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李唐传奇 > 第九十四章 狭路

李唐传奇 第九十四章 狭路

作者:高月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4:13 来源:笔趣阁

三日后,得知常山失守、牛庭介军大败的消息,史思明终于放弃对饶阳的围攻,和蔡希德分兵两路来取常山,李月军坚守常山不出,拖住了叛军,郭子仪得李月信,派大将李国臣率一万军赶赴饶阳,二十日后,饶阳城修缮完成。这时常山的粮草也快用尽,李月遂放弃常山南撤,退至九门,史思明占领常山,命蔡希德领三万军追赶义军,在九门附近,被等候在此的李月铁骑军迎头痛击,后军又被蔡明德军偷袭,粮草全部被焚毁,蔡希德大败逃回常山,史思明大怒,欲斩蔡希德,被众将劝止。

李月遂回师常山,以运动战率铁骑军出没于常山周围,断了叛军的粮道。史思明无计可施,眼见粮草将尽,便决定派重军回河北取粮,李月和众将商议后,决定在石邑伏击叛军,夺其粮草,押送粮草的是史思明的副将王惟臻,此人用兵极为谨慎,所以被史思明派去取粮,这一日,他领一万步兵结成方阵押粮五万石回来,眼看即将到达常山属县石邑,他见这一路都十分顺利,不由起了疑心,遂命全军暂停,派人去常山报信,要求接应。一路尾随的蔡明德见敌军防守无懈可击,只得报与李月。李月遂命大军从侧面强击敌军,务必赶在敌军接应前摧毁粮草。

双方便在石邑爆发了一场大战,王惟臻率领的一万军是史思明的精兵,战斗力十分强大,所以尽管李月的骑兵十分犀利,但在敌军方阵面前竟占不了多少便宜,简直就是沙州之战的翻版,只是互换了一个角色,荔非兄弟兄弟见骑兵杀不进重围,便命步兵向方阵中施放火箭,试图引燃里面的粮草,但依旧没有多大的效果,这时有斥候来报李月,史思明亲率四万人来接应送粮车,距此处还有八十里,李月见势急,他大喝一声,领着两千铁骑向敌军方阵的西北角杀去,他已经发现此处兵力是距粮车最薄之处,李月率领铁骑象一把异常锋利的匕首,切开了敌军厚厚的防御,这时他已经看见了方阵内的粮车,在粮车中间有一座木制平台,上面有一名旗手正挥旗指挥着方阵的防御,在平台下面立着一员大将,身边有数百名亲卫护卫着,只见他不停的向旗手发布着命令,旗手依他的命令不断变化着旗语。

李月悄悄取出一支铁箭,向那名大将射去,王惟臻没有提防,铁箭从他众多亲卫的缝隙中穿过,射入了他的后颈。李月又发一箭,那名旗手也应声跌下台来。没有了指挥,方阵渐渐开始散乱起来,外围的蔡明德见有机可趁,便领着骑兵左右拖扯,再加上李月在内部的冲杀,方阵终于崩溃,这种方阵的弱点也在这里,一但崩溃,便很难再组织,极容易自乱。果然,由于主将阵亡,叛军不再有主心骨,开始大乱起来,李月遂命唐军的骑兵和步兵结成小分队,象一群恶狼,从各处撕咬着混乱的羊群,武天德率五百骑终于冲进了粮车,他立刻命令在粮车上点火,刹时间,整个粮车都燃起了熊熊大火。

叛军见大势已去,便扔下粮车向西逃走,李月也不追赶,命令各军先取一小部分粮食,其余全部焚毁。史思明的大军离此已不到二十里,李月知道再不撤退,很可能就会被全歼在此,他便命令荔非兄弟率步兵先撤,自己带着铁骑军,留在原地,将粮食全部烧毁,不留给史思明一点粮草。

史思明急行军一日一夜后,终于赶到了石邑,他不停的派人告诉王惟臻,要他一定坚持住,自己马上就到,但终于还是晚了半步,他在半路遇到了送粮军的败兵,此时他离粮车已经不到五里。史思明见前方已有浓烟升起,心中大恨,他命副将率两万军去抢回粮食,自己却率两万骑兵绕过石邑,准备截断李月的退路。李月见粮食已焚毁得差不多,便不再停留,领铁骑军向东奔去,不料却在石邑东,遭遇到了史思明的大队骑兵包围拦截,这时步兵已经撤远,无法再支援李月。

李月苦笑一声,自己还是小看了史思明。便举戟大喊一声:“弟兄们!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大家跟着我,杀啊!”

“杀啊!”

数千铁骑一起怒吼,跟着李月冲进了敌军之中,史思明在高处见李月带领骑兵在自己的重围里来回奔突,勇不可挡,他便对身边的副将说道:“看见了吧!那便是大唐第一猛将,号称李魔王的襄阳王李月。想当初我们一起在幽州赈灾,想不到今天却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人生际遇,实难预料,要是当初燕王留住他,我们想必早已踏进了长安。”说到这史思明长叹一声,他突然又喝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是死是活,今天一定要把李月留住,谁若放走他,斩!”

史思明严令已下,众军不敢懈怠,死死将李月的骑兵围在核心,虽然李月勇猛,但毕竟敌军太多,手下骑兵体力消耗巨大,突击力开始慢慢减弱了,李月本人突出重围倒问题不大,但他不愿丢下自己的属下独自逃生,这时他见张杰领着数百人,已被叛军割离自己,便大吼一声,返身杀去,他突然听见身后一阵风声,用余光扫去,只见一名大将,举着一柄长锤,正向自己后心砸来,这时他的戟尖上正挑着一将,回防业已不及,眼看这柄锤将要砸实,突然从旁边跳过一亲兵,扑向那柄铁锤,铁锤正砸在这名亲兵的胸前,亲兵前胸被砸得粉碎,倒地死去。李月心中一酸,他抽出长戟,一个反手将那将刺于马下。李月心中突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压抑,这是他离开终南山后从来没有体会到的,他大吼一声,身上的潜力似乎突然被激发出来,手中大戟挥舞,一鼓作气杀透了阻隔的敌军,救出了张杰。

史思明见李月横冲直撞,无人能挡,他心中大怒,提起长枪,正要亲自去督战。就在这时,荔非兄弟率领的步兵又返身杀了回来,由于生力军的加入,李月军士气大振,现在是一万五对两万,唐军未必会输与叛军,唐军一反劣势,竟慢慢将局面扳了回来,两军成了胶着状态。史思明见状,急令手下去把两万步兵调来,他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李月消灭在此地。

就在这时,有军士来报,唐军主力突然出现,郭子仪从西,李光弼从南,分两路向这边杀来,蔡希德已被李光弼杀败,逃往巨鹿。常山也已被郭子仪部将李国臣所占,现两军正向这边杀来。

史思明手一松,长枪落在地上,他长叹一声道:“此子可恨啊!”

遂命令众军不要再战,慢慢撤出战场,准备撤回幽州,不料李月却返身回去,将史思明的二万步兵打了个措手不及,史思明大惊,急忙赶来支援,但这时李光弼军和李国臣军同时杀到,史思明大败,最后领不到一万残兵退回了博陵,他急向安禄山求援,安禄山再派蔡希德率三万军支援史思明,

李光弼军见博陵城险,便不再进攻,留两万军给李国臣守常山,自己和李月率大军返回太原去了。

李月在战场上找到了那名为护自己而死的亲兵,亲手将他安葬在一片松林之中,直到那一刻,他才突然发现在战场上,生命竟是如此的脆弱,甚至包括他自己,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替自己死去,他深深意识到,一场战争,最重要的并不是胜利,而应是保存生命。

常山大捷的消息传道长安,民众沸腾,纷纷自发上街庆祝。但李月却同时接到两道圣旨,一道圣旨是中书省的黄麻,斥责他擅离驻地,私养军队,罢他东宫六率府大将军之职,命郭子仪即刻将其拿下。另一道是翰林院的白麻,却表彰他常山大捷,封其为镇军大将军,即刻率军入京。李月拿着两份内容截然不同的圣旨,立刻意识到长安出事了,在他的追问之下,宣旨太监说出了一点内情,两道圣旨都是李隆基的意思,不过一份是杨国忠和郯王所请,另一份却是太子和高力士所请,现在朝局混乱,郯王李琮几乎已经控制了京城。李月知道,此时的李隆基一定已经处于糊涂状态,估计是脑内之余毒再次发作。

他想想便决定立刻率部进京,以防郯王李琮发动宫廷政变。不料就在他准备返回京城的时候,一个惊天的消息传来:潼关大将哥舒翰大败,四十万唐军全军覆没,连主将哥舒翰也被叛军所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