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零二章 明枪暗箭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零二章 明枪暗箭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孤听闻,雍州有白鹿出,是为上瑞。”显德殿中,李承乾眸子有一丝阴翳,慢吞吞地开口。“魏王,身为王叔、雍州刺史,你不捕获白鹿,为孤象儿所乐吗?”

李泰出班,举象牙笏:“祥瑞之物,礼部有制:其鸟兽之类,有生获者,各随其性而放之原野。故,臣李泰不敢有违。”

“且,皇嫡孙为厥,象为庶,殿下不可颠倒嫡庶。”

李承乾干涩地笑了:“嗬嗬,原来这世间还有嫡庶么?”

李泰无言以对,很想给自己一个大耳刮子。

言多必失不知道吗?

扯什么嫡庶?

现在的自己,不就在挑战嫡庶的秩序么?

包括阿耶的皇位,不也是夺嫡得来的么?

阿耶掌握了话语权,当然可以宣扬嫡庶有别的理念,自己凭个什么?

难道说甩手退出争储?

嗬嗬,夺嫡是一场有始无终的战役,只有幸存者才可以获胜,输家能不死都是侥幸,不信请看伯父。

范铮轻叹。

李泰就是个书呆子,面对李承乾的一明一暗的陷阱圈,躲开了一个,却又跳入另一个。

用《三国演义》盛行的话说,非明主也。

也难怪朝中,绝大多数卿相不表态。

黄门侍郎、清苑县男刘洎挺身而出:“殿下所言,武德年故事乎?”

李承乾以嫡庶给李泰下套,刘洎以玄武门的传统破局。

子不言父过,太子,慎言。

刘洎是四品官员里,少有的、旗帜鲜明支持李泰的代表人物。

很遗憾,李泰这一系,一个普遍的特点,文采飞扬、不谙世事。

刘洎是少有务实的官员了,最后不也没了吗?

他说这话,就是一柄双头矛,既刺李承乾,也刺他自己。

铁憨憨。

皇帝听到这话时,心头会怎么想?

李世民当然不是一言不合、就要杀大臣的杨广,但心头多少会堵吧?

新仇旧恨累积多了,呵呵,你觉得李世民就不杀臣子咋地?

李承乾默然,竟是默认了这句话。

现在,又与玄武门有多少区别?

无非是激烈程度不如,双方都没有真正掌控军队而已。

没法子,雍州掌控府兵的权力,都被剥夺到十六卫了。

东宫,真正能打的也就太子左卫率、太子右卫率。

李泰这个左候卫大将军,事实上只有日常指令的权利,超出范围的命令,信不信相里干他们根本不理会?

真以为,李世民会留给他们重演玄武门故事的兵力?

就算他家两兄弟起兵,也不过是菜鸡互啄罢了。

程咬金目光闪烁,垂着手臂,眼皮耷拉,谁也不理睬。

糟糕透顶,老程的左屯卫,翊府中郎将居然倒向了东宫,这要出什么事,可是湿黄泥落犊鼻裈里,不是屎它也是屎了。

偏偏翊府中郎将日常操练、调动翊卫,还就在职司之内,大将军也无可奈何。

待陛下还朝回宫,得请将李安俨调离左屯卫了。

他不离开左屯卫,就是老程离开左屯卫。

虽然李安俨当年在息隐王麾下名声不大,但程咬金知道,这厮还是有两下的。

当年息隐王李建成的麾下,文臣也好,武将也罢,那也是不差的。

时也,命也。

实际上,虎视眈眈的李承乾兄弟,谁也没法出手。

长安城中,名将大把,即便有两卫随驾去了洛阳宫,有部分兵力是驻扎在城外,可城中依旧有不少兵力的。

程咬金、李世勣之类的名宿且不说,右候卫将军梁建方、检校右候卫将军丘行恭,哪个不是狠人?

这也是李承乾虽然起了心思,却不得不按捺下来的原因。

十四个兄弟,虽然排第二的李宽早夭,老十二李简贞观五年薨,可还有另外十一个兄弟呢。

一个个人畜无害的面容,谁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肠?

斗归斗,监国才是李承乾的主要任务。

“昆明池斗门旁,有人堆土入湖,要填湖造田。”司农卿郭嗣本启奏。

李承乾鼻孔里哼了一声,一字一句道:“孤记得,昆明池附近,虽归长安县籍,实为司农寺上林署所辖。前年,朝廷还疏浚昆明池,引入沣水,所为何事?”

“涉事者,令复原,徒一年。两名上林署令管辖不力,降为主簿,主簿升任署令。”

虽然身体多有不便,奏章都是典书坊(后改右春坊)中舍人代批,李承乾过目认可后盖太子印,但李承乾的脑子还是没问题的,判政事甚至更见锋芒。

风病的后遗症,除了那条腿纠正不了、总画半圆之外,就是语速降慢了一些,却让李承乾显得可怕了许多。

虽然李泰一系的文官想借机挑点刺、放点风,奈何典书坊(后改右春坊)右庶子、中舍人,本就有在太子监国时、于宫内下令书的职司,谁也没奈何。

目光转向李乾祐,太子的声音稍为缓和:“御史台去岁所为,孤甚慰。不知今年,可能加办二成否?”

李乾祐面上现出几分犹豫,马周举笏欲言,范铮已经出班:“臣范铮启奏:万万不可!殿下欲清除蠹虫、清大唐吏治之心,甚好,唯监察一事不可定量。”

李承乾抬眉,看上去有几分诡异:“侍御史言下之意,这是敝政?”

范铮再举笏:“若监察一事定量,御史台上下,为了业绩,一定会竭尽全力,这应该是殿下的初衷。”

李承乾艰难地点头不语。

“诸多事务,一旦定量,必然层层加码,这一点殿下可向各衙求证。御史台一旦层层加码,为了拿到该拿的俸禄,御史们除了拿下蠹虫,更会将手中的鞭子挥向无辜的官吏。”

“下层官吏满足不了御史越发旺盛的需求之后,宰辅、宗室势必不能幸免。”

“到时候,台狱中冤魂累累,朝堂上噤若寒蝉,虽三公不能抗区区监察御史,百战骁将不敌卑微问事之刑,大唐更用何人?”

程咬金听得毛骨悚然:“殿下,臣附华容开国县男之议。”

李世勣缓缓出班:“臣附议。”

李乾祐、韦悰、马周出班,站在范铮身旁不语,态度却一目了然。

司空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士廉,态度出奇地一致,加强监察可以,却不能定量。

谁不怕自己成为御史台杀红眼之后的那个无辜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