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吃穷你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吃穷你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22 18:41:40 来源:笔趣阁

察院内,李义府堆出虚伪的笑容,从盘长手中接过卷宗。

“安西都护府上报,斩获碛口沙匪千余,依例,我察院职司:将帅战伐,大克杀获,数其俘酋,审其功赏,辨其真伪。”

这一番话,可真是察院的职司,谁都没法辩驳。

“本官知道,西州路远,可再远,活总得有人干不是?当年壁州僚人造反,上官怀仁将军平叛,本官也曾亲赴壁州诺水县监察,成功说服僚人,捉拿从中挑事的弥勒教徒,才坐稳了察院的位置。”

李义府这话,连范铮都没法驳斥。

纵然当日有主从之分,却没人能否认李义府在其中的功劳,这一点,新任监察御史裹行刘谙、华鸣可以佐证。

刘谙叉手:“首席之功,御史台有目共睹,当为后进楷模。”

华鸣叉手:“当年有幸,陪同首席远赴壁州,首席风采犹历历在目。”

嗯,仙人献果,现在还在台狱里逞威呢。

丘神勣郁闷了。

监察御史八名,加两名裹行,总共十个人,你李义府就独占三席,还说个锤子?

“监察御史丘神勣为将门虎子,应该对行伍之事不陌生,不妨走一遭,查验一下安西都护郭孝恪功绩?”

丘神勣握拳,真想给满面假笑的李义府一拳啊!

玄武门外,还是太年轻了,在范铮制成曲辕犁的风头上弹劾,自身成了笑柄。

要不是倚仗阿耶的圣宠,搞不好丘神勣就直接离开御史台了。

按丘行恭的话说,顺风不上逆风上,自找吃灰。

丘行恭虽是当朝名将,奈何与他人格格不入,即便丘神勣去了安西都护府也不招待见的。

甚至,惹恼了郭孝恪,杀了他,然后推沙匪身上,谁又能奈其何?

“西州,本官去!”

丘神勣挺直了身板。

然而,他并不知道,领略大唐大好河山的重要使命,在等待着他。

营州的杏仁、高州的龙凤呈祥汤、松州的牦牛肉倒是让丘神勣吃了个够。

范铮带着巫亹,拉了十刀敦化纸送到国子监祭酒公房。

满头白发的孔颖达点了点范铮:“你可精得猴似的,从巫亹接班之后,都不来国子监转转。”

范铮笑而不语,不接这话。

谁都知道范铮不来的原因,无非是少一些麻烦。

“今秋之后,老夫要致仕了,魏征那头老倔驴也快不行了。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的时代,也该落幕了,让国子监生试用敦化纸,可能就是最后能为你做的事了。”

范铮笑了笑。

“夫子离朝日,范铮定来相送。”

孔颖达摆手:“送什么送?我又不回兖州曲阜县祖地,也不回冀州衡水,就在长安城养老而已。我儿孔志约,现任礼部司员外郎,略通医术,日后有事,稍留情面。”

这不代表孔颖达就一个娃儿,只是他的这个娃儿在官场上,更有名声而已。

抽出一张敦化纸,孔颖达写了两行字,最后一笔忍不住破锋。

置笔,孔颖达的手指微颤,确实是老了。

“不刻意追求书画效果,这敦化纸足够书学使用了。书学的纸张,是国子监批量采买,约一刀三十文,敦化纸定价应低于二十五文。”

“当然,老夫的薄面,让他们试用没问题,却无法强制他们使用。”

这是一个很有节操的老人,否则,越老越贪、晚节不保、最后吃一大嘴,谁能奈何得了他?

几年之后,伱去坟茔找他算账么?

范铮笑容灿烂:“祭酒肯让书学试用,敦化坊便感激不尽了。日后书学但有用纸处,尽可与巫亹相商。”

“待卸职司,祭酒若不嫌弃,来敦化坊一品樊大娘荷叶鸡、葫芦鸭。”

孔颖达笑了,中气略有不足:“是了,到时候叫上颜师古昆仲,吃穷你!”

官场上的事,很多时候是人走茶凉。

孔颖达致仕后,虽不至于门可罗雀,往来的人数必然少很多。

至于说大唐还有弘文馆、崇文馆,得了呗,范铮就没打过它们的主意,总共才几号猫人啊?

司农寺这头,李纬允诺,五成的纸张更改为敦化纸,这可让范铮喜出望外。

在这方面,司农卿郭嗣本的许诺,还不如司农少卿李纬的许诺来得更喜人。

须知,大九卿是随时可能换衙门的,少卿相对要稳定得多。

几个打过交道的衙门走了一趟,留了一些敦化纸给他们试用,是否采买也得待人家试过再说。

民部侍郎高履行却是大手笔,四司的一半用纸直接采买敦化纸,让范铮都惊了一下。

“有啥大惊小怪的,四司的一半多纸,是用于抄录、计算的,又不存档,也非公文,本官当然有权处置。”

还有一个原因,是唐俭基本不理民部的具体事务,侍郎卢承庆抓大放小,这种小事本就是他职司内的事。

倒是在礼部,颜面不太管用,礼部侍郎令狐德棻委婉地告诉范铮,礼部使用的纸张,与寻常用纸不一样,有固定的材料、格式、味道等要求,甚至繁复到一祭一规格的地步,只能抱歉了。

顺带,范铮认识了礼部员外郎孔志约,相貌端正、少有大言,论年龄给范铮为叔都绰绰有余。

兵部倒不在意敦化纸的品质如何,只要能书写、便于保存,细节无所谓了,兵部侍郎崔敦礼一口应下了庞大的数目。

兵部下属各府用纸且不说,仅驾部司的一千六百三十九驿所,消耗量就很庞大,何况还有测绘天下地图的职方司。

出人意料的是,玄都观主陈矩年道长听说敦化纸的事,亲手抄录了一篇经文之后,让玄都观定下来,每年采买一定数量的敦化纸为善信抄录经书。

然后,太真观观主、坤道悟真也定下例子,每年采买若干敦化纸使用。

范铮明白,太真观是看在凤真道长、晋阳公主李明达的颜面上,加以关照敦化坊。

哎,李明达是个好公主,品行没得说,可惜这身体是弱了点,改天让杜笙霞去太真观上香,稍稍安慰一下她。

这么一算,明年的敦化纸,大半产量就已经定向了。

这不就妥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