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壮哉,安西都护府!

三日一朝,还是如常进行。

对范铮来说,区别只是班次不同,不用再混迹侍御史行列,而是正式有了五品朝官的资格。

至于说朝中事务,带耳朵就行了,很多东西就不是范铮能置喙的。

不是不能说话,是真没那能力介入。

哎,位置太居中了,连想找棵柱子靠一下都不行,殿中侍御史刘仁轨还虎视眈眈地想抓点错处呢。

安西都护郭孝恪禀报,西州隔壁的焉耆国,国主龙突骑支将女儿嫁于西突厥大臣屈利啜之弟,于是胜兵二千的焉耆突然觉得腰板硬了,朝贡什么的,不来了!

好吧,理论上,焉耆还是西突厥的藩国,不朝大唐也说得过去。

但是,你丫利用卡在西州与龟兹之间的地理优势,开始向商贾课以重税,就过分了吧?

上一个这么干的,是被侯君集吓死的高昌国主麹文泰,龙突骑支的记性咋那么差呢?

不会是觉得有后台了,可以大跳了?

郭孝恪可不是什么好脾气,直接上奏折,表示要收拾龙突骑支了。

范铮老老实实听着程咬金他们叫嚣,反正按贞观的风气,就是一个字,打。

硬要说区别的话,就是谁去打、怎么打、何时打。

西域这一头,范铮不是太熟悉,也没法妄言。

反正,大致能知道,西域实质上的宗主国西突厥,也虚有其表了。

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阿史那欲谷设,也就是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弟弟,逃到西突厥,立稳脚跟之后,反客为主,弄死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阿史那薄布,勉强将已经分裂的西突厥五咄陆部、五弩失毕部捏到一起。

然后,阿史那欲谷设膨胀了,吞下吐火罗不说,还遣兵攻打伊州,以试探大唐的成色,结果安西都护郭孝恪率二千轻骑,从乌骨截击,大败西突厥军。

乙毗咄陆可汗怒了,让处月部、处密部围西州天山县,结果又被郭孝恪一顿胖揍,处月部俟斤居住的城被郭孝恪破了,处密部被追击到遏索山而降,斩首过千。

说句不太中听的,郭孝恪原先在大唐诸将中声名不显,要不是曾经跟过李世勣,早被人遗忘了,想不到在安西都护府却大放光彩。

安西都护府的赫赫威名,是从郭孝恪手上打出来的,不可因后来郭孝恪的失误而彻底否决了他的功劳。

也难怪李世勣要推举郭孝恪去安西都护府,这一方水土,还真认郭孝恪这个人。

以一军人马,对抗兵马无数的西突厥,还能摁着对方打。

“京苑总监、华容开国县男,对安西都护府的事,有何见解?”

李世民冷不丁地发问。

范铮恍惚了一下,出班举角笏:“臣不通兵事,就不妄议大局了。只是,臣想请安西都护府多收罗白叠子种籽,让关中等地,百姓房前屋后种上白叠,晒、弹、去籽之后,缝入衣、被、尉、靴御寒,军中御寒衣物也可加入白叠。”

程咬金大笑:“还真是在哪山唱哪歌呢,司农寺管白叠子,妥帖!老汉记得,敦化坊曾经讨了不少白叠子吧?”

范铮笑道:“卢国公好记性。敦化坊现在都是以白叠入夹层,冬日极为暖和,比芦花、抖动强多了。”

抖动……

武将们吭哧吭哧地窃笑,程咬金指着范铮,拍着腿大笑。

笑过之后,程咬金正色:“陛下,这个收罗种籽的事,老程想,到时候能不能先给臣庄上一些?”

梁建方唾弃道:“每次老响马都想占便宜!”

吴黑闼闷哼:“好处休想独吞!”

骂骂咧咧、吵吵嚷嚷,是贞观朝堂亮丽的风景线,但武将们粗糙的言行中,流露出的意向,是明明白白支持范铮的建言。

民部侍郎卢承庆出班:“华容开国县男,这白叠子,适宜关中种植?”

范铮答道:“卢公,敦化坊种植了一年多,完全没问题。”

李世民淡淡地颔首:“那么,葡萄与寒瓜呢?能不能种?”

当然不是说零星种植,别的不说,汉时就已经有寒瓜传入中原了,只是数量极为稀少。

范铮叉手:“能种,但比较挑地,太冷不行。”

长孙无忌好奇:“既然白叠那么好,你京苑总监为什么不自己栽种呢?”

“回赵国公,京苑总监上手,就是大量种植,势必占用粮田,就与大唐农桑之策相左了。”范铮解释道。“百姓的田间地头种植嘛,少可保家人过冬,多可用来售卖,何乐而不为?”

房玄龄点头。

大善,心存黎民,宰辅未必无望。

门下省给事中许敬宗,一语戳破了范铮的目的:“把懒说得那么清新脱俗的,我还是第一次见。”

老奸佞就是那么讨厌!

西头说完说东头,高句丽的局势变化,营州的兵力自然是吃紧的,营州大都督张俭请求增兵。

“幽州大都督府兵力,调七成至营州,以防高句丽。”

一向不太说话的兵部尚书李世勣,主动建言。

范铮欲言又止。

呵呵,营州西面,是契丹与奚族,这两个名义上的大唐羁縻州,就真那么放心?

增兵的目的,倒有一半在防契丹、奚族。

羁縻的好处还是有一点,至少出征时,要羁縻州出仆从军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嘛,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天然的矛盾,摩擦之类的事必不可少,营州都督府在防御高句丽的同时,还要防备契丹与奚族捅刀子。

张俭在营州都督的位置上,压力甚至比郭孝恪还大,营州的镇戌之多,也是大唐罕见的。

所以,张俭的兄长张大师、弟弟张延师,与他号称三戟张家,尽享殊荣,张俭居功甚伟。

司农丞相里玄奖的调停,大约也就是尽人事、听天命,高句丽大莫离支钱盖苏文性子张扬,虽不敢公然翻脸,拒绝停手是绝对不可能的——哪怕大唐以此兴兵也不行!

高句丽、新罗、百济之间的恩怨,那是足够写几百本狗血小说了,总而言之就是,三家只存一家,恩怨自然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