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

南国江山 第六百八十二章夜攻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正当李存勖鼓动众将,为夜战做准备时,杨渥同样在大声鼓舞士气。

“将士们,敌军兵力众多,又来势汹汹,想要一举消灭咱们;他们的意图非常明显,他们的战斗意志也非常坚定,但咱们是不会屈服的!”

“今天白天的战斗,大家打得很好,虽然付出了重大牺牲,但也成功的击退了敌军,让敌军知道咱们是难以战胜的!”

……

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却又铿锵有力,让人听了不由得感到信服。

在白天的大战结束之后,他便趁着敌军退却的时间,带着杨琰一同赶到各部做了一番巡察,对作战有功的将士们进行嘉奖和勉励,其间还亲自为受伤将士进行包扎止血等。

虽说这些行为明显有作秀的成分在里面,但不得不说,那些普通将士们还就吃这一套。

毕竟不管怎么说,杨渥的身份都摆在那里,他名义上只是吴王,但实际上和真正的皇帝却没什么分别。

而那些受伤的将士们大多都只是普通百姓出身,平日里接触到最高的官也不过是些底层军官,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将领们,即便见了也不会对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对待。

而杨渥呢?以他如同天子一般的尊贵身份,却亲自为他们这些大老粗包扎伤口,顿时便将这些厮杀汉子们给感动得一塌糊涂。

许多将士都双目含泪,感叹着对同伴说:“能得大王如此礼待,便是为大王去死也值了。”

当然,杨渥的举动也不全是作秀,在巡视一番回来后,他的心情极为沉重,对陪伴在身旁的朱虔佑说道:“将士们伤亡很大,而敌军的攻势却不会放缓,相反,孤认为他们今晚很可能会加大攻势。尤其是银枪效节军若是赶到战场,我军的压力必然大增啊!”

这一次统兵作战,平时经常担当参谋之职的郭崇韬恰好病了,没有随军,此外,他的侍卫统领程勋因为年老多病,也在前不久返回洛阳,所以此时他身边除了杨琰外,也就朱虔佑这个都督可以和他说得上话。

听到杨渥的感叹后,朱虔佑答道:“大王也不必太担心,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军有两万兵力,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丝毫不逊色敌军;晋王想要一举攻破我军防线,没有好几天时间都不可能,而那时候我军的援军必然已经赶到了。”

杨渥摇了摇头,叹道:“朱将军,你把局势想得太好了,晋王是绝不可能将战事拖延到三四天之后的。孤敢断言,最多到明天,敌军就会发起决死一击,甚至很有可能今天晚上他们就要拼命。”

之前杨渥也觉得挡住李存勖的问题应该不大,但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己或许太过乐观了。

这时,有信使匆匆赶来,带来李德诚那边的消息。

一番询问后,杨渥惊喜道:“你是说,李德诚成功的收拢了三千多溃兵,而且将银枪效节军一半的兵力都给拖住了?”

“正是如此,李都督说,他自知罪责重大,不求大王能赦免他,只希望能以自己的些微努力,减轻大王的负担。”那信使连忙答道。

杨渥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他本来对李德诚已经不做指望了,没想到后者还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

虽说最后还是有四千银枪效节军前来支援,但李德诚能拖住剩下的四千人就很不错了,否则关键时候让这四千人加入战斗,甚至可能一举扭转战局。

他沉吟片刻,对信使道:“你休息一会,立即原路返回去告诉李德诚,就说后军之败,非他之过,乃是孤自己大意了。此时中军与敌激战,无暇他顾,让他务必拖住那四千敌军。若是还有余力,可以前来支援;若没有,则以拖住敌人为首要之事。”

信使连忙答道:“小的遵命。”

打发信使离去后,杨渥沉声对朱虔佑道:“李德诚能够拖住四千敌军,这对咱们来说是个好消息。不过这样一来,晋王就更加会拼命了。今晚的战事必然非常急迫,你身为领兵大将,必须好生应对。”

朱虔佑抱拳道:“请大王放心,末将必将誓死奋战,让敌军寸步难行。”

杨渥听了顿时摇头道:“不,这处地方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孤不需要你寸步不退,孤需要的是击退敌军的进攻!”

其实一开始得到晋军来袭的消息时,杨渥就想过立即退兵,先回平阴与大军主力汇合,等集结大军后再做打算。

但他深知,作为吴军的统帅,作为吴国的君主,若是此时不战而退,对军心士气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更何况,这附近地形平坦,无险可守,若是留下来坚决抵抗,或许还能上下一心,挡住敌军的进攻,等到援军抵达后再做反击,就能扭转战局。

但若是撤退的话,那么原本就因为后军遭到突袭而有些军心不稳的中军将士们更加惶恐不安,那时候再被敌军追兵一突袭,撤退就很可能变成溃退,进而引发整个吴军的奔溃。

所以在那时吴军是退不得的,必须要战,此时的情况也是一样。

对朱虔佑交代了几句后,杨渥接着又派遣信使回平阴,催促李简迅速率军来支援。

相比下午时发出的命令,这一次杨渥的命令就要严厉多了,甚至明确要求明天中午之前李简必须率领援军到达战场,且援军的兵力不能少于两万大军。

没办法,战局发展比他想的更加严峻,根本没足够时间让李简慢慢集结军队。

等到这一切都做完后,杨渥又将主要军官召集起来,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以鼓舞士气,坚定战心。

最后他还不忘宣布:“凡是与晋军作战阵亡的将士,其家人都将获得一百贯的抚恤;若是受伤的将士,轻伤每人抚恤五十贯,重伤的抚恤两百贯。”

此外,对于斩杀敌军的有功将士,杨渥也立下了丰厚的奖励标准。

可以说为了此战,杨渥下了血本,用尽了一切手段。

当然,若是真能挡住敌军的进攻,进而为击败敌军创造机会的话,那么花费再大的代价也都是值得的。

等到一切都处理完后,夜色也比较浓了。

今晚乃是残月当空,惨淡的月光照着地面,莫名的让人感到一股寒意。

晋军和吴军双方都在抓紧时间休息,尤其是晋军一方,他们今天连续急行军赶路,又接连发动大战,此时早已疲惫,也就是晋军这次渡河的基本都是精锐将士,否则别说维持高昂的士气和斗志了,光是疲惫就能让他们累趴了。

时间流逝,快接近子时的时候,晋军大营终于有了动静,大批士卒打着火把出营地列阵,显然新的进攻即将开始。

而一直都在盯着对方一举一动的吴军也立刻得到消息,开始为大战做准备。

晋军似乎并不打算掩饰他们的进攻意图,他们列好阵后便打着火把缓缓向前推进,目标直指吴军防线。

激烈的战鼓声从黑夜中传来,响彻整个战场,让人听了顿时战意盎然。

正如杨渥所预料的那样,晋军这一次进攻完全是奔着拼命来的。

战斗刚刚开始,作为先锋的赵在礼便率领四千银枪效节军率先朝着吴军右翼发起猛烈进攻。

吴军的右翼乃是由老将李章负责指挥,这里地形相对开阔,其后面便是一条小河,河水虽然不深,但此时乃是深冬,刺骨的寒水足以打消任何泅水渡河的企图。

所以吴军不必考虑身后的安全,只要全力应对前方的敌军就行。

然而即便是后路无忧,只需要专注于前方战事,但晋军的进攻还是给吴军带来了极大压力。

虽说是夜战,双方军队的指挥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但晋军一方的进攻还是显得进退有度,仿佛有只无形的大手在指挥大军一般。

这些并不是得益于赵在礼的指挥,而是凭借的银枪效节军自身的素养。

作为杨师厚亲自挑选出来的亲军,这支军队的强大不仅体现在士卒的勇武上,更重要的是其各层军官的素质都非常优秀,即便身为统帅的赵在礼无法对各部进行有效指挥,但各层军官却很好的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比之下,吴军一方虽然也算难得的精锐,但与银枪效节军相比却还差了一点,整个激战的过程中反而显得有些混乱。

好在,杨渥之前下达的赏赐和抚恤命令此时起到了作用,将士们一个个都在奋勇作战,虽然不断有士卒倒下,虽然整个战事落在下风,但他们真的做到了寸步不退,死死将晋军挡住。

相比之下,中线的战事反而更加残酷,也更加激烈。

晋军骁将李绍荣亲自统领侍卫冲锋,结果陷入吴军重围之中,最后在侍卫的拼命救护下才突围而出,身上已经多出受伤。

但即便如此,李绍荣也没有胆怯,反而再次发起进攻。

而身为晋国之主的晋王李存勖,这一次更是带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他亲自率领军队发起进攻,坐下马匹前后三次被击倒,其中两次都是被吴军冲到近处用枪矛给刺死的。

但每一次李存勖都是换了一匹战马后便重新投入战斗。

……

厮杀,鲜血,呐喊,战场上种种气氛交织组成一道厚重的大网,覆盖在所有人的头顶上,让人几乎要窒息。

激烈的战斗不断进行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坏消息不断传到杨渥这里来。

“启禀大王,左翼敌军攻势太猛,我军抵挡不住,吴博将军派小的前来求援。”

“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吴博,让他务必再坚守一段时间,孤很快就会发援兵前去。”

“大王,右翼李章将军来报,我军伤亡很大,而且箭矢也快用尽了,不过李将军请大王放心,他会继续坚守战线,不会让敌军从那里突破的。”

“孤明白了,告诉李将军,孤会立即派人给他送去箭矢的。”杨渥沉声答道。

“多谢大王,小的告退。”

……

接连传来的坏消息让杨渥头痛不已,他望着山坡下方混乱的战场,焦急的来回走着,一边走,一边寻思该如何退敌。

一旁杨琰却小声问道:“父王,左翼和右翼都派人来求援,为何中线朱虔佑将军没有派人前来?”

杨渥此时哪里还有之前的那份悠闲,他听了后闷声道:“还能如何?他肯定是到第一线去厮杀去了,哪里还顾得上派人回来求援?”

朱虔佑原本乃是王茂章的左膀右臂,自然也继承了王茂章骁勇的作战风格,临战之时喜欢上第一线厮杀,被杨渥批评了好几次才有些收敛。

不过此时战事激烈,他肯定又把杨渥的告诫忘在脑后了。

焦急的等待了许久后,这时,突然有信使从右侧匆匆而来,赶到杨渥面前后便急声道:“大王,大事不好了,敌军从后面泅水渡河,与正面敌军前后夹击我军,李章将军已经坚持不住了。”

杨渥听了顿时大吃一惊,连忙下令道:“传令给范指挥,让他立即率领两千人前往支援右翼,一定要将右翼稳住。”

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泅水渡河,不得不说晋军真的是不要命了。

不过这一手也的确打了李章个措手不及,之前晋军的进攻虽然猛烈,给吴军造成巨大伤亡,但李章却始终没有请求援军,仅仅派人来过来带了些箭矢回去。

而此时敌军刚刚渡河,他便不得不求援了,由此可见他那里此时遭受的压力有多大。

所以杨渥顾不得保留兵力,当即便命一个指挥使统领两千军队去支援。

而坏消息显然不止这一个,没过多久又有新的坏消息传来,左翼吴博那边的战局也陷入危急之中。

之前虽然他求援过几次,但杨渥根据从山坡上看到的情况,认为他还能坚守一段时间,所以没有派援军。

不过此时显然左翼战局真的到了危急之时,所以杨渥只好又派了一千人去支援左翼。

接下来,朱虔佑也终于派人来求援了,而此时杨渥手中包括三千羽林军在内,一共都只有四千生力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