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五百一十八章 磨刀霍霍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五百一十八章 磨刀霍霍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哦,还有一本《南华经》。”陈矩年一并递给范铮。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范铮信口背诵。

好悬,没说出“一锅炖不下”。

没错,因汉朝奉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又名《南华经》、《南华真经》。

对后世而言,最熟悉的无非是挂教室墙上那庄子版毒鸡汤: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然而,年轻的学生却不知道,这一断章取义,正好与原文意思相反。

后一句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加上出处《庄子·养生主》,翻译:人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用有限的生命(无节制地)追逐无限的知识,很危险!

这篇讲养生的文章,被节取去鼓励好学,真个啼笑皆非。

陈矩年讶然:“想不到县侯还熟知《南华经》。”

范铮摆手而笑:“这几句太出名了,时常听人提起,故班门弄斧。再多一句我都不会了。”

这是在论私谊,故没有“本官”、“本侯”这种很官方的自称。

陈矩年轻笑,很认可范铮的说法。

北冥有鱼这几句,确实很出名,说出去显得有格调,许多年轻人不知不觉中,因此喜欢上了道家理论。

潜移默化嘛。

“想来你寻老道,亦非全为私谊,但言无妨。”

陈矩年笑容依旧。

范铮略沉吟:“本官厚颜登门,确实有事相求。雍州整治长安城,想来道长亦有耳闻,事虽仅涉景教,本官却想借机梳理所有教派。”

“劳烦道长私下相告一声,雍州治下,各观、寺彻查非法,与观、寺产相关或倚之为恶者,所有私入道者、门徒僧,俱重于《贞观律》而责。”

雍州不可能公然偏私某个教派,但范铮此举则抬陈矩年身份,微微压制佛门因玄奘回归而大盛的势头。

至于全力压倒,范铮还没这能耐。

历史上,能完全压制佛教的,惟有帝王。

再仔细研究一下的话,连道教都受池鱼之殃。

所以,整肃一下、压一压歪风邪气是绝对没问题的,想要大动是痴心妄想。

出了玄都观,范铮笑看莘可代:“怎地,你与道家有瓜葛么?”

莘可代垂手:“虽无利害,下官幼年病重,却是蒙一道长施救。”

这个理由,当真无可挑剔。

道佛两派,除了推广各自的理念,亦自有治病良方,也都有济世救人。

念旧情也不是什么坏事,关键别偏得过分了。

虽敦化坊与大兴善寺交恶,范某人也不可能迁怒于整个佛门——最多使个小绊子。

雍州的招呼,有人听,有人漫不经心,有人觉得自家背景更深厚,不一而足。

道家的问题相对要少一些,毕竟道观数量也更少一些。

观、寺的比例一比三,就凭这一点,你佛门问题不多,谁多?

靖善坊的大兴善寺,寺主悟崐苦着脸,令都维那清理了所有门徒僧,断绝了一切灰色勾当——除了柜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兴善寺门口,无簪等香贩被护寺武僧轰走,未经许可不准来贩牙香。

上座的眼皮子直跳。

悟崐这一通折腾,令大兴善寺损失了不少财源。

“阿弥陀佛!寺主这般谨慎,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有法师表示不满。

悟崐冷哼:“谨慎?呵呵,这不是你们与上一任寺主造的孽?波颇离寺了,你们就非得斩断他的恩泽,结果傻眼了吧?”

“昔日草芥一般的坊正青云直上,一举成为三品大员,还正好是雍州的父母官。”

“昨日因,今日果,若持身甚正,或许能安然过关,否则等着倒霉吧!”

“气量狭小,枉为出家人,本可为大兴善寺助力的贵人,生生被你们推到对面的玄都观,面皮臊不臊?”

大兴善寺诸比丘垂首无语。

悟崐之言,虽俗了些,却正戳中诸人的痛处。

没有什么比从手上生生推开的贵人更让人心痛。

出家人要六根清静,可有几个真的无欲无求?

位于万年县延寿坊的崇义寺,寺主海光听到各种传闻,忍不住冷笑。

崇义寺为长广长公主为亡夫赵慈景所立,背景响当当的,怕他做甚?

“悟崐鼠辈,岂足为一寺之主?堂堂大兴善寺,竟风声鹤唳,有失佛门颜面。”

海光可深记当年“除心头魔”之恨,自是借机嘲讽。

说海光嗔念未除,他也认了,毕竟他没修到须陀洹境界。

一果罗汉之下,皆我佛门徒,有嗔念不正常么?

长安县北,修德坊中宏福寺,一身缁衣、执笔疾书的玄奘法师,眼角余光扫到奉茶的年轻僧人,淡淡地开口。

“窥基,你的心境乱了。”

窥基很想辩上一辩。

我三车和尚,一车经文,一车自乘,一车女妓、女仆、食馔,尚心如止水,为什么会乱?

然而,乱了就是乱了,再诡辩也没有用。

“法师,雍州彻查诸观、寺不法,要清理门徒僧,声势浩大,且别驾下手颇狠……”

窥基之所以是三车和尚,是因为他此时并未完全认同玄奘的佛理,故未称师父,身处僧俗之间。

玄奘手犹未停:“贫僧寄居宏福寺译经,寺中事务自有上座、寺主、都维那主持,断无僭越之理。”

“尔之剃度,便是天子亦知,非私度,惊慌何为?”

玄奘之言,颇有“与我无关”之意,隐隐有一丝怨气,窥基没听出来而已。

玄奘离乡多年,欲回缑氏县省亲,却为朝廷所止。

哦,贞观十八年,缑氏县就省入偃师县了。

窥基置茶碗,双手合什:“阿弥陀佛,弟子受教了。”

整个长安城,唯长安县道德坊太真观无动于衷。

但有凤真道长在,太真观连香火都不在乎,又岂能为俗务左右?

观门紧闭,唯冲天的烟雾在表明,太真观在举行科仪。

科仪之名,曰朝真礼斗,俗称“拜斗”。

北斗消灾解厄,南斗延寿施福,故颂《北斗星君赐福真经》、《南斗星君延寿真经》。

一般的道观于春秋二季为善信行礼斗法会,此际是凤真道长为病痛的天子礼斗。

虽名出家,超脱凡俗,然父女天性难断。

斗、米、斗光焕彩大圆镜、青龙桃木七星剑、朱雀凤凰朝仪剪、白虎戥点两生秤、玄武天蓬**尺,七种法器,对应四方。

法物之中有油灯,须长明不熄。

这是一个女儿对阿耶的最真情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