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八十四章 无奈的老八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八十四章 无奈的老八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衙院一角,板屋数间,三十张牛皮尽数堆放入内,房门尽锁,钥匙唯汤仪典持有。

白直与执刀混杂,负长弓、横刀,持木枪,共同上番,重点值守此处,司兵参军、司兵佐、司兵史分番巡察。

军中的装备,衙门也有一定数量的存货,特殊时期也能使用,别忘了兵曹是干啥的。

因防火防盗,板屋离院墙有一点距离,且有执刀牵来了两条细腰犬。

顺便歪一句,《西游记》里那哮天犬的模样,就是以细腰犬为蓝本的。

以上是明面上的力量,暗中是以雷九为首的四名长随帮衬。

雷九这人,笨嘴拙舌的,做事却格外牢靠。

十家皮影的掌柜、班主带着匠人,经过司兵史带白直、执刀的检查,拎着奇奇怪怪的工具入衙院,见到范铮与陈贤德,伏地大呼。

“草民谢使君(范公)怜悯,为皮影留一线生机!”

范铮摆手:“可不敢贪天之功,这是太子殿下仗义执言,扛住了诸多官员的非议所致。故,尔等要谢,一谢朝廷大恩,二谢陛下仁德,三谢殿下心怀子民。”

这个时候万万不能膨胀,该做的姿势必须做。

范铮虽不喜欢这一套,奈何人在官场、身不由己。

官场最大的特点就是同质化。

这一次,诸人是真的跪谢了。

虽说大唐一般是叉手为礼,可朝会、祭祀及尊卑差异极大时,谢礼还是跪拜为妥。

汤仪典腆着肚儿,眉间现几分狠厉,将规矩逐一道来。

“若有人不听招呼,本官就是拼了前程不要,也得弄死他!”

汤仪典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范铮未必要扮善人,他却必须扮恶人。

陈贤德知晓汤仪典的升迁之路,闻言不禁莞尔。

好嘛,这一位清晰地知道,自己跳跃前进的缘由何在。

每家皮影,由录事史记录掌柜、班主、匠人的姓名与外貌特征,以及所带工具种类、数量,相应的板屋号,各人轮番摁手印。

这份细致,看得陈贤德不住颔首。

若是这般还出纰漏,那就是天意了。

匠人们各自入对应板屋,迫不及待地出手,磨、削、挑等工序顺畅进行着,都想早一点完成人偶的制作。

毕竟,在衙院里制作,外面还有持兵刃的官人,多少有些不自在。

简单品尝过华州特色的膳食,陈贤德骑马,由范铮带路,贺钩雄在前头解说,开始巡查诸水。

虽说诸堤现在略乱,却让陈贤德看到,华州是真在修缮堤坝了。

虽达不到镶瓷的奢华,但垒石是能办到的。

已经垒好的地界,不敢说多少年一遇的洪水,至少能抵挡数次洪水。

“怎么办到的?”

陈贤德略诧异,就是水部司修堤岸,往往还有人推三阻四的。

范铮笑道:“这不难,因为堤坝后面,便是诸豪强的田地。难的是如何保证这品质,延伸到庶民田地所在的堤坝。”

陈贤德轻轻挑了个大拇指。

难怪以庶民出身、浅薄资历、而立之年,范铮就得居高位,仅这一份通透就胜过不少官员。

莫看“检校”二字冠于前,除了品秩之外,三品大员应有的,范铮少了哪一样?

即便自己挂着观风使的名头,可未寻到范铮明显的错漏之前,最多能与范铮平起平坐。

“仅靠丁役修缮诸水堤坝,是不现实的,故准许豪强加入,让他们先修自己那一段,然后限期向两边延伸。”

“观风使也知道豪强的德性,若不先顾他们,绝对不肯主动出力。”

包括后面的乡绅协助县衙治理地方,都是基于这原因。

没有一点好处,想指使谁白干活呐?

有利有弊,这种方式长久了,豪强就会将便利当成福利,到底线逐渐丢失时,开始鱼肉乡里。

然后到忍无可忍的时代,或是天灾**让人活不下去,豪强们就沦为被宰割的对象——猪养肥了,不宰更待何时?

前方,一脸无奈的陈祖昌开道,口若悬河地解说掌故,引得数名花枝招展的小娘子团扇掩口轻笑。

小娘子前方,是落落大方的杜笙霞,身后跟着几名佩横刀的长随。

“山荆有意为她娘家姊妹作伐,尚未婚配的宣节校尉要受罪咯。”

范铮幸灾乐祸地开口。

婆娘们多数有一种奇怪的喜好,乐于为他人牵红线,莫名的成就感啊!

陈贤德古怪地扫了陈祖昌一眼:“使君知其来历否?”

范铮果断回应不知。

谁晓得老八之前跟范百里吹嘘的,到底是真是假?

“曾叔祖陈武帝,生六子,五子早夭,唯余一子名陈昌。”

“西魏兵破荆州,俘陈昌及吾祖宣帝(陈顼),因曾叔祖之故,并未苛待。”

“武帝山陵崩,因陈昌时在北周手中(北周代西魏),不得已立吾伯文帝(陈蒨)为君。”

陈蒨为将军侯安都等推上皇位,除了朝中无人适合接替皇位之外,也因陈蒨在用兵上确实有一套。

陈蒨宠美男韩子高,欲立为男皇后,也是史上一奇迹。

北周这边,坏水直冒,在陈蒨登基后放陈昌及陈顼回南朝陈,纯真的陈昌还写信索要帝位。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侯安都接二王渡江,“失手”将陈昌推入江中,难题迎刃而解。

侯安都有从龙之功,若让陈昌夺位,他下场必然凄惨,不得不为。

但谁能说清楚,有没有陈蒨的授意?

或许是此事让陈顼有了阴影,方才在文帝崩后,悍然夺了侄儿废帝陈伯宗之位。

夺位名正言顺,陈霸先的妻子、太皇太后章要儿记着儿子陈昌的血债,自然不愿陈蒨子嗣坐皇位,下诏废了陈伯宗。

陈蒨的子嗣,以“伯”为字辈;

陈顼的子嗣,以“叔”为字辈。

至于陈伯宗之死,或许是陈顼的手笔,或许是侥幸未死的陈昌所为,谁知道呢?

反正,陈昌还是留了子嗣在北周,而老八正是陈昌之孙。

范铮恍然大悟,难怪老八名陈祖昌,祖父是陈昌啊!

“虽过多年,恩怨难解,各自安好。”陈贤德无限唏嘘。

至于算旧账,还轮不到他们“叔”字辈之后,“伯”字辈还多有入隋为官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