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十三章 张韶谋反

唐宋传奇 第十三章 张韶谋反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王氏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秘书监王遇。机缘巧合,王氏嫁给了唐代宗的长子李适,也就是后来的德宗。

泾原之变时,唐德宗召集神策军抵抗,可整座军营却是空的,只有一群太监前来护驾。

哗变的士兵攻破长安城,唐德宗仓皇逃到奉天。当他要下诏平叛时,却发现关键的传国玉玺没带,唐德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王淑妃不紧不慢地把传国玉玺献上。原来心思缜密的她从长安逃走时,就把被别人抛弃的传国玉玺系在衣服上带了过来。

经过这场变乱,唐德宗觉得还是太监们理想坚定,于是贬斥白志贞,将神策军重新交给宦官打理。

史思明第二次攻陷洛阳的时候,德宗的生母沈氏失踪。代宗李豫即位后,虽派人到处寻访,却始终一无所获。后来李适继位,于建中元年(780年)遥尊沈氏为“睿贞皇太后”,李适亲自奉册伏拜,痛哭不止,左右群臣也为之流泪。

为了寻找生母,李适派多人分行天下四处寻访,同时对沈氏家族大加封赠,以期母子团聚。

建中二年消息传来,在洛阳找到了沈氏,长安城中一片喜悦。然而很快证实所谓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养女,因为相貌酷似沈氏,并且在宫中有所接触,为了名利所以冒充。李适左右十分气愤,纷纷请求对她治罪,而思母心切的李适不但不予治罪,还对身边的人说:“只要能够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骗也没有关系。”从此冒名者越来越多,然而终德宗一生,也未能找到真正的沈氏。

德宗在一个叫辛店的地方打猎时,来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李适问:“百姓们生活得高兴吗?”赵光奇说:“不高兴。”李适说:“今年庄稼获得了丰收,你们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光奇回答道:“国家不守信用。前边说除了两税外不再有其他徭役,现在除了两税之外各种强迫收费的项目比两税还要多。以前由官府到百姓家中收取粮食,现在却强迫百姓把粮食送到几百里外的京西行营。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家干农活的牲口都被累死了,车也坏了,导致家庭破产。人们的生活如此愁苦,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李适听后,下令免除了赵光奇家的赋税和徭役。

司马光评点这段历史时,认为李适应该彻查有关部门的贪官污吏,而不是仅仅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和徭役。

唐德宗即位后,李诵被册立为太子,成为唐朝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共26年)。

李诵的第一任妻子是驸马萧升和郜国公主所生的女儿,郜国公主是肃宗之女。萧升死后,郜国公主生活放荡,不仅与彭州司马李万私通,还和太子詹事李昪、蜀州别驾萧鼎等官员暗中往来。德宗听说后大怒,指着李诵的鼻子大骂。李诵被父皇切责,惶恐不知所措,就请求与萧妃离婚。

李纯初名李淳,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李纯六七岁的时候,唐德宗把他抱在膝上问他:“你是谁家的孩子啊,怎么在我的怀里呢?”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德宗十分惊奇,作为当时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契合实际,李适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

顺宗和宪宗的家庭关系都有些乱。顺宗是肃宗的重孙,萧妃是肃宗的外孙女,按理应该比顺宗长一辈,顺宗应该叫萧妃表姑。可他却娶了萧妃。同样,宪宗李纯是代宗的重孙,而郭氏是郭子仪的孙女,也就是代宗的外孙女,郭氏比宪宗也长一辈,宪宗也应该叫她表姑。可是李纯却娶了郭氏。贞元十一年,郭氏生下了儿子李恒,也就是后来的穆宗。

唐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宠幸别的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后来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以后加封的。

宪宗暴崩后,唐穆宗李恒登基,郭太后主导一切。

穆宗对河北诸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就是把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调往成德;把成德节度使王承元调往义成;把义成节度使刘悟调往昭仪。

魏博与成德两个藩镇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原来的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自然得不到成德将士们的好感。田弘正从魏博出发的时候,随身带了两千多名士兵保卫自己,但是田弘正到达成德之后,朝廷不愿意支付士兵们的军饷。本来就是调虎离山,让你带兵又何必调?田弘正只好让他们返回魏博。

士兵们走后,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杀死田弘正一家,然后自称留后,上表朝廷要求获得节度使一职。

田弘正之子田布留守魏博,听说父亲被害,便带领本部兵马平叛。可魏博的军队不听田布的命令,田布无奈之下自杀身亡。

唐穆宗下诏讨伐王庭凑。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官军几乎没有进展。次年二月,唐穆宗一道诏书宣称王庭凑无罪,现在朝廷为他平反。

幽州节度使刘总杀害父兄后十分恐惧,决心遁入空门以求解脱。他给唐穆宗上表请求出家。唐穆宗赐他法号“大觉”,并允许他回京。刘总启程返京,刚出冀州不远便死了。朝廷调河东节度使张宏靖到幽州主事,幽州都知兵马使朱克融杀了张宏靖的随官并将其软禁起来,自己暂时管理军务。

穆宗皇帝知道张宏靖被软禁后,发布了一份诏书,贬张宏靖为吉州刺史。

穆宗的这些做法等于承认王庭凑杀死田弘正,朱克融软禁张宏靖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从此河北三镇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穆宗皇帝不再关心这些杂务,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游乐之中。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唐穆宗暴卒,敬宗在宦官梁守谦、王守澄扶持下继位。唐敬宗童心未化嬉戏无度,根本不把国家大政放在心上。敬宗即位的第二个月,就率领内侍往中和殿击球;越日,又至飞龙院蹴踘;又越日,召集乐工在踘场奏乐。从此昼与内侍游戏,夜与后宫宴狎。敬宗对右神策军中尉梁守谦优礼有加;对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则不闻不问。

敬宗热爱马球的名声不仅传遍皇宫,甚至越过宫墙,传到了长安城的市肆之中。

张韶是染署里的一名役夫,专门给进贡朝廷的丝织品印染。有一个算命先生名叫苏玄明,跟张韶的关系不错。一天晚上两个人喝酒,苏玄明跟张韶说:“我给你算了一卦,你将来会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跟我共进晚餐。目下正是发迹的日子,你想皇帝昼夜游猎,时常不在宫中。你现在不乘此图谋大事,尚待何时?”

张韶听后大笑道:“你是卜人,我是染工,如何走得进朝门,坐得上龙廷,真正白日做梦,十分可笑!”苏玄明正色道:“我的卜课很是灵验,你不闻姜子牙钓鱼,汉沛公斩蛇吗,后来二人拜相称帝名闻古今,难道我等不及古人么?”张韶一听点头说道:“我做皇帝你拜相,一刻也是好的。”两人密谋许久后,制订了一套缜密的行动方案。

却说印染在宫中的染署进行,但是染材却要从外面运进宫中。张韶是染署的役夫,平时经常运输染材入宫,因此和守卫们混得厮熟。张韶和苏玄明私下里游说染署里的染工,许诺他们占领皇宫之后,不光能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大批的财宝可以劫掠。染工们胆小怕事,苏玄明鼓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道:“你们这些土老冒儿!即使失败了,你们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有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就这样,两人纠集了一百多人。张韶叫他们将兵器藏在制作染料用的紫草里,然后一行人便朝皇宫进发。

紫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最高只能长到二尺多,再多的紫草也不可能把车轮压得嘎吱嘎吱作响。一位门役生了疑心,就上来盘问。张韶本来就心怀鬼胎,一遭盘问立即惊惶失措。他忙抽刀杀死门役,接着让部众拿起武器,众人大声喊叫着向皇宫冲去。

当时敬宗正与宦官、宫女在一起踢球,忽见几个小宦官惊馈失措地跑来报告,说前边有叛乱,已冲入宫中,现在正朝这儿赶来。敬宗一听吓得面如死灰,下令宦官立即关闭大门。大门刚关上,张韶等人便搭人梯爬上围墙,并有几个人跳下墙来与禁军交战。宦官、宫女们吓得不知所措,敬宗忙吩咐侍从赶快护驾到粱守谦营中避难。当时右神策军离御寝较远,左神策军离御寝较近,随从宦官劝道:“右神策军太远,在路上怕不安全;左神策军较近,我们不如去左神策军”。敬宗一听有理,便率领随从狼狈不堪地逃出寝宫。

左神策军中尉马存亮听说敬宗到来后,急忙迎驾捧足涕泣,接着自负敬宗入营,立遣大将康艺全带领骑卒入宫讨贼。

小皇帝惊魂初定,忙说妈妈和奶奶还处于危险之中。马存亮立马派五百骑兵接来两位太后。李湛这才把提着的心放到肚子里。

张韶等人冲入皇宫后把禁军杀散,接着冲进清思殿。张韶见富丽堂皇的御殿光彩夺目,便与算命先生苏玄明同步坐上御榻。两人把酒当歌,慨当以慷。张韶兴高采烈地对苏玄明说:“你小子算得真准!现在我已经做过皇帝,你也做过宰相,我们可以一起出去了。”苏玄明吃惊地张大嘴巴说道:“难道你进来就是为了这个?”

张韶起座说道:“这宝座岂可长据,倘禁兵到来如何对敌?”张韶和苏玄明面面相觑。苏玄明这才发现两人的沟通出了问题——苏玄明本来想鼓励张韶干一番事业,而张韶只想与自己来皇宫吃饭!

这时马存亮已经调兵遣将,派左神策大将军康艺全、将军何文哲,连同闻讯赶来的右神策大将军康志睦、将军李泳等人合兵一处,向染工们发起了最后的总攻。一百多人的乌合之众怎么抗衡得过正规军呢?三下五除二,义勇军全军覆没,张韶和苏玄明也死于乱军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此灰飞烟灭。

这晚宫门全闭,敬宗留宿左军,中外不知所在。第二天黎明,在左右神策军的护卫下,李湛凯旋还宫,然后论功行赏,论罪行罚:马存亮功劳最大,给了他二百户做食邑,梁守谦也跟着升了官;守卫宫门的宦官本来应当被处死,最后改为杖刑。

这就是著名的染织工人谋反事件,张韶为了验证一下朋友的预测,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本来好玩的一件喜事,最后却化成了血腥的悲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