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百二十一章 骆宾王荐人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百二十一章 骆宾王荐人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2 17:07:28 来源:笔趣阁

六月。

恒州大雨,滹沱河泛滥,溺五千余家;

蒲州汾阴县暴雨,漂溺居人,浸坏庐舍;

河北诸州大水。

中书令柳奭兼吏部尚书。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至少此际的鸿胪寺是欢喜的。

典客史盘长为永徽天子旨授正九品上掌客,跳过典客府、典客两个等级,一举入流。

旨授由吏部郎中马觊所拟,吏部侍郎刘祥道审核,永徽天子加印信。

整个过程,没柳奭这兼吏部尚书什么事,难免让柳奭心头惶恐。

外甥女那皇后之位,似乎岌岌可危了啊!

故而,这一年多来,柳奭刻意减少了入宫觐见皇后的次数,有意撇开关系。

盘长虽知富贵因何而来,却因范铮提前的警告,只能笑呵呵地谢天子隆恩,绝口不提消息之事。

然而,盘长的行踪,本就不是什么保密的事,不过一旬便为典客、典客府、典客史、宾仆、掌固所尽知,去除了一些乏味的日常后,痕迹终究露了出来。

这个年头,许多案子也是这么用排除法查出来的。

虽没法知道盘长具体探查到什么,却不妨碍这些流外官与吏员大致明白了,打探到合适的消息,未必不能一跃而起。

于是出现了一个奇景,每日下衙之后,典客署一帮流外官、吏员全部更换庶民服饰,在北城区域内的各坊流窜,比游侠儿还游侠儿。

南城,诸如敦化坊之地?

得了呗,谁不知道长安城南贱北贵,北城的房课都得贵一倍?

相较而言,敦化坊那种犄角旮旯能出范铮及这帮坊学生,都是很希奇的事。

范铮闻讯,也是哭笑不得。

都是为官身而魔怔了,比自家同姓后辈范进也差不多。

无数人在外头闲逛,也就盘长一个立了功勋,怎么就想着“我也能”呢?

但这事根本无法劝阻,就像后世买某票魔怔之人一样,总以为自己是天命所归呢,谁劝那是在结仇。

鸿胪寺这股歪风邪气,竟渐渐传染了小半个长安城的官吏,歪打正着,因此发现了不少偷鸡摸狗的事,倒是为黎庶的平安作了不少贡献。

归府,范铮意外地发现,万年主簿骆宾王携一绛戺衣青年拜谒。

“稀奇了,本官简拔你时,你都未曾登门,今日倒临府中。”

骆宾王不以为意地捻起一块甑糕食用,顺便呷了口茶汤:“虽蒙上官拔擢,但观光如锥在囊中,早晚锋芒毕露。”

别人说这话叫狂妄,但小作文能手骆宾王说这话,叫陈述事实。

虽然骆宾王一辈子的官职都不出众,但谁也不能否认初唐四杰年龄最大这位的才能……与疯狂。

范百里撇嘴:“鹅,鹅,鹅,曲脖向天歌。拔毛兑点水,一煮一大锅。”

骆宾王面色瞬间黑了。

他听出来了,范百里是在嘲讽呢。

“朝请郎好文采。”骆宾王干笑。

骆宾王倚仗范铮的青睐,确实有些放肆了,公子看不惯也是难免的。

若不想以后为范百里记恨,低头在所难免。

范铮笑道:“小儿辈歌谣,莫挂怀。”

“下官此来,为荐录事佐季湜。”骆宾王端正了态度。“季湜出自陇西季氏,人称季氏为驼李。”

驼李之称是有典故的,魏孝文帝定四姓时,陇西季氏为大姓,星夜骑骆驼奔赴洛阳,谋四姓之位。

偏偏晚了一步,魏孝文帝已定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为北魏四姓望族。

故季氏为人取笑,以驼李相称。驼,骆驼;

李,季差一点。

范铮认真地看了骆宾王一眼:“荐人的理由是什么呢?”

前朝的陇西郡,武德元年改渭州,在陇右道处于二线,四面皆大唐州县,离吐谷浑与党项羌拓跋氏还有一段距离呢。

“季氏触角遍及吐蕃、吐谷浑、拓跋氏、安西都护府、西突厥、昭武九姓。”骆宾王认真地解释。“季湜本人精通二十余种番语,在万年县屈才了。”

精通番语,也不过是个译语的位置。

但季氏的触角,就太让人惊讶了。

“甚好,本官近日知会吏部,徙季湜至典客署。”

范铮也不矫情,直接应下了。

季湜这背景,应用得好了,恰如鸿胪寺伸展了双臂。

骆宾王笑道:“本来还欲荐旧桂阳令阮嵩,却思其妻阎氏善妒,作罢。”

阮嵩贞观中为桂阳令,在县衙会客,召官娃歌舞,阎氏披发、跣足、袒臂,拔刀至席间,客人惊走,官娃逃散,阮嵩狼狈钻床底。

咳咳,可见大唐的一些婆娘,还是很彪悍的。

刺史崔邈闻知,为阮嵩作考课判词:“妇强夫弱,内刚外柔。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肃;妻既礼教不修,夫又精神何在?考下。”

符文下,阮嵩解任。

所以,娶妻不贤,怎生为官?

就算你能挣个一官半职,也能给你活生生折腾没了。

有点脑子的婆娘,当着外人笑眯眯,转头请夫君跪搓衣板,面子里子兼顾。

范铮笑问季湜:“季家郎君可成婚?”

骆宾王又想多嘴,却为范铮所阻。

季湜笑道:“下官成亲三年,大郎周岁。拙荆非名门之后,只小家碧玉,却胜在知书达礼。”

季湜显然是明白范铮与骆宾王之意,知道家室不能为前途之负累。

但是,阮嵩与阎氏也委实少见,季湜自认琴瑟和鸣,绝对不至于到这田地。

若是自己远行,婆娘纵不乐意,也只会在耳畔抱怨两声。

范铮笑道:“行人的职司,便有出使番邦封建、吊唁之责,一些边远之处,来回经提供年。却不知,家眷可能接受?”

“如王玄策一般遭遇战事,虽非尽皆如此,但机率不低。”

这却是实话,鸿胪寺行人出使,暴毙、病亡、贼杀、敌袭,其实是常事。

不要总盯着那几个成功的前辈说话,成仁的前辈数不胜数。

季湜笑道:“陇西季氏子弟,自幼练武习文,步、马、驼,俱可杀贼。”

啧,大家族就是不一般。

能步、马俱战就已经很不错了,连骆驼上都能一战,实属罕见。

因为,骆驼兵在当世大唐还不成形。

季湜的意思,他未必干得如王玄策那么漂亮,却也不会束手就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