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三十八章 蒋乾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三十八章 蒋乾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敦化坊学还是招募了两名先生。

据说,是山长糜斐的故友。

一个叫蒋乾,而立已过,鼠目鼠须,虽一脸正色,却掩不住浓浓的猥琐之意,据说善于开蒙;

一个叫毋(Wú)坤,年龄相同,容貌平平无奇,擅长四书五经。

赶上坊学生全部配备铅笔、橡皮擦之际,两位新到的先生难免好奇心起,细细打量了一番,却也识时务地闭嘴不问。

学生的使用与发放,由山长糜斐负责,但来源,却没人说出来。

用铅笔却也不是没有弊端的,基本上,每一名学生都得配备一把比解手刀还小的刀子,用以削铅笔,可万一持刀子打闹呢?

糜斐只能弃了教学,终日来回巡视,并严加警告,谁动刀子伤了人,不管有意无意,一律逐出坊学。

高压策略,让坊学生克制住蠢蠢欲动的念头。

“哎呀,山长这敦化坊,可真是出人意料,本以为应是一百零八坊之末,可如今看来,除了地势略偏、人口略有不足外,起码也是个中等了。”蒋乾赞叹。

“其实人口也不算末等,立国之初,多数坊中分配的人口是相近的,不过是后来迁入、寄居、商贾等因素,渐渐拉大了各坊差异而已。”毋坤并不太赞同蒋乾的意见。

或许是因为名字的天然对立,二人的意见,罕有一致的时候。

他俩这组合,不去工地都浪费人才了。

蒋乾好奇:“听闻坊学内,本坊子弟是不收取束脩、笔墨纸砚靡费的,这可是独树一帜啊!怎么做到的?”

毋坤挤兑:“怎么,你是想学坊中挣钱呐?”

糜斐颔首:“当初,华容开国县男为坊正,家境还算不错,折腾了一点牙香,去寺庙外贩得收益,供子弟开蒙嘛。”

这在周边几个坊,是人尽皆知的事,犯不上隐瞒。

而且,制作牙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艺,配方也并非秘而不宣的宝贝,关键是你售到哪里而已。

同样一炷香,卖给东市的商贾,与到寺、观门口贩卖,或与直接由寺、观售出,利益是天差地别的。

没有垄断的技术,渠道就至关重要了。

毋坤挑眉:“可后来,不是听说大兴善寺寺主换人了,与敦化坊的关系也不好了?”

蒋乾冷嘲热讽:“孤陋寡闻。”

糜斐吐了口冷气:“没了比丘,不还有道士么?拉对面玄都观贩呗,道家天尊也要受香火的嘛。”

至于里面的细节,别问糜斐,他也不知道。

巫桑打量了两位同事一眼,简单见礼,便自入讲堂,手执戒尺,看着陈利俭他们练指法。

虽然陈利俭他们这一级,未必是走算盘路线,但技多不压身嘛。

最起码,练练手指的灵活性。

蒋乾大为诧异:“这位居然也是先生?我以为是学生啊!”

糜斐点头:“原先是坊学生,得县男算盘衣钵,代县男授业。”

没有说的是,华容开国县男家比较富裕,衣钵好几套。

坊中,坊正陆甲生带着两名坊正,脾气火爆地在十字街骂娘:“让你们各家把摆外头的东西收一收,好好说不会听啊!”

实际上,这几天陆甲生一直在坊学附近盯着。

新到的先生,是否会如郦正义一般可靠,谁也不知道。

反正,陆甲生是看到,蒋乾有几次有意无意地踱到兽炭作坊范围外。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当初麻山是怎么被弄走的,国子丞姬宁如又是如何出长安的,陆甲生可心头有数。

万年县司法佐木非宏也很有眼色,给敦化坊多次讲解《贞观律》,让陆甲生长进了许多。

所有在作坊做事的坊民,每人签了一份郦正义按律令拟下的契约,经过木非宏过目、入县衙加盖法曹印章,并录入卷宗备案。

其中的所有条款,都由郦正义掰开了,细细给坊民解说。

做事不注意,造成了损失,只是由作坊处罚,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泄密这一条,谁要沾上了,一辈子翻不了身。

坊学生新到各个衙门,范铮都去看了一遍,连东市内的卢氏铺子也逐一查验。

童工是给伱们使了,不听话的时候,该收拾收拾,可别给我使坏。

因为这帮坊学生,开坊门后从来见不到的载客马车,专门开通了敦化坊路线,确保每天有两辆马车接送。

靡费自然是要给的,便利是实实在在的,为此范铮还特意谢了治书侍御史韦悰。

长安的车马、装卸,韦曲不说尽数掌握,三成以上的份子是有的,安排便利也只是韦悰随口给韦思言说了一声,权当是为韦思言起初的任性胡为赔罪了。

韦悰自身是无惧范铮的,甚至整个韦曲都无惧范铮,可谁敢小觑一个二十六岁的侍御史?

年青,便有无限可能。

这还是靠着自己,从不文不武的路径杀出来的!

这样的人,交好才是上策。

韦曲能在长安脚下发展壮大,不是凭盛气凌人,而是广交四方客!

“日后,韦曲的小辈有任性之处,你且海涵,交由我处理便是。”韦悰态度和蔼。

范铮叉手:“长者命,自当遵从。”

一句话,人家的诚意展示到位了,你怎么也得给情面。

再说,当初韦思言之事,虽然给敦化坊造成一些麻烦,终究是化解了。

不是因为韦思言,敦化坊也不至于自己开那么多作坊。

所以,要不要矫情地说一声:感谢苦难?

韦悰推过来一碗茶汤:“从现在起,你敦化坊也算是朝堂这一盘大棋中的一片棋子了。”

范铮很快反应过来:“所以,是活棋还是死棋,看我的?”

围棋这东西,在唐朝受众广泛,即便是穷人也不乏爱好者,唐玄宗时期的国手王积薪就是个平民出身。

故而,范铮能接话,并不突兀。

韦悰应道:“恕我直言,就目前敦化坊的实力,只能算假眼,只有寻到强援,才能成为真眼,变成活棋。”

话虽不中听,却很真实。

只可惜,风暴临近,敦化坊的时间不太够,连跳上岸的机会都没有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