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波颇离寺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一百一十二章 波颇离寺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太极殿上,门下侍中、郑国公魏征面红耳赤地咆哮着,拎着笏板想拍人,两名殿中侍御史合力都险些没抱住。

“怎么地,道士就不能婚嫁?我魏征还是道士,上瓦岗之前就是!我还喝酒、吃肉了,我还酿酒了!我家婆娘裴氏还生了四个娃、两个妹娃子!不服,退朝之后,在朱雀门打一场!我要打两个!”

程咬金大声喝彩:“老道士说得没错!打他!老程支持你!”

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也扬起拳头:“揍他!”

右武卫将军吴黑闼挥拳,憋红了一张黑脸,终于吐出两个字:“同上!”

帮亲不帮理,秦叔宝都没了,剩下的瓦岗人当然得适当抱一抱团,给其他人看看响马们的威力。

当然,还得把握分寸,别让陛下猜忌了——别以为英明的君主就不会有这想法。

引发朝堂混乱的,是监察御史范铮的奏章。

“和合婚姻、饮酒食肉”的问题,其实也有不少人看出来了,却没人捅出来。

大家抱的心态是:不关我事,出头的椽子先烂,且让别人去管吧。

所以,开国二十多年了,这明显不合理的律令,依旧顽强地存在着。

直到范铮猛然把皮袍扯开,露出藏着的“小”,大家才仿佛恍然大悟。

魏王师、礼部尚书、永宁郡公王珪,出身本就是世家,习的又是儒家学问,对佛道之事并不感兴趣,随口点评了一句:“比丘守得,道士也当守得。”

一句话,激怒了当年在李建成麾下时的同僚,魏征抡着象牙笏要饱以老拳,浑然不惧王珪的夫人杜柔政是杜曲中人。

别看平时魏征谦和稳重,涉及了他的信仰,就是在戳他肺管子,你以为他当年在瓦岗不操刀吗?

李世民头痛地抚额,没眼看这混乱的场面。

不过,魏征揍一把王珪,好像也是不错的事情?

想想竟然有点兴奋诶!

叫你敢让朕的公主向伱行礼!

舅姑了不起么?

手持竹笏的范铮目瞪口呆,虽然早就听说程咬金很生猛了,可没人告诉他,魏征也很生猛哇!

太极殿的热闹,说出去可以吹一年!

可惜,不能乱讲。

当初王珪从门下侍中被贬当刺史,理由就是“泄禁中语”,太极殿的热闹,就属于禁中语的范围。

就这片刻,比社火过瘾多了!

至于范铮说清理招提、兰若,许多大臣心有所动,却不得不为现实而沉默。

兰若的问题不说,招提建立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他们不知道招提没有得到朝廷承认吗?

不是的。

先建好一座招提,然后在未来的岁月中,伺机得到朝廷的认可,摇身一变,成为在册的寺庙,这才是正常的流程。

总不能等朝廷许你某州增添一座寺庙了,再去现建吧?

于是,招提的数量稍微多了一点,情有可原吧?

修德坊的宏福寺,敦义坊的景福寺(后改天女寺、法觉尼寺),天宫寺,众香寺,可都是贞观年立起来的。

即便名誉上尊崇道教,可佛寺如雨后春笋一般长出来,原因大家都清楚。

什么叫上行下效?

当然,三省内部还是有共识,多少数量达到警戒线。

范铮能提出建言,很好,但能不能实施下去,就是另外一回事咯!

……

休沐日,范铮沐浴更衣,熟门熟路地进了大兴善寺。

一路到了茶室,灰袍僧衣的波颇与玄谟,合什见礼。

“阿弥陀佛,就不多说闲话了,时间有点紧。我与波颇法师,今日必须离开大兴善寺,迁胜光寺,若有缘,我们鄠县眉坞岭见。”

玄谟快言快语,把事情讲述了一遍。

波颇合什:“依老僧想来,若无居士提醒,法琳之事,我们就该离开长安城了。能厚颜多居几年,多译了两卷经,已是功德无量。”

“唯有售香一事,新任都维那颇多不满,只能抱歉了。”

范铮想了想,猜出大致是因为自己的奏章惹的事。

无所谓了,香坊现在也不是敦化坊的主要收入来源。

“可需要安排车马相送?”

玄谟一拍两个笥箧,面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比丘在天竺,多为托钵而行,随善化缘,贫僧当可效仿。”

范铮出了大兴善寺,一声招呼,敦化坊的中男在其他香贩古怪的笑意中,拖起推车就走。

哈哈,这个横插一杠子的敦化坊,终于再不会出来抢买卖咯!

范铮并不在意,最多,敦化坊以后不制香了。

还是自己有先见之明啊,知道一条腿走路不稳妥,搞了兽炭来支撑。

要不,改圈养鸡鸭?

回到敦化坊,范铮吩咐陆甲生:“告知香坊,停工三日。”

陆甲生闷声应下:“咋,大兴善寺那头,被人断了路子?”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陆甲生现在的脑子,好使了啊!

范铮笑道:“莫事!我已经想到新的路子,大约能行。”

陆甲生展颜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香坊,可能不用停工。”

范铮瞪大了眼睛,仔细打量着陆甲生。

好家伙,你个浓眉大眼的,都会跟商贾洽谈了?

直接倒给商贾不是不行,就是利润微薄到让人想哭,挣个工钱而已,鸡肋。

要不然,你当“奸商”一词是怎么来的?

不是小看陆甲生,他真不能从商贾手里多抠出一文钱。

陆甲生嘿嘿直乐:“长安县崇业坊的玄都观知道吧,种了好多桃树那个,与大兴善寺隔朱雀大街相对。玄都观的监斋陈矩年道长,在你家堂屋里候着你呢。”

之所以不称真人,是因为这个称呼比较讲究,修行不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士,不能承受这称呼,折福。

黄褐(黄色衣服)、莲花玄冠、黄裙,手持拂尘,面容慈祥,五旬左右的陈矩年,起身双手交抱成拳,左手包覆右手,内在两手指相交成虚拳:“无量寿福,贫道稽首了。”

范铮赶紧照方抓药,笨拙地回礼:“见过监斋,有劳久候了。”

按唐玄宗时期,清都观天师道士张万福撰写的《三洞法服科戒文》分类,陈矩年的装束,是七种品第**师中的第五等,洞玄,已经是道教的上层人物了。

陈矩年随范铮落座,拂尘轻摆:“居士为护道,恶了沙门,道家自当投桃报李。自今日起,敦化坊香坊的信香,玄都观来者不拒,尽数收取,且不会短一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