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七十一章 高呼天子圣明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七十一章 高呼天子圣明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朝堂之上。

华州民曹的文牒,令群臣别扭不已。

民部侍郎高履行打了个哈哈:“民曹对接民部,倒是上下一条线了。不过嘛,改动桑麻什么的,华州也自有权处置。”

桑麻之政,从来不是死板得不能动的,县级当然没有资格改变,州级才有这权限。

说到底,这也是一种监督,免得下面的官员不顾庶民死活乱来。

虽说文牒出自华州民曹之手,可从刺史到治中都具名用印了,谁也不能忽视。

贞观天子一声轻笑:“这头倔驴,宁愿让民曹出头,也不肯上表陈述。”

群臣一阵轻笑。

刺史本就直达天听,上表是其专用奏事格式,哪怕只是检校刺史,也不减其权限。

范铮只肯让民曹上文牒于工部、民部,自己却坚决不上表,隐约有点耍小脾气的姿态。

范铮这厮不耍小脾气,味道就不对了。

阎立德慢条斯理地出班:“华州司户参军凤护所奏,乃基于明年出蝗而言。天文、灾祸诸事,秘书省太史局未定,谁敢妄言?”

太史局有测天文的职司,更有向天子预警的功能,李君羡遭祸那一句“女三昌”可是出自太史令之口(《旧唐书·列传十九》载)。

别看太史局的实权不大,可人家对于超凡之道是权威,在朝廷中也只有太常寺太卜署可相提并论。

太史令晃晃悠悠地出班:“虽太史局诸人测过,觉得明年雨水应充沛,出蝗的机率不大,然太史丞李淳风觉得,明年应旱。”

多年媳妇熬成婆,李淳风由那个执掌祭礼的从七品上四大太常博士,左迁为从七品下太史丞。

品秩是左迁了,实权却增加了。

最重要的是,太常博士许多人可以当,太史局的活,能承接的人不多,李淳风恰恰是最专业的。

所有人都知道,太史令职司早晚是李淳风的。

就连皇帝,听到太史令陈述李淳风的意见,都有些坐不住了。

一个个的,要不是华州的文牒,还在跟朕装傻呢?

管它旱不旱、庶民死不死,天天高呼“天子圣明”是吧?

工部……脾气没法发,这位亲家,自从女儿去了均州郧乡县,一直谨言慎行,一点职司之外的话不说。

司农寺也没法讲,就司农少卿唐同人在撑着,然他在农事方面不熟。

京苑总监明坦在朝中就是个闷葫芦,每次被点名出班,亦惜字如金。

不用说,杨弘礼与范铮迁徙,京苑总监的士气多少是受了打击的。

所以,通农事的基本三缄其口,不通的也漠不关心,急人啊!

官员虽多,奈何不干人事的太多!

“太子之意如何?”李世民憋了口气,目光转向李治。

“臣以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哪怕最后不出蝗,防治一下也是好的。”

“臣拙见,可令雍州、同州、商州、虢州、陕州、蒲州、丹州,依华州之策协同处置。但凡有疏漏者,除官,永不录用;蓄意违令,立诛!”

李治的意见,倒也算正常,唯“永不录用”让人看到了太子的峥嵘。

这四个字,皇帝都极少提及。

至于说诛,应该不会有谁蠢到明目张胆的抗命。

暗中使坏懂不懂?

至于明年上述诸州的收成、租庸调,肯定会受影响,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刑部侍郎李道裕缓缓出班:“刑部这边,接到了华州法曹的文牒,陈说检校刺史范铮于郑县少华楼饮宴,遭遇刺杀,幸无恙,刺客亡。”

“这道文牒,刺史不肯用印,司法参军年百岁走刑部渠道禀报。”

李世民一声长叹。

想都不用想,范铮之所以不用印,是明知道黑手出自何方,文牒发了也无用。

但是,这种糊糊事,范铮能忍,别人能忍不?

估计又是一番鸡飞狗跳。

华州。

车马入衙院,雷十三等二十余人分列两侧,两辆朴实的马车,轿帘掀开,元鸾与杜笙霞牵着范百里、范鸣谦下车。

范百里嘟囔道:“我自己能跳!”

六曹公房里的官吏,在治中汤仪典的带领下,到衙院中叉手为礼。

“华州僚属,参见太夫人、夫人及二位衙内!”

为什么不称乡君、县君?

三品官员的母、妻称郡夫人,母的称呼前加“太”字。

虽说范铮还是检校,未能正式让她们有郡夫人名分,可哪个下属不得称夫人?

真叫乡君、县君,你这辈子的前途也就那样了。

衙内是真衙内,至少他们来了就住三堂。

范百里笑嘻嘻地带着范鸣谦回礼:“阿弟要记住,别人向你行礼,你一定得两手交迭前拱,身子微曲,才不至于失礼,阿婆、阿耶娘与兄长才更喜欢你。”

范鸣谦略微笨拙地叉手,然后歪头看向汤仪典,疑惑为什么会在这里看到一张旧面孔。

“阿弟好记性,这位阿伯,请我们吃过百鸟朝凤,就是那特别香粑的鸡肉呀。”

范百里笑道。

范鸣谦嘻嘻笑了,拍手叫道:“好吃!”

不怪范鸣谦格外喜欢,他如今的牙口力量尚且不足,越粑越合他心意。

范铮上前,轻拍范百里肩头。

大郎说话很世故,用“请吃”二字替代“送”,至少圆了汤仪典颜面。

汤仪典笑呵呵的:“少衙内喜欢,改天我再请你吃呀。”

范鸣谦歪头看了一眼兄长,见兄长不表态,才击掌而笑:“好呀,好呀!”

范铮看了一眼,几乎从范老石旧部里捞出来的杂户都来了。

范铮不是京官,他们也就失了防閤这层身份,好处什么的,定远将军府自会补足了,倒是无碍。

与从前不同的是,他们每人腰挎横刀、障刀,背上俱负猎弓、木箭,每一样都在《贞观律》允许的范围内,危险的气息却大增。

范铮估计,与华州府兵对抗,他们至少能对抗一队。

范老石这是怒了,丝毫不顾忌某人的想法啊!

范家称不上豪门世家,也不愿仗势欺人,却不代表任人踩着面皮而上。

范老石这个阿耶,小毛病是不少,可护子孙的心思强过许多人。

范百里撇嘴:“阿耶,你都不回家看看。”

范鸣谦抱着范铮的腿,又哭又笑的。

杜笙霞看着范铮,眼波流动,虽一字未出,却已胜千言万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