亲口承认的。”石敬瑭道:“他若是要赖你的银子,何不全包都拿了?却只藏一半,又自家招认出来?他不招认,你如何晓得?可见他没有赖你银子。你失的银子是五十两,他拾的是三十两,这银子不是你的,必然是另一个人失落的。”客人道:“这银子实是小人的,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石敬瑭道:“数目不同,你如何敢来冒认?这三十两银子断与金孝领去奉养母亲;你的五十两自去找寻。”金孝得了银子,千恩万谢地扶着老娘去了。那客人已经石敬瑭官断,如何敢争?只得含羞噙泪而去。众人无不称快。

当然石敬瑭也有混账的时候,有次错打了一位平民,石敬瑭对平民说:“打已经打了,我也不可能收回,更加不可能赔偿。这样吧,下次你犯罪我就不打你了!”平民本来胆小怕事,听说犯罪不必受罚,于是强抢一位民女为妻。民女家人告到官府,石敬瑭立即下令将他斩首。

明宗驾崩后,石敬瑭闻讯“长恸如丧考妣”。

明宗死后李从厚继位,史称闵帝。闵帝封石敬瑭为中书令,朝中决策权实际上控制在石敬瑭手中。李从珂起兵反叛当了皇帝,李从厚逃往石敬瑭军中,石敬瑭听从桑维翰提议,遣永宁公主送李从厚入朝。李从珂将李从厚贬于卫州,半路上又派人杀死。公主被软禁洛阳,百思不得脱身。

李从珂正宫刘皇后乃勾拦之女,游于柳巷,明宗长兴年间,李从珂为潞王时,见此女虽落风尘美而且贤,可以奉箕帚,遂纳之。即帝位后,李从珂立其为皇后。

清泰三年元旦,逢末帝李从珂生日,宫中摆下酒宴庆贺千春节,文武百官齐集一堂举杯畅饮。石敬瑭夫人也来向他敬酒祝寿,末帝举杯一饮而尽,问道:“石郎可好?”公主答道:“敬瑭多病,每日卧床静养。”末帝说:“敬瑭身强力壮,何致一病如此,御妹就在宫中多住几日罢!”公主急了,说“夫君病重,正需人侍奉,明日即向陛下告辞回归晋阳。”这时末帝已醉得东倒西歪,于是戏言道:“妹妹急着回去,莫非想同石郎一起造反么?”公主泣奏曰:“妾岂有此心,石驸马亦非反臣。”帝笑道:“朕戏言耳!贤妹可往朝阳宫见你嫂嫂,以尽人臣之礼。”公主领诺。

原来公主素轻刘皇后出身微贱。当日领旨,无奈只得进宫。

宫人报知,刘后妄自尊大,佯为不知。公主立在宫前半日,不见动静,忿然发怒抢门而入。

见刘后端坐不动,公主责之曰:“汝乃何等人出身,敢如此无礼,吾立了半日,既无宫娥来接;进得宫来复又端坐不动,是何礼也?”刘后曰:“汝出言不逊罪莫大焉!以家法论之,吾嫂也,汝姑也;以国法论之,吾皇后也,汝臣也;入而不拜自失其礼,尚敢责人失礼乎?”公主曰:“我乃明宗皇帝之女,当今之妹,金枝玉叶,汝乃烟花之妓,以君后压我国姑乎?若非吾夫把守三关,使外夷不敢侵犯,吾兄安得坐享太平,汝安得为皇后也?”刘后曰:“汝不闻古人云,一岁为君百岁奴,汝夫受朝廷重禄即朝廷之奴隶。汝虽皇妹,亦宫中使唤之人,焉敢在此夸口!”公主听罢大怒,即挺金笏向前欲打刘后。刘后侧身闪过,公主掷笏在地愤然而出。

却说李从珂还宫,一班宫娥皆来迎接,刘皇后边泣边诉:“妾身乃烟花之女,蒙陛下不鄙得侍巾栉。一旦位居正宫,兢兢业业,未尝敢行非礼之事,满朝文武称得贤助。不想皇姑今日领旨朝贺,不行君臣之礼,反出不逊之言,秽骂百端,又欲持笏打妾。贱妾固不足惜,毁及至尊,岂人臣之礼乎?”李从珂闻言大怒,便遣宫娥宣公主到来,不由分诉送入冷宫。

公主被囚冷宫,饮食俱废形容憔悴。只有一名宫娥伏侍。宫娥名叫李玉英,原是冯丞相侍女,见公主忧愁,便以好言宽解。公主道:“我夫石驸马镇守河东,怎知我受此磨折,若有人传此消息与他知道,统领人马到长安,将这贱人碎尸万段,方雪此恨!”言罢,忽见一双燕子飞到梁间。公主遂吟一诗云:

夫君难见面,忽睹双飞燕,

飞燕识人情,来此深宫院,

谁知一种愁,缕结凄凉怨,

传将边塞人,管取狼烟现。

公主吟毕,李玉英将此诗抄写传送冯丞相。冯丞相一见大惊。

次日李从珂大会群臣,共议治平之事,当晚见西北方一颗星,其大如斗,从天飞过东南,流光灿烂。又有一星,正照东南,其色煌煌,如欲坠地。废帝大惊,宰相冯道奏曰:“永宁公主乃明宗之女,石敬瑭之妻,来朝已经年余,今驸马石敬瑭为陛下把守三关,陛下何不将公主放回,让她夫妻团聚呢?”李从珂道:“我怕石敬瑭心怀异心,固强留之。”冯道曰:“石驸马果欲造反,何惜一妻乎?况二子在朝,陛下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李从珂一听言之有理,当下召入公主好言抚慰。公主自然谦逊,又住数日方才告辞。李从珂进封她为晋国长公主,且赐宴饯行。

公主还归晋阳,即将进宫后的前后遭遇告知石敬瑭,石敬瑭怒曰:“昏君贱妇,敢如此无礼,誓必杀之以雪吾耻。汝且回避,待吾商议起兵!”石敬瑭与刘知远议曰:“公主无辜受苦,此仇如何可报?”刘知远道:“明公久得士卒之心,今据形胜之地,士马精强,若兴兵传檄,帝业可成。岂可坐视而忍辱乎?”敬瑭曰:“汝言深合吾意,但恐谋事不成,反招祸害。”桑维翰曰:“主上即位之初,明公入朝,主上岂不知蛟龙不可纵之深渊耶!可他却令明公把守河东三关,此乃天意假公以利器也。明宗遗爱在人,主上以养子嗣位,群情不附。公乃明宗爱婿,契丹主与明宗又约为兄弟,公能推心屈节事之,朝呼夕至,何患大事不成?”石敬瑭之意遂决。

却说石敬瑭有二子石重英、石重裔留仕都中,石重英任右卫上将军,石重裔为皇城副使,皆受石敬瑭密嘱侦探内事。两人贿托太后左右,每有所闻即行传报。适契丹屡寇北边,幽州节度使赵德钧乞请增粮。有诏借河东菽粟运至幽州戍所。

是时天旱民饥,百姓既苦乏食,又病徭役。石敬瑭督促甚急,未免怨声载道。凑巧唐廷遣使到来赐给石敬瑭军衣,军士急呼万岁,声澈全营。幕僚段希尧进言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军士不由将令传呼万岁,是目中已无主帅了,他日如何使用?请查出首倡者明正军法!”石敬瑭乃令刘知远查究,得三十六人推出处斩,为各军戒。

朝使闻此消息返报李从珂。李从珂即派武宁军节度使张敬达为北面行营副总管,名义上是防御契丹,实际上是监制石敬瑭。

石敬瑭益加疑惧,即致书二子,嘱令将洛都存积的私财载至晋阳,托言军需不足取此接济。于是都下谣言日甚一日,都说是河东将反。

唐主李从珂时有所闻,夜与近臣议事道:“近闻石郎欲反,如之奈何?”

群臣皆不敢对,彼此支吾半晌便即退出。学士李崧私语同僚吕琦道:“我等受恩深厚,怎能袖手旁观?吕公智虑过人,究竟有无良策?”吕琦答道:“河东若有异谋,必结契丹为援。契丹太后屡求和亲,若允其所请,再饵以厚利,岁给礼币十余万缗,谅契丹必然欢心。河东虽欲跳梁,亦当无为。”

李崧闻言大喜,次日二人入内密奏,李从珂一听大怒,二人还未说完便叱责道:“卿等当力持大体辅佐承平,奈何出此下策!朕只一女,年尚乳臭,卿等欲弃诸沙漠么?且外人并未索币,却欲以养士财帛输纳虏廷,试问二卿究怀何意?”二人慌忙拜伏道:“臣等竭愚报国,并非敢为虏计,愿陛下熟察!”

李从珂余怒未息,二人跪拜而退。

未几即降调吕琦为御史中丞,不令入直。朝臣窥测意旨,哪敢再言和亲。

忽由河东呈入奏章,却是石敬瑭自陈羸疾乞解兵柄,或徙他镇。李从珂览奏,明知并非石敬瑭真意,但事出彼请,乐得依从,便拟将石敬瑭移镇郓州。李崧、吕琦又上书谏阻,力言不可。

独薛文遇奋然道:“臣料河东移亦反,不移亦反,不若先防范为是!”

李从珂大喜道:“卿言正合朕意。前日有术士言,朕今年应得贤佐,想来就是爱卿了!”

立命学士院草制,徙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特命马军都指挥使宋审虔出镇河东,促敬瑭速移郓州。

石敬瑭表请移镇,明明是有意尝试,那知弄假成真,竟颁下这道诏命。慌忙召集将佐私下与商道:“我来河东时,主上曾许我终身在此,不更换人接替,今忽有是命,是疑忌我,我难道便去就死么?”

于是石敬瑭决意发难,特令桑维翰草起表文,请唐主李从珂让位。略云:

臣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谨顿首上言:

古者帝王之治天下也,立储以长,传位以嫡,为古今不易之良法。唐之天下,明宗之天下也。明宗皇帝金戈铁马之所经营,麦饭豆粥之所收拾,持三尺剑,马上得天下,厥功亦非小可。近者宫车晏驾,宋王登基,陛下乃以养子入攘大统,天下忠义之士皆为扼腕。区区臣愚,**陛下退处藩邸,传位许王,有以对明宗皇帝在天之灵,有以服天下忠臣义士之心。不然同兴问罪之师,稍正篡位之罪,徒使流血污庭生灵涂炭,彼时悔之亦噬脐矣!冒昧上言,复候裁夺。

原来李从珂篡位时,除弑死李从厚一家外,所有明宗后妃及少子李从益都安居宫中,未尝冒犯。所以石敬瑭此表,迫李从珂传位李从益。

表文一入李从珂目中,无名火引起三丈!立即撕碎抛掷地上,令学士书诏斥责,略云:

立许王之言,何人肯信?卿其速往郓州,毋得徘徊不进,致干罪戾,特此谕知。

石敬瑭得诏,复与刘知远等商议,刘知远道:“先发制人,后发为人制。今日已成骑虎,不能再下,请即传檄四方,且求救契丹,即日举义,当无不克!”

石敬瑭依计而行,檄文发出不过十日,有士卒来报,颖州团练使高行周率一千人马来投,石敬瑭大喜,遂封高行周为太原布阵使;不久又有雄义指挥使安元信率八百士卒来投,石敬瑭喜出望外,亲往城外迎接。

嗣闻朝旨次第颁下,削夺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官爵。未几由探卒入报,张敬达为四面排阵使,杨光远为副,调集各道马步兵,不日要到太原了。

石敬瑭召语将佐道:“事急了!快到契丹求救罢。”

言未已,复有一凶耗传来,乃是亲弟都指挥使石敬德,从弟都指挥使石敬殷,并二子石重英、石重裔,一并被诛!石敬瑭差点痛死,半晌才哭出声来。各将佐都从旁劝慰。

石敬瑭亟命桑维翰草表向契丹称臣,且愿事以父礼,请即发兵入援,事成以后愿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作为酬谢。刘知远出阻道:“厚许金币便可以求援,何必割让土地?今日因急相许,他日必为中国大患。古人言“决鲸海以救焚,何逃没溺;饮鸩止渴,终取其亡”。且尊辽主为父又从何说起?”

桑维翰道:“二十年前先皇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换袍易马结为金兰,先帝李嗣源与耶律德光自是兄弟,驸马理当小耶律德光一辈,可结为父子。”

听起来似乎有理,然而就算是叔叔辈的,你叫声“叔叔”不就完了吗?怎么说都没必要叫“爸爸”呀。

不过石敬瑭听信桑维翰之言,对众人说道:“不求契丹我军风险太大。且管眼前要紧,顾不得日后了。”

便令桑维翰缮讫,遣使持表赴契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