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九十四章 蔡京笑里藏刀

唐宋传奇 第一百九十四章 蔡京笑里藏刀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24:25 来源:笔趣阁

蔡京是北宋末期的权臣,宋徽宗时期五度为宰相,经历了北宋王朝走向灭亡的整个过程。蔡京也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奸臣,其生平被记载在《宋史·奸臣传》中。蔡京任宰相时,出台了许多政策,其中包括发行虚币大钱,从民间收敛钱财,用来攻打西夏、镇压方腊起义、联金灭辽等军事行动。蔡京采取的虚币大钱政策,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使北宋末期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遭受重大创伤,在经济上敲响了北宋王朝的丧钟。

蔡京是个政治投机者,王安石变法时拥护变法改革,后来又附和司马光推翻新法,绍圣初又积极附和新法。

蔡京最初在开封做京官的时候,衙门里有个小子对他十分殷勤,拿着一个白绢团扇给他扇风解暑。蔡京看他有眼力价,一时技痒,便拿着笔在他的团扇上写了首唐诗。结果,第二天上班,看这个小子突然换上了身崭新的行头,笑嘻嘻的跟蔡京问好。

蔡京一问才得知,这小子把团扇一卖,换了两万钱,而那位大手笔的买主,正是当年的端王赵佶,后来的宋徽宗。

熙宁末年,王安石常常对年轻的蔡卞说:“天下没有可用之才啊!不知将来谁能继承我执掌国柄?”然后掰着手指头自言自语道:“我儿王元泽算一个,贤兄蔡京算一个,吕惠卿算一个,其余没了!”

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经王安石举荐,蔡京进入中书礼房学习公事。由于王安石的支持,蔡京官运亨通,一路扶摇直上,不久官至中书舍人、龙图阁侍制、权知开封府。元祐更化时期,蔡京作为熙宁党人被贬出朝廷到地方为官。宋徽宗亲政之后,起用熙宁党人,此时王安石早已去世,蔡京便以熙宁变法继承者的形象出任宰相,重新启动了变法改革的大业。

宋哲宗绍圣年间,向太后的娘家向氏想在自家祖坟上修建一间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欲巴结皇亲,便圈了一大块地给向氏,蔡京要求“四邻田庐”赶快拆迁,让给向氏建寺。被拆迁的人家不服,到开封府告状。开封府法官范正平(范仲淹之孙)作出判决:“所拓(拆迁)皆民业,不可夺。”被拆迁户还不满意,“又挝鼓上诉”,告到登闻鼓院,最后蔡京“坐罚金二十斤。”

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当时的人们谈到他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出其右者”,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道:“从唐末柳公权之后,就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其次是我。”

宋徽宗即位后,童贯以供奉官的身份到三吴访求名家书画,蔡京极力巴结他,日夜陪伴他。蔡京擅长书法、绘画,童贯把他画的屏幛、扇带等物送到宫中,并附上自己的评论,宋徽宗开始赏识蔡京。

朱勔以花石纲媚徽宗,东南骚动。有太学士邓肃上十诗讥讽徽宗。其末诗云:

灵台灵囿庶民攻,

乐意充周百姓同。

但愿君王安百姓,

圃中何日不春风。

蔡京将诗献徽宗,谓:“太学士诗文以谤陛下,若不杀之,恐效尤成风,党锢之祸可鉴也。”帝不答,只是将邓肃押归田里。

宋徽宗决定重用蔡京,有次对他说:“昔神宗创法立制,未尽施行;先帝继之,两遭帘帷变更,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历观在朝,无可与为治者。今朕相卿,其将何以教我”蔡京顿首谢:“愿尽死以报陛下!”崇宁二年(1103年)二月,蔡京迁任左仆射。

蔡京又想控制兵权,建澶、郑、曹、拱州为四辅,每辅屯兵二万,用他的姻亲及亲信为郡守。禁军巡夜打更每月给钱五百,蔡京立即增加十倍。蔡京天资凶狠狡诈,舞弄权术控制别人,在皇帝面前专门窥伺人主之意固位专宠。他始终对皇帝说,不必拘泥流俗,应该竭尽四海九州的财力来满足自己享乐。徽宗知道他奸诈,故屡罢屡起,并选用与蔡京不合的人来牵制他。蔡京每当要被免职时,就去向皇帝哀求,跪地磕头毫无廉耻。

蔡攸是蔡京的儿子,因为与蔡京权势互相倾轧,加之一些人从中挑拨,于是父子失和,反目为仇,徽宗又另赐蔡攸府第。有次蔡攸到蔡京府第,正赶上蔡京与客人谈话,蔡京让客人稍候,蔡攸一进来就抓住父亲的手诊脉,问道:“父亲大人脉势舒缓,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蔡京说:“没有。”蔡攸转身就走了。客人问蔡京:“公子为什么不多停一刻呢?”蔡京说:“这个逆子哪里是关心我,他想我早点死啊。”

却说宋朝有个士人名叫张迪,父母俱亡。他原是个读书不就的秀才,写得一笔好字。张迪有个朋友叫做方务德,自幼同窗,张迪平时就喜欢找他饮酒。

这天喝酒归来天色将晚,张迪经过一个人家后苑时,看见有个地方墙缺,张迪带着酒兴一跃而过。只见里面是所大花园。花木丛茂路径交杂,想来是个大户人家。张迪一团高兴,随着石砌路阶转弯抹角,不知不觉渐走渐深。慢慢天色黑下来了,思量走回,一时忘了来路。正在追忆寻索,忽然望见红纱灯笼远远而来。心下慌忙,一发寻不出原路来了。这时看见道左有个小亭,亭前有个石洞。张迪想道:“躲在这里头去,等她们走了再出来。”正要藏身进去,忽然一个美貌少年从洞里钻将出来,看见张迪后急忙奔窜,不知去哪里了。张迪道:“惭愧!且让我躲一躲。”于是忍气吞声蹲伏在内。

岂料冤家路窄,那一盏红纱灯笼偏生生往亭子上来。张迪在洞中是暗处,看那灯亮处较明,原来乃是十来个妇人,个个靓妆丽服风騷动人。张迪正看得高兴,不料那伙人一窝峰地抢到洞口,齐声叫他出来,张迪刚想开口解释,其中一人失惊道:“怎的不是那一个了?”众人面面相觑没做理会。一个年纪略老的妇人说道:“就这个也好。”随将纤手拽着张迪的手,一把挽将出来。张迪不敢多问,软软随她同走。引到洞房曲室,只见酒肴并列众美争先,六博争雄交杯换盏。直到五鼓方才一个个散去。几个老成些的妇人将张迪放在一个大担箱内抬到墙外,把担箱倾了张迪出来,自进去了。

此时天色将明,张迪恐怕有人看见惹出是非来,没奈何强打精神,一步一步挨了回来。

过了几日,张迪到那附近打听缺墙的是什么人家。有人说是蔡太师家的花园。张迪伸了舌头出来,一时缩不进去。

想这蔡太师何等威势何等法令,如何任凭她们胡弄?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梁山草寇都能招安,几个姬妾娱乐有什么不能容忍的?何况人多,除了吃喝也没做什么事。

蔡太师有个出名的夫人,名叫筑玉,她原是玉工之妻,资性聪明仪客美艳,京师盛传其名。蔡太师强势夺来十分宠爱,立为第七位夫人,那日将张迪抢去的就是她。

这日张迪又从太师府墙缺处经过,忍不住向里张望。筑夫人与丫头们正在后花园里摘花,看见张迪不由向他招手,张迪哪里敢进。一个丫头走出来问道:“兀的不是那位先生?”张迪抬头一看,记得上次见过。便问道:“姐姐是问小生么?”丫头道:“先生这么早就来外边,晚上怎么不过来了?”张迪道:“那日酒后迷路,哪敢再去?丫头道:“你看我墙内哪个不是独处的?你常来走走,以后大家都不孤独了。”张迪道:“我又没生双翅,飞不进来。”丫头道:“你还与上次一样,从墙缺处进来。”张迪唱一个喏道:“多谢姐姐。”丫头道:“待禀过了夫人,晚上伺候。”说罢自去了。

不说张迪眼巴巴地等待天晚,且说筑玉夫人在里边听见两人讲话,一句句都听得的。丫头名叫如霞,不待她回覆,筑夫人便笑嘻嘻地回到房中。如霞进来道:“今晚不寂寞了。”夫人道:“万一后生家胆怯不敢进来,这样的事也是有的。”如霞道:“他方才恨不得立即飞进来,岂有胆怯之理?”筑夫人暗暗欢喜。

是日将晚,如霞一个人来到石洞旁,张迪果然在里边,如霞即领他进了筑夫人房间。如霞道:“张先生到了。”张迪满脸堆笑,深深拜揖道:“小生下界凡夫,敢望与仙子相近?今蒙夫人垂盼,不知是哪世积下的福!”夫人道:“妾处深闺,特邀先生一叙,倘不嫌弃,妾之幸也。”

张迪道:“夫人抬举,敢不执鞭坠镫?只是他日太师知道,非同小可。”夫人道:“太师昏昏的,哪里有许多背后眼?况如此进来,无人知觉。先生不必疑虑,且到房中来。”夫人叫如霞在前引路,一只手挽着张迪同行。张迪此时神魂颠倒,哪里还顾甚么利害?随着夫人轻手轻脚地来到房中。

此时天已昏黑,各房寂静。如霞悄悄摆出酒肴,两人对酌,四目相视,偎偎抱抱,共入鸳帷。

两人尽欢。张迪道:“久闻夫人美名,今日得同枕席,天高地厚之恩,无以为报。”夫人道:“妾身颇慕风情,奈为太师拘禁,名虽朝欢暮乐,何曾有半点情趣?今日得先生进来,死也甘心。”两人笑谈欢谑,不觉东方发白。如霞起身催道:“趁天色未明快出去吧。”张迪慌忙披衣而起,夫人不忍舍去,执手留连,叮咛晚上再会。

如此往来数晚,连如霞也上了手,三个人热做一团。筑夫人心里欢喜,未免得意忘形。说话没头没脑的,露出些马脚来。同伴们初时不觉,后来看出意态。多方察听,已知缘故。

俗话说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却说这晚张迪又来到筑玉房中,三个人正在喝酒吃饭,外边传报进来说:“太师回来了。”张迪躲避不及,只好与夫人、如霞一起跪迎。太师问张迪何方贵客?筑夫人忙说是她娘家表兄,想到京师找份事做。蔡太师信以为真笑容可掬,叫他明晚再来,到时为他在朝中找份差事。张迪一听大喜,听说高俅就是因为遇到徽宗才当上太尉的。如果有太师举荐,将来当过校尉也行。

蔡太师命下人将他送出大门,自己就在筑夫人房中过夜。

有了蔡太师的许诺,第二天晚上张迪直接从大门进来。门吏转报院公。院公出来问道:“你是哪个府上的人?”张迪施礼答道:“小人是筑夫人表兄,特来拜见太师。”院公道:“太师在筑夫人房中,你自过去。”张迪熟门熟路,一会儿就到了。太师、筑夫人等候多时。张迪受宠若惊,与太师、筑夫人、如霞一起入席饮宴。

四人欢饮多时,蔡太师又唤两个歌姬出来唱曲,轮番劝酒。张迪被灌得酩酊大醉,太师起身走了出去。忽然四五个壮士走到面前,不由分说将张迪捆缚起来。张迪此时大醉,口里胡言乱语。一个壮士早拔出一把快刀来。他褪下张迪腰裤,左手扯住他的命根,右手飕的一刀割下,随即将神效止疼药敷在伤处。然后解了张迪捆缚,紧闭房门而出。

你道这几个壮士是谁?原来他们是朝廷里的阉工,专与内侍净身的。太师听说张迪想到朝中找份差事,故此叫来这些阉工把他阉了,同时也让筑夫人看看现场。因为阉割见不得风,故把房门紧闭。又分付家人如何调治,不得伤命,饮食之类务要加意。张迪疼得死去活来,还亏调理有方得以不死。

张迪自从被阉割之后,蔡太师见了他便笑,还让他与妻妾杂坐一起宴饮。张迪身体恢复之后,蔡太师真的介绍他到宫中当了一名太监。因为张迪写的字好,又知情识趣,宋徽宗就把他留在身边。

后来宋徽宗认识李师师,还是张迪引荐的。

宋哲宗亲政后,守旧派大臣一一被逐出朝廷,而蔡京却被招回京城,官拜户部尚书。他凭着自己能写善画的本领,逐渐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元符三年(1100年),亲政刚刚6年的哲宗病死,宋徽宗继位,一些守旧派大臣又被招回京城,蔡京受到冷落,连连降职,让他出任太原知府。蔡京心中不服,迟迟不肯上任。徽宗大怒,贬他为江宁(今江苏南京)知府,蔡京仍然不去赴任,徽宗便削了他的一切官职,让他到洞霄宫(位于今杭州)做提举。蔡京害怕了,最终还是去了。

不久,昏庸的宋徽宗在童贯的举荐下,重新起用蔡京,让蔡京任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后又改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知府。时间不长,蔡京被招回京城,官拜尚书左丞。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蔡京被拜为右相,第二年被拜为左相,真正成为位极人臣的显赫人物。

大权在握的蔡京打击报复了一批守旧派,同样对革新派进行了迫害。他贪赃枉法,陷害忠良,打击异己,令百姓深恶痛绝。在他的专权下,朝廷充满了奸邪之臣,朝政日益**下去了。

蔡京当政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推行力度之大,在古代历史上是罕见的。其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园制度,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正是蔡京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

随着蔡京的宦海沉浮,流通中当十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通货膨胀愈演愈烈,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百姓的生活日益艰难,朝野反对蔡京的呼声也就日益高涨。

蔡京到了晚年,眼也花了,牙也掉了,就跟他的侄子说,你找个品德比较高、学问比较大的人来府当家庭教师,也好教导一下我的孙辈。于是蔡京的侄子找了一个姓张的新科进士。张进士就跟蔡京的孙子们说,你们也别学什么琴棋书画、天文历算了,你们学逃跑好了,将来看谁跑得快。蔡京的孙子们听了都非常诧异,问我们干吗要学逃跑呢?张进士说,你们的爷爷作恶多端,早晚必遭报应。等到朝廷明正典刑,满门抄斩的时候,谁跑得快谁可以不死。这帮孩子一听吓哭了,回去跟蔡京说,我们先生说将来您得明正典刑,让我们学逃跑。蔡京当然很不高兴,就把张进士叫来,俩人吃饭的时候蔡京感叹道,其实你说得也对,那你能告诉我怎么避免这件事吗?张进士也实在,说这事你是避免不了了,因为你以前作恶太多,只能是现在少作点恶,为子孙积点福,就当修来世吧。说完之后,辞掉蔡府的教席之职而去。

待到金兵进犯,围攻太原、进逼京师,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时,太学生就奏请朝廷杀蔡京以谢天下。

宋钦宗即位之后,将蔡京一贬再贬,几个月之后就将蔡京贬至海南岛安置。使臣吴信押送,吴信为人小心,事京尤谨,蔡京感恩泣下,作小词《西江月》赠之:

八十一年往事,

三千里外无家,

孤身骨肉各天涯,

遥望神州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

玉堂十度宣麻,

追思往日谩繁华,

到此翻成梦话。

蔡京在赴贬所时,携带着大量金钱,但他作恶多端招致老百姓反感,在路上用钱也买不到东西,因此不由得感慨:“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终,80岁的蔡京饿死于潭州崇教寺。后人有诗叹曰:

权奸误国祸机深,

开国承家戒小人。

六贼尽诛何足道,

奈何二圣远蒙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