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十五章 新科

李唐传奇 第十五章 新科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殿下,考试结果出来了,这是十名甲第者,是按殿下的意思,从上榜的五十人中取了策论的前十名。”萧隐小心地取出一卷文书,打开后念道:

“甲第第一名长安韦应物,”萧隐话音刚落,便抬眼偷望去,果然见一旁的韦黄裳面露得色,这韦应物便是他的亲侄。

“甲第第二名杭州陆羽”

“等等!”这次是李月打断了萧隐的话头,“这陆羽莫非就是那个善茶之人?”

“正是!他的茶税论十分精辟,通五经,诗文也极好。”萧隐答道。

“我闻他近年醉心著书,如何有心思来参加科举?”

“此事我倒知一、二。”旁边的韩滉起身说道:“那陆羽立志品天下茶、泉,只因身为白丁,诸多不便,便想取得一官半职,以便为著书取证方便。”

萧隐笑笑问道:“韩大人是听杭州刺史李良说的吧!”

韩滉亦笑着点了点头,听到李良的名字,李月不由想到李良之叔李白,他远在云南为官,不知何故,竟和李璘搭上了关系,李璘兵败后,李白被李亨削职流放夜郎,多亏自己力保,才在流放的半路被赦,后投奔当涂的李叔夜,自己多次邀他来金陵,他只是不来,年初时听说他酒醉失足溺亡,相别多年,竟再无相见之日,李月心中不禁黯然。

只听萧隐继续念道:

“甲第第三名益州蔡问之”

“甲第第四名长安畅当”

“甲第第五名长安张去疾”

听到张巡的儿子也来参考,并中了甲第第五名,李月心中十分欣慰,张巡之死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眼看故人之子也有了出息,如何教李月不高兴!

萧隐念完后,把名单给了韩滉。按制,韩滉主管士、户、功三曹,这录取之人需得他复核,然后再给李月最后批准,因萧隐就是主考,否则还需长史再审。

韩滉接过名单,指着甲第第九名说道:“这个长安杜崇可就是吏部杜大人之子!”

此言一出,众人都吃了一惊,先前的韦应物、畅当、张去疾等都是官宦子弟,现在杜鸿渐的儿子居然也中了甲榜,看来江南东道确实是让朝廷重视啊!

李月又接过乙第四十人的名单,草草浏览后,向萧隐问道:“河南府的吴应没中吗?”

萧隐一怔,不知李月之意,想了想说道:“我记起来了,那吴应的策论写得倒不错,只是第一场的帖经太差,连通三经都没达到,总分已跌到五十名以外,故没有取。”

李月问言淡淡一笑说道:“那李希烈岂不是白替他准备了半天!”

萧隐这才醒悟,忙说道:“现在加入还来得及!”

“不用了,科举须公平第一,他自会有别的办法,否则就不是李希烈的军师了,韩大人审过后,就按这榜发布吧!只是考中的五十人中,我江南十五州只中了四人,甲第只有一人,萧大人、段大人、韩大人、韦大人,我上次所提扩大官学一事得尽快抓紧啊!这可是百年大计!”

“是!”四人一齐躬身答道。

三日后,甲、乙两榜同时发布,中榜者欢欣雀跃,落榜者却无省试不中时的痛不欲生,大多数人只是抱着一试的念头,毕竟是府试,只算明法科乙等,中了也只能授从九品微职,反而不能再参加省试了,故皆只遗憾地摇摇头,便各自结伴到江南各美景处游玩去了。直到授官后,甲榜竟得了正七品官职,乙榜也得了从七品下之职,顿时轰动了全国的士子,到第二年府试时,全国竟赶来了数万名举人,反而冷落了长安的省试,引起礼部的不满,这是后话不提。

“来了!来了!”十几名官府公人端着彩带、花帽在鞭炮声中赶到,在近百名士子期盼的眼神中,报喜人高声宣布道:

“甲第第一名,长安韦应物”

‘哗!’的一声欢呼,所有人都将韦应物围住,纷纷道贺,平时从无笑容的韦应物也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宛如冲破重云的一缕阳光,灿烂无比。

“一、二、三!”众人一起将韦应物高高抛起,公人随即为他披红带彩,明日见过李月后,五十名考中者将开始披红夸街。

鞭炮声又响起来,又一拨报喜人赶到。

“甲第第四名长安畅当”

“甲第第五名长安张去疾”

顿时喜得二人嘴都合不拢,张去疾一连饮下三大杯酒,连一向吝啬的畅当也拿出数十枚重轮钱充作喜钱,散发给众人。杜崇在一旁见同伴均得中,心中黯然,便躲到一旁去了,吴应礼见状,便笑笑过来安慰道:“乙榜尚未报到,公子为何就如此气馁?”

“中乙榜非我之志,我临行前就给父亲夸口,不中前十名就不回,更不受他之荫,可现在,唉—!”

“令尊是?”

“我父便是吏部的杜鸿渐”

“原来你竟是杜尚书之子,失敬!失敬!”吴应礼暗暗心惊,涉及如此多朝廷重臣之子,若轻率来攻,朝廷恐怕不会袖手旁观。

“吴先生似乎并不在意不中?”

“我第一场就考砸了,自然不会中,老了,记忆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吴先生若无去处,不妨来京中来找我,我求求父亲替你安排一职。”

吴应礼见他说得虽幼稚,但却至诚至意,心中也不由有些感动,便拍拍他的肩膀说道:“好!哪日我若没饭吃了,便来京城找你。”

这时,鞭炮声再次响起:“甲第第九名长安杜崇!”

杜崇顿时惊呆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是在做梦吗?见众人都在寻他,吴应礼连忙笑着把杜崇推了上去,没入了人潮之中。

吴应礼轻轻地笑了笑,他仿佛又回到了当时自己中进士的时候,骑马夸街、曲江流饮、雁塔题名,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亦真亦幻,吴应礼已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忘记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只和千百名年青的士子一起,享受着人生最美好的一刻。

三元酒楼从早起,就鞭炮声不断,报喜人一个接着一个,五十名被录取人中,住在三元酒楼的就有十人,喜得掌柜许然高声宣布:“今日酒食皆半价结帐。”

第二天,五十名被录取的士子分成两队,肃然地站在吴王外府前的大广场上,巳时正,士曹事考功署主簿和功曹事劝学署主簿两人分别领队将两队士子领入了西星阁,西星阁即西阁祭酒所在的建筑群,李月所在的建筑群被称为南极阁。

此时,五十名新科士子们站在宽大的主厅里接受着江南东道节度使、吴王李月的祝贺。

“首先祝贺各位成为我江南东道府试的第一批同进士,再说一声抱歉!我给不了你们进士的称号,但我却能给你们一个发挥才干和施展报负的天空,在江南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可以尽情的挥洒你们的青春和热情!为官为吏的日子是枯燥的,但你们丫丫电子书的每一次着墨都可能会让一个普通的百姓获得幸福甚至生命,也或许是苦难和泪水,记住这一点,那便是我对你们的最大要求,也是我对江南东道十五州六十四县所有为官者的要求,那就是要时时刻刻记着百姓的疾苦。你们很快就要奔赴各地或留在金陵,但不管到哪里都要记住我今天所说的话,并担负起肩上的责任,做一个清官、做一个干吏,做百姓们真正的父母官!”

新科士子们静静地听着李月的训话,每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激动和渴望,十年寒窗,一朝成功,终于可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才能了。

接下来是西阁祭酒韩滉的说明,本次录取的五十名同进士,经考课署审核合格后,甲第的十名可授正七品上留任金陵为官、乙第的四十名则授从七品下,分赴各地为吏,都远高于朝廷的从九品下衔,而且都是实缺,比起今年朝廷招的进士科竟有六成以上为候补,这就让所有的士子们都十分惊讶,继而心中狂喜不已。

这时,功曹事的官员们上前给五十名新科同进士披红戴花,李月亲自给甲第第一名韦应物戴上了花帽,并扶他上了高头骏马,在李月的带动之下,萧隐等重臣纷纷过来给士子们披红带花,随后在司乐的带领和军士的护卫下,众人开始了最隆重的一环:当街夸官。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和荣耀,终点是贡院,在那里,他们要留下自己的墨宝,给后来的万千学子们作为追求理想的楷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