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是,看到范铮端着半碗麦饭,面上不盖肥肉,照样努力咀嚼、吞咽的模样,谁能视若无睹呢?

就连李守因,都磨磨蹭蹭地打了点盖住碗底的麦饭,不要肥肉,只要了点豆豉、酸菜,慢慢咀嚼着。

连壳的麦饭当然不好吃,还喇嗓子,李守因好不容易才咽了下去。

这么难吃的东西,难为官奴与蕃户天天吃了。

但是,看到汤仪典大快朵颐的模样,李守因又迟疑了。

当官不是该天天醉生梦死、声色犬马吗?

为什么这些人过得如此辛苦?

李守因只居李氏后宅的方寸之地,不曾见过耶耶的浴血奋战,也不曾见过阿耶的万般无奈,怎知世道艰难?

这些膳食,对京苑总监的官吏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

“猪肉就不说了,为什么不挑瘦一点的弄?”

艰难地咽下全素的饭菜,李守因低声抱怨。

猪肉他也勉强能吃,可谁受得了如此肥腻、挟起来能冒油的大肥肉啊!

范铮置下吃得干干净净的陶碗,由蕃户收拾了去,汗巾擦了擦嘴,淡淡地扫了李守因一眼。

“如果可以挑瘦肉,本官为什么只吃素的?告诉你一个事实,所有干重体力活的,需要重油、重盐,才能够弥补身体所需。”

嗯,这也是一些庄户人家的菜,能咸到齁的原因。

李守因终究不服气:“可是,那个监丞还操着农具去劳作了,你为什么不去干活呢?”

心理失衡了啊!

范铮轻笑:“《三国志》知道吗?诸葛亮为什么不提剑上阵厮杀?是他真的连剑都提不了吗?”

“什么角色,在什么位置,都有相应的安排,除了特殊时期,为上者就不应干底层的事。要是什么都不懂,非要插手,除了坏事,别无他用。”

特别是手下忙得要死的时候,你还要装腔作势摆姿势,就莫怪人不待见了。

你就想想,上官抡锄头,得有几个人打伞、几个人擦汗、几个人送水,搞不好还得铺毼布,有这闲工夫,下面人能干多少活了?

解开对襟布衣扇风,汤仪典笑道:“上官需要去干活?哈哈,你问问整个司农寺,有谁不服的?曲辕犁、改粟为麦、深耕熟耨,哪一样不是上官推出的?”

李守因脸一红,低头不语。

别说是范铮推出了三项,就是一项,也能让李守因无话可说。

李义府有点酸。

来李齐名,品秩相当,这不挺好的吗?

可是,凭什么来济就右迁正五品上中书舍人了呢?

六品到五品这个大台阶,来济轻松跨过,李义府还在台阶下努力踮脚尖。

这就很不服气了!

可来济的仕途比李义府顺畅,除了二人相似的能力、文采,来济还有前朝末死难的父兄忠义之名加持,哪个君王不喜欢忠义的臣子?

不仅是中书舍人,来济还检校中书侍郎了好吗?

哪怕这个检校没有实权,只能当加官看,那也酸!

来济还与令狐德棻修《晋书》了!

令狐德棻因宫废除官,贞观十八年起用为雅州刺史,因公事免职,改与房玄龄等十八人共修《晋书》,实则以令狐德棻为首。

至于后世的《晋书》,主编为什么挂房玄龄,咳咳,不晓得编撰的主要位置,要留给最大的官员么?

这是惯例啊!

明白那些文章,为什么主要编撰者落款都在最后了么?

《旧唐书》倒没有提及来济检校中书侍郎这一段,可李世民写了《饯中书侍郎来济》一诗为证。

“暧暧去尘昏灞岸,飞飞轻盖指河梁。云峰衣结千重叶,雪岫花开几树妆。深悲黄鹤孤舟远,独叹青山别路长。聊将分袂沾巾泪,还用持添离席觞。”

应该是某次来济出长安巡察地方时所写。

李义府就更酸了。

咋,我李义府就不配皇帝写诗么?

老子蜀道山……蜀了也白蜀。

但是,李义府的名声起不来,那就用范铮的事迹夸!

“殿下且看,这《悯农》小诗,词藻并不华丽,一字一句朗朗上口,悲天悯人之意深沉,且可教育小辈珍惜粮食,实在是本朝难得的为民请命佳作。”

太子舍人的位置,就这一点好,能与太子说得上话,有时候说点小话,可引导一下太子的倾向。

至于左右,呵呵,别想多了。

太子的脑瓜子里装些什么,东宫僚属并不清楚,詹事李世勣、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样没摸清这位的底细。

李治微微颔首。

老实说,李治的毛病也不少,可至少在明面上,他的功夫还是做足了。

“命东宫各僚属、十卫率,所有官员熟读《悯农》,并书写万字心得体会。”

李治踌躇满志道。

李义府满嘴苦涩,恨不得给自己两个耳光。

叫你话多!

这下好了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吧?

一万字啊!

即便骈四俪六,李义府写的赋、谏大多也是几百字,写万字得熬上几天。

再说,就《悯农》这一点体量,即便以“左边是一棵枣树,右边还是一棵枣树”的神级阅读理解,也凑不出万字啊!

就这一点而言,李义府他们比后世苦哈哈的打工人逊色多了,人家那是上面放个屁、下面得写四万字的死命令啊!

万字,对李义府等人只是为难,对太子左清道率司阶尉迟宝琳而言,就要命了。

尉迟宝琳当然是读过书的,还是国子监国子学出身。

国子监六学中,国子学最清贵,要说学问么,呵呵,一帮三品以上官员子嗣、国公子孙、二品官员曾孙,他们需要认真学什么?

资荫就是从七品官身,就是混吃等死也能舒坦一辈子,读书,能吃么?

“殿下,臣愚鲁,这破诗要臣写个一两百字,或夸或骂,应该是没问题。可万字,你杀了臣吧!”

尉迟宝琳撒泼打滚。

事实上,请人捉刀也不是不行,只是尉迟宝琳坚决不肯。

写不出来就是写不出来,别玩花里胡哨的。

李治命人拖尉迟宝琳下去,笞二十,免了心得体会,尉迟宝琳乐呵呵地应下了。

才二十笞,算个什么,阿耶揍起来比这狠多了。

“传太子令,免尉迟宝琳太子左清道率司阶,任太子左清道率副率,掌绛州等三府上番府兵。”

这道太子令,让尉迟宝琳自己都瞠目结舌。

挨一顿揍,从六品上司阶就跃居从四品上副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