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七十三章 刘守光得寸进尺

唐宋传奇 第七十三章 刘守光得寸进尺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刘仁恭喜欢享受,更喜欢结交一些道士,期望能够长生不老。据《新五代史》记载,刘仁恭“骄于富贵,筑宫大安山,穷极奢侈,选燕美女充其中。又与道士炼丹药,冀可不死。令燕人用墐土为钱,悉敛铜钱,銮山而藏之,已而杀其工以灭口,后人皆莫知其处”。

刘仁恭妻妾成群,后宫人满为患;不过和妻妾数量不成比例的是,刘仁恭儿子不多,而且质量都不高。

有了父亲做榜样,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次子刘守光玩腻了自己的妻妾,就把目光瞄准了老爷子的。刘仁恭有个爱妾罗氏,“生得杏脸桃腮,千娇百媚”。一天刘守光趁老爷子不在把罗氏给“烝”(烝,古代指与母辈**)了。从伦理学来说,这叫**。刘仁恭知道后鼻子都气歪了,他立即下令把刘守光抓来,一通乱棍痛扁,“逐之”。这不像是父亲教育儿子,倒像是对付情敌用的招数。

不过刘仁恭还是有点能力的,尤其在打仗方面,擅长挖地道攻城。这招不得了,一千年后中国人用此法攻打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就很有效果。没过多久,朱温趁其不备派大将李思安去攻打他的老巢幽州。正在逍遥的刘仁恭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慌了手脚。

正当刘仁恭束手无策的时候,刘守光领兵疾奔幽州,抢在李思安军队前面进了城。经过一番周旋,李思安败退。刘仁恭知道后很是欣慰,这小子虽然作风不检点,但娃还是个好娃,不记仇,知道我危险了还能第一时间来支援,不像某些人到了关键时刻跑得比兔子还快。

正当刘仁恭欣慰的时候,另一件事却让他料想不到。刘守光搬进幽州城后,就再也不肯挪窝了,甚至宣布由自己来担任卢龙节度使,不声不响地罢了父亲的职务。刘仁恭知道后又把鼻子气歪了。刘仁恭正准备纠集军队教训一下儿子,不料刘守光遣部将李小喜、元行钦等袭入大安山,把刘仁恭拘来幽住别室,自称卢龙节度使。凡父亲罗氏以下,但见得姿色可人,一概取回城中,轮流伴宿。

乃兄刘守文为义昌军【治沧州】节度使,闻父被囚,召集将吏且泣且语道:“不意我家生此枭獍,我生不如死,誓与诸君往讨此贼!”

将吏应诺,刘守文于是督众至芦台,与刘守光部兵对仗。战了半日,互有杀伤,两下鸣金收军。越日,刘守文再战蓝田,为守光所败,返兵至镇。刘守光恐刘守文复至,差人至梁赍表乞降。朱温即颁发诏命,实授守光为卢龙节度使。于是幽州也成为朱梁的属镇。

无奈之下,刘守文只好向契丹和吐谷浑请求支援,援兵四万人到达后帮助刘守文打败了刘守光。刘守文见外兵得胜,骤马出阵且驰且呼道:“不要杀我弟弟!”

见刘守文毫无防备,刘守光手下大将元行钦打马出阵,向着刘守文就冲了过去,活捉了他。

刘守光顿时精神焕发,指挥手下反败为胜。刘守光和刘守文不同,要做就把事情做绝,他在打败刘守文后又率领军队去攻打沧州。

沧州守卫孙鹤知道情况后,拥立刘守文的儿子刘延祚为首领,率领将士坚守沧州。

这一坚守就是几个月,沧州城中粮尽,每斛米的价格达到三万。无奈之下,刘延祚、孙鹤只得投降。孙鹤为刘守光效力。

沧州攻下之后,刘守光遣人刺死刘守文,佯为涕泣归罪刺客,把他杀死偿命。

刘守光鸣鞭奏凯得意班师。且遣使告捷梁廷,并代父乞请致仕。朱温准如所请,命刘仁恭为太师,养老幽州。封刘守光为燕王,兼卢龙、义昌两军节度使。

刘守光既封燕王,且贻书晋、赵,大略说燕有精兵三十万,愿为诸公前驱,但三镇连兵,必有盟主,敢问当属何人?王镕得书转递李存勖。李存勖怒道:“是子也配称盟主么?我正要兴兵问罪,他还敢夜郎自大么?”

诸将入谏道:“守光罪大恶极,诚应加讨,但目今我军新归,疮痍未复,不若佯为推尊,令他稔恶速亡,容易下手,大王以为如何?”

李存勖沉吟半晌,才微笑道:“这也使得。”

于是复报王镕,就尊守光为尚父。王镕即遣归燕使,允他所请。义武节度使王处直也依样画葫芦,与晋赵二镇共推刘守光为尚父,兼尚书令。

刘守光大喜,复上表梁廷,谓晋、赵等一致推戴,惟臣受陛下厚恩,未敢遽受,今请陛下授臣为河北都统,臣愿为陛下扫灭晋、赵。两面讨好,恰也心苦。朱温笑他狂愚,权令他任河北招讨使,遣使册命。

刘守光命有司草定仪注,加尚父尊号。有司取唐册太尉礼仪呈入刘守光。刘守光瞧阅一周问道:“这仪注中,奈何无郊天改元的礼节?”

有司答道:“尚父乃是人臣,未得行郊天改元礼。”

刘守光大怒,将仪注单掷向地上,且瞋目道:“我当尚父,谁当皇帝呢?方今天下四分五裂,大称帝,小称王,我拥地三千里,带甲三十万,直做河北天子,何人敢来阻我!尚父微名我不要了!你等快去草定帝制,择日做大燕皇帝!”

有司唯唯而退。

刘守光遂自服赭袍,妄作威福,部下稍稍怫意,即捕置狱中,甚至囚入铁笼,从外面用火燎,或用铁刷刷剔人的皮肤使其在痛苦中死去。孙鹤看不过去时常进谏,且劝刘守光不应为帝,略谓“河东伺西,契丹伺北,国中公私交困,如何称帝?”

刘守光不听,将佐亦窃窃私议。刘守光竟命庭中陈列斧钺,悬令示众道:“敢谏者斩!”梁使王瞳、史彦章到燕,竟将他拘禁起来。各道使臣,到一个,囚一个,定期八月上旬即燕帝位。孙鹤复进谏道:“沧州被攻破打败,我本是负罪之人,受大王宽容我才活到今天,臣怎敢爱死忘恩!为大王计,目下究不宜称帝!”与禽兽谈仁义,徒自取死。

刘守光怒道:“你敢违我号令么?”把他推倒在铁砧板上。孙鹤大叫道:“不出百日,必有急兵!”

刘守光益怒,命用泥土塞住鹤口,寸磔以徇。

越数日即皇帝位,国号大燕,改元应天。从狱中释出梁使胁令称臣。即用王瞳为左相,齐涉为右相,史彦章为御史大夫。这消息传到晋阳,李存勖大笑道:“不出今年,我即当向他问鼎。”

张承业请遣使致贺,令他骄盈不备。李存勖乃遣太原少尹李承勋赴燕,用列国聘问礼。刘守光命以臣礼见,李承勋道:“我受命晋王,为太原少尹,燕王岂能臣我?”

刘守光大怒,械系数日释他出狱,悍然问道:“你今愿臣我否?”

李承勋道:“燕王能臣服我主,我即称臣;否则要杀就杀,何必多问?

刘守光怒上加怒,竟命将李承勋推出斩首。晋王闻李承勋被杀,再也不觉得可笑,乃大阅军马筹备伐燕。

梁主朱温正改开平五年为乾化元年,大赦天下,封赏功臣,又闻岭南节度使刘隐病卒,假惺惺辍朝三日,令刘隐子刘岩袭爵。既而连日生病无心治事。就是刘守光拘住梁使自称皇帝,也只好听他胡行不暇过问。刘守光更加踌躇满志忘乎所以。正是:

贪心不足蛇吞象,

祸福难明螳捕蝉!

李存勖集中兵力攻打燕地,刘守光打不过气势正盛的李存勖,只得向后梁求援。朱温当然不能遂了李存勖的愿,也乘机率兵攻打赵地,包围了枣强、蓚县,并扬言梁军五十万将北上攻取镇州、定州。这使得晋军的战场优势急转直下。

在此情况下,李存勖要想击退朱温,就必须放弃攻打幽州,全力南下对抗梁军。这样做一则前功尽弃,二则劳师袭远,很可能会师老兵疲,最终被朱温以逸待劳轻松击败。朱温之所以围困两县而不全力攻城,打的就是围点打援的主意。

面临两难选择的李存勖是个狠人,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即将到手的幽州,他决定先定幽州再战朱温。

此时,晋军中只有史建瑭与符存审两人率领三千骑兵屯守赵州,面临强敌,史建瑭与符存审决定主动出击,由符存审控制下博桥为正兵,史建瑭则率领五百骑展开袭扰作战为奇兵,奇正结合阻击梁军。史建瑭搜索前进,到黄昏时分便俘虏了出营放牧的数十名梁兵。他只留下一人,将其余的全都杀掉,还特意告诉那个幸存者:“回去告诉朱温,晋王大军到了,让他洗净脖子等着挨刀吧!”朱温见到被放回的梁兵信以为真,以为晋军主力已经南下,却又不知道他们会从哪个方向进攻自己,于是连夜拔营撤退。史建瑭趁势追击,缴获辎重铠甲不计其数。

事后知道晋军使诈的朱温气愤难平,自己终朝打雁,没想到今天却被雁啄了,而打败自己的还是个小字辈,真教人情何以堪?本来就有病的朱温自此病情加剧,也没心思反攻晋军了。李存勖没了后顾之忧,拼尽全力攻打燕地。

却说刘守光僭称帝号,遂欲并吞邻镇。参军冯道系景城人,面谏刘守光劝阻行军。刘守光不从,反将冯道拘系狱中。冯道素性和平能得人欢,所以燕人闻他下狱,都代为救解,幸得释出。冯道料刘守光必亡,举家潜遁奔入晋阳,晋王李存勖令掌书记。

冯道与周元豹不睦。周元豹善于品鉴,对张承业道:“冯生没什么前途,您不可对他过于信任。”记室卢质听闻后对张承业说道:“我曾经见过杜黄裳(唐朝元和名相)司空的画像,冯道的相貌与杜司空非常相似,将来必能充当大任,周元豹的话不值得相信。”

李存勖正拟发兵攻燕,可巧王处直派使乞援,于是遣振武节度使周德威领兵三万往救定州。周德威东出飞狐,与赵将王德明、程严会师易水,同攻岐沟关。一鼓即下,进而围攻涿州。

涿州刺史刘士温,令偏将刘守奇拒守。刘守奇门客刘去非大呼城下道:“河东兵为父讨贼关你屁事,何必出力固守呢?”

守兵被他一呼各无斗志,多半逃去。刘士温再看左右偏将,没一人敢吱声。刘士温无奈地说:“晋王李存勖为父讨贼,与我等无关,固守只能伤及百姓,传令开城投降。”左右副将正盼着开城投降,立刻命人大开涿州城门。刺史刘士温率大小官吏出城献降,周德威翻身下马受降。刘士温惭愧地说:“涿州刺史刘士温特来献城归顺。”

周德威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大人能念百姓战火之苦,择明主而侍,真俊杰也。”刘士温邀周德威及其左右人等入城,共迎晋王兵马。刘守奇奔梁,得任博州刺史。

李存勖等人来到刺史府共议军情。有流星探马来报:“启禀千岁,燕军大将单廷珪扎营龙头岗;元行钦屯兵大安山。”李存勖闻报问道:“本王率兵北伐幽燕,未曾见过刘守光部下战阵,不知何人可知?”

张承业道:“殿下,奴才部下有一笔吏名叫冯道,字可道,幽州人氏,在刘守光麾下曾为掾吏,殿下可问此人。”

李存勖道:“既然此人曾侍刘守光,就传他来见。”

张承业命人唤冯道来见,只见一个文弱书生,身长六尺,长脸短髯,一副仙风道骨,飘然而入。

李存勖道:“左右为其看座”。

“谢千岁!”冯道端坐一旁拱手问道:“千岁唤下官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李存勖道:“冯先生,本王闻你曾在刘守光麾下为掾吏,不知可晓其左右将士?”

冯道曰:“不知千岁所问何人?”

存勖道:“方才得报,刘守光遣大将单廷珪在龙头岗扎营;元行钦屯兵大安山,此二人何许人也?”

冯道说道:“那单廷珪人送绰号‘柱天神’身长一丈三,两臂合力有千斤,乃是幽燕头号大力士;元行钦绰号‘赛张飞’,面相凶煞,马上步下练就一身好武艺,且在大安山山北大营屯兵多年,非大将不可取也。”

李存勖道:“孤王将分兵击之,令周德威率两万人马,张承业为参军,直取龙头岗。李嗣源率两万人马,郭崇韬为参军,袭取山北大营。二位将军当谨慎出兵,不可轻敌。”周德威与李嗣源各接令箭点兵出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