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于此

南国江山 第六百八十三章朱虔佑死于此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虽说手中的生力军已经不多,但杨渥还是毫不迟疑的给朱虔佑派去了两千援军。

杨渥知道,朱虔佑虽然是个极为低调的人,但他的性格却非常刚毅,既然杨渥已经将中线的战局交给他,那么不到危急时刻他都不会轻易请求援军。

而一旦他开始求援了,那就说明局势已经刻不容缓了。

向中线派出两千援军后,此时留在山坡上的后备军就只剩下两千人了。

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各处战线很诡异的没有半点消息传来,不过杨渥却知道,这并不代表局势已经好转了,相反,这代表着战局还在僵持之中,所以没有新的消息传来。

一旁杨琰毕竟还只是初次见到这种场面,他面色焦急的站在那里,几次想要开口向杨渥询问,却又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杨渥的思路。

至于其他侍卫们更是紧张的观看山坡下的战场,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一时间,整个战场只有远处的厮杀呐喊声不断传来,气氛紧张得令人窒息。

又过了许久之后,终于又有新的消息传来,可惜却不是好消息,而是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老将李章身受重伤,右翼的战局顿时发生改变。

原本杨渥给右翼派去了援军之后,李章很快就稳住了战局,之后敌我双方不断展开惨烈厮杀,打得难解难分。

然而就在刚才,李章正在指挥麾下将士与敌激战时,一支流矢射中他的头部。

结果李章当场倒下,生死不知;吴军一方也因此出现慌乱,而晋军一方则趁机猛攻,战局终于不可避免的朝着晋军一方倾斜。

杨渥对着前来汇报的传令兵问道:“右翼目前是谁在指挥?”

“启禀大王,右翼的其他两位指挥使也战死了,如今是孟康孟都头在负责指挥。”

杨渥听了顿时脸色一沉,右翼的战事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他仅仅迟疑了片刻便下令道:“让孟康立即率军后撤,退到山坡上来,重新组成防线继续抵抗。孤会派兵去接应他后撤的。”

那传令兵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大王,您是说后撤吗?但我军应该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杨渥听了冷笑道:“坚持?以孤看,若是再过一段时间,那就不止是右翼会完蛋,孤的整个大军都会完蛋!”

他看了传令兵一眼,有些不悦道:“还愣着干嘛?还不去传达命令?”

那传令兵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应了一声,匆匆离去。

而杨渥则当即下令派一千人前去掩护右翼后撤。

不仅是右翼,他同时还派人去传令给左翼的吴博和中线的朱虔佑,让他们做好安排,准备撤退到山坡上来。

此时两军正处在焦灼状态,双方将士杀得难解难分,在这种时候选择后撤无疑是非常危险的,甚至一个搞不好,撤退就有可能变成溃退,进而引发整个防线的大崩溃。

但杨渥却是没有办法了,右翼在失去了李章的指挥后,如今仅仅靠一个都头指挥,局势已经非常危险,若是不趁着尚未彻底崩溃之前退后重整旗鼓,只怕大军右翼就真的完蛋了。

而右翼既然要撤了,那么中线和左翼也就相应的必须撤退,否则就有可能遭到敌军绕后攻击,腹背受敌。

与此同时,经过这么久的激战后,将士们伤亡很大,虽然此时因为天黑的缘故,还看不清每条战线具体的情况,但杨渥知道,此时整个防线肯定已经存在不少漏洞。

此时只有将整个防线适当收缩,减少防守范围,才能集中兵力加强防守的力度,进一步抵抗敌军。

后撤命令下达后,接下来一段时间也是最危险的时刻,不仅是杨琰面色如土,杨渥的神色也显得非常紧张,生怕出现全军溃退的局面。

好在后撤的过程虽然有些凶险,但最终却是安然度过,右翼在援军的掩护下,安全撤到了山腰上。

中线的撤退紧随其后,朱虔佑在得到命令后,没有立即执行,而是先亲自率领一支精兵对晋军发起了反冲锋,将晋军击退一段距离后,这才以精兵断后,安全后撤。

左翼是最晚得到后撤命令的,而他们的后撤过程也最为惊险,当吴博率部后撤时,敌军立即尾随而来,跟在吴军后面猛攻,一时间险情连出,差点便引发左翼的彻底奔溃。

好在关键时刻杨渥派了一千人前去支援,这才挡住了追兵,让左翼稳定下来。

等到三线军队都成功后撤后,杨渥立即派人进行了一番清点,结果发现右翼之前加上援军在内一共七千将士,此时却只剩下三千余人了;中线九千将士,此时撤下来的只有四千多人,而左翼的情况相对好些,四千将士有近三千人退了下来。

若是加上原本留在山上的生力军,此时的吴军已经只剩下一万一千多人,也就是说,战到此时,大军已经折损了一半的将士,剩下的将士们也有很多都带着伤。

更为惨烈的是,各部军官将领们的损失情况极为严重,比如右翼的都指挥使李章,以及他麾下的一个指挥使,一个副指挥使,如今都倒下了,只留下一个都头在指挥;而中线和左翼的情况虽然好一些,但也损失较大。

当然,吴军的伤亡固然惨烈,晋军一方的情况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晋军毕竟是作为进攻的一方,而且时间紧迫,为了尽快攻破吴军的防线,可以说晋军上至李存勖,下至普通士卒,此时都已经是拿命在拼,如此猛烈的攻势固然成功迫使吴军收缩防线,但自身的伤亡也大得惊人。

从吴军后撤起,晋军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冲击,未能取得成果后,晋军便暂时停了下来,准备稍作休整再来进攻,之所以如此,显然也是因为伤亡太大的缘故。

而吴军也趁着这个空档进行调整,首先就是进行火线提拔,将一批作战勇猛的将士提拔起来,以填补战死军官留下的空缺,恢复军队的指挥体系。

这一点极为重要,一支军队若是失去了指挥,那就与暴民无疑,即便士卒各个勇猛,但也很难发挥出足够的战斗力。

所以杨渥第一时间便下令将孟康提拔为指挥使,行都指挥使的职责,继续负责右翼战斗,同时又提拔一大批其他军官将领来辅佐他;中线和左翼那边杨渥也让吴博和朱虔佑各自上报一个升迁名单,并立即按照名单做出了提拔。

在这种时候若是还吝啬赏赐,那杨渥就太愚蠢了。

之后,杨渥又命各部搜集箭矢等,经过一夜的激战后,箭矢的消耗极大,已经出现短缺的迹象,而此时天色已经快亮了,弓箭的作用会再度变得重要起来,所以杨渥将此事当做了要点。

当然,抢救伤员,安抚军心等这些事情,杨渥也没有忘记去做。

总的来说,经过这一夜的激战过后,将士们虽然伤亡很大,但军心还算安定,并没有出现太大波动,这一点让杨渥放心不少。

时间流逝,天色已经变得灰蒙蒙的,升起了大雾,五步之外就难以看清人影,这种情形比之前黑夜中的激战更加艰难,任何指挥都将变得无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军队自身的素质。

可惜吴军的素质虽然算很强的,但与晋军精锐相比却还差了一些。

此时,晋军再度发起进攻,誓要在今日解决战斗。

这一次的进攻与之前的相比来得更加猛烈,因为之前吴军乃是寸步不退的与晋军激战;而现在,吴军已经被迫后撤到山腰,这对晋军将士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战果,仿佛胜利就在眼前一般。

在这种情形下,晋军将士士气更加高昂,厮杀起来更加奋不顾身。

仅仅一个时辰之后,吴军就被迫再次收缩防线,阵线已经快被压缩到山坡上了,后面不远处就是杨渥的王旗,可以说吴军已经退无可退了!

而更加危急的是,吴军的箭矢已经用尽了!

此时,朝阳正在升起,浓雾渐渐散开,激战了一夜的战场上,遍地都是尸体,如同一个巨大的修罗场一般,空气中充满着血腥的味道。

山下晋军看到距离杨渥的王旗已经不远,他们如同已经胜利在望了,一个个打了鸡血一般的猛烈进攻,冲击着吴军的防线。

在这般猛烈的攻势下,整个吴军防线都摇摇欲坠,局势已经危及到了极点,杨渥投入了所有的生力军,这才勉强击退晋军,获得了一次喘息之机。

而晋军退却之后,并没有放弃进攻,他们一面抓紧时间休整,一面派兵涉水渡河,准备绕道山坡后方,显然打算对吴军进行合围。

而在山坡上,到了这种危急时刻,战场上已经没必要区分左翼、右翼和中线了,所有军队都集中在最后的防线上进行抵抗,而主要将领们也集中到杨渥身前。

羽林军的一个指挥使孙鸿羽,此时正单膝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大王,今日战事不利,还请大王立即突围吧!末将愿誓死保护大王和二王子突围出去!”

其他将领也都纷纷跪倒在地,苦苦劝说道:“大王,若是再不突围,一旦敌军完成合围,咱们便是想突围都来不及了。”

突围吗?

杨渥看了众将一眼,心中有那么一瞬间产生了动摇,但是随即他又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突围?不,孤绝不突围!此时突围,与逃跑何异?”

他想起了历史上的宋太宗,高粱河之役时,宋军三十万大军对幽州展开围攻。

原本战局一直占优势,然而关键时刻,契丹名将耶律休哥率部突袭,导致宋军大败,宋太宗也中了一箭,惊慌之下一路狂奔到了涿州城,却将三十万大军弃在身后。

本来宋军虽然小败一场,但并没有改变整个战场的态势,宋军依旧有着巨大优势;然而宋太宗的临阵脱逃却导致了大军最后彻底失败。

如今杨渥被包围在此,虽说外围吴军占据着绝对优势,随时都可能赶来救援;但在这种时候,若是杨渥选择了突围逃命,引发的后果或许就会导致吴军如同高粱河之战的宋军一般遭遇惨败。

这种结果是杨渥绝不愿接受的,所以他毫不犹豫就拒绝了众将的提议。

“大王,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突围出去,与李简将军汇合,然后重整旗鼓,必能击溃敌军!”孙鸿羽还在苦劝。

杨渥大怒,拔出腰间宝剑,高高举起,厉声喝道:“孤今日已经决意在此死战,有再敢劝孤突围者,便是抗命不遵,立斩不赦!”

朱虔佑听了在一旁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却被杨渥以严厉的眼神逼迫住,最终还是不敢开口。

杨渥大喝道:“诸位将士,敌军虽然攻势猛烈,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又有何足惧哉?只要我等上下一心,定能击破敌军于此。”

他看向众将士道:“若是今日孤不幸战死了,那尔等便立即突围,活着回去的人便向皇后传达孤的旨意,让太子立即继承大统,以定天下人心!”

他缓缓说道:“今日一战,孤与诸位将士同生共死!”

众将士都被激发出最后的血勇,一个个血脉贲张,大声应喝道:“愿为大王赴死!”

便是杨琰这小家伙此时也用稚嫩的声音大声喊道:“愿与父王共生死!”

杨渥大声道:“敌军对我军的防线猛攻了一个晚上,咱们一直都在被动挨打,这样是绝对不行的,咱们必须反击回去,让敌军知道,咱们乃是不可战胜的!”

“孤决意,所有将士发起冲锋,目标便是敌军的中军、李存勖率领的本部兵马,都听到了吗?”

“谨遵大王号令。”

“好,擂响战鼓!”杨渥大声下令。

激昂的战鼓声立即响彻整个战场,震动着所有人的心灵。

这时,朱虔佑举起右臂,大喝一声道:“今日朱虔佑死于此!”说完,便一马当先向山下敌军冲去。

此时晋军虽然被击退,但双方之间的距离也很近,仅仅只有一箭的距离。

所以朱虔佑冲锋没几步,就冲入了敌军弓箭的射程之内。

这时候太阳早就升起,浓雾早就散开,视线非常良好。

朱虔佑率先冲锋,顿时就成了晋军的活靶子。

“噗!”一支箭矢射透肩膀,将朱虔佑射倒在地。

但他立即又站了起来,大声喊道:“杀!”

紧接着,又接连有箭矢命中他,但他每次都站了起来,继续向前冲锋,直到最后身中六箭,这才最终倒地,口中还在大呼着:“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