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花花肠子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三十七章 花花肠子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仪式结束了,别的官员都走了,就范铮还在承天门外候着。

张阿难虎着脸,不悦地盯着范铮:“陛下乏了,你不知道?”

范铮苦笑:“那不行啊!下官还得讨点温泉汤监贡来的新鲜蔬菜,家里娘子想吃这一口。”

没法子,谁让元日大朝会,光禄寺必须供膳食呢?

膳食里,就有司农寺温泉汤监进献的菘菜、莴苣,范铮能不急吗?

张阿难吐了口粗气:“就这点小事啊!你,去光禄寺提几斤温泉汤监进贡的蔬菜给监察御史。”

范铮提着十斤蔬菜,谢过张阿难,心满意足地走了。

两仪殿中,懒散地靠着大虫皮椅子、烘着脚炉的李世民,诧异地开口:“就为了那几斤蔬菜?胸无大志的。”

嘴上是很嫌弃,李世民心头还是很满意的。

朝廷里,有能力而无大志的人,太少!

范铮脾气虽然有点硬,却不是毫无牵挂的,至少家人就是他的软肋。

最怕的,是那种心如铁石的人啊!

站了半天,范铮脚板底都是痛的,即便回程全是骑驴也没有丝毫改观。

范家大门两侧,是甄行手书的楹联,上联“添丁进口”,下联“升官发财”。

红纸之上,这八个已经初窥门径的楷书,让范铮略为无奈。

哎,书法一途……

就是欧阳询亲自拿戒尺,怕也不能教范铮写得好看一些。

这就是天负啊。

“甄邦的楹联写得不错!吉利!”

范铮大笑着进院子。

两家的关系本就亲近,年年传座,今年本应该先轮到樊大娘家,可谁让杜笙霞有身孕了呢?

除了做孕育产业的,许多行业其实有点小迷信,不愿让有身孕的人进铺子——主顾例外。

虽然樊大娘绝对不会说,范铮还是会注意到这事,便提议今年由自家传座。

屠苏酒摆上,甄邦先饮,甄行后饮,然后接过杜笙霞发放的压胜钱。

之后,甄邦怪叫着拿竹节扔进院中的火堆,一声不大不小的爆响,让他快活地跳了起来。

甄行翻了个白眼:“幼稚。”

悄悄地,甄行抓了一把果脯、点心,装进一个小布囊里,蹑手蹑脚地往门外走去,过了一刻钟才笑眯眯地回来。

范铮与樊大娘相视一笑,都心照不宣。

杜笙霞看了一眼屠苏酒,咽了口唾液。

孕期加上哺乳期,还得断酒一年半。

为了娃儿,忍吧。

扫了一眼,范铮发现了华点,院子里的彩幡,较往年少太多了啊!

哦,明白了,家里的活,多数被苦贞贞抢着干了,连女红都是如此,难怪废料少了。

“我今天还跟陛下讨了点蔬菜回来,看看,新鲜的菘菜、莴苣!”

说的不是变种莴苣,是食茎的品种。

杜笙霞立刻眉眼弯弯,渐渐圆润的面孔展露出笑意:“要加莴苣!”

范老石奇怪地扫了范铮一眼,没开口。

元鸾轻笑:“你倒是舍得,拿当初救皇后的人情换一点蔬菜。”

“啊?”杜笙霞隐约不安,敢情这一口吃的那么金贵?

范铮摆手:“阿娘没想到,恩大成仇会是什么结果。时间长了,就是不变味,也得变淡,还不如让家人吃得开心划算。”

元鸾倒不是反对范铮这么做,关键是要点一下儿媳妇,得知道自家郎君做出了牺牲。

可千万别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

杜笙霞笑得越发甜了。

随着时间推移,她的肚皮越发凸显,孕吐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能吃了,郎君还会顾着自己,嘻嘻。

苦贞贞现在除了晚上回去睡,基本都在范家宅院,除了弄膳食,不时要照顾杜笙霞,可忙了。

小麦面做的偃月形馄饨,以及各种腊肉切的丁丁料,加上刚刚煮熟的莴苣片,香味扑鼻。

没办法,孕妇的口味奇怪得很,今天还说要吃酸的,明天就要改吃辣的了,只能迁就啊。

有一天,杜笙霞突然起意,要吃河州搅团,苦贞贞不会做,范铮也不知道哪里能买到,幸亏有樊大娘出手救场,才没让杜笙霞哭起来。

范铮娴熟地盛了半碗,慢条斯理地吃着。

杜笙霞吃了几个偃月形馄饨,碗一推:“吃不下了啊!”

真不是矫情,她的食量,完全是个谜,好在有苦贞贞帮忙,能奉行少吃多餐的原则。

就是……每次她的碗里,总会剩不少的量。

盛少了,她还不乐意。

在老辈子人面前,碗里不能剩粮食,否则那是在犯罪!

所以,范铮开始经历陆甲生之前的过程,慢慢将并不存在的八块腹肌练成一块。

但是嘛,明明知道结果了,范铮当然会变通一下,每次自己就盛半碗,以便随时消灭杜笙霞剩下的食物。

元鸾难免嘀咕几句,也只能当耳旁风了。

人活在世间,十全十美的事,不存在。

初二、初三,应当回岳家,可杜笙霞这身子,还是不要去冒险了。

让孙九赶着驴车,拉了一些食材过去,也算是给岳家拜年了。

孙九交回驴车,接了范铮给的五十钱,笑眯眯地说了些吉利话,提着范铮给的腊肉,转身扭进了卫无忌的宅院。

孙九一肚子花花肠子,以不会做膳食为由,哄得卫无忌同意打伙用膳了。

嘿嘿,只要肯下工夫,还愁不能一亲芳泽么?

孙九的口味,依旧那么与众不同。

倒是坊外,孙九似乎半个月没去走动了啊。

……

正月,皇帝亲临魏王府,与李泰、李欣亲切交谈,查看了括地志编撰的进度与部分卷册,曲赦雍州、长安县死罪以下罪人,免延康坊百姓一年租赋,赏赐魏王府大小官员不等的钱帛。

注意,是租赋,不是全部税赋!

庸与调,还是要交的。

二月,皇帝亲临国子监,以礼祭祀各位先师贤人,并赦免大理寺、万年县的囚徒,赏赐祭酒与学业精深的学生。

问题来了,五十名学生当中,从来都是蔫头巴脑的算学生,足足占了二十人!

李世民轻声问孔颖达:“算学生的比例,偏高了吧?”

孔颖达叹息:“这是精简了又精简的结果,实在减不下去了。这帮算学生,斗了州县司户,去斗账房先生、各番邦先生,无一败绩。”

李世民诧异了:“真那么厉害啊?”

孔颖达苦笑:“那个盘长,还喊出了更嚣张的口号:师兄不出,谁与争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