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八十五章 贞观二十一年,雄起!

贞观二十一年。

元日过后,元鸾、杜笙霞、范百里兄弟还是回了长安城,范铮身边多留了两名长随。

杜笙霞临走前,得意扬扬地冲范铮挤眉弄眼,炫耀她的成果。

得,堂堂华容县君,要沦为三姑六婆了。

眼高于顶的宣节校尉陈祖昌,还真就在汝阳杜氏的小娘子里找到一个投缘的。

小娘子相貌并不出众,话不多,唯有眼神颇为灵动,却低杜笙霞一辈。

范铮取笑老八,日后得称自己“姑父”了。

衙院中的牛皮早就制作完毕,经陈贤德核查,牛皮使用相当,且基本不剩。

诸水的巡察也已完成,旱情势不可免,华州的应对已是尽心竭力,顶着寒风硕壮生长的麦苗,让诸多庄户生起了对抗天灾的信心。

故,陈贤德回京缴诏,懒得在这啃大刀汤饼。

长安城中,杨师道薨,长广长公主薨,夫妻几乎就是前后脚离世,可算是同生共死了。

长广长公主前夫哥赵慈景?

噢,赵慈景尚的是桂阳公主,关我长广长公主什么事?

(玩笑归玩笑,桂阳公主改封长广公主是真事。)

灵堂布置,孝子哭丧。

杨豫之一身孝服,与姨母永嘉长公主眉目传情,一时竟不顾服纪,与之颠鸾倒凤。

左卫将军、酂国公、驸马都尉窦奉节,雄起!

窦奉节带家奴,闯灵堂,捉奸在床。

这个时间点,你细品。

忍够了的窦奉节,不能拿永嘉长公主下手,还不能拿没了靠山的杨豫之下手吗?

只手拖了衣冠不整的杨豫之出府,窦奉节在大庭广众之下,遍数杨豫之罪名,亲执刀,行黥(qíng)、劓(yì)、剕(fèi)、宫、大辟五刑。

黥:面部刺字上墨;

劓:割鼻;

剕:断足;

宫:男去势,女幽闭;

大辟:处死。

这五刑,除大辟,皆不为大唐官方刑罚。

但是,窦奉节出手,本为私怨,哪来的官方刑罚?

《旧唐书》所载,是具五刑杀之。

注意,出处是《旧唐书》,《新唐书》是照搬而已!

其间,杨豫之惨嚎声遍传整坊,而坊正、坊丁、武候及路过的候卫各自转身。

水太深,掺和不起。

范老石不知怎地,竟出现在围观的庶民中,声音不大不小地品评着窦奉节的手艺。

“啧啧,那钢针落得不够果断,劓不够麻利……”

窦奉节下手,当然是追求不麻利。

灵堂上,寿春县主一身孝服,跪坐灵前,纹丝不动。

身为巢剌王李元吉之女,能苟活着便是幸事,即便知道杨豫之并非良配,有选择吗?

如此夫婿,令人作呕,当真不如死了好,大不了出家为阿尼师(尼姑俗称),青灯古佛度残生。

长广长公主次子、杨豫之异父兄赵斌默然。

一母三兄弟,长兄赵节因宫废而亡,胞弟杨豫之行大恶,便是天子也未必保得住他的性命。

这也是继父、阿娘纵容出来的毛病,若是当初就狠狠收拾,或逐于边州,当无性命之忧。

赵、杨两家的香火,系于赵斌一身,只能隐忍。

消息飞一般传入太极宫,将拟于武才人处就寝的贞观天子都惊起。

杨豫之早晚事发,李世民心知肚明。

但是,在守灵时如此没羞没臊,委实没有底线。

“寡廉鲜耻!令人发指!死有余辜!”

皇帝咆哮着挥手,打翻一个铜盆,水洒了一地。

武照声音平静:“陛下息怒,此事已无可挽回,不如令宗正卿视之。”

皇帝不露面,还有少许遮羞。

李世民掩住饱经沧桑的面容,声音里透着疲惫与无力:“令李百药酌情处置罢。”

“喏。”

阴暗的角落里,张阿难弓着身子缓缓出寝宫,身板一点一点地挺直了。

“杀了我!”

被公然去势的杨豫之,痛楚与羞愧交织,两只手无力地捶着石板。

窦奉节呵呵冷笑:“急什么?且待我再鸣锣,替你杨氏扬名。”

杨豫之咬着唇,眼角渗出血泪,咽喉里发出类似呜咽的声音:“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就不顾她的名节?”

窦奉节声如炸雷:“她与你苟合,姨母与外甥之间且不顾名节,我顾她什么名节?”

“这些年,我一忍再忍,换来肆无忌惮的苟且,有人戳着我脊梁骨,骂我乌龟国公!”

面衣掩容,永嘉长公主发足而奔,匆匆跃上厌翟车,驾士迅速扬鞭。

颜面无存。

禁忌之好,虽早知有事发日,却未料竟如此激烈!

一向如面团似的窦奉节,行事竟如此残酷!

要不是有个长公主的身份,她坚信,窦奉节能活剐了她!

年迈的宗正卿李百药,乘着革辂车,晃晃悠悠前行。

老人家受不了颠簸,行慢一点,没毛病。

革辂车与以飞奔的厌翟车几乎是擦肩而过,李百药捂着脑袋:“是哪个外命妇,竟在城内飞驰?永嘉长公主啊,那没事了。”

不怕事情大,就怕这位不要脸的长公主死活杵在那里,继续丢人现眼。

李百药温吞吞到长广长公主府前,戏已落幕,窦奉节虽未行大辟,杨豫之早已经不住折腾,一命呜呼了。

“都散了吧。赵斌,收敛一下,给他一口薄棺、一分荒地,葬了吧。”

后果,只是窦奉节与永嘉长公主和离。

范铮得到这消息,心头直犯嘀咕。

怎么感觉所有的事,最终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了呢?

照这么下去,自己的努力,有意义不?

蹲在自己的职田边上,范铮纠结了许久,终于想明白了。

管他大势如何,自己都必须如犁铧一般,开出一条道来,范百里他们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活着,有时候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

郑铲佝腰薅草,面上带着些许释然。

“使君这小麦长势良好,五月一定能收割。”

范铮扬眉:“你家的地又如何?”

郑铲笑了:“永业田带口分田八十亩,常田四十亩均已种了小麦,因为龙骨水车来得及时,没误了季节,今年应该无碍了。”

成丁授田一顷是立国之初,随着人口的增长,亩数早没法授足了。

范铮看了贺钩雄一眼,贺钩雄笑道:“我那田早就佃出去了,只要他替我交足租庸调就好。”

很清醒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