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二十章 梦中情人

唐宋传奇 第二十章 梦中情人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诗曰:

龙争虎战几春秋,

五代梁唐晋汉周。

兴废风灯明灭里,

易君变国若传邮。

话说宋州砀山县午沟里有个书生名叫朱诚,人送外号“朱五经”,屡考科举不中,开了个私塾谋生。后娶王氏为妻,生有三子,长子朱全昱,次子朱存,三子朱温。

大凡像朱温这样的人物出场,史学家们都会查查他的祖宗十八代或者八十代,直到跟某个历史上的大人物扯上关系为止,以证明该人物有纯正的高贵血统,是真龙天子,理应做皇帝。比如刘备的先祖是刘邦,曹操的先祖是曹参。朱温也不例外,史学家们查出他的先祖是舜的司徒朱虎,高祖叫朱黯,曾祖叫朱茂琳,祖父叫朱信,父亲叫朱诚。

父、祖几代的名字可以相信,这个可以向前追忆,也可以问问父老乡亲。至于他的先祖是舜的司徒朱虎,我是很不相信的。穷得糊口都难的教书先生,家里怕是没有记载几千年的家谱。

《五代会要》上说:“梁太祖讳温,舜司徒朱虎四十六代孙”。

舜公元前2037年去世,他的下属官员,出生时间应该跟他相仿。朱温与朱虎的出生时间相距3000年左右。从朱虎到朱温,平均每代人相差65岁。

这个数字远远大于正常水平。那时又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干嘛65岁之后才生孩子呢?

因此我感觉《五代会要》不是历史,而是神话。

朱温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从一个街头流氓混到一国之君,这样的经历绝对是后世草根们学习的榜样。只可惜前有汉高祖刘邦,后有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更加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人物存在,朱温已经上不了他们成功学的鸡汤文了。加之五代十国这段历史充满了毫无道理的背叛、惨不忍睹的杀戮、和史无前例的混乱,几乎毫无伦理道德和底线可言,以至于这段历史仅为少数爱好者所了解,知名度连南北朝都不如,更遑论三国和水浒了。

闲言叙过,言归正传。传说朱温出生那天晚上,天显异象,“所居庐舍之上,赤气上腾”,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一片红光。邻居以为朱家失火了,纷纷提着水桶端着脸盆赶来救火。那知庐舍俨然,并没有什么烟焰,只有呱呱的婴孩声喧达户外。大家越加惊异,询问朱家近邻。但说朱家新生一个孩儿,此外毫无怪异。大家喧嚷道:“我等明明见有红光,为何到了此地反无光焰。可能此儿出生后,将来要发大迹,所以有此异征哩!”

一世枭雄降生僻地,闹得人家惊扰,已见气象不凡。三、五岁时候,恰也没甚奇慧,只喜欢弄棒使棍,惯与邻儿吵闹。次兄朱存与朱温相似,也是个淘气人物,父母屡次训责,终不肯改。只有长兄全昱生性忠厚,待人有礼,颇有乃父家风。

朱诚尝语族里道:“我生平熟读五经,赖此糊口。所生三儿,惟全昱尚有些相似;存与温统是不肖,不知我家将来如何结局哩!”

既而三子逐渐长大,食口增多,朱五经所入馆金不敷家用,免不得抑郁成疾,竟致谢世。身后四壁萧条,连丧葬费都无从凑集,还亏亲族邻里各有馈赠,才得草草藁葬。但是一母三子坐食孤帏,叫他如何存活?不得已投往萧县,佣食富人刘崇家。母为佣媪,三子为佣工。谁曾想三人中惟有老大朱全昱勤于劳作,老实本分;而朱存、朱温俩兄弟则游手好闲惹事生非。每次朱存、朱温在外面惹下是非,主人刘崇对他们非打即骂,但两人始终没有改过。

刘崇尝责备朱温说:“阿三,你平时好说大话,无所不能,我看你一无所能!试想汝佣我家,何田是汝耕作,何园是汝灌溉?”

朱温接口道:“市井鄙夫,徒知耕稼,哪里知道男儿壮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刘崇听他自比鸿鹄,而自己乃是燕雀,禁不住怒气直冲,就便取了一杖向朱温打来。朱温不慌不忙,双手把杖夺住,折作两段!刘崇更加生气,入内去觅大杖。适为崇母所见,惊问何因。刘崇说要打死朱阿三!崇母忙阻住道:“打不得,打不得,你不要轻视阿三。他将来了不得哩。”

看官!你道崇母何故看重朱温?原来朱温到刘家时,还不过十四五岁,夜间熟寐时,忽发响声。崇母惊起探视,见朱温睡榻上面有赤蛇蟠住,鳞甲森森,光芒闪闪,吓得崇母毛发直竖,一声大呼,惊醒朱温,那赤蛇竟然不见了。从此崇母知道朱温是异人,格外优待,当做自己儿孙一般。且告诫家人道:“朱阿三不是凡儿,汝等休得侮弄!”

家人似信非信,或笑崇母老悖。刘崇尚知孝亲,因老母禁止责温,到也罢手,朱温复得安居刘家。但朱温始终无赖,至年已及冠,还是初性不改,时常闯祸。一日朱温在外与人赌博输了钱,为还赌债,晚上跑到刘家柴房偷走了他家烧饭的铁锅,恰被管家发现告发。刘崇带五六个家丁连夜将朱温抓回,绳捆索绑押于柴房之内痛打!刘崇骂道:“朱三,我刘家待你一家不薄,衣食供给;而你不思本份,平日里惹事生非欺凌乡邻,今日里偷锅又是为何?”

朱温答道:“今日赌钱输光,借一口旧锅卖钱还债,日后发迹还你十口新锅。”

“呸!”刘崇大骂:“好个黄口小儿,我要你十口新锅干吗?打!”

几个家丁皮鞭相待,朱温忍痛大呼:“大丈夫当立功名于四方,老爷放我远去,日后我与你同坐一字并肩王!”

刘崇气得两眼发直,骂道:“如此疯癫,饿他三日,看他奈何。”于是将朱温禁于柴房之中。

刘崇恨朱温四处撒野,但崇母对其颇为疼爱,老夫人见朱温高大魁梧,聪明机敏,常怀大志,心中多生怜悯。每逢刘崇责打,老夫人必然拦护,常言:“此子非比寻常,气宇轩昂,不堪平庸,日后定然有些出息。”刘崇自然不信,但朱温铭记于心,暗誓他日功成名就,定报老夫人垂爱之恩。

却说朱温之母王氏得知朱温又闯祸后,便到刘老夫人处求情,刘老夫人闻讯即带王夫人去找刘崇,时值刘崇打完朱温正将其锁于柴房。刘夫人问道:“今日责打朱温又是为何?”

刘崇怒道:“此子今日之过非同以往,欲偷家中铁锅变卖以还赌债。”

刘老夫人曰:“若只为此事,就且先放过他,何故因一口旧锅动怒。”

刘崇道:“母亲不知,如此招惹祸端,何时有完?”

崇母便戒朱温道:“汝年已长成,不该这般撒顽;如果不想耕作,试问汝将何为?”

朱温道:“平生所喜,只是骑射。不若与我弓箭,到崇山峻岭旁,猎些野味与主人充庖,却是不致辱命。”

崇母道:“这也使得,但不要去射平民!”

朱温拱手道:“这个自然,当谨遵慈教!”

崇母乃去寻些旧时弓箭给了朱温。温母也再三叮咛切勿惹祸。

朱温总算听命,每日往逐野兽,就使善走如鹿,也能徒步追取手到擒来。刘家庖厨逐日充牣,刘崇喜他有能。温兄朱存也觉技痒,愿随朱温同去打猎,也向刘崇讨了一张弓,几枝箭,与朱温同去逐鹿。朝出暮归,无一空手时候,两人不以为劳,反觉得逍遥自在。

一日逐至宋州郊外,艳阳天气,春光明媚,正是赏心悦目的佳景。朱温正遥望景色,忽见有兵役数百人,拥着香车二乘向前行去,他不觉触动痴情亟往追赶。朱存也随与俱行,曲折间绕入山麓,从绿树浓荫中露出红墙一角,再转几弯始见一大禅林。那两乘香车已经停住,由婢媪扶出二人。一个是半老妇人,举止大方,却有宦家气象;一个是青年闺秀,年龄不过十七八岁,生得仪容秀雅,亭亭玉立,眉宇间更露出一种英气,不似小家儿女扭扭捏捏,腼腼腆腆。朱温料是母女入寺拈香,待他们联步进殿,也放胆随了进去。至母女拜过如来,参过罗汉,由主客僧导入客堂,朱温三脚两步走到该女面前仔细端详,确是绝世美人,迥殊凡艳。勉强按定了神让她过去。该女随母步入客室,稍为休息,便唤兵役伺候,稳步出寺,连袂上车,飞也似的去了。朱温随至寺外,复入寺问明主客僧,才知所见母女,年大的是宋州刺史张蕤妻,年轻的便是张蕤女儿。朱温惊寤道:“张蕤么?他原是砀山富室,与我等正是同乡,他现在还做宋州刺史吗?”

主客僧答道:“听说也将要卸任了。”

朱温乃偕兄出寺,路中语朱存道:“二哥!你可闻阿父在日,谈过汉光武故事么?”

朱存问何事,朱温答道:“汉光武未做皇帝时,尝自叹道:为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来果如所愿。今日所见张氏女,恐当日的阴丽华,也不过似此罢了。你说我等配做汉光武否?”朱存笑道:“癞虾蟆想吃天鹅肉,真是不自量力!”

朱温奋然道:“时势造英雄,想刘秀当日,有何官爵,有何财产?后来平地升天,做了皇帝,娶得阴丽华为皇后。他能做皇帝娶美女,我为什么不能呢?”

朱存笑语道:“你可谓痴极了!想你我寄人篱下,能图个温饱已算幸事,还想什么娇妻美妾!就是照你的妄想,也须要有些依靠,平白无故能成大事么?”

朱温也不与他争辩,不过心里已是下定决心,今生今世非娶张氏不可!

不久黄巢起义爆发,农民军路过宋州,朱温与二哥朱存都参加了农民起义军。这年朱温二十六岁,谁也不会想到他日后竟然会成为风头不亚于黄巢的人物。

朱温与兄长朱存加入起义军时,正是黄巢大量扩军之时,成千上万的贫苦百姓一批批地来到军中,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朱温和兄长来时,先编排在一个小队中。朱温此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感,他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象在乡下时那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不久黄巢率军直逼郓州,东平节度使薛崇率五千人马镇守于此。

两军阵前,薛崇头戴青铜四棱八角板檐荷叶盔,身披锁子连环大叶鱼鳞甲,跨下一匹乌骓赛风驹,手持一柄八卦金攥开山钺立于阵中,一见黄巢便道:“贩盐贼,本帅念你愚昧无知,快快投降饶你不死。”

黄巢道:“汝乃何人出此狂言。我自冤句起兵,大小数十战,何曾屈膝于朝廷。”

薛崇道:“吾乃东平节度使薛崇是也,奉诏剿贼,若不归顺休怨本将无情。”

黄巢问麾下道:“谁敢出战?”部将孟楷言道:“小将愿往!”

孟楷与薛崇杀作一团。孟楷不是薛崇对手,只得败回。

朱温看得清清楚楚,心想若能杀死一镇节度使,一定可得黄巢重用,于是高声喊道:“主公赐马一匹,小的可取薛崇人头!”

朱温口出狂言,黄巢着实一惊,不知这泼痞是谁,孟楷见朱温虽然高大强悍,却穿着破烂一副穷相,于是对黄巢说道:“派一士卒出战,有辱军威。”

朱温道:“我若不胜,请斩某头!”

黄巢见此人虽是兵卒,却有胆量,于是叫人牵过一匹战马,朱温翻身上马,手提单刀向薛崇杀去。

二人交锋,朱温才发现两军交战和乡里打架不是一回事,一口单刀岂能架得住百斤开山钺?情急之下薛崇已是一钺,朱温招架不住滚下战马。朱温自知归队必死,索性一个恶虎扑食,将薛崇扑到马下。薛崇坠下战马掉了兵器,竟然被朱温活活掐死,然后枭其首级。黄巢见薛崇被朱温活活掐死,立即下令击鼓进兵,葛从周、孟绝海、邓天王各率兵马杀向官军。正是:

市井泼痞出朱温,

单刀上阵赌此身。

输尽钱财偷锅灶,

赌赢双臂掐死人。

恶虎扑食挫猛将,

雄鹰折翼丧刁民。

一改命运终贫贱,

从此高登将相门。

少时官军大败献城归降。黄巢将朱温、朱存兄弟招来,见二人身材魁梧勇猛异常,颇有自己当年豪情,遂将二人都封为队长。

后来在安徽亳州的一次战斗中,朱温带着他那一队战士去攻城,城高濠深,仗打得十分艰苦。朱温他们几次冲击都被打退。朱温急红了眼,于是带着十几个战士,扛着几根云梯,冒着雨点般的箭冲到城墙边上。两个战士在墙根扶着云梯,他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城墙,其他战士也学着他的样子拼命冲击。

守军见来了这些不怕死的人,心里不禁慌张起来,他们不停地放箭射击,朱温全然不顾,一鼓作气往上爬。刚来到城垛上,就有两个唐军向他扑过来,他躲过大刀,迅速取出衔在嘴中的钢刀,顺势向唐军砍去。一个人头喷着血浆朝城下滚落。另一个吓呆了,还没有回过神来,也被朱温砍死了。

朱温登上城墙,二哥朱存也爬了上去,兄弟俩一前一后,在城上猛杀起来。唐军见有人上城,以为城要保不住了,人心大乱,一个个无心应战,一边打一边退,后来的士兵也一个个地冲了上来,守军终于溃不成军向城中退去。朱温下令打开城门,后继部队立即潮水般地拥进城中,占领了此城。

战斗结束后,黄巢特意来到朱温所在的队中,表彰他勇猛作战的功绩。朱温倍受鼓舞,以后作战更加勇敢了。

后来起义军打到福建,朱温在黄巢的统帅下,已经日渐成熟起来了,也从队长提升为小校,成了起义军中最能打硬仗的将领。黄巢也对他格外器重。不幸的是在一次战斗中,与他相依为命的二哥中箭身亡了,对此朱温着实伤心了一阵子。不过由于当时战事实在太紧张,他也无暇想得太多,战争使他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参加黄巢起义军后,朱温念念不忘张氏,为了见到自己的梦中情人,他怂恿黄巢出兵攻打宋州。不料宋州刺史张蕤早已离任,后任刺史坚守城池,再加上唐朝援军四至,农民军无功而返。

朱温以自己的勇猛善战深得黄巢信任,倚为亲信。黄巢攻下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派朱温领兵屯于东渭桥。后任朱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不久朱温攻下南阳,回师长安时,黄巢亲往灞上迎接。之后黄巢再派他到各地去打仗,朱温“所至皆立功”。此时朱温参加黄巢起义还不足五年,已经成为黄巢手下数一数二的战将。

看朱温传,随手一翻,就能见到如下记载:XX年月日,陷某城,屠之;XX年月日,得某地,尽杀之;XX年月日,获XX,肢解之!

如此对敌,尚可说无可厚非,但对跟随自己的部属也是如此。朱温传有这样的记载:朱温长相丑陋,齿似狼牙,耳犹两翼。不过他年少得志,32岁就任节度使,人人畏之如虎,得绰号“乳虎”,性酷杀,身边的侍从稍有一点违背,立杀之。

某一天,朱温带一群谋士与侍从,围坐在一棵树下休息,朱温突然间来了一句:“这棵树,做车轮很好!”大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有几个反应快的,就说“不错,做车轮很好!”话音才落,就听朱温开始骂人:“这种树还能做车轮?你们这些人随口应付!左右拉出去砍了!”想来朱温部属早就知道他的性格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随口附和也在情理之中;不想此时的朱温,又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问题了。

总之,不听话的要杀,听话的,在心里不爽时也要杀,杀与不杀,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只看朱温开不开心了。

公元880年,黄巢安排朱温去诱降正在同州带兵讨伐自己的诸葛爽,朱温不负所望,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顺利说服诸葛爽,并随即帮助诸葛爽攻克河阳,诸葛爽因功受封为河阳节度使,诸葛爽为谢天恩,派出使者协同朱温赶往长安。

河阳的邻居河中不甘其后,节度使王重荣也派出使者紧随入京。这位王重荣早在潼关之战后就投降了黄巢,此前因为时间仓促一直没正式派出使者来长安,现在表示效忠的机会来了,不去白不去!

看到朱温带来的丰硕成果,黄巢大喜过望,厚赏了朱温一行人和两位忠心可嘉的节度使后,又顺带升了朱温的官儿。黄巢这几年看着朱温从一个大头兵慢慢成长为一个出色的将领,看来以后的战事离不开朱温啦!

好消息好像开了闸的洪水,挡也挡不住,忠武节度使周岌紧接着迫不及待地宣告投降,西边的凤翔节度使郑畋又被顺利招降,事态的迅速进展连黄巢都意料不到。

看到东边和西边的形势这么快就定了下来,黄巢马上来了个“攘外后则清内”,所谓“清内”,就是清除那些潜在的敌对势力,省得自己前线正打着仗,后方闹腾起来,老窝给人端了。

那些贪官污吏必须是先清除的,正是他们不断鱼肉百姓,才逼得百姓家破人亡参加起义的。对于这些人,两个政策,杀其人,取其财!

其次是那些权贵富绅,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受难,不去救助就算了,有时候还踩上一脚,确实可恨!对于这些人,还是两个政策,杀其人,取其财!

当然还有李家那些只享受不劳动的败类,刚来长安的时候杀得差不多了,但难免也有漏网的,那就继续挨家挨户地搜查吧,抓一个杀一个。

中和二年(882年)二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他并不占据同州,所以让朱温自行攻取。朱温从营州领兵南下,以王彦章、王彦童为先锋,所过之处连战连捷。数日后杀至同州,同州守将名叫樊秀,善用一口泼风大环刀,王彦童出战一个回合便将樊秀挑死。朱温乘胜挥兵入城,麾下兵卒抢掠妇女,胡作非为。亲兵大将氏叔琮将十多名美貌女子献于朱温帐中。朱温乐得合不拢嘴,对氏叔琮说:“全部美人暂且关押,我要每夜一换。”

忽闻其中一个女子喊道:“我与将军乃是同乡,何忍欺凌?”

朱温问道:“你可是前宋州刺史张蕤家的小姐吗?”

张氏女低声答道:“正是民女!”

朱温扶起张氏女连声道:“快快请起!我与小姐同乡,今兵乱民殃,令小姐受惊,乃温之过也!但不知小姐父母双亲何在?”

张氏女答道:“父亲病故多时,我与母亲避乱四出逃难,后与母亲失散,不曾再遇,只随流民逃难至此。”

朱温道:“当年我在同州郊外,得睹小姐芳姿倾心已久,自随义军起事以来,堂中尚无正室。今预娶小姐为妻,永结百年之好,不知小姐意下如何?”张氏迫于乱世流离,无处安身,只得微微点头。

朱温见她点头不由欣喜若狂,他也不想每夜一换了。为了表示隆重,朱温还千辛万苦地寻访到张惠的族叔,并按照古礼三媒六聘择吉成婚。可见他对这门亲事何等看重,张惠在他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正是:

天下之大何其小?

富贵贫苦相替交。

时来运转杳难测,

缘得痴情也凑巧。

过了几天,朱温大张旗鼓地娶张惠为妻。朱温身穿官服,张惠珠围翠绕,打扮得似天仙下凡。两人在红烛高烧的大厅上交拜如仪,洞房花烛不做细说。这桩婚事一时传为奇谈,有人专门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嘲讽:

居然强盗识风流,

淑女也知赋好逑。

试看同州交拜日,

鸣风竟尔配啾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