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贞观十四年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三十六章 贞观十四年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贞观十四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

顶着细碎寒冷的雪花,打扮得跟成亲那天一样的范铮,有点后悔没把家里的驴车装上车厢,拉出来遮风雪。

爵弁服嘛,朝会、祭祀、迎亲专用。

元日大朝会,范铮现在是监察御史,职事官,必须到场的。

关于朝参,有具体规定。

长安九品以上文武职事官,朔望日朝参,也就是初一、十五,可随具体情况微微变动时间。

五品以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幸好现在是三日一朝,也幸好是在“及”后面,最多是候在太极殿外,没事不去看程咬金煽风点火,免得殃及池鱼。

但大朝会嘛,范铮还是得到的。

点卯之后,各衙官员依令入灯火通明的太极殿。

皇帝一身衮冕,凭轩而立;

太常寺太乐署演奏天子专属的宫县之乐,镈钟十二,编钟十二,编磬十二。

笙、竽、笛、箫、篪、埙,系于编钟之下;

偶歌琴、瑟、筝、筑,系于编磬之下。

在殿庭前,加鼓吹十二按于建鼓之外,羽葆之鼓、大鼓、金钲、歌箫、笳在它上方;

堂上,有登歌钟、磬、节鼓、琴、瑟、筝、筑;

堂下有笙、和、箫、填、篪为和。

宫县、登歌工人,都是介帻、朱连裳、革带、乌皮履;

鼓人及阶下工人都是武弁、朱连衣、革带、乌皮履。

若在殿庭,加白练褴裆(大概是大块遮挡腰部上下的下摆)、白布袜,鼓吹按工人同样。

太子的轩县之乐,则是去了南面的配置,镈钟九、编钟九、编磬九,其余基本相同。

朝会、祭祀,伴乐都是太乐署的事。

至于同出一寺的鼓吹署,则是帝、后、太子、亲王、一至四品官正式出门的依仗之一。

很意外,居然不是三品这条线。

两面陈列着历代的宝物、舆车、辂车,皇帝身后是黄色的仪仗。

天子之后,依次如雁翅展开。

二王之后:酅公(隋室杨氏)、介公(周室宇文氏);

百官;

各州以中佐为朝集使,因为正堂官及上佐不得为使出境;

皇亲、诸亲。

所有人都着朝服。

仪式开始,眉眼间颇具威仪的太子李承乾,率先称觞献寿,也就是举酒祝贺新年。

之后是各亲王、公、三品以上官员称觞献寿;

中书令杨师道奏诸州表,可怜这嗓子哟,又还不敢多喝水;

黄门侍郎奏称各地祥瑞,这是个马屁官位,祥瑞却是礼部所定,其中比较现实的是什么白狼、白狐、白鸟,北极狐要感叹没有交通工具,不然得混个待遇;

民部尚书奏各州贡品,礼部尚书王珪奏各蕃国贡品;

太史令摇头晃脑地说了一堆云雾状况,当真是云里雾里的;

最后是侍中魏征宣布礼毕。

幸亏这不是唐玄宗时期,不然还得满殿称万岁。

曾记得有人说唐朝不喊皇帝“万岁”,那是以偏概全了,喊得少不代表不喊,《唐六典·尚书礼部》可明明白白记着的,主编李林甫。

之后,百官、朝集使还得往东宫走一走,为太子献寿。

唯一煞风景的,是承天门外,高昌国长史麹雍伏地大哭的声音。

因为高昌国主麹文泰阴阳反复,阴塞丝绸之路,遣兵马于大碛内假扮沙匪,劫杀粟特、波斯商旅,拒绝交出大臣冠军将军阿史那矩,且攻击伊州、挑唆薛延陀反叛大唐,李世民已经失去了耐心,于上个月派侯君集出征高昌。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翻脸了,还受你虚伪的朝贡干什么?

朕要高昌的什么,侯君集自会为朕取来,包括麹文泰的首级!

真以为沙碛就能阻挡朕的大军?

朕要丝绸之路开,就无人可挡!

范铮微微一笑,从麹雍身边绕开了。

差一点,自己就是征讨大军的一员了。

立场天然不同,麹雍哭得再大声,也当是为大朝会伴奏了。

至于那种同情外敌的白莲花,要么是脑子需要灌点豆渣,要么就是外敌的盟友。

外命妇们着花钗翟衣,被内谒者引入内侍省,内典引带她们进入后宫,整齐划一地福身:“妾为皇后贺新寿!”

这个“妾”,是有规定的,天下妇人,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面前,皆自称“妾”。

长孙皇后眉开眼笑地赏赐每一名外命妇,有丝帛与自己手书的《女则》,并与平寿县主闲话了好一阵家常。

送走外命妇,之后是内命妇。

四妃之首的韦珪行礼:“妾为皇后贺新寿!”

长孙皇后的笑容淡了一些,轻轻揉了一下面颊:“韦贵妃啊,孟姜的岁数也差不多了,总养在公主院也不是个事。嫁了吧。”

累了,皇宫中的公主,一个接一个地生,还都不好嫁了!

这破事!

韦珪笑道:“妾与孟姜谢过皇后厚爱。孟姜与周道务两小无猜,已经许下明年成亲的承诺。”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甚好,省得操心了。我自与陛下说,明年给孟姜授公主、食邑,谯郡公周道务那里,也知会他行六礼了。”

轮到阴德妃,长孙皇后的面容不太好看了。

“令弟殿中省尚乘局直长阴弘智,引其舅兄燕弘信奔齐王,齐王命他招纳剑士,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阴德妃怯懦地回答:“妾定会书信劝导祐儿。”

有没有发现一个神奇的小规律,尚乘局直长这个位置,容易出现问题人物,一个杜荷、一个阴弘智。

阴德妃与李世民,是有着杀父之仇的。

她阿耶阴世师,守长安,杀李世民异母弟李智云,刨李家祖坟,李渊打长安时极力抵抗,与骨仪同时被杀了。

或许,李世民觉得,寝取仇家女,比较容易写女频小说一些?

于是,李世民从掖庭里将她纳回,弟弟阴弘智也顺手带入秦王府为官了。

之后是在史上几乎没有什么名气的杨贵妃贺寿。

这位低调的贵妃,生赵王李福,承息隐王之嗣,母子都相当低调,且一生平安。

轮到隋炀帝之女杨妃,长孙皇后叹息:“吴王在安州,射猎时踩踏农田;蜀王为岐州刺史时,殴击县令,且管管吧。”

杨妃行礼,却不搭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