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曹营当仓官 > 第326章 剑指冀州

我在曹营当仓官 第326章 剑指冀州

作者:一剑绯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10:21 来源:笔趣阁

有感而发后,望着袁绍倒下的身影,曹操先前那一股戾气,与决绝的杀意,都化做悲凉感。

在前呼后应之下,曹操策马来到郭图、田丰、沮授,以及张郃、高览等昔日隶属袁绍麾下的文臣武将面前。

这些人自知已沦为俘虏,张郃、高览为武将,性子自然更烈一些。

“曹贼!要杀要剐,给本将军一个痛快!”

高览最先破口大骂,摆出一副悍不畏死的姿态。

他倒是确实不怕死,但谋士们一听,就各个变了脸色。

尤其是郭图,闻言心头一凛,对高览是恨得牙根痒痒。

在他看来,高览死到临头还要口出狂言,只会更加激怒曹操,进而牵连到他郭图也难以活命。

见此人并非贪生怕死之辈,曹操眼中反倒闪过一抹欣赏之色。

“这是何人?死到临头安敢在此大放厥词?”

曹操扭头向身后随行的许攸问道。

“回禀孟德兄,此人就是高览,袁绍麾下为数不多的猛将,此人武艺不凡,深谙兵法,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

许攸了解曹操,知道曹操素来爱才,再加上他过去和高览的关系不错,这生死关头,既然能帮,他自然是要帮上一把,说几句好话。

高览脑子转得不快,正要开口继续痛骂曹操,却被身后同样灰头土脸的张郃在其大腿上狠狠掐了一把。

这一下疼得高览浑身一哆嗦,虽然没回头,却也意识到张郃的绝不会平白无故这么掐他。

他脑子转得不快,但并不是愚蠢之人,结合情景,想起方才许攸的话,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许攸的话,意在保他一条性命。

如此一来,高览只隐忍不言,任凭曹操发落。

“嗯……”

曹操倒是没注意二人的小动作,方才的大胜以及亲眼目睹袁绍身死,他难免一时之间志得意满,注意力也涣散了许多。

“高览,我念你是个将才,又有子远替你美言,你若肯悬崖勒马归顺于我,非但可免一死,日后若能建功立业,仍不失拜将封侯的机会!”

对于一个生死都系于自己一念之间的敌将来说,曹操能讲出这番话,胸襟已经是相当宽广了。

高览本以为自己难逃一死,不曾想曹操还愿意给自己归降的机会,当下毫不犹豫地俯身跪拜,哽咽道:“罪将愿归顺司空!”

除了郭图,沮授二人,其他人都带着羡慕的眼光看向高览。

哪怕前一刻旧主身死,高览这就转投敌营,他们也不觉得高览有什么错。

袁绍先前的刚愎自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反观曹操恢宏大度,肯既往不咎,就算是个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

而郭图看向高览的目光中,带着明显的嫉妒,至于沮授,他是死忠于袁氏的异类,哪怕袁绍身死,他宁可为其殉葬,也不愿改弦易辙投敌。

所以在他们二人的眼力,高览就成了背主投敌的小人了。

接着,之前早就中意张郃的曹昂,凑上前亲口为其向曹操说情,曹操本就不打算大开杀戒,更不会折了儿子的面子。

于是,张郃就稀里糊涂地加入曹昂麾下,成为羽林之中的一员偏将军。

而张郃自己,始终没想明白,先前在战场上,被自己骂得狗血喷头的曹氏大公子,为什么要主动替自己说情,难道他是想以后满满折磨自己,报复自己?

可是面对曹昂还有羽林诸将们的热情,他立刻就意识到自己想多了。

自己是败军之将,又是降将,但整个羽林自曹昂而下,没有任何人对他有半句言语上的冒犯。

相反的,他们还迅速与张郃勾肩搭背地聊起行伍中人最热爱的话题。

聊着聊着,张郃才知道,闹了半天,原来是大公子欣赏我!

嗯,大公子果然是人中龙凤,能看出我张郃的不凡之处!

那能生出这等少年英杰的司空,自然也是当世英雄了!

就这样,张郃既感觉一切说得通,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就这么融入羽林的“大家庭”。

至于袁绍麾下那一干谋士,在询问过楚云、郭嘉、荀攸、许攸、刘晔五人的意见之后,曹操终于做出了决定。

将田丰、沮授严加看管,至于郭图嘛……

就地斩首!

当然,最极力主张斩杀郭图的,就是许攸本人。

曹操等人也看得出,这许攸过去八成和郭图不对付,这谏言难免出自个人恩怨,而并非于公。

但明知如此,曹操念在许攸于此役做出巨大贡献,还是满足了许攸的心愿,让他得以公报私仇了一回。

随便找个借口斩了郭图之后,曹操还将郭图的首级交给许攸处理。

听说,当晚许攸练了至少一个时辰的踢蹴鞠。

——

此次大胜,曹操命人将袁绍的尸身好生保管,便在重新夺回的延津城内,大摆宴席,军民同庆!

曹操毕竟是当世枭雄,虽然因袁绍之死而得偿所愿,但也不过是兴奋一个时辰,就从那股狂喜之中逐渐回过神来。

袁绍确实死了,他曹孟德最大的心头之患没了。

可是河北的青、幽、并、冀四州之地,仍还分别被掌控在袁绍的三个儿子以及一个外甥手里。

所以这曹操明白,自己只是向一统河北成功迈出了最为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故而照例,这宴席之上,名为欢庆,实则还是集结群臣的智慧,商议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首要该做出决定的,就是接下来应该直接打进冀州,还是先修生养息一阵。

这次曹操大败袁绍,聚歼二十万袁军,自己的折损不过两、三万,可谓大获全胜。

但维持十几万曹军的粮草供给,可谓日渐艰难,只靠先前楚云、徐晃二人劫回的粮草,仍是杯水车薪。

哪怕是荀彧在颍川动员百姓们大力支持战事,曹军的粮草依旧是维持得极其勉强。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曹军要继续攻打冀州各郡县,就只能胜,不能败。

不仅如此,还要速胜一阵,攻占一城之地,以供曹军驻扎和补充粮草辎重。

面对并不乐观的情况,也有谋士打了退堂鼓,建议曹操先休养生息,反正袁绍已死,河北未必会像以往一样,如铁桶般团结。

曹操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而是又将问题抛向最为倚重的谋臣们。

宴席之上,荀攸没有贸然站起身,只是笑了笑,朝着曹操拱手道:“主公,在下觉得,袁本初身死不久,其死讯一旦传回河北,比致四州震动,这正是主公动兵的好时机!”

郭嘉似乎是喝酒呛到,咳嗽了几声,笑道:“主公,在下也认为,我军不仅应该动兵渡河北上,而且动作应该越快越好!”

曹操微微点头,又将目光落在许攸身上。

一来,许攸自知初投曹营,虽建有大功,但若是公然反驳两位重臣谋士的意见,还是颇有不妥。

二来,他远比旁人更清楚,袁绍那三个儿子,全都是些不成气候的家伙,袁绍在世时,尚且不是曹操的对手,如今袁绍一死,他们自己恐怕都要乱成一锅粥,更别说能抵御得住曹操的兵锋了。

“司空,在下知道,袁本初三子,袁谭、袁熙、袁尚素来不和,尤其是长子袁谭与三子袁尚,彼此势如水火,难以相容。

如今,袁绍既已死,他们三人即使不为了争权夺利而同室操戈,也必然会彼此忌惮互不照应,如此一来,岂非正是司空您用兵的好时机么?”

许攸的这番话,说得是相当在理,曹操闻言不住点头,脸上已浮现出几分笑意。

随后,曹操还是看向楚云,等待着他进行最后的拍板。

这一情景,也在众人的预料之中。

半渡而击,计诛袁绍一事,早已在军中传开,现在楚云的威名在军中更是如雷贯耳,达到人尽畏之的程度。

楚云只是淡然一笑,道:“几位先生说的都有道理,袁绍既死,理当趁乱进军冀州,一举收复四州之地!”

要说袁绍的三个儿子究竟有多废,楚云是比许攸还要清楚。

在亲眼目睹袁绍身死的一瞬间,楚云就已经把青、幽、并、冀四州之地默认为曹氏的属地了。

现在,袁绍三子根本不足为虑,真正让楚云感到头疼的,还是不知逃遁到何处的刘备,以及在宴席上处境尴尬的孙策。

且不提刘备,单论如何处理孙策和江东,就已经让楚云想得头大。

经此一役,袁绍已死,曹操取而代之,一跃成为天下势力最大的诸侯。

等收复河北四州之地,曹操就算称王称帝,也是轻而易举。

但从孙策的反应上看,他应该是想找个借口离去,不再掺和曹操与袁氏之间的争斗,回江东继续发展自己的领地。

孙策其人,作战骁勇,极善用兵又野心勃勃,更有周瑜这等奇才忠心辅佐。

如果此次纵容他离去,难保以后不会成为曹操的大敌。

论亲疏,自己跟曹操无论是亲情还是利益,都注定要坚定地站在一起,立场上楚云是不可能有所动摇了。

但孙策毕竟是乔紫青的姐夫,也就是自己的姐夫。

从理智的角度上讲,现在就找个借口软禁孙策,甚至直接杀了孙策,是最保险最万无一失的手段。

但楚云实在狠不下这个心,一旦这么做了,他和乔紫青的关系就算不决裂,也会产生巨大隔阂。

在这乱世之中,楚云地位虽已越攀越高,可真正知道他是谁,能与他交心的,唯有爱妻乔紫青一人。

二人一路走到结合成婚,并不容易,楚云有心助曹操一统天下,却不愿为此伤了乔紫青的心。

因此在这左右为难之际,楚云始终想不出两全其美之法。

曹操倒是想不到,楚云的心理活动这么丰富,只是听楚云也支持打冀州,当即拍板道:“好!那全军休整一日,即渡河北上!”

“主公明鉴!”

众人异口同声地喊道。

——

冀州,邺城。

此处的大殿实在了得,其金碧辉煌,奢华程度哪怕是许都的皇宫,也不配与之相提并论。

单凭这大殿的气派和规模,就足以见得袁绍在建造此殿时,胸中已暗藏帝王之志。

一间闺房之内。

风华稍逝的一位夫人,正端坐在床榻上,正对着铜镜。

她的身侧,一位容貌俏丽至沉鱼落雁的少女,正帮着夫人梳妆打扮,整理仪容。

黛眉杏目,眼波流转之中,仿佛蕴藏着一股灵气。

少女的青葱般的双手,如雪白的肌肤同色。

尽管她为夫人梳妆的动作灵巧而娴熟,但从那双光滑白嫩而细腻的葇荑上,不难看出,她并不是常做类似事情的卑微侍女。

从她与贵妇人身上的衣物布料如出一辙,也足以见得她的身份不低。

自镜中欣赏着着少女为自己整理的妆容,夫人满意地不住点头,正当她沉浸其中,门外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却打破了此处的平静。

“门外何人?”

妇人脸色一变,质问声中带有几分不悦。

“夫人,审配大人求见。”

“他一文臣,见我这妇道人家做甚?”

“审配大人说有要事,务必要见到夫人,亲口相告。”

夫人脸色一变,心中“咯噔”一声,催促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按说这房间内只有两个女眷,审配身为男子,进入并不合规矩。

但这妇人似乎想到某种不该发生的可能性,情急之下,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

片刻后,一位绿袍老者匆匆入室,脸色惨白不见一丝血色。

瞧他这神情,任谁都猜得出定是发生了大事。

“夫人,大事不好了!”

说完,审配一抬头,才发现少女也在,随年长对方一辈不止,还是要低头向少女行礼。

“原来少夫人也在。”

意识到自己碍眼的少女微微颔首,落落大方地站起身。

“母亲,妾先行告退。”

妇人没有挽留,只是道了声“好”。

“审配大人,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眼看着少女离去,确认门被关严后,夫人才急切地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