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百零二章 瓜田李下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百零二章 瓜田李下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李泰薨后,对于濮王府的监视已经撤消,杜笙霞早就攒了许久的裘衣、小食,遣防閤带去均州郧乡县,送给濮国太妃阎婉。

濮王之位,由李徽承嗣,阎婉自动升级。

小道消息,阎婉已相中郧乡县豪强周氏之女,有意待李徽服纪完毕后,令李徽娶之。

没有人会去在意一个李徽,嗣王是默认没有皇位继承权的。

同时,亲王府、亲王国、帐内府、亲事府也一并撤销,嗣王与郡王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

手头没兵权,再是王也就那样。

这也是权力争夺中,为什么会留许多嗣王不斩尽杀绝的缘故。

已经没有威胁了,不必再多费手脚。

再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谁开这种恶例,到自己家时,你以为不会断绝苗裔吗?

连九成宫副监阎玄邃,都破天荒地去了一趟濮王府,看望阔别已久的阿妹,顺便吊唁一下妹夫。

宫中的隐秘,阎玄邃多少是知道的,可他没脸借此上一两个台阶。

亏心。

只能说要脸的人,往往难混出头,你把面皮一抹,不好歹能混个大夫级别了吗?

范铮对此保持沉默,任由瓜婆娘施为,不发表任何意见。

反正,府上的钱财,瓜婆娘有权直接动用。

李泰薨了,阎婉与杜笙霞是手帕交,有来往正常,换范铮说话就变味了。

咋,范某也有孟德之风?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范铮并不知道,杜笙霞送礼物到郧乡县的举动,宫中了如指掌。

内宫,金水河畔,延嘉殿中。

永徽天子卧于武曌腿上,武曌耐心细致地为其采耳。

没有日用棉签的时代,采耳是需要技术与耐心的,一不小心能让人痛得要死。

“好了,陛下可以舒坦几天了。”

武曌收起挖耳勺,示意宫人拿去清洗、晾晒。

永徽天子哼哼两声,躺在她腿上不动。

横卧美人膝,又香又软,还有弹性,舒坦。

“烦死了!那个皇后、淑妃,她们心头就没有一点数吗?天天为了屁大的事争吵,何不干脆打死一个爽利?”

永徽天子抱怨道。

在朝堂上与朝臣斗、与元舅斗,回内宫就是想清静清静,结果内宫斗得鸡飞狗跳!

谁先抢了南海的小舟、谁的宫人又跋扈无礼,谁又哭哭啼啼诉冤屈……

几十岁的人了,装什么纯情小娘子?

纵然王皇后、萧淑妃当年有那么一点情分在,可情分会随着轰盆打甑,渐渐演变成对面千里。

武曌笑而不语。

莫以为此时落井下石是什么好事,那会在某一天引起天子恶感的。

永徽天子喜欢往延嘉殿跑,是真贪图她的姿色吗?

不,最主要的缘由,是因为武曌知进退,不该说话的时候,半句都没有。

汉子在外头做事,回家最希望的,是一个清静与温馨的环境啊!

一个包容的婆娘,远比姿色出众的婆娘强得太多,要不老话怎么说娶妻娶贤呢?永徽天子对谁当皇后并不在意,但前提是你得镇得住内宫。

“华容郡夫人送了一车礼物给濮国太妃。”永徽天子随意地开口。

昭仪当日处理过太子内宫事宜,对这些事情知道得远比他人多,故而永徽天子也不忌惮让她知晓。

“这是濮国太妃昔日的手帕交啊!当年断往来,是因为她但有举动,遭罪的一定是濮恭王。”

“濮恭王薨,忌讳除,探故交自是情理之中。”

“就是不知华容侯有无插手?”

永徽天子细细想了一下:“咦?华容侯竟纹丝不动?”

按常理,此际范铮多少应该表示一下,以向永徽天子示好啊!

武曌噗哧一声笑了:“他若有什么表示,陛下才应该当心吧?”

永徽天子怔了怔,才反应过来。

合着,范铮什么都不做,才是最稳妥的?

武曌轻笑,伸出手指按压永徽天子的额头、面颊:“妾听太宗言,范铮此人,不知腹中藏了多少奇奇怪怪的东西,若能尽得,当利于大唐。”

永徽天子舒服地哼了一声,暗自计算。

什么改粟为麦、曲辕犁、分段运输法、滑翔机、热气球、酒精、羊毛且不说,只前几日在朝堂上提的尖底船,竟让阎立本此等建造宗师都震惊。

年幼时不懂这些物件的价值,待长大了,自然知道,这些东西从侧面给了大唐多少辅助!

要是范铮还能掏出此等好物……

想想就让人激动。

“太尉并户部密奏,据华容侯所言,倭国有一座足以开采数百年的银山。”

“海路遥远,且风急浪高,楼船不堪大用,唯华容侯所议尖底船可期盼,就是不知将作监几时能如愿建出。”

永徽天子毫不掩饰自己觊觎银山之心。

还是穷闹的。

水旱蝗灾、地震频发;

与高句丽的征战虽战果不大,却每年在持续;

咬牙建立的登天军,也是个吞金兽,除了粮草、兵甲,靡费已过万贯,伤亡已逾千人。

还好,登天军的绝大多数人,路死沟埋,连抚恤都不需要。

永徽天子都下诏,减少尚食局、尚衣局的开支,以支撑登天军的开销。

还好,以敦化坊为首的捐助,多少缓解了一些压力。

武曌扬眉:“虽倭国银山可取,然大唐近年钱粮吃紧,陛下须先顾当前。”

话委婉,意思却比较直接。

未来的大饼,先别画,把肚子填饱再说。

没个三五年,你的尖底船是绝对没影的。

按说,后宫不当干政,然武曌是个例外。

永徽天子不开口,她也绝对不提起;

永徽天子开口,她能应对如流,且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有时还能互相辩驳一番。

相比之下,皇后、淑妃只会来一句“不干政”,胸中实无一策,永徽天子自然难免嫌弃。

武曌的见解不见得一定正确,可她至少敢说,加上家世之故,见识自是胜过内宫诸人。

婆娘对汉子感兴趣,除了他的外表、身份、钱财、体魄,还可能是因为他的才华。

同理,汉子对婆娘感兴趣,除了她的容貌、阿堵物,也会为才华所吸引。

永徽天子对武曌的感觉,除了姿色、宁静,还有她能跟上自己思路的才华。

美丽的皮囊千篇一律,共鸣的灵魂万里挑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