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七百章 痴醉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七百章 痴醉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对于阎立本这种痴醉于绘画、建筑的技术官僚来说,范铮不经意的点拨,打破了他心头的一堵城墙。

是啊,船底为什么一定是平的呢?

窗户纸捅破了,并不代表就能立马上手尖底船。

结构的改变,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的,更需要无数的匠师集思广益,然后一次次试验、一次次改良。

但方向有了,成功之路还会远么?

阎立本站在殿中,全然不顾朝仪,手指在虚空勾勒着线条,如入无人之境。

殿中侍御史王旭正欲出班弹劾阎立本失仪,却见永徽天子摆手示意退下,只能无奈站一侧。

永徽天子见过濮王痴醉于书画的神情,自然也清楚,阎立本这是为范铮启发,有所悟了。

这时候讲究虚礼、打断阎立本,失去的也许永远都找不回来。

灵光突现的状态是极难得的,为此让世俗礼法稍稍退让,永徽天子也觉得值。

良久,阎立本才从旁若无人的状态走出来,赶紧举笏请罪:“臣得鸿胪卿启发,一时略有所悟,有失朝仪,请陛下降罪。”

永徽天子笑了一声:“确实有罪,就罚你好生造出舟师横行大海。”

阎立本精神抖擞:“臣自当竭尽所能,为大唐造出海上利器!”

永徽天子的意思,臣子们看得一清二楚,既顾了殿中侍御史维持朝仪的职司,也给了阎立本一个台阶下。

脾气向来略怪的阎立本,笑着道:“今日承鸿胪卿指点,无以为谢,日后当为华容侯阖府一书丹青。”

阎氏兄弟的建造、绘画,在大唐是并驾齐驱的,阎立本胜于阎立德之处在于,他的丹青多存于世。

但阎立本耻于应奉而画,更少为私人而出手,朝中重臣想求一画而不可得。

他可不是啥死了才出名的画师。

莫谈润笔,阎立本的家资比许多人都丰厚。

范铮笑道:“如此甚好!”

想来即便范老石如何俗气,还是愿意为子孙留下肖像的。

“倭国对大唐,虽上次有争礼之事,此次似乎还恭顺。”

礼部尚书房遗直说道。

他倒没啥坏心,纯粹是阿娘卢氏护得太好了,没见识过世道险恶。

范铮呵呵一笑:“房尚书看事物,还是略表面了些。”

“倭国与大唐如何,并不取决于态度。倭国必然与大唐为敌,早晚的事。”

“诸公当记得册封新罗王与朝廷训斥百济王之事,我朝的态度很明朗,支持新罗、打压百济。”

“百济与高句丽、倭国俱有勾连,与倭国的交情甚至到可以相互托孤的地步。”

“若大唐与百济起战事,仅隔一海峡的倭国会袖手旁观?”

这是天然的立场之别,与个人好恶无关。

百济与倭国延绵数百年的交情,甚至苏我虾夷引入的佛教,都是从百济这头来的。

倭国要来大唐,还必须以百济为中转。

这就是此时航海技术的现状。

倒是返航时可以借洋流,直接走外海抵达倭国东面。

长孙无忌颔首:“本官认可这说法。倭国不妨晾一阵子。”

退朝后,高履行弃廊下食,尾随范铮入鸿胪寺。

没法,廊下食规矩多,姿态要端正、不能说话,动不动就被殿中侍御史小本本记下罚俸,难受!吃官厨嘛,就没那么多讲究了,何况还不是本部的官厨。

“古董羹、羊肉卷、灯影犏牛肉、酥肉、腐竹、金钱肉……你鸿胪寺的官厨竟比户部还丰盛!”

高履行面目全非。

户部管着大唐的钱,还没有鸿胪寺吃得舒畅呐!

范铮得意地烫了一漏勺牛肉,蘸着食手专为他调的蘸水,惬意地大快朵颐。

食手真的很了解范铮的口味,加了正常调料,放入专门炸过秦椒油,却没有放范铮不喜的木姜子油,辣味刚刚好。

冷天来上那么一锅古董羹,吃了冒一身热汗,给个县公都不换。

“你以为田达真收的重金哪里去了?喏,就在你嘴边。”

范铮小小刺激了一下高履行。

高履行的手停顿了,到嘴边的肉突然不香了。

为什么,为什么户部不能光明正大的收受贿赂啊!

饱餐之后,高履行严肃地看向范铮:“你我也是老相识,且有甄邦居中联系,就莫谈虚的。”

“倭国有银山之事,可当真?能让大唐发掘多少年?”

高履行必须上心,因为少府监诸铸钱监那九十九口铸钱铜炉,根本弥补不了铜钱的巨大缺口。

也正因此,大唐形成了实质性的货币紧缺,也就是俗称的钱贵,才导致米价多年来一直稳在二十文一斗。

正常的历史规律,米价在一定时期,总会有缓慢的增长,这是良性涨价。

范铮笑道:“保真,你就是倾力挖上千年也未必能挖完。”

当然,前提是以现在的生产力衡量。

高履行满心欢喜地找他表兄长孙无忌商议了。

真有储量,将作监尖底船的研制,勒紧裤腰带也得支持啊!——

吉士长丹、吉士驹在四方馆枯等了几天,感受到了大唐的冷淡。

好不容易撞见通事舍人乔宝明,他说话全带鼻腔啊!

情不自禁地,吉士长丹与吉士驹小声地咒骂早已入土的舒明大王。

但凡他别那么倔强,自己现在不吃香喝辣吗?

跪拜而已,跟平日的跪坐区别很大吗?

两匹银马都没解开大唐的积怨,可想而知,舒明大王造了多大的孽。

关键是,带了那么多随从到长安城,不能妥善安置的话,人吃马嚼的靡费是一个天文数字。

哪怕把那些留学僧扔去寺庙挂单,也能减轻许多负担。

倭国的小日子,也并不好过啊!

总算吉士长丹走通了一个门路,在大慈恩寺译经的玄奘法师同意留道昭为徒。

算是一个突破。

“你说,大慈恩寺是真看上了道昭的慧根,还是看上了我们送的夜明珠?”

吉士驹满眼迷茫地开口。

吉士长丹眼带智慧:“大慈恩寺看上了夜明珠,玄奘法师看上了道昭的慧根,没毛病。”

年轻一些的吉士驹总觉得憋屈:“为什么一定要来大唐受这个气?”

吉士长丹的面色肃然:“因为,大唐手握雄兵;因为,大唐的发展远超倭国;因为,这里是天下中心。”

不学各种制度、技术回难波,是无法让倭国的工农技艺升级、朝廷集中权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