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宋传奇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慕容彦超投井殉国

唐宋传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慕容彦超投井殉国

作者:洪刘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17:08:57 来源:笔趣阁

周主既除二王,方免后忧,命皇子柴荣判内外兵马事。改邺都为天雄军,调天平节度使符彦卿往镇,加封卫王。徙镇州节度使何福进镇天平军,加同平章事。镇州一缺,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英出任,澶州一缺,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出任。此外亦各有迁调,不可殚述。

却说慕容彦超败退兖州后,暗通南唐皇帝李璟北汉皇帝刘崇,意图会兵讨伐后周。郭威心中焦虑,遂将急报交于柴荣,柴荣看后问道:“父皇以为如何退敌?”

郭威道:“朕以为南唐兵强马壮,若无南唐相助,兖州慕容彦超必不敢出兵。朕欲孤注一掷南征李璟。”

柴荣一笑言道:“父皇试想,南唐李璟雄踞江淮,有江南四十州,兵马正盛,又据长江天险,并非轻易可取;慕容彦超据兖州之地,北连汉,南接唐,地处要冲,却城少粮亏,当先灭慕容氏。”

郭威大喜,次日早朝,郭威降旨:命郭从义为先锋,赵晖押粮,自己亲率柴荣、石守信等五万大军,直逼兖州讨伐慕容彦超。

郭威御驾亲征,大军来至兖州城下,但见慕容彦超率兵早已战阵摆开。郭威阵前问道:“如今天下尽皆降周,慕容将军何不尽早归顺,仍不失高官富贵。”

慕容彦超道:“郭威,岂不闻为臣者从一而终,焉有一臣保二主之理?”

郭威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以前国家失德,少主信用小人,仓促之间召卿进京防卫。卿得到命令即刻奔驰进京帮助防守。就国难而不顾自身,听到君王的召唤而没有片刻拖延。最后天亡汉朝,兵散郊外,降兵败将相继而至,唯独卿独自回身为主尽忠,有始有终。所谓危乱见忠臣,疾风知劲草。如果当臣子的都能像你这样,哪个皇帝不愿意信用呢。如果你对汉朝三心二意,必定不肯忠心于我朝。如果你因为这个而忧虑,就过分担心了。希望你能够尽心为国家做事,如此不仅黎民安宁,国家也将会强盛。你现在空有一片愚忠,就不怕被后世耻笑吗?”

慕容彦超道:“我虽愚忠,却不似你郭威篡夺汉室江山!”

郭威身侧的先锋郭从义闻言怒道:“呸!什么汉室江山,连沙陀祖宗都不认了。慕容彦超老迈糊涂,待我擒他。”郭从义催马杀出,郭威传令擂鼓助战。慕容彦超展开一字点钢枪,来战郭从义。

二人大战十个回合,郭从义且战且退,忽闻赵晖道:“从义且退,待我战他。”赵晖跃马而出,又战十个回合,亦不能胜慕容彦超。

郭威正急切之时,只见军中有两员小将出马来战,一个头戴黄铜盔,身披黄铜甲,手中大镔铁刀,跨下一匹豹尾乌骓马,长得圆脸青面,眉目分明,肩宽背厚,高有八尺有余;另一小将白面目秀,俊美倜傥,身有七尺开外,头戴青铜燕翅盔,身披青铜铠,跨下铁鬃马,手提一口雁翎大刀。两员小将冲入阵中,高呼:“赵老将军,小将来也。”赵晖调转马头而回,见两位小将挥舞两口大刀困住慕容彦超。这二将是左一刀,又一刀,一刀接一刀,砍得慕容彦超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慕容彦超之子慕容继勋见事不妙,遂令鸣金收兵。

郭威回到营中喜不自禁,召来两位小将问道:“两位小将军姓甚名谁,何方人士?”

那青脸小将答道:“回禀陛下,末将姓曹名彬,字国华,河北灵寿人氏。”白脸小将答道:“末将姓潘名美,字仲询,大名人氏。”

郭威道:“汝二人今日大败慕容彦超功劳不小,朕加封曹彬、潘美为游击将军。”曹彬、潘美二人叩首谢恩。

吃了败仗,乃闭门不出,等待南唐、北汉人马救援。但南唐想收复楚国,无心出兵中原。

慕容彦超虽然不是皇帝,但是在五代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后汉皇帝刘知远的同母异父弟弟。关于他的奇闻趣事很多,慕容彦超其实很聪明,但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就死在自己的小聪明上。

却说兖州有位绸缎商人店里来了一位客人,客人对他说:我家主人需要很多丝绸,你可不可以送货上门呀?商人一听求之不得,忙说可以,这时候客人又发话了:我带了驴子过来,就在外面等着,麻烦您和我一起送到主人家去吧。

商人一听很高兴,于是装了一驴车丝绸,一路跟着客人来到一座高门大院前。客人叫商人在门前守候,自己和几个下人将一车丝绸搬了进去,说一会儿出来跟他结算费用。

商人答应了客人的请求,谁知道这一等就是一个时辰,这个客人进去以后,再也没有出来,丝绸商人等得都发慌了。

旁边人来人往,看见他在这里傻站着,忙问他在等哪个?商人就把刚才的事情告诉路人,路人说这是个空宅子,已经空了很久了。

丝绸商大吃一惊,赶紧推门进去,发现果然是个废弃很久的院子,他在里面大喊大叫,但是院子里面空空如也,那个客人与下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门口的一头驴子在那里喷气,商人赌气将驴子牵了回去,可一头驴子哪有一车丝绸值钱啊?

这个事儿闹到慕容彦超那里,慕容彦超下令,把骗子留下的那头驴子牵过来,不给它吃也不给它喝,在院子里关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慕容彦超下令,把驴子的绳子松开,然后下令手下人跟着这头驴子,看它要到哪里去。呢?大家就看到,这头驴子溜达出了院门,在城里绕了几圈,最后进了小巷里的一个民宅。慕容彦超的手下带商人跟了进去,果然发现了那个骗子和大批的丝绸。丝绸物归原主,骗子被判刑。

后来慕容彦超自己开了当铺,有人把假银子放在当铺里。慕容彦超知道以后,谎称自己的当铺被偷了,但是大家的损失肯定要赔,骗子本来已经骗过一次了,但是还想骗第二次,于是就拿着当票来要银子,然后就被抓住了。

慕容彦超抓住这个人之后,不仅没有判他的罪,反而网开一面,任用他为工程师,做了更多的假银子。就是铁胎银,里面是铁的,外面抹一层薄薄的银箔,但是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慕容彦超用的是假银子。

按照慕容彦超的想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肯重金招募,不愁没有人给自己卖命,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士兵们纷纷传说,说他给的银子都是假的。于是不少士兵纷纷逃亡。

如今兵临城下,慕容彦超只好搜刮百姓的真银子来赏赐给军士,因为不献出银子而被处死的人很多。阎宝的儿子阎弘鲁害怕慕容彦超,将家里的钱财全都献出来,慕容彦超还怀疑他藏有财宝,下令让崔周度去搜阎弘鲁的家。崔周度对阁弘鲁说:“你的生死就看你能献出多少钱财了,希望你不要吝啬。”阎弘鲁哭着向他的妻妾下拜说:“将你们的积蓄全都拿出来救我的性命。”妻妾都说:“已经都拿出来了。”崔周度将实际情况告诉慕容彦超,慕容彦超还不信,下令将阎弘鲁夫妻都囚禁到监狱中。阎弘鲁的乳母从泥中捡到金缠臂,献给慕容彦超希望能够救出阎弘鲁。慕容彦超却以为阎弘鲁果然藏匿了财宝,认为他必定还有不少财物藏起来。于是下令严刑拷打阎弘鲁夫妻,但阎弘鲁实在是没有财物可以拿出来,最后竟然被活活打死。崔周度也被认为是包庇阎弘鲁而被斩首。

慕容彦超听信术士的谎言,认为天命对自己有利,每天都去祠堂中拜祭祈祷。他对将士非常吝啬,虽然从百姓手中搜刮到很多财宝,却不肯全都赏赐给将士,因此将士也不肯替他卖命。

慕容彦超没了外援,将士又没有心思战斗,兖州粮草将尽。郭威屡次命使者劝降,慕容彦超据守不降。郭威大怒,传令郭从义、赵晖、曹彬、潘美分兵四路围攻。兖州城下喊声震天,鼓声充耳,火弩强弓飞射如雨。慕容彦超提枪而出大战周兵,逢兵便刺,逢将即挑,但寡不敌众,城池遭陷。

慕容继勋跌跌撞撞登上城垛,对彦超劝道:“父帅快快突围,北门已经被周兵攻破。”

慕容彦超道:“人活于世,何惧一死。继勋突围去投南唐,来日为汉主报仇!”慕容继勋遵照父命带五百骑兵往南门冲去。慕容彦超见城垛难守,退回城中投井自尽。

慕容继勋杀出南门,正遇郭从义,郭从义跑出阵前道:“无端匹夫!不度车驾在此,敢来寻死耶?”继勋道:“小将非是惊驾,欲尽忠于汉主耳。”郭从义大怒,舞锤直取慕容继勋。慕容继勋举枪迎敌。二人大战数十余合,不分胜负。郭从义佯输,走入本阵。慕容继勋骤马追来,绰起钢刀劈头就砍。郭从义回身闪过,挽住枪梢尽力一卷,将继勋拖翻下马,又一锤打中他的天灵,继勋战死。半日之后,兖州尽被后周大军收复。正是:

人生乱世本不同,

宁随暴君效愚忠。

鞠躬尽瘁数诸葛,

至死不悟乃慕容。

周主得胜回朝,受文武百官朝拜。周主道:“今慕容彦超投井自尽,潼关高行周又阴蓄不臣之心,指日兵上汴京。汝等众卿,有何良策以助寡人?”言未已,晋王柴荣上殿山呼万岁。言道:“臣儿有一部下名叫赵匡胤,此人文武全才变通谋略,乃国家柱石之器。望父王选来重用,则皇基可固,四方宁靖矣。”周主道:“王儿奏请,谅此人定然贤能。俟明日临朝将赵匡胤宣来,朕封他官职。”柴荣谢恩归位。

高行周是白马银枪高思继之子,后唐名将,著名的骑兵将领。历仕后唐、后晋、后汉,累封齐王。而且他精通马前课,能占断吉凶。

过去同为汉室大将,郭威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唯有高行周郭威视为自己的克星。这高行周乃将门世家出身,高家枪法天下闻名,令人闻声丧胆、见影心寒。加之他足智多谋,善于调兵遣将,因而从无败绩。郭、高二人虽然不曾交过手,但郭威视为劲敌。号称“军中铁枪”的梁朝大将王彦章,南征北杀所向无敌,却栽在高行周的手中。况且郭威小名郭雀儿,而高行周恰恰有个绰号叫“高鹞子”,鹞是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这鹞正是雀儿的克星天敌。郭威心想,如果高行周有不臣之心,我这雀儿哪能斗得过鹞鹰!郭威越想心里越不安,觉得只要高行周一天活着,自己一天就不能高枕无忧。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

次日早朝,周主受文武百官朝见已毕,传旨宣晋王上殿。周主道:“王儿,昨日所举之赵匡胤,与朕宣来,朕当试其抱负,量才擢用,然后受职。”柴荣领旨,即召赵匡胤进朝见驾。匡胤见召,随差官至金阶,山呼朝见,俯伏尘埃。周主往下一看,登时睁翻龙目咬碎银牙,指定赵匡胤骂道:“红面贼!朕与你何仇,你竟敢箭伤朕目?只道今生难报此仇,谁知你自投罗网。来人,快与朕将红面贼绑了,还要查他家口一同候旨取斩。”当殿官不敢停留,将赵匡胤登时绑了。柴荣见周主要斩赵匡胤,不知何故,心甚着忙,在龙案前双膝跪下,口称:“父皇为何要斩赵匡胤,还要拿他家属?不知他所犯何罪?”

周主道:“皇儿有所不知,朕前日在宫无事,偶尔假寐片时,忽见这红面贼在宫外暗发一箭,将朕左目射伤,至今还痛。今日得遇,定当斩首以正其罪。”

柴荣道:“父皇,此乃梦寐之事,岂可认真?况赵匡胤文武全材,有忠义之志,故臣儿冒昧举荐。今父王若以梦中之人与他仿佛,必欲置他于死地,使天下英雄闻风自危,不敢前来求取功名。那时投往别邦资助敌国,天下动摇何以御之?况父皇新登宝位四海未平,外镇诸侯亦观望不臣,畜心谋反。更有南唐李璟不奉正朔;塞北契丹连次侵犯;且晋阳刘崇僭号称尊,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声言要与儿子报仇,不时骚扰。似此兵连祸结,觊觎神京,父皇驾下又无良将,正宜搜罗贤杰,以备御寇之用。今赵匡胤博览兵书,精通韬略,有斩将夺旗之勇,运筹决胜之谋,求之当世,恐无其二。父皇岂可因虚浮之事而欲斩之!况臣儿闻齐桓公忘射钩之耻,亲释管仲于堂阜,用之为相,卒兴齐国;雍齿数窘辱汉帝,后仍赐爵,以致贤才广进于朝。彼实有其罪,尚能释怨,以为国家;父皇何以独不忘情于匡胤乎?望父皇开天地之恩,即使匡胤实有其罪,但以社稷为重,而矜赦之,则彼必尽心报国,戮力皇家,亦如管仲之功矣。”

柴荣如此百般苦奏,周主只是不听,道:“朕与汝有父子之情,那红面贼暗箭伤朕,汝该与父报仇,方见为子之道;因甚反与他求赦,烦舌多言,专心向外,汝何意耶?”

柴荣复奏道:“臣儿岂有外向之心?惟见赵匡胤乃是当今英杰,举世无双,**父皇留下扶助江山,保安社稷。故此不避嫌疑,恳求父皇赦免,责其报效。望父皇赦了罢。”

周主道:“皇儿不必苦奏。朕朝中良将不少,强兵甚多,何惧四方寇乱乎?即无红脸贼,朕岂不能为君而抚有天下乎?左右快快与我推出斩首!”

这时枢密院王朴跪奏道:“陛下,那赵匡胤刀枪精通,弓马娴熟,有大将之才,堪为国家之用。陛下命之为将领兵前去,若匡胤无能,死于高贼之手,就如杀他一般,可消陛下之怒;若匡胤此去能擒拿老贼,一来与国家除了大害,免其后患;二来可使赵匡胤将功折罪。若有失机,两罪俱发,总然不出陛下所算。”周主道:“倘赵匡胤此去半途生变,反投高行周此事怎了?”王朴道:“臣愿保匡胤立功,决不反投高行周;倘若有变臣甘抵罪。”

不知赵匡胤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