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旁听生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九十七章 旁听生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山长糜斐随着范百里来到定远将军府,落座奉茶之后,斟字酌句地开口。

“忠武将军,招收这个李守因,怕是要出问题哟。虽说授业本该有教无类,人品却多少得衡量。”

“如铁小壮一般调皮捣蛋,只要本心良善、底线犹存,我们也当好生教导。”

“但是,这个李守因,才落座就与陈利俭起了冲突,小小年纪就妄图以势欺人。”

范铮饮着自家府上中规中矩的茶汤,轻笑一声:“山长须清楚一件事,李守因,他只是个旁听生而已。”

旁听生与临时工一样,进可攻、退可守,不听话随时除名。

糜斐心头顿时有底了。

旁听生不旁听生的倒无所谓,关键是范铮的态度,真以为堂堂山长收拾不了一个纨绔子弟?

信不信让他扎三刻钟的四平马?

范铮对鸟贼与李楷印象不错,不代表他对李守因就一定要迁就。

之前开出的条件不是说着玩的,考查品性是必然之举,若真无可救药,范铮不惜得罪李客师也要将其除名。

“雷十三,加人护着大郎,并安排两个人轮番盯着李守因,防其及身边人靠近敏感位置。”

陆甲生骂骂咧咧地进来,大喇喇地箕坐,接过茶汤就猛灌,丝毫不怕烫的模样。

“兽炭作坊没得搞头了!娘哩,还以为会是青龙坊出来抢买卖,想不到是修行坊在干这缺德事。”

“五文钱一车石炭末子,还真敢下手啊!”

范铮不以为意,反正敦化坊也不靠兽炭作坊过日子,顶多是青龙坊与立政坊的劳力受罪。

陆甲生抱怨归抱怨,敦化坊采买石炭末子的价格纹丝不动,郃阳的石炭末子没有了,还有白水、澄城、韩城三县的石炭末子。

便是修行坊再如何横插一手,也绝无可能将东市所有石炭末子收走,体量就不够。

再说,石炭末子这东西,存储多了,你还得小心它自燃。

本身用石炭末子做兽炭,也没啥技术含量,又不是香兽,范铮初始就想到了竞争这一条。

要不是为了安置劳力,这赚钱不多的兽炭作坊,不开也罢。

“你就是心眼小。”范铮从来不惯着陆甲生,该打击就打击。“从一开始你我就知道,兽炭作坊必然会出现对手。”

陆甲生气呼呼地置碗:“要是青龙坊这么干,我也无话可说,可偏偏是修行坊!”

范铮笑了笑:“不,青龙坊不会干。”

别看侯莫陈羽一副土贼模样,其实心头敞亮着呢。

敦化坊的兽炭作坊他早就了如指掌,之所以没有动作,除了陈利俭这个因素,还与兽炭作坊事多钱少有关。

要不然,青龙坊需要敦化坊安置劳力?

要是立政坊想学着干,可能性还高一点。

也就给坊中挣点微薄的利润而已。

陆甲生龇牙咧嘴,笑容有几分狠色:“不过,我打探得消息,修行坊学都学不像,连口罩都不配给。”

糜斐现出一点悲天悯人的神色,却没开口当圣母。

不要说敦化坊兽炭作坊的口罩是大明大亮的摆开着,从未禁止别人学着使用,就是自己去修行坊苦劝,人家也不会理睬伱。

不要说什么致病的话,那些挖石炭的劳力,有几个不得病的?

病了,没钱治,咳死算毬。

反正,这一茬韭菜黄了,下一茬会长得更好。

就算你劝得十人、百人,你劝得数以万计的劳力与矿主么?

那么几年了,连太医署都没法推广下去啊!

更让人心寒的是,有许多劳力,哪怕能免费领口罩戴上也不愿意。

原因让人心酸,他们觉得,在这个看不到希望的世界里,早死早投胎,说不定下辈子能投个好胎,或者索性投一个畜生胎。

当人,实在太累了。

苟活着的原因,要感谢佛教。

佛门所说十八地狱的第十四地狱叫乌呼地狱,俗讲称之为枉死地狱,自尽的都要入此,受无穷无尽之苦。

说法未必能让人尽信,至少心怀敬畏,少一人自尽,多一份功德。

至于说推敲,嘿嘿,有点意思,其他地狱都有具体的刑罚,如油锅、锯子什么的,唯独乌呼地狱没有。

扫了眼糜斐,陆甲生开口:“坊学能不能再扩一个班,安置一些外来子弟?”

陆甲生也没办法,随着他与外头的交往增多,人情世故难免就增多。

连续有几个商贾明言,想送庶子入敦化坊学了。

除了给庶子谋生路外,还有许多是觉得自家人可信些。

“你认识的商贾,有那么多子嗣要送来?”范铮表示怀疑。

陆甲生咧嘴笑了,嘴角勾歪:“还有不少州衙的都公,也在为子嗣着相哩。”

都公,就是“都”的尊称,一般指吏员、白直。

大唐的吏员,不是世袭的,即便吏员后人也可能衣食无着落。

学一技傍身就很有必要了,工农不可能,商贾没本钱,账房就比较合适。

国子监算学他们也进不去,当然是寻敦化坊学较为容易。

陆甲生还有一点小心思没说,万年县现任明府钮德文态度不友好,到敦化坊是妥妥的找茬模样,他得防着点。

对付官吏,最好的办法是他上级的官吏,州衙的都公没什么品秩,可关键时卡一卡万年县、给治中亓官植通风报信什么的,还是做得到的。

别小瞧了吏员,小吏有时候能成事,也能坏事。

糜斐盘算了一下:“坊学还得招两位先生来,只我四人不够用了。”

糜斐、郦正义、巫桑、蒋乾,应付一拨一拨的娃儿,确实有些吃力,哪怕糜斐的婆娘为辅也不够。

陆甲生摆手:“自己决定!人品好一点,别像那毋坤就行,屁大的事。”

坊学的靡费,香坊与兽炭作坊的利润就足够支撑了,能折腾到哪里去?

“今年郦正义带着学生去了京苑东面监,粗浅地学了一点嫁接的技艺,入秋能否安排他们去学栽种小麦?”

糜斐郑重地提议。

虽然总有人说诸子百家消亡了,但事实是,相当部分学说都是披着儒学的外衣。

法家、纵横家、小说家、农家都是如此。

农学,也是一门必要的功课,即便毋须你扶犁而耕,至少对其中的门道要有所了解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