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四百四十五章 女怕嫁错郎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四百四十五章 女怕嫁错郎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几天时间内,经过再三权衡,安西都护的人选定为右屯卫将军、嗣谯国公柴哲威。

柴哲威家学渊博,又是皇帝的亲外甥,性子稳重,堪当重任。

至于说柴哲威没有实战记录,有可能会成为赵括——你食不食油饼,这话敢当皇帝的面说?

贞观年的选将,基本是靠谱的,铨选标准范铮不知道,想来也不敢把如此重要的地段交给生瓜蛋子。

再说,范铮这档次,是没资格臧否柴哲威的。

说丑话,柴哲威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

说好听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呐,人嘴两片皮,说啥都不稀奇。

不管怎样,有莱菔填坑了,总归是个好事,安西都护府至少有个主心骨。

贪功冒进、疏忽大意之类的事,经过郭孝恪事件,相信不会重演了。

兵力依旧吃紧,但朝廷下诏了,准安西都护府出兵时,招仆从军协同作战。

对于安西都护府的扩张,整个司农寺承担的压力,几乎落在了唐同人身上。

不是安西都护府不产粮食,而是当地粮食的产量,供应民、商有余,但不足以供养军。

步兵团还好一些,越骑的马匹,那可是消耗粮草的大户!

安西都护府是有草原可供放牧,可越骑的马匹,能在牧区逗留的时间不可能长了。

偏偏安西都护府地域广袤,边军也基本以越骑为主,消耗自然非比寻常。

与安西都护府紧邻的陇右道,粮食产量也仅够自用。

大致想想就知道了,能成为太仆寺诸牧监所在地,陇右宜牧多过宜耕。

于是,安西都护府所需的粮草,基本得从关中运出。

更准确一点说,是从长安城运出。

李世民为此下过口谕,即便朝廷到洛阳宫逐粮,也不能断了安西都护府的粮草。

仅运送粮草一项,每年就需要征发大量的民夫,超期岁役在所难免。

超期岁役就不合法,可解释权就在朝廷,问你该怎么办?

关键民部还不肯以现钱发放,而是以蠲符的方式减免往后年份的租庸调。

韦曲、诸世家、柜坊以半价收蠲符,对庶民来说,居然还是一种施舍!

多数人顾不了往后年份,首要的任务是活过本年!

短期损害庶民一两次利益,庶民只能忍气吞声,可长期这么干,矛盾自然越来越尖锐。

官奴与蕃户、杂户?

呵呵,这样的压榨下,连良人都会有不满,你还敢信这些色人?

范铮庆幸,这破事就没落到自己身上。

这事容易激起民怨不说,关键范铮仅存不多的良心,多少会有些过意不去。

都当到四品官了,还长着良心这玩意儿,范铮还是比较失败的。

九成宫副监阎玄邃入衙禀公事,即便范铮有顾忌,也不得不与其会面。

阎玄邃除了眉眼透着几分憔悴、鬓角多了几缕白发,与从前并无太大区别,依旧风度翩翩,身姿依旧挺拔如松。

“数年不见,上官已青云直上,可喜可贺。”

这就是真正有教养的世家子弟,说话如沐春风,不会轻易让人难堪。

似摩罗盟一般为恶的,只是官员、贵族子女的一部分,偏偏这一部分,如鼠头掉进鸭脖里,直接坏了鸭脖的名声。

范铮笑道:“副监去了九成宫,本官还颇觉遗憾,不得常常论道。”

话是绝对的客气,同时保留着一丝距离。

别忘了,他妹婿现在是个什么尴尬处境,不刻意疏远,万一李治这太子记恨了怎么办?

范铮本人的话,无非辞官不做,可敦化坊学生这个群体,被范铮带入官场,怎么也得多带几年

“下官是为九成宫禁苑遭遇滑坡侵蚀而来,梳妆楼与大宝殿的边缘,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屏山下,西海溢出,堤坝受损。”

九成宫建于麟游县山头上,却不受地方管辖,即便要调动麟游县民夫,也得司农寺向朝廷奏请,由民部下符文给麟游县。

至于要钱粮去修缮,想多了,民部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安西都护府,善财难舍。

山体滑坡,在后世有机械治理,相对要快很多,可此时只有人力、畜力啊!

“咦?不是说春雨贵如油么,怎么麟游县还下大雨了?”

山体滑坡的主要季节是夏季啊!

怎地,九成宫总监学会了虚报损失?

阎玄邃举茶碗啜了一口:“便是麟游县,今年也有不少地方受灾,北马坊水、杜水泛滥,十分损四,麟游令报岐州,岐州很快报到民部,今年的租且得免了。”

水、旱、虫、霜造成的天灾,损失四成免租,损失六成免租、调,损失七成连课(税)、役并免。

若已交租庸调或服役,可免来年。

即便免租,庶民的日子依旧难熬。

九成宫与麟游县分属不同,罕有串通一气的可能,倒是能互为佐证。

杜水,又名杜阳川,即后世漆水河,为渭水支流。

北马坊水则是杜水的支流。

也就是说,问一问都水监就能佐证的事,九成宫总监有天大胆子也不敢谎报——最多受损程度上有增减。

既然麟游县同样遭灾,就不可能再抽其地丁役,这是个不小的难题。

范铮拿了块小食嚼了一口,斟酌道:“如此,唯有奏请朝廷,令将作监修缮。”

阎玄邃愕然,随即苦笑。

将作监负责营造修理,其左校署更掌内外缮造、诸州匠人上番,有无数匠人及官奴。

但是,将作大匠正是阎玄邃的阿耶阎立德啊!

问题转了一圈,又转到阎玄邃家人头上。

只是,阎玄邃也无法在将作大匠府上说这事,涉及两司沟通,岂可私相授受?

为什么一直没人提阎立德爵位?

贞观元年,阎立德任将作少匠,册太安县男,爵位低于他现今的职司,故无人提及。

《新唐书》则记为大安县男,考虑到古文的通假,故不为错。

有趣的是,将作监修理宫殿、太庙,必须经太常寺确定动工日期,与民间动土看黄道吉日一般无二。

至于阎玄邃的大妹阎婉,范铮与阎玄邃默契地略过不提。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