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六百三十章 贞观二十三年,牛皮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六百三十章 贞观二十三年,牛皮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天依然冷,时不时飘着细碎的雪花,多少滋润了干涸的黄土地。

麦苗茁壮的长势中,迎来了贞观二十三年的新风。

敦化坊中,沿街道搭建了不少可避风雪的棚子,棚内的桌子、条凳、碗箸都让人眼睛一亮。

陆乙生办事依旧井井有条,让坊民循旧例密集成婚,亦无人道声不是,最多就是挑日子时上下几天。

坊中的娃儿、妹娃子,在范百里、范鸣谦、陆飞甲在带领下,一个个到温水盆里洗干净脸与手,假模假样地扯直了衣襟,沿着棚口鱼贯而入,依序坐到条凳上。

陆乙生过来瞅了一眼:“吆喝,给事郎领得挺好的嘛!给他们先上席!”

规矩是规矩,但少有人用严苛的规矩要求娃儿,馋不是娃儿的天性么?

除了安排两个婆娘给娃儿们挟菜、挑鱼刺,也就没人过多去管他们了。

没法,对许多娃儿来说,鱼刺是他们绕不过的一道槛,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在喉咙里了。

没有大人在侧,娃儿尽量不要食鱼,那些细细的刺他们多数无法剔干净。

范百里合掌:“祝新人百年好合!”

范鸣谦、陆飞甲带着娃儿、妹娃子,跟着念出了这一句祝福。

不管是哪个年代,天真无邪的娃儿、妹娃子,自发道来的祝福是最讨喜的。

新人自不在此棚,但总有人将范百里他们的祝福传扬出去,在场的每一个娃儿、妹娃子都更得坊民青睐。

谁不喜欢一个聪明懂事、心地善良娃儿,而去喜欢到处破坏、胡作非为的娃儿?

对娃儿们来说,吃席是最欢喜的事。

即便如范百里、范鸣谦的家世,府上食手厨艺不差,依旧觉得隔锅香,这就是天性。

或许,贪图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小伙伴们凑一起的热闹。

食不言在这里是不存在的,没人能禁止一群娃儿叽叽喳喳,范百里能让他们依序用膳都很了不起咯。

许多时候,都是鸡同鸭讲,却不妨碍棚内飘荡着快活的笑声。

“兄长,我要吃酥肉。”范鸣谦叫道。

酥肉并非刚刚炸出铛,而是切片煮入汤中,松软可口,入嘴即化,位置却离范鸣谦远了些,他的小短手够不着。

范百里缓缓起身,执长把勺捞了些酥肉入范鸣谦碗中,范鸣谦顿时眉开眼笑,低头“啊呜”一口吃了一片酥肉。

棚内的婆娘笑道:“儒林郎有给事郎爱护,此生当无忧矣!给事郎为何不捞尽酥肉给儒林郎食用?大不了,老妪再去添一碗。”

范百里笑道:“阿耶娘说了,不可偏食,故阿弟喜食酥肉也不能只食此菜肴。再者,无论多喜食菜肴,亦不准独霸,要与伙伴同享。”

婆娘叹道:“这等家教,活该世代富贵!”

陆乙生吸溜了一块颤巍巍的扣肉,点头道:“那是。范百里自幼最讲道理。”

嗯,偶尔范百里也会用拳脚讲道理。

一名面生的年轻书生抬脚欲入棚中,却结结实实撞上一个铁塔似的身躯。

陆乙生从一旁过来,审视着这名书生:“兄台面生得紧,不知是哪里人氏?”

书生挑眉,神气之极:“我乃潭州士子汤仪国,进京赶考,奉从兄之命给华容侯带些许礼物。”

雷十三闷哼了一声:“入席去他棚,此处不便。”

倒没人在意他是否随礼了,敦化坊内租屋住的书生,同样有不少人白吃。人离乡贱,敦化坊的饭会(筵席),常有客作汉(外出劳作之人)、打毷氉(落第)的书生,囊中羞涩来蹭口吃食,也素来无人问津。

人呐,谁没个起伏的时候?

陆乙生闻得送礼,也只是笑笑。

侯府的乌头门,对坊民来说并无阻挡,你一外乡人送礼,呵呵,提着猪头你都进不了庙门。

汤仪国坐到他处,口中兀自炫耀:“我从兄汤仪典,可是雍州别驾!”

笑声四起。

众所周知,雍州别驾是我敦化坊的范铮,怎么就成汤仪典了?

却无人纠正他的话,爱咋吹咋吹吧。

酒足饭饱,汤仪国满口大话,竟敢代汤仪典宣称,要免了敦化坊的租庸调,却不知在坊民眼中,已然沦为丑角。

至于乌头门,任他汤仪国舌灿莲花,雷九等人也不会让他踏足半步。

雍州二堂。

汤仪典长揖,诚惶诚恐。

瓜萝亲戚在别驾居所口出狂言,范铮虽未见责,汤仪典却惴惴不安。

“别驾恕罪,我那从弟就是好卖弄,从来不知天高地厚。”

汤仪典快急哭了。

关键这毛病,还不是汤仪国一个独有,不少潭州人都有这毛病。

家里出了个六曹佐,对外就能吹成明府,浑然不顾这大话会对六曹佐造成多大的麻烦!

更有甚者,跑到明府家眷面前,吹嘘自家娃儿是明府!

若是平辈或晚辈,或可斥责一番,可这搬弄是非的人的自家耶娘怎么办?

害人呐!

故而潭州本地官吏难往上走,很多时候便因此故!

范铮叹息:“潭州能出一个欧阳率更(欧阳询)、一个你,委实不易啊!”

这股牛皮哄哄的风气,必然影响潭州出身官吏的前程。

范铮能不予计较,不可能人人有这气量。

腹中生暗火,手下斩前程,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有几个官吏,出身为孤儿,无亲眷拖累的?

事揭过,汤仪典暗暗咬牙,回去一定要狠狠收拾这些从兄弟,什么牛皮都敢吹!

汤仪国是真来赶考的,也真是给范铮送东西的,这一点确实不假。

一些外婆菜而已,汤仪典惦记着范铮爱吃,特意让他从潭州带来。

但是,汤仪国想绕过汤仪典,单独搭上范铮这条线,不得不佩服他的胆子。

“下官想请教,这行卷投是不投?”

汤仪典虽恼火,却不得不为从弟投石问路。

这就是宗族关系,你能享受到其好处,就不免背负其害处。

范铮挑眉:“今年的大宗师还没定下,想来国子监令狐祭酒、吏部高侍郎、吏部马郎中、中书令,总有一人可沾边。”

令狐德棻、高季辅、马觊、褚遂良,倒确实可能与科举有关。

没提礼部这头,是因此时的科举还是吏部负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