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尴尬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不尴尬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长安城内,从平康坊北里到东市、西市,“慢的啦”这个拗口的词汇在疯狂流传。

当年本朝高祖太武皇帝打下长安城?

不,你们集体慢的啦,当年的长安城是受太武皇帝感召,自动归降的。

哈,杀阴世师与骨仪?

你慢的啦了,阴世师与骨仪明明是尽忠于前朝,自缢而亡嘛。

不信你可以查《武德实录》嘛。

隋炀帝葬于江都?

不,你慢的啦,明明是葬于武功县,不信你去看坟冢。

隐太子子嗣中断?

你慢的啦,赵王李福承的可不就是隐太子之嗣?曹王李明还承了海陵剌郡王之嗣呢。

谎言听多了,难免有人将信将疑。

不用怀疑,人有从众心理,有一人信了,自然有第二人相信,然后规模渐起,虽不能与坚信原本事实的人数抗衡,却也略有影响。

这个狗屁不通的谎言,竟能影响小半人的认知,就离谱。

李世民听着张阿难回馈过来的消息,不禁目瞪口呆。

范铮之策,明眼人一看,处处都是破绽,奈何总有人自我催眠。

说起来,也不知这是大唐的幸还是不幸。

按照范铮所说,洗白玄武门之变不能急于一时,得先让慢的啦成为一个流行词汇,仿佛不会说“慢的啦”就是田舍儿。

待慢的啦成为时尚,利用它编造几句话,就能洗白一个大事。

不信的人,至少你表面得信,否则士子断不能中举、官吏万万不得升迁。

举世皆醉你独醒?

租庸调交一交,庸嘛,不好意思,找不到人来代劳役,你自个儿往浐水边上搬石头去?

你家的逆旅(邸舍)、田畴、六畜,时不时遭遇州县民曹查访,让你头痛欲裂。

你的蠲(juān)符(减免税赋凭证)、过所要办,男女要合姻缘?

抱歉哈,司户参军、司户佐不在,也没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以前确实是司户史就能办理,可现在改规矩了,海涵啊。

回得过味的,事情自然慢慢顺畅。

反应不过来的,慢慢等吧,或许妹子出嫁的酒宴,你能等到外甥周岁出席。

今天要里坊的文牒,明天要各保长担保,后天要家长担保,你不会脱户。

搞不好今天里坊的文牒少了某个字,明天又多了某个字,且改之。

严苛吗?

不,《贞观律》的户婚律,可明明白白写着,脱户一口,家长徒三年,里坊村保正笞四十,县脱户十口笞三十。

这叫照章办事,防你私度出家。

为什么不一次告诉你?

咳咳,你遇上的,是在民曹当差的白直,要不县衙开了他,然后重新征召他回来?

等个一年半载,慢的啦至少表面上深入人心了,再抛出魔改的玄武门之变,说隐太子与海陵剌郡王是羞愧得自动撞豆腐而亡,也有人相信啊。

始作俑者范铮若无其事,不见丝毫羞愧。

这种馊事,早晚也会盛行的,关范某什么事?

范铮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太子。

李治坐于显德殿上,酒樽狠狠地砸到地上。

“亏得孤前几天在太极殿上说你是诤臣,将你与魏征相提并论!”

太子舍人李义府轻笑:“依佛家所言,殿下着相了。范少卿进言,或有不妥,本质却是为陛下消弭当年的影响。”

李治无话可说。

即便范铮的话再荒谬,那也是为阿耶扫平障碍,至少身后名要好听得多。

说不定,这种荒唐的招数,比许敬宗篡改史书有用。

身为人子,李治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给阿耶洗白白的拙劣手段。

虽然,年轻的李治不明白,英明神武的阿耶,为什么如此在意虚名。

当然,年轻的时候,往往无法理解年老时的追求,就像多数人不明白秦始皇为什么派徐福出海求长生不老药一样。

真以为秦始皇愚昧到不明白世间根本没有长生不老?

不,他只是在以这一丝虚无缥缈的希望,麻痹自己将亡的躯体罢了。

人活着,很多时候就是在自欺欺人。

李义府这人,还有可取之处,至少对范铮,他还是愿意为其说上一两句好话的。

很少有人是纯粹意义上的坏,李义府守护家人、不弃糟糠之妻,难道不能说一声好?

至少,现在的李义府,还能为李世民欣赏,为马周赏识。

李义府现阶段,能诟病的是,举荐过他的刘洎赐自缢之后,他没有去吊唁。

世态炎凉,本也怪不得谁,这个时候吊唁无疑是与贞观天子唱反调,仕途还要不要了?

李大亮薨后,李义府不是涕泗滂沱的去吊唁了?

“孤觉得,大唐的吏治该好好整顿了。万年令钮德文上笺,以为万年县官吏多有不堪,孤欲下太子令整治。”

李治踌躇满志。

《唐六典·尚书省》明确上行文名称:表上于天子,其近臣亦为状,笺、启于皇太子,九品已上公文皆曰牒,庶人言曰辞。

京县直接上笺于太子,似乎有些不合适,可现在李世民有意让李治多处置政务,就名正言顺了。

李义府露出奸猾的笑容:“殿下,恕臣直言,一任县令要换下上任的官吏,倒是挺正常的,可为什么非要污人名声?”

“臣家在新昌坊,亦为万年县地界,故对于万年县之前的官吏还是略有所知的。”

“一般官吏有的毛病,他们也有,却并不过分,‘不堪’二字委实过了,不合心意换了便是,何必要行党同伐异之事?”

自从范铮提醒之后,李义府放飞自我,不再刻意保持着不招待见的假笑,而是该怎样就怎样。

虽说笑容丑了点,却让人觉着真诚。

李治不禁代入到自己的未来。

要是到自己当家做主,贞观朝的老臣,能尽数扣上污名,然后除之么?

心底里,对钮德文的评价立刻下了几个台阶。

李义府的笑容虽然丑陋,却有真知灼见,这一番提醒,让孤不至于稀里糊涂下太子令,免了贻笑方家啊。

“另外,殿下要尽量随侍陛下身边。臣听得风声,有藩王欲取殿下而代之,有臣子在陛下面前隐晦的提及易储。”

李义府一板一眼地说道。

李治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李义府是附在树上的苔藓。

树要没了,苔藓还能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