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五十章 李神福与柴再用

唐宋传奇 第五十章 李神福与柴再用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却说李克用因一目失明,被人称作“独眼龙”。他在统治河东的时候名声响得不得了。杨行密英雄惜英雄,很想看看李克用到底长的什么模样。

于是杨行密秘密找了一个画家,叫他假扮成商人到河东地区去,利用一切机会去偷画李克用的面貌。不料这个画家刚到河东地界,立刻被事先得到情报的河东军士俘虏。

李克用很生气地对部下说:“我本来就少一只眼睛,已经长得很难看了,现在居然还有人要当面丑化我。快去把这个画家叫来,让他当场来画画,我倒要看看他是怎么画我的。”

画家进来后,李克用立刻给他一个下马威,拍着膝盖大怒道:“既然杨行密胆敢派你来画我,想必你是画家中画得最好的一个了。我明确告诉你,如果你今天画我画得不好,那么这里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画家磕拜李克用后,就开始用心地画起来了。

当时正值盛夏,李克用手里正好拿着一把八角扇子。

画家灵机一动,以此为题,画了一幅李克用挥扇纳凉图,画面中的一角扇角,正好遮住了李克用那只失明的眼晴。

李克用看后不满地说:“你这是拍我马屁啊。重新画。”

画家思索片刻再次下笔,这次画家更加精心精致,画的是李克用弯弓射箭图。画的正面是李克用正准备弯弓射箭,其中的一只眼睛圆目怒睁,一只眼睛闭目拢着,呈现出一副专心致志看长箭、聚精会神瞄目标的神情。

李克用看后转怒为喜,连声赞到:“画得好、画得好,把我威震天下的精气神全部画出来了。

李克用随后不但放走了这个画家,还重重地给了他奖赏,并且派人护送他回去向杨行密交差。

李神福生于公元855年,比杨行密小三岁,两人本来天南地北难有交集,没想到却在人海茫茫中走到一起,风云际会,明主智将传为佳话。

李神福是李渊的荒唐儿子滕王李元婴的后人。以后人看来,生在李世民和武则天时代,能够荒唐一生安享晚年,画得一手好蛱蝶,而且还因为造了滕王阁流芳千古,此人的智力绝不平常。李神福继承了先人的智慧,淘汰了明哲保身的荒唐,在乱世中拔剑而起,成为江淮柱石。

高骈得势时,曾以诸道行营兵马都统的官衔檄召天下兵马至淮平叛。李神福“名彪壮士籍”,应征入伍,作为客军到了淮南。初到异乡的李神福毫无水土不服之感,而是以一双好奇的眼眸审视着窜伏于江淮之间的英雄豪杰。不久,他与刚刚起事、自封“八营都知兵马使”的杨行密确认了眼神,觉得这个小哥哥才是自己的真命之主,他将终其一生以他为带头大哥,在杨的带领下成就自己的不朽事业。晋材楚用的李神福当了杨行密的亲校。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杨行密很快看出了李神福的不凡,决定大胆地为这个小兄弟压担子。

884年,杨行密造反成功,当上家乡庐州的父母官。第二年,濒临长江黄金水道的舒州遭到了巨盗陈儒的围攻,眼看就是一场城破人亡的浩劫。舒州刺史无奈,只好向庐州求救。杨行密刚刚上位,民心尚未归附,哪有多余的兵力支援舒州。有心推辞,又怕失了人心,遂决定派遣胆大心细的李神福去捧个人场。李神福揽下这桩费力不讨好的活,并没有怨言,他向杨行密要求,人可以少带,但旌旗却必须多带。杨行密相信神福,给了他无数旌旗。李神福入城后发出一道道指令,城内的舒州兵也打起了庐州兵的旗帜,排成整齐的队伍,整装待发。李神福把这支假装援军的舒州兵领出舒州城,在陈儒军队的腹部突然出现,顿时喊杀声震天,陈儒的军队阵脚大乱。陈儒接到手下通报,心里猛地一沉:“自己考虑不周,庐州援军果然到了。”为了摸清对方底细,陈儒亲自率军奔到阵前观察动静。李神福镇定自若,似乎根本没看见敌人前来试探虚实。他当着敌人的面在地上胡乱比划,好像在部署大阵准备决战的样子。陈儒越想越害怕,带着精兵强将连夜撤退了。看着四散而去的乱军,手里捏了一把汗的李神福笑了。

吓走了色厉内荏的陈儒,又迎来兵强马壮的孙儒。乱世里人心狂躁,就“儒”字也变了模样。不过这个孙儒却比陈儒狠多了。他是个六亲不认的狂魔,号称中原第一猛将,因为他曾经打败过当时镇守东都的“前中原第一猛将”李罕之。

李罕之绰号“李摩云”,类似于“摩云金翅欧鹏”的绰号,是天下闻名的勇悍之人,早年在黄巢军中显名,后投降晚唐名将高骈,又转投于河阳节度使诸葛爽麾下,他的人生颇有点“五代版三姓家奴”的意思,但他能屡次跳槽成功,靠的就是他勇武过人,为诸藩镇节帅所喜。但这样的猛将遇见了孙儒,完全被压着打。于是踩在李罕之的背上,孙儒成了新一代的“中原第一猛将”。

孙儒之威名,朱温也颇为忌惮。朱温当时没有把势力往西延伸,一是碍于河阳节度使诸葛爽的情面,二是因为孙儒是秦宗权的西面将领。朱温在与秦宗权决战之前,刚好孙儒因为与秦宗权不和,被派往淮南战场,假使孙儒与秦宗权一起攻打汴州,孰胜孰败还真不好说。

面对孙儒咄咄逼人的进攻,杨行密动摇了,准备再当一回杨跑跑。关键时候李神福挺身而出:“孙儒携众远来貌似强大,其实犯了兵家大忌。其军劳师袭远粮秣不继,民心未附非能长久,故利在速战。我军只要针锋相对,屯据险要,坚壁清野以老其师,间出轻骑抄其粮道。彼前不得战,退无资粮,可坐而擒之!”一席话拨云见日,杨跑跑决心要做杨坚强。他命李神福率轻骑佯装撤退以示怯懦,孙儒果然骄狂而不备,李神福乘夜回师,率精兵袭击孙儒大营,俘斩千余人。李神福因功升任行营都指挥使。此后李神福领着自己这支骑兵游击队往来驰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屡屡击破孙儒军的屯粮兵站,让本就乏粮的孙军寝食难安,却又无可奈何。孙儒决定放火烧掉扬州,自断后路,如同项羽一样破釜沉舟,以求战胜自己的心腹大患。可惜等待他的依然是杨行密的免战牌。

李神福也没闲着,他再次奉命带着自己的特战队,押着抢自孙军的粮食返回扬州救济灾民。李神福的特战队所过之处,灾民欢呼雷动。为了不让孙儒再次祸害自己,灾民们武装起来,彻底断了孙儒的后路,这个杀人恶魔和他的军队终于一败涂地。李神福同志就这样,在江淮波诡云谲的争夺中,云淡风轻地搞定不可一世的“二儒”,迅速成长为杨行密大哥最为倚重的亲密战友。杨行密成事的曙光照亮了庐州,各路豪杰纷纷来投。随着吴政权的巩固,杨行密与田頵的关系每况愈下,于是有人跳出来劝行密:“田頵为人奸险,不若早除!”此时的杨行密还有些顾忌,怕别人说他过河拆桥,于是创造条件逼田頵走上反叛之路,然后好堂而皇之地将他消灭掉。田頵也感受到了杨行密的猜忌,加之自己也不是个安生的人,心想与其跟着杨行密混,不如自立山头。于是他派人联络同样对杨行密不满的几个老哥们,如朱延寿、安仁义等,还派大诗人杜荀鹤出面赴朱温处说项,到时大家团灭杨行密。杨行密一直冷眼注视着自己的这几个老兄弟。很快,杨行密的密探抓住了田頵派出的信使,这下人证物证俱在,杨行密有了诛杀田頵的不二借口。之后,行密先是装瞎杀了自己的妻弟朱延寿,然后命令养病的李神福移师宣州,速速剿灭自己曾经的亲密战友。与此同时,安仁义也遭到杨行密嫡系军队的围攻,无法为田頵助拳。至于说好的朱三援兵,依然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朱老三忙着呢!久闯江湖的田頵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毅然抢在李神福之前动手了。他的大军攻入升州,将李神福的妻儿老小全部抓住,然后派人给正在进军宣州的李神福送信:“摆在你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跟着我对付杨行密,事成后分你一半革命成果;另一条杀死你全家!”李神福接信后大怒:“吴王开创基业何其不易,今江东百姓安定,汝何敢作乱?神福委身于吴王,自当效死全忠,纵九族夷灭,亦不敢有亏臣节!今日唯有死战,诛除叛逆,保境安民!”说完下令斩杀来使。见李神福油盐不进,田頵忙派出部将督率水师在安庆的吉阳矶横江截击。部将畏惧李神福之勇,就把李神福的儿子李承鼎绑在舰前,企图吓退神福。哪知李神福竟然拿过弓箭向着敌舰射去,同时大声喝道:“绝不能以亲子而误王事!”众将感奋拼力向前。战至半酣,李神福下令撤退。敌将以为李神福终究顾念父子之情不肯死战,于是率舰尾随,希望扩大战果。哪知这却是李神福的计策。他有意撤退,将敌舰调离主场,进入自己预设的伏击圈,然后利用上风向,又点起一把火,将田頵的水师烧了个精光。为了酬谢战功,杨行密任命李神福为宁**节度使,但李神福固辞不受。904年,李神福领兵再攻鄂州。鄂州城破时,李神福病重,不得已返回广陵,同年病逝,享年五十岁。

却说蔡州军中有位青年名叫柴存,生年不详,河南汝阳人,面色如铁,时人望而生畏,都称他为“柴黑子。

柴存对长辈非常孝顺,七岁时遭遇庞勋起义,当时柴氏举族逃难,而他的祖父因年迈多病无法成行,于是柴存留下来照顾祖父,叛军到来后感于他的至孝,也没有伤害他们。

柴存擅长骑射箭术超群,他在秦宗权麾下作战时,曾因劳累熟睡遗失了自己的战马。柴存醒来后立刻追赶,在一片树林中遇到夺马的贼人。对方人多,且利用树木的掩护逃跑.柴存对树发箭,一发之下“人树俱贯”。贼人大为惊恐四散而逃,柴存顺利抢回自己的马匹。

孙儒鼓励军中告奸,柴存的某位老铁被人告发掉了脑袋。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杀红了眼的孙儒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派人将柴存也抓住了。看在柴存颇为能打的份上,孙儒亲自审问。孙儒厉声诘问柴存为何造反?问心无愧的柴存起先一言不发。及孙儒再次逼问,柴存梗着脖子抗声答道:“我与他是死党,如果主帅非说他反了,我也只能同反!主帅愿杀则杀,何必再问?“一句话让杀人如麻的孙儒愣怔了半天,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杀过头了,如此下去只恐军心不稳。而且他对这个不屑辩驳的勇士颇有好感,就笑着说道:“汝果不反,吾再用之!“然后命其改名柴再用。

孙儒死后,杨行密收拢孙儒部下精壮士兵五千人,当做自己的亲军,五千将士的铠甲都用黑布包裹,号称“黑云都”。杨行密任命柴再用为自己的都押牙,掌管军法,颇为信重。过去柴再用对于孙儒的很多暴虐行径并不买账,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跟着同样草根出身,颇为爱惜民力的杨行密,立时爆发出满腔热情,变得越发勇敢善战,渐至所向披靡的境界。

柴再用一度曾在杨行密的小舅子朱延寿麾下效力。杨行密乘着朱温忙着对付兖、郓等州军阀之机,上书朝廷声讨朱温的罪过,请求会合河东李克用等一起讨伐朱温。一番运作之后,自以为道义在握的杨行密率军北上,企图夺取战略要地寿州(今安徽寿县)。没想到寿州城防坚固,打了一个月也没有攻下来。眼看着江南雨季将至,杨行密只得准备撤军。朱延寿见到姐夫吃瘪非常生气,就跳出来组织敢死队。这些精壮汉子一个个喝足烧酒,不顾生死,赤膊冲锋。城上军士苦战月余早就精疲力尽,如今见到如此玩命的敌人,哪里还有心思抵抗。作为朱延寿的部将,柴再用在攻取寿州的战斗中也立下大功。杨行密见自己的小舅子如此给力,立刻下令将寿州交给他镇守。

朱温听说寿州失守,南边的门户大开,吓得够戗,立刻派出数万兵马企图夺回寿州。此时杨行密的大军早已开拔,寿州只有朱延寿率领的黑云都。黑云都虽然是杨行密的亲军,战斗力较强,但与朱温的大军相比力量悬殊。一时间城内军民颇为恐慌。朱延寿并没有将敌军放在眼里,他命人先将部下每二十五个骑兵编为一旗,然后由黑云都首领李厚率领十旗出城逆击,准备给敌人一个下马威。二百五十骑横挑几万敌军,结果可想而知。饶是李厚拥有骑兵优势拼死冲锋,也落得战败而归。朱延寿一见李厚败归,毫不留情地下令斩首。李厚请求增兵再次突击,如果不胜甘愿一死。柴再用也为李厚求情,朱延寿答应再添五旗。李厚这次带着三百骑出城再战,早已抱定必死决心,与其死于军法,不如战死沙场。只见他一马当先,带领麾下骑兵如同黑云一样将死亡卷向敌人。柴再用与之并力死战。敌军被李厚等人的不要命打法搅乱了阵势,早在城中集结的朱延寿又率领所有能战之兵一鼓而进。双方一直血拼至半夜,朱温军的人数虽多,但也架不住如此不要命的敌人,只得灰溜溜地败走了。

后来朱延寿打下光州。因为柴再用表现突出,遂表奏其为光州刺史。柴再用终于由杨行密身边的金牌龙套升级为牧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公元905年,朱温决定实施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南下搞定杨行密,再北上征讨李克用。朱温纠集大军,对外号称40万,全力进攻淮南。光州正好顶在朱温大军南下的要路上。

梁军大兵压境的消息第一时间报送过来,光州孤城数万军民根本不敢想象能够抵御梁军。但是危急时刻老天爷也来帮忙,连日大雨使得道路泥泞难行,梁军人困马乏进军缓慢,不少士卒不堪重负,纷纷中途逃亡。这让柴再用坚定了固守的信心,他下令全城动员,做好各项守城准备。朱全忠遣使劝柴再用:“献城归降,任命你为蔡州刺史;如若不降,就要屠城。”柴再用拜见朱全忠时非常恭敬地说:“光州城小兵弱,不值得折辱大王虎威;大王如果先攻下寿州,微臣定然率领阖城军民迎降!“朱温就坡下驴,一面允诺不会进攻光州,一面移师寿州。柴再用探知朱温大军渡过淮河,正在向寿州进攻。立即下令光州军民杀出城去,专门抄掠梁军后路。光州军来势凶猛,柴再用更是如同杀神一样率先冲击。朱温自知不敌,只得仓惶败退。柴再用出师掩击其后军,斩首三千级。

柴再用如此“下作“,朱温很是气愤,可又无可奈何。哪怕祭出作战迅捷的葛从周猛攻光州,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偏偏他在寿州的战事也颇为不利,只好匆匆退回。就这样,柴再用轻而易举地耍了朱温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