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郓州

南国江山 第六百三十九章攻陷郓州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一听到“投降”这两个字,随从们顿时吓了一跳。

“将军,咱们真要投降吴国?听说投降吴国的将领很难有什么前途,将军真的想好了吗?”随从们自己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们地位较低,不管在哪里都一样。

“这有什么?本将原本就没什么野心,为吴国效力和为梁国效力又有什么区别?以本将的骁勇,难道到了吴国就不需要能冲锋陷阵的将领了不成?”卢顺密不以为然道。

随从们各自点头。

卢顺密接着道:“那刘遂严和燕楷二人平时苛待部下,本将早就对他们有所不满;而且如今吴军势大,咱们还不如直接投降吴军,何必为刘遂严二人卖命。好了,该说的都说完了,你们都开始做准备吧,今晚咱们就出城。”

“将军,既然如此,那将军何不干脆做票大的?”有人目光闪烁,突然提道。

“做票大的?你是说开城门投降?”卢顺密神情一凝,随即摇头道:“只怕不容易,四处城门都被刘遂严二人的心腹将领把手着,咱们没多少机会将其夺取;而且咱们仓促之间来不及和吴军商议,即便能夺取城门,但若是吴军不能及时进城,到时候倒霉的还是咱们。”

“夺取城门的风险太大,不过这两个月本将一直在留意城中守军布防和调动情况,对于各处城门守将的性格等都有了解,只要将这些情报告知吴军,这就是大功一件,何必多冒险?”

卢顺密可不傻,夺取城门那种事情,风险太大,而且仓促之间起事的话很容易出差错;再加上他与刘遂严、燕楷二人原本关系就不好,对方一直都防着他,他很难成功。

他只要投降吴军,将城中虚实告诉吴军就够了。

众随从听了后也没什么意见。

当天晚上,南城城门悄然打开,一支百余人的骑兵队突然从城中飞奔而出,正朝着吴军大营而来。

这番动静很快就被吴军探知,不用各路将领下令,负责警戒的队伍当即就分出五百人前去拦截。

不过与他们所想不同的是,这支军队在遇到吴军之后,没有丝毫抵抗就投降了,并且声称他们是主动前来投降的,有关于城中布防重要情报提供。

这个情况很快就被上报上去,没过多久,杨渥便收到消息。

“一百多骑兵,主动来降的?不会是诈降吧?”史弘毅皱眉道。

“应该不会,骑兵虽然在守城战中难以发挥作用,不过若是用他们来突围求援,或者用来在关键时候发起反击还是很有作用的。敌军不可能舍得用一百骑兵来诈降。”郭崇韬分析道。

“不错,而且据说这支骑兵队出城之后根本没有隐藏行迹,直接大摇大摆的向咱们营地而来,遇到咱们的人时,他们的弓弩都没有上弦。这些都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战斗的打算。”一旁刘信也补充道。

杨渥听完点了点头,道:“既然这个叫卢顺密的守将主动来降,那孤就见他一见,看他都有什么要交代的。”

话是这么说,但杨渥心中却没报多大希望,毕竟一个只统领一百骑兵的将领,想来级别也不高,应该不知道多少重要消息。

没多久,卢顺密被带到中军主营帐来。

出乎杨渥预料的是,这个卢顺密还真给他带来了一个惊喜,一番交谈之后,城中守军的虚实完全被吴军所知;枢密院的参事甚至根据卢顺密提供的情报绘制了一份郓州城防布局图。

有了这些内容详细的情报辅助,攻取城池必然轻松很多。

“大王,根据卢顺密所说,北城那边的守军兵力相对较少,而且守将刘全民防守较为松懈。”郭崇韬指了指布防图,道:“若是咱们连夜派兵突袭北城,或许能取得突破?”

“不错,本将当初虽然也对北面城墙发动过进攻,不过城西靠近济水;北面又多是大山,都不利于用兵,所以那时本将做了一番尝试,见没有取得进展便放弃了,只在那边留下一千军队驻守。”

“如今一两个月时间过去,想必那边的敌军不会想到我军会再次集中兵力突袭。”刘信点头道。

作为水军统领的何敬洙更是站出来道:“大王,咱们可以用战船将兵力沿着济水运到城北,正好可以避开敌军耳目。而且我水军将士休整多日,也是时候上阵杀敌了。臣请大王批准,让我水军将士负责突袭。”

……

众将三言两语,很快就拿出了一个方案;何敬洙的水军如愿以偿的得到许可,负责执行这项任务。

当晚,三千吴军水军将士悄悄离开营地,乘坐小船沿济水向北转移。

恰好今晚没有月光,漆黑的夜色给吴军提供了绝佳掩护,让吴军在没有惊动守军的情况下就转移到城北,并且安然登岸。

等岸以后,坚决要求亲自领兵的何敬洙带着五百人作为先锋,在卢顺密的引领下悄悄靠近城墙。

此时,城墙上面守军就如同卢顺密说的那样,丝毫没有警惕之心,这两个多月没有战事,让他们都松懈下来,没有提防吴军会派兵突袭北城。

守将刘全民更是带着几个亲信躲在城门附近一处温暖的民房内饮酒作乐。

确认敌军没有防备后,何敬洙当即亲自带人攀登城墙。

他们的行动进行得十分顺利,直到他们完全登上城墙之后,守军才反应过来,惊慌失措的梁军顿时一片大乱;没过多久,城门就被吴军夺取,早就在城外等候的三千五百人立即沿着洞开的城门杀入城内。

一时间城中大乱,到处都是喊杀声;南城这边早就做好攻城准备吴军当即发动进攻,配合北面的行动。

没过多久,南城城门宣告攻破,大批吴军攻入城中。

到天亮的时候,城内守军基本上已经被肃清,五千多守军将士,除了一千多人被斩杀外,其余大部分都做了俘虏。

刘遂严在慌乱之中打开东门城门,想要逃入群山之中,却被早就埋伏在那里的吴军骑兵突袭,最终全军覆没,刘遂严本人也做了俘虏。

至于另一个重要将领燕楷,他在城池被攻破时正好带兵在城西巡察,得到城池失陷的消息后,他立即带人从西城门突围;然而城西不远处就是济水,吴军水军早就将济水封锁,溃兵无路可退。

仓皇之中,燕楷跳入济水,却被吴军水军捞了上来,最后也做了俘虏。

至此,这座黄河沿线的重镇彻底落入吴军手中;而吴王杨渥在亲征郓州后不久就将城池夺取的消息,更是让他的威名进一步提升。

进城之后,只见这座被围困两个多月的城池早就满目苍蝇,城中百姓一个个瘦骨嶙峋,衣衫破烂,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显然城中粮食都被守军集中起来用作军粮,普通百姓唯有受冻挨饿。

见此情形,杨渥一面下令安抚城中百姓,一面命开启府库赈济灾民,并从军用辎重中拨出一部分御寒衣物,给那些最贫困的民众,让他们不至于冻死饿死。

此外,燕楷和刘遂严这两个坚守城池、抗拒吴军的将领,都被杨渥当做竖立威严的对象全部斩首,随他们一同被斩首的还有他们的亲信以及一些贪暴不法之人,另外有部分城中混混在吴军破城时趁火打劫,结果一并被斩首。

这些举动很快就起到作用,百姓见吴军军纪严整,秋毫无犯,并且以各种办法赈济贫民,顿时对他们的到来热烈欢迎。

……

当吴军夺取郓州的时候,由王彦章、董璋率领的七千多援军才刚刚抵达郓城。

此时,他们虽然还没有收到郓州已经失守的消息,不过两人为了如何救援郓州却产生了分歧。

当初董璋率领一万多大军南下救援宋州,结果被柴克宏伏击,一战就被俘虏七千余人,最后董璋逃回曹州后收拢溃兵,得到六千余人;而王彦章被任命为郓州救援使的时候,朱友贞从洛阳调拨了数百骑兵给他。

所以如今这支援军的兵力就达到七千余人。

七千余兵力若是在关键时刻能起到重大作用,甚至一举扭转一场大战的战局;不过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的军队,往往都是精锐之兵才行。

然而这支援军的主力却是董璋麾下的六千多残兵败将,他们早就被打得士气低落,战意全无;甚至当董璋宣布他们得到命令,要去救援郓州时,军中就不断有将士逃亡,即便董璋下令将抓获的逃兵全部斩首,却依旧挡不住不断出现的逃兵。

至于王彦章率领的五百多骑兵,这支军队完全是新组建的。

几个月前夏州的定难节度使向梁国朝廷进贡了一百匹战马,再加上梁国与李茂贞联合之后又从他那里得到两百多匹战马,此外梁国原本也有少量战马,所以梁国将这些战马集中起来,重新组建一支骑兵,用来与吴国和晋国骑兵对抗。

六千多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再加上刚刚组建不久的五百多骑兵,这点实力怎么看都无法与吴军相比。

要知道郓州那边的吴军兵力多达数万人,而且最近刚刚有消息称,吴王杨渥已经亲自领兵赶往郓州;可以预料的是,郓州吴军的实力必然极为强大,光靠他们这七千多人绝不可能解除郓州之围。

所以董璋认为他们现在应该留在郓县观察局势,等待时机变化;一旦战局有所不利,他们也能保全实力。

然而王彦章却认为郓州被敌军围困已经有两个多月,虽然城中守军的兵力比宋州那边的多,但两个多月下来,守军必然已经精疲力竭,若是不及时赶去增援,让守军看到坚守下去的希望,只怕郓州要不了多久就会失陷。

到底是立即出兵救援郓州,还是暂时观望局势,等待战局发展,王彦章和董璋二人为此争论不休。

从资历上来看,王彦章的资历要比董璋老;从级别上来看,王彦章之前出任过招讨使,而且现在王彦章也是应援使,而董璋只是应援副使,按理说应该是董璋听从王彦章指挥才是。

然而从兵力上来看,董璋手下的六千多人虽然是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但毕竟兵力数量摆在那里,这次救援郓州他们才是主力,王彦章手下那五百刚刚组建的骑兵根本难以大用。

所以即便王彦章在资历和职位上都高过董璋,但董璋执意不肯听从他的命令,结果这支援兵停留在郓城十多天,却始终没有进一步的行动。

这天,再一次结束争论后,气晕了头的王彦章返回自己的营帐后,命人取来地图,开始详细观看起来。

“郓州局势危急,董璋此人却想着在郓城坐观局势变化,若是再看下去,只怕郓州失陷的消息就要传来了。”王彦章还不知道此时郓州已经失陷,不过他觉得自己不能继续坐等,必须做点什么。

“董璋手下的六千多人都有他的亲信将领统领,本将指挥不动;如今唯一能依靠的或许就是本将手中的五百骑兵。”

“郓州距离郓城有八十多里,若是本将以手中五百骑兵突然杀到城下,对敌军发起突袭,到底能不能取得胜利呢?”王彦章在心中筹谋着。

他原本就以骁勇著称,即便如今已经快六十岁了,但丝毫没有减少他的骁勇。

以五百骑兵突袭数万吴军,而且还是吴王杨渥亲自统领的数万精锐吴军,这么大胆的事情或许也就王彦章这种猛将才感去想。

不过仔细思考之后,王彦章却发现若是自己这么去做,成功的可能性依旧太低,甚至可以说十死无生。

当初李存审以八百骑兵突袭朱温的十余万大军,并且用“晋王主力已经抵达”的假消息将朱温吓得连夜遁逃,最终在羞怒之中一病不起。

这看上去是个奇迹,不过李存审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是梁军本身就士气低落,并且畏惧晋王大军,再加上各种巧合,最终才让他成功。

而如今的局势却是,梁军士气低落,吴军士气高昂;他们这五百人若是去发起突袭,十有**是要有去无回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