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乱

南国江山 第四百七十章蔡州之乱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王建等人之所以没有想到李茂贞可能主动与他开战的可能,主要还是他们下意识的有些看不上李茂贞。

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李茂贞进行的对外战争基本都是战败;若不是因为朱温被其他各方牵制了太多兵力,只怕李茂贞早就被朱温给灭了。

即便如此,李茂贞的势力也大为降低,如今全部兵力加起来都未必有十万人。这点兵力在蜀国面前自然算不得什么。

所以王建等人下意识的都会觉得李茂贞在与朱温为敌的同时,应该不会再与蜀国为敌。

不过李茂贞这人本来就极为桀骜,即便是朱温在最强势的时候都不能将他驯服,其他藩镇自然也没有被他看在眼中。

如今朱温实力大减,不仅是蜀国感受到的压力减少了,李茂贞受到的压力自然更加减少了,再加上刘知俊的投靠,更是使得李茂贞有了一员统兵名将。

总之,在得到张格的提醒之后,王建最终下定决心要向关中扩张。

当然,对于荆襄王建也不可能就此完全放弃。

即便他不打算进军荆襄,但高季昌的主动来投他也不会拒绝,甚至将来若是吴国主动进攻荆南的话,他也会派兵救援。

在他的打算中,高季昌将会被他作为一个藩篱,用于阻止吴国的扩张;这一切,就如同之前与李茂贞的联盟一样。

下定决心后不久,王建派人告诉普慈公主,让她以其母病重为理由,请求返回成都探病。

李继崇果然没有怀疑,当即允许普慈公主回成都。

等她回来之后,王建当即将其留在了成都。

而李茂贞知道消息之后果然如同王建的预料一般,暴怒的岐王当即下令派兵围攻兴元府。

岐、蜀这两个仇家再次开战,让刚刚平静了不到五年的两国边境再次陷入战火之中。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两家即便要开战也不是说打就打的,一些必要的准备还是需要时间来完成的。

寿州城中。

虽然随着杨渥与朱温二人暗中达成默契,开始罢兵休战,但两家之间的对立却丝毫没有减少。

毕竟一来这种默契也就仅仅是默契而已,且不说没有正式的文书,就算有,若是真的要开战的话,这所谓的默契也是丝毫不管用的。

更何况,这个停战的默契也只限于朱温和杨渥之间,也就是说两人都不会主动发兵对对方发起进攻;不过若是底下人要搞摩擦,那就不是二人能管的。

所以此时寿州城中的戒备依旧没有放松,那些负责巡视的厢军士兵们依旧排列着整齐的队列在街道上来回巡查。

过往的商贩等依旧被严格的监视着,以防止有敌国的细作渗透进来。

唯一与之前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城中比以前要显得繁盛了一些,街道两旁出现了许多商铺,道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整个城中总算有了一点和平时期的的气象。

当然,此地能治理得这么好,其功绩可不是驻守寿州的左天武军都督李简,而是寿州刺史江梦孙的功劳。

作为淮南第一届科举的状元,江梦孙这些年在吴国还是混得非常不错的。

短短几年时间就做到寿州这个北方重镇的刺史之位,这在他那一届中自然不能算最突出的一个。

但要知道他以前可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书生,而且他又不像宋齐丘那样在历史上有较大名气,能够让杨渥对他另眼相看。

江梦孙的升迁完全在于他的个人能力,这一点让高勖、陈彦谦等人都极为看重。

当然,在寿州做刺史虽然容易出政绩,但同时也少不得要受到同样在寿州城中的李简的制约。

此时,刺史府中,江梦孙正为了一起涉及到几个禁军士兵的案子而与李简争执着。

左天武军两万禁军,自然不可能全部驻守在寿州城中,在光州、濠州也有部分兵力驻守,不过即便如此,驻守寿州的禁军将士也多达一万人。

这么多的士兵,虽然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待在军营了,不过或多或少的还是会与城中百姓发生纠葛。

李简这人虽然残忍好杀,对于军纪要求也不算严格,不过他对手下的将士们却是极为护短。

有时候有士兵与百姓闹了矛盾,即便是他的人理屈而受到官府的严惩,但他也会来刺史府大闹一通。

对此,江梦孙也是无可奈何。

正当二人争吵闹得有些不欢不喜之时,突然有厢军的军官匆匆进来。

“启禀江使君,李都督,有个从蔡州来的商贩,自称是蔡州右厢指挥使刘行琮所派,说是这位指挥使有意归顺我国,特意派其来联络!”

“什么?主动来归顺!”李简、江梦孙二人顿时愣住了。

吴国这些年虽然声势浩大,甚至福建的王审知都在吴军的威压之下不得不选择投降;但在吴、梁边境,那些普通的士人或许有一些主动来投的,但那些地方将领却是没有一个主动归顺的。

若是这个自称刘行琮的使者带来的消息为真,那就会给梁国官员将领开一个主动南投的先例,这自然是一件大事。

二人顾不得再争吵,连忙命人将那使者带来询问。

原来,去年的时候朱温就将蔡州刺史张慎思召到了洛阳,不过之后却一直没有让他回镇蔡州,又没有派遣新的蔡州刺史前去接任。

时间一久,下面那些掌握了兵权的将领们自然就开始动起了小心思。

不过之前梁国声威尤在,即便那些将领们有什么野心也不敢轻易表露出来。

但如今,随着高邑大败的消息传来,尤其是李存勖接着又率领晋军南下猛攻河北,使得整个梁国朝野震动。

在这种情况下,蔡州的右厢指挥使刘行琮就没有了顾虑,开始筹谋着发动兵变,自己来当刺史。

不过刘行琮也知道,即便如今梁军衰微,实力大减,但就凭他自己手中这点实力想要与梁国对抗显然是找死,所以刘行琮决定投靠吴国,引吴军来对抗梁军。

听完来使的目的之后,江梦孙还在暗自沉思,李简却已经喜形于色了。

如今的寿州没有大的战事发生,相比于南方的激烈战事,这里想要立功实在是不容易,所以李简自然是非常重视这次机会。

“李都督,本官觉得刘行琮突然来降,此事真伪未知,也有可能是敌军故意设计引诱我军,然后暗中设下伏兵。所以在下还请都督谨慎行事!”

见了李简的神色,江梦孙连忙劝道。

虽然说如今的吴国文武分离,而且武将也不再论品级,只论军衔,但大多数人还是会下意识的将两者进行对比。

一般来说,刺史的级别大致与都指挥使相当,而巡抚的职务才能与都督相当。

所以江梦孙的职务应该比李简还要低了一点,再加上他的资历威望更是远远不如,所以说话时自然对李简极为客气。

“谨慎行事?江使君不知兵,所以还是不要掺合到军务中来吧!”李简不悦道。

“都督,在下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也读过一些兵书,懂得行军打仗需要谨慎行事的道理。”

李简摇摇头道:“兵家之事,有时候固然需要谨慎,但更多的时候却要果断出手,若是一味的谨慎小心,再好的战机都会失去,那样还指望打胜仗吗?”

江梦孙无奈,他毕竟只是一个文官,最多能管到厢军,对于禁军的行动他却是没法干涉的,更不要说李简在吴国的地位还在他之上。

“那么都督想怎么做?”

“还能如何,直接出兵蔡州,若是有刘行琮的帮助,我军能够轻易控制蔡州!到时候就算要给刘行琮一些好处,甚至是任命他为蔡州刺史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李简道。

“都督不打算向大王请示吗?”

“来不及请示,行事必须要快,蔡州那边的局势十分复杂,有野心的可不是刘行琮一个人,若是不尽快出兵,谁能知道蔡州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李简郑重说道。

虽说如今吴国重视军法,要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应该向枢密院请示,不过一些紧急情况自然要临机决断。

“既然李都督已经决定了,那么本官也就在此祝都督一切顺利吧!”江梦孙道。

李简点点头:“从寿州出兵的话还是太慢了,本将准备发军令,让驻守光州的王安直接领兵前往蔡州,寻机夺取蔡州!”

……

蔡州位于淮西,乃是沟通江淮与河洛的交通要地。

不过此地民风彪悍,当地的节度使更是桀骜不驯,叛服不定,在中唐时期就是朝廷大患;为祸之烈,更在河朔三镇之上。

当年中唐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擒获吴元济之役,就发生在这里。

到了晚唐时期,著名的吃人魔王秦宗权同样以蔡州为老巢,为祸各方,使得中原、江淮等各地深受其害,更是极大的影响了唐末天下大局的发展。

随着朱温击溃秦宗权,彻底占领蔡州,此地才算是平静了不少。

不过或许是蔡州风水不好的缘故,驻守蔡州本地的将领依旧继承了他们“祖辈”叛服不定的传统。

如今朱温的势力不过是稍微出现了一些颓势,那些心怀大野心的将领便开始各怀鬼胎起来。

在前刺史张慎思前往洛阳觐见朱温后,如今蔡州城中的军队主要是在右厢指挥使刘行琮和顺化军指挥使王存二人手中。

不过相比于粗人一个,满脑子只想着打打杀杀的刘行琮,王存这人却要有心计得多。

“确认了吗?那刘行琮是不是已经暗中派人与吴军联系了?”顺化军驻地,王存向自己的副将询问着。

“是的,将军,可以确认,刘行琮已经派人前往寿州了。若是吴军得到消息后就立即出兵的话,想来要不了几天他们就能抵达蔡州!”副将道。

王存点了点头,皱眉沉思了片刻,这才接着问道:“刘行琮没有发现什么吧?本将的实力不如那刘行琮,想要击败他就必须小心谨慎!”

“应该没有发现!我们的人在刘行琮身边很久了,深受他的信任。以那刘行琮的榆木脑袋,又怎么可能识破?”副将有些不屑的道。

从官位上来说,刘行琮的官位甚至还在王存之上,在蔡州城中掌握的实力也是刘行琮战占据优势。

不过相比于刘行琮,王存的优势就在于他头脑更加冷静,更加有心机,甚至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将刘行琮身边的心腹给收买了。

可以说,刘行琮看上去不可一世,但王存自信,若是他想要取其性命,那也只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不过,王存虽然有这种自信,却没有轻易发动。

他知道,虽说如今梁国声威大减,不过也远远没有到任由其他势力欺负的时候。

如今朱温毕竟还在,有他几十年的威名镇着,即便是有人谋反,也不会得到太多人的响应。

所以在王存看来,首先出来造反的人,未必能得到什么好处,反而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此外,吴国的制度也是王存不怎么满意的,他就算将刘行琮杀死,进而投靠吴国,将来也可能在吴国被边缘化。

但是反过来,若是刘行琮先行造反,并且勾结吴军,那么他再出手杀掉刘行琮的话,到时候他就不是罪人,而是平定叛乱的功臣。

朱温在如今面临李存勖进攻的压力下,除了顺势任命他为蔡州刺史想必也没有别的办法可行。

面色阴郁的王存在仔细思考一番,发现自己的谋划并没有什么缺漏之后,他站起身来道:

“传令给王行,叫他设法让刘行琮提前发动,不要等到吴军到来。”

“至于理由,可以让王行告诉刘行琮,就说若是等到吴军到达蔡州后才发动的话,他们就没有时间抢东西了。要知道吴军的军纪是很严的!”

王行就是他收买的刘行琮身边的心腹,对刘行琮有极大的影响力。

副将听了王存的谋划后,眼神一亮,出言赞道:“将军此计甚妙!那刘行琮向来贪鄙不堪,肯定不会放过这个趁机劫掠的机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