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贞观长安小坊正 > 第三百一十四章 献寿

贞观长安小坊正 第三百一十四章 献寿

作者:罪孽9999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2:15 来源:笔趣阁

六月天,娃儿面,说变就变。

明明午前浓云如墨,结果一阵风,云朵全部往西飘了。

毒辣的日头,炙烤着失水的大地;

淡淡的氤氲,扭曲着视线;

聒噪的蝉鸣,让人恨不得烤了它们。

偶尔飘过一阵风都带着炙热的气息,让人觉得活在上锅的笼屉里。

太子家令寺食官署在显德殿摆宴,也是迫不得已的事,烈日炎炎的殿外,谁坐得住?

整个太极宫带东宫,因为地处长安城最低洼点,热得人嗷嗷叫,李世民时常热得逃离长安城,九成宫红火是因此,汤泉宫能升格也是因此。

当然,皇帝能游幸,皇后或宠妃可以相随,数量众多的嫔妃、宫女、内给使,就只能继续挨热了。

到唐玄宗时期,一年里总有几个月住骊山温泉宫,把那一片都快整成城郭了。

特权,就是那么了不起。

好在设宴款待的,也只有五品以上官员,数目相对少许多,显德殿地方还是够用的。

饶是在显德殿内,温度也如缠绵的女子一般,让人有些喘不过气,范铮的绯色官服汗水浸透了,黏黏糊糊的滋味格外讨厌。

李世民着一身简单的圆领袍,依旧满额是汗,即便旁边满是司农寺上林署储存的冰块,也未能让他尽除燥热。

想不到吧,上林署还有这职司。

没有空调的时代,窖藏冰块解暑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从四品上太子家令举樽,说了几句开场白,轩县之乐奏起。

太子专用的轩县之乐,与天子的宫县之乐大致相同,规格略低,只有三面的镈钟、编钟、编磬各九虡(jù,钟鼓编组量词,出自《唐韵》)计二十七虡,宫县之乐则是四面三十六虡。

乐工着介帻、朱连裳、革带、乌皮履,因在殿中,额外加了白练褴裆、白袜。

这个天气演奏,是活受罪。

轩县之乐,配文舞、武舞,但武舞执干戚,不适宜献寿,故而选择了文舞。

左执籥(yuè,古单管乐器,演奏之法于明清渐渐失传);

右执翟(野鸡羽,《诗经》有载);

二人执纛引领;

文舞郎:宫县之乐八佾(yì,乐舞行列专用词,每佾八人),轩县之乐六佾,委貌冠、玄丝布大袖、白练领标,白纱中单,绛领标,绛布大口挎,革带,乌皮履,白布袜。

范铮舞盲,不知道舞蹈好坏,反正感觉跟李世民他们乱扭也差不多。

对于某些舞盲来说,即便是跳《天鹅湖》,他也只关心天鹅长不长胡子;即便是跳孔雀舞,他也只关心穿得快走光的孔雀是否乱蹭。

有那么一阵子歌舞,热腾腾的菜肴都凉了,好在天气炎热,凉菜也同样能入口。

但是,群臣来东宫,真是让你吃的么?

献寿才是真正的目的。

以长孙无忌为首,臣子们们轮番称贺。

范铮一脸轻松,跟着举樽说了两名贺辞,想蒙混过关,却被给事中刘仁轨怼了:“传闻华容开国县男一手好诗词,岂能不为殿下献上一首?”

与范铮交好的官员蹙眉。

诗词这东西,多数人好赖能来两句,但命题的难度就直线上升了。

刘仁轨这人,真本事是有,就是胸襟不够。

范铮举樽,向李治微微躬身。

“宫殿参差列九重,祥云瑞气捧阶浓。微臣欲献帝储寿,遥指南山对衮龙。”

(改自唐朝王涯《献寿辞》。)

马屁太直白了,范铮都有点不好意思。

高档的马屁,往往需要华丽的词藻。

李世民抚掌:“虽不能称惊艳,胜在贴切。”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

他的诗词存世不多,却不代表他水平低了,能与欧阳询写诗互嘲,自是当世大家。

李治满眼的好奇:“华容开国县男作得好诗,却不知词如何?”

这一句,当然是因为刘仁轨说的是诗词。

唐朝的词,相对于诗,档次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范铮笑道:“姑且一试,粗浅之作,殿下勿笑。”

“终南晓,龟鹤倚芝庭。云覆宝熏迷舞凤,玉扶琼液荐天星。棠荫署风清。”

“人尽道,天遣瑞升平。九万鹏程才振翼,八千椿寿恰逢春。貂衮瞩尊荣。”

(改自两宋廖刚《望江南/忆江南》。)

刘仁轨的脸色微变,想不到自己的刁难,竟让范铮出这上佳之作。

细说平仄的话,不是一点瑕疵没有,但瑕不掩瑜啊!

坏了,想让他出丑,倒让他装了一波大的,搞得本官像是在刻意推荐他似的,难受!

问题在于,刘仁轨的文章、武略都相当不错,偏偏诗词是短板。

这不是黑,刘仁轨存于《全唐文》的四篇文章,是表、议、文,唯独没有诗词!

秘书少监颜师古抚须:“我万年人杰地灵,连这没读多少书的人都能为佳作,当浮一大白!”

哈哈,这青年乡党,连诗文的短板都补上了!

万年县幸甚!

李世民大笑:“想不到,朕的华容开国县男,词一道亦颇具造诣!可能再来一首?”

范铮沉吟了一下:“倒是有一词,恐冒犯皇室。”

“诗文为戏,非蓄意抹黑,皆无罪!”李世民大手一挥。

蓄意抹黑,说的是法琳《辩正论》,可见李世民有时候心眼也不太大。

“泰岳倚空碧,汶水卷云寒。萃兹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李氏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依约笑谈间。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

“分鱼符,来近甸,自金銮。政平讼简无事,酒社与诗坛。曾看沙堤归去,已使强汉再复,款曲问家山。玉佩揖空阔,碧雾翳苍鸾。”

(改自宋朝辛弃疾《水调歌头·巩采若寿》)

(注:此汶水指岷江,原文阙“水”字。)

李世民大笑:“李氏二字,无碍!和气满长安、政平讼简、强汉再复,深得朕意!”

强汉再复一句,是范铮刻意改的,毕竟他与辛弃疾这牛人所处的背景相差太大。

毫无疑问,范铮的诗词,让献寿更热切起来,众臣子搜肠刮肚地凑献寿诗。

无奈,命题诗词的难度比自由创作难得太多,最终也只有三五臣子东施效颦,倒是让东宫的气氛更融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