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百二十章 急奏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百二十章 急奏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22 17:07:28 来源:笔趣阁

“水部郎中陈贤德请修缮整条渭水。”永徽天子烦恼地挠头。“哪里还有这许多钱粮供他折腾?”

几名随侍的朝臣也无计可施。

钱这东西,永远都不会够用的。

万年宫监丞凤矗禀报:“陛下,损毁的山体、缭墙、院基,非数千工不能修缮。”

自从被范铮踢来此地,凤矗就没事挪过窝,似乎喜欢上这里的清静。

永徽天子不悦地挑眉:“万年宫不会自己安排?”

副监阎玄邃无奈出言:“昔日万年宫修缮,所用民夫,俱出自麟游县。今麟游县灾患,官民自顾不暇,不可为也。”

在一旁教李弘握笔的武曌轻笑:“这有何难?调附从李元景的蕃户前来即可。至于修缮渭水,可告知陈贤德,事分轻重缓急,依次而行。”

当初李元景案,牵涉之人近万,俱是不通农事,贬为蕃户也无大用,倒是拉来从事修缮的基本劳作,应该能用。

武曌对阎玄邃的身份心知肚明,故而说话时刻意不去针对。

否则,刚才的话就没那么中听了。

武曌的嘴毒起来,那也是能杀人的。

至于陈贤德的请求,初听上去吓人,如武曌般梳理一下,也就那么回事吧。

你总不能所有堤坝都去修吧,当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

陈贤德的奏请,有点针对上一道诏令的意思,心头憋气了呗。

将作少匠刘审礼启奏:“尚需右校署出匠人掌版筑、涂泥、丹雘;库谷监在鄠县,就谷监在盩厔县,百工监在陈仓,虽不掌版筑之事,亦可抽匠户为辅。”

版筑,指夯土为墙,立板夹起夯实。

涂泥这道工序,后世都正常存在。

丹雘,简而言之就是上涂料了。

具体操作肯定是劳役干,可也得匠户传授一下技巧,顺带把关。

刘审礼原为左骁卫翊府中郎将,阿耶刘德威于永徽三年薨,丁忧去职,而后起用。

刘审礼为人孝悌,事祖母元氏极孝,世所共赞。

其生母郑氏早亡,继母平寿县主带子刘延景嫁刘德威,刘审礼待平寿县主恭谨、待刘延景友爱,不曾短丝毫用度。

人是个好人,能力稍稍平庸了点。

守尚书侍郎来济呈上鸿胪寺的急奏,缓缓退下。

这个不伦不类的尚书侍郎,是在《旧唐书》里出现的。

《唐六典》中,此时对应的是尚书左右丞,龙朔二年改左右肃机。

永徽天子打开奏折看了一眼,鼻孔里哼了一声,面色不大好看了。

素和贵去不去柏海,倒是与大唐没有半点关系,他就是愿意去星宿海当星宿老怪、练吸星**也由他。

祁连山到张掖的互市开通了,自然而然会有人接手与张掖互市监沟通,把这条线路续上。

利益之事,本就如此。

本来用过就丢的素和贵,居然不甘心就此默默无闻,暗中与吐蕃纰论寒调傍勾连了。

尤其范铮还注明“此为典客史盘长无意所见”,就更增添了可信度。

“吐蕃狼子野心,再加上素和贵提供一些消息,慕容诺曷钵要吃亏咯。”

永徽天子靠在椅背上,粗略地判断了一番。

不过,素和贵暂时不可能远赴吐蕃,自然不能将吐谷浑的机密全抖露出去,吐蕃即便能获利也有限。问题是,慕容诺曷钵也不省心啊!

不是说吐谷浑与大唐离心离德,莫说国与国之间,就是大唐的州县之间,甚至是两庄之间,都可能起龃龉,有点啥怨念再正常不过了。

主要矛盾还是在鄯州左近,莫离驿、大莫门城、树敦城集中在这一片,这也是整个吐谷浑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虽然此地与鄯州以赤岭为界,且吐谷浑早已沦落为臣邦,架不住有好事的牧民总想偷越国界,效仿先祖来上一把无本买卖。

成了,日后没有烦恼;

败了,日后也没有烦恼。

总而言之,边境大摩擦没有,小摩擦隔三差五,也挺腻歪的。

“陛下,弘化长公主上表,请求秋季回长安探亲。”

理论上,弘化长公主所探之亲应该是永徽天子,因为从法理上来说,她已经过继为太宗之女。

但她有自己的阿耶娘,再怎么过继也影响不了她的孺慕之情。

永徽天子正要应下,武曌淡淡地开口了:“哦?吐谷浑可敦要来了?”

虽然此言有内宫干政之嫌,但不过分。

真要追究内宫干政,当年文德皇后为魏征说情,难道不是干政?

永徽天子怔了一下,眉开眼笑:“弘化长公主要归来,大唐自是要欢迎的。尤福贵,好生安排。”

尤福贵低眉顺眼地应承。

天子之意自是极好的,有什么不妥之处必然是尤福贵之过。

武曌看似漫不经心的话,却是在提醒永徽天子,弘化公主的身份与立场,可不仅仅是站大唐这一头。

永徽天子虽睿智,阅历却是一块短板,武曌的及时提醒,弥补了他的不足。

所以说啊,娶妻娶贤……

至于昭仪是不是正妻,永徽天子选择性地忘了。

什么三妻四妾,什么诸侯有九妻,对不起,别的朝代不好说,在大唐,真正的妻只有一位,余皆媵妾美化名称。

不过,这吐蕃还是没熄了下高原的心思,即便范铮给他们指了南下天竺的路亦如此。

呵呵,登天军的人数,还是太少了啊!

“诏令鲜于匡济,登天军初见成效,朕心甚慰,准荫鲜于匡济一子封县子。若可能,登天军再扩一倍人数,封侯指日可待!”

永徽天子开口。

执笔的中书舍人李义府苦笑:“陛下,此诏令会不会被政事堂封驳?”

紧要的诏令,须经政事堂,门下省就有封驳之权。

永徽天子摆手。

所处位置不同,李义府自然理解不了永徽天子的想法。

他若许荫县子、准日后封侯,政事堂的宰辅们肯定会反对,尤其是倔头巴脑的褚遂良。

可搭上扩建登天军一事,封爵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大唐本就艰难的财政,再加上登天军扩建,日子还过不过了?

扩建必然通不过,作为补偿,封爵定然毫无阻碍。

用不着加以文雅的词汇,这就是折中而已,就连上集市买个菜都可能用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