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一十章 脾气最大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一十章 脾气最大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长安。

金城坊会昌寺,武德元年置;

长寿坊崇义寺,武德三年,桂阳公主(长广长公主)为亡夫赵慈景所立;

晋昌坊楚国寺,立国为楚王李智云所立;

通义坊兴圣寺,原高祖潜龙旧宅,贞观元年立为尼寺;

颁政坊并光寺,贞观五年,废太子李承乾所立;

修德坊宏福寺,原王君廓宅院,贞观八年,李世民为母太穆皇后窦氏所立,神龙元年更名兴福寺;

延康坊西明寺,原魏王李泰府;

安业坊济度寺,萧瑀三个女儿的出家之地;

靖善坊大兴善寺,前朝国寺。

大寺比丘逾三百,小寺比丘过百,整个长安城的僧众就已经过千。

每僧田三十亩,尼二十亩。

这就有三百顷以上的土地脱离了朝廷的掌控,不能征收租庸调,其所应承担的税赋便由其余百姓分摊。

特权的人越多,黔首应分摊的就越多,直到承受不住,轰然倒塌。

祠部司对各寺是有一定的控制权,可架不住一个个权贵相继立寺,僧众日益增多,隐隐有失控之险。

幸而沃鯌从范铮那里讨得三板斧。

簿籍三年一造,沙弥除外,凡不能默三部佛经者,不得发度牒;

清理门徒僧;

如今又借着清除倭僧为由,在各寺内逐一盘查,已经削了三寺的僧尼数量。

宋国公府,商州刺史萧瑀须发横张,对朝廷驱逐倭僧、借机限制诸寺极为不满。

“泱泱大唐,纠纠雄风,岂是倭僧看两眼就能看去的?小家子气,有损大唐声威。”

萧瑀长子、太常少卿、襄城公主驸马都尉萧锐,无奈地抚额。

自家阿耶那个臭脾气哟,指着块石头都能骂半天的。

你只看看济度寺的三个阿妹,法愿、法乐、法灯,谁登门叫过你一声阿耶?

也就是襄城公主好脾气,能忍住不别居,要不然你真是众叛亲离。

自己家的事管不好,倒是对佛门格外热衷,伱有多闲啊!

看看这堂屋里,一圈锃亮的光头,这要换了晚上都不用点蜡烛啊!

虽然知道萧瑀的脾气暴躁,萧锐也只能硬着头皮劝谏:“阿耶,朝廷发话,这是刺探军情,不是我们能置喙的。”

萧瑀勃然大怒,手掌拍得案板哐哐响,茶碗震得瑟瑟发抖:“大唐不是一家一姓的大唐,是君臣用命建起的大唐,老夫凭什么不能评论!”

崇义寺主海光口诵佛号:“阿弥陀佛,居士切勿着相,萧锐檀越也是一片好心。”

这话好似火上浇油,萧瑀指着萧锐破口大骂:“老夫还没有死,府上轮不到你作主!滚犊子!”

萧锐的好脾气,也禁不住热血上头了:“是啊!你是阿耶,你是宋国公,你了不起,你可以罔顾子女死活,阿妹三岁你就忍心送去出家,你当她是人吗?”

“成天在朝堂上倚老卖老,指着谁都是一通臭骂,全不顾你的几个娃儿日后会不会穿小鞋!”

“你要真那么信佛,为什么圣上准你出家,你又缩了?啊?你知不知道,我与二郎他们,在朝中要听多少嘲讽你的话,偏偏还没能力还嘴?”

“五次罢相了,你还不知死活,军情你也要去多嘴,是想萧氏一门绝后吗?你做的是大唐的官,还是倭国的官!”

萧锐的话,一刀一刀,全刺在萧瑀心头上。

大郎对自己的破事,知道得一清二楚,妥妥的家丑外扬,一点情面不留。

怒火中烧的萧瑀,伸手抓起身边的茶碗,照着萧锐砸去。

本来,萧锐只要微微闪避,就能避开这茶碗,偏偏他站得笔直,身子纹丝不动,茶碗砸到额头上,碎成几片,落地再跌得粉碎。

额头上,一缕鲜血沿眉骨而下,润了眼角,湿了鼻梁,红了唇齿,顺着胡须滴滴溅在青石板上,看起来格外狰狞。

“阿耶,做得很好,继续。打死了我,也省得被你拖累到东市口走一遭,继续。”

萧锐连拭都不拭一下,声音平静得吓人。

“都是死人呐!快来人,给大公子上药!”

管家的声音都在颤抖。

常用药物,包括伤药,各府通常都备了有。

萧锐低低地喝了一声:“全部滚开!今天,萧锐便任凭宋国公打杀!”

大兴善寺主悟崐瞪了海光一眼,低声道:“阿弥陀佛!居士修佛,首要修心,妄动无名火,乃心魔所致。依贫僧所见,居士父子之间当相亲相爱,方不枉前世之缘。”

“悟崐至此,导致居士父子失和,罪过!贫僧当回寺,于佛祖面前悔过,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千遍,消弭业障。”

悟崐撤了,其他寺主坐得住吗?

就连煽阴风点鬼火的海光,都小心翼翼地告辞了。

一位少卿、驸马,果真有性命之忧,你就看看空门是否为法外之地吧。

宋国公府门外,诸寺主在悟崐的带领下,与崇义寺主海光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包括而不限于金钟罩、一指禅、二指禅、铁头功、铁臂功、铁腿功、霸王肘。

路过的武候问了一声,悟崐宝相庄严地回应:“阿弥陀佛,檀越有所不知,这是佛门的仪式,除却心中魔。”

武候哦了一声,转身就走。

你头亮你说了算。

萧瑀对着萧锐怒目而视,地上那一滩鲜血,他视而不见。

宋国公要是在意子女的人,就不会送三岁的妹娃子出家了。

在他眼中,天大地大,他的脾气最大。

襄城公主从后院走来,要为萧锐包扎伤口,却被萧锐拒绝了。

“今日之事,无论如何要说个是非,否则,早晚上东市口,你也早晚改嫁。”

这还真不是胡说,王敬直不是因宫废而流岭南了吗,南平公主绝婚、改嫁刘玄意,可麻利了。

没辙,谁让大唐鼓励再婚、不提倡守节呢?

萧瑀怒视了许久,起身:“老夫这就回商州。这府邸,再也不回了。”

终究还是不敢闹大啊!

你当萧瑀心中真没数,真不知道倭僧是在刺探军情吗?

只不过是在倚老卖老,放肆乱喷,以显自己特立独行、众人皆醉我独醒啊!

真肆无忌惮,皇帝贬他时,又怎不敢咆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