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

南国江山 第四百一十六章迎接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金陵城南正阳门外,一行身着各色官袍的人排着队列正在等候着。

而在众人的最前方,却是一位身穿郡王冕服的少年和一位身着一品官服的老者。

从这些人的穿着来看,他们说要迎接的人定然非同小可,不然也不至于劳烦这两位平日难得一见的人物在此等候。

今天乃是前福建之主,琅琊王王审知抵达金陵觐见吴王杨渥的日子,按照前方传回来的消息,王审知的一行人此时已经到了三里地外。

“殿下似乎有些紧张?”一旁,礼部尚书殷文圭见杨隆演时不时的向前方张望,当即笑着询问道。

“是,是有一点!”杨隆演或许是这段时间军训训得太多的缘故,在听到殷文圭的询问后下意识的便挺胸大声答道。

不过随即他又反应过来,当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殿下不必如此,那王审知虽说乃是一方藩镇之主,不过如今既然投降了我国,那他以前的身份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以后在吴国的身份。”殷文圭小声说道。

“殿下乃是大王的亲兄弟,深受大王喜爱,如今就已经是世袭罔替的郡王,将来未必不能更进一步,成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在我吴国之内,又能有几人能比殿下更加尊贵呢?所以殿下只需以平常心对他就是了,最多给他一些礼遇,不能丢了我国的脸面就是。”

杨隆演到底还年幼,虽说人很聪敏,对殷文圭说的一想就明白了,但心中还是难免有些紧张。

这是他第一次正式出来做事,而且还是代表杨渥来迎接前来觐见的藩镇,如此重任,自然不能做到像殷文圭那样淡然处之。

不过他毕竟是在军队中待了近半年时间,至少心智还是锻炼得非常坚定。

他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当年王兄正式出仕到军中担任将领时,年纪也不过是十五岁,便开始领兵打仗,在战场上指挥若定;而我今年也有十三岁了,到现在难道连见一个王审知都会感到紧张,那将来又该如何上战场呢?”

这样想着,他心中的紧张却是减轻了不少,开始向殷文圭询问其一会儿需要注意的事情来。

殷文圭见他这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不由得心中赞叹。

“一会儿见到王审知后,你不要忙着开口,要等他先向你行礼之后,你再开口;因为你不仅爵位比他高,而且你还代表着大王,所以这中间的规矩不可乱了……”殷文圭小声盯住起来。

杨隆演在心中将这些细节一一记下,又在脑海里回忆了一遍,发现已经记住了,这才询问下一个问题。

而在不远之处,王审知同样有些紧张不安。

作为一个执掌福建十多年,习惯了大权在握,说一不二的藩镇之主,王审知一直都不觉得自己也会有如此紧张的一天。

当然,考虑到他这次来金陵,不仅要决定他自己的命运,更是会决定他的一大家人,以及他的众多部属将来的命运,所以他感到紧张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公,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大王今天另有要事,所以不能亲自来迎接国公;一会儿将会由礼部殷文圭殷尚书以及大王的亲弟弟,海陵郡王负责迎接,还请国公不要觉得失礼才是!”与他并肩骑行的皮光业小声对王审知说着。

“岂敢岂敢?大王身份尊贵,又日理万机,老夫岂敢劳动大王亲自来迎?表示劳动殷尚书和海陵王殿下,老夫心中都有些不安啊!”王审知连忙谦逊道。

殷文圭和杨隆演二人,一个可以代表吴国朝堂,一个可以代表杨渥本人,这种安排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既不会让王审知感到被怠慢,又不会因为太过隆重而让王审知起了轻视之意。

至于说杨渥另有要事的说法,这自然是推脱之辞,在这段时间显然没有比王审知入朝更加重要的事情。

王审知对于杨渥的这套安排自然是非常满意,唯一让他感到有些难堪的是,他入吴之后的爵位是闽国公,而等会儿见到杨隆演这个郡王之后,只怕还要主动向其行礼。

对一个今年才十三岁的孩子行礼,这让如今已经年近五十岁的王审知有些尴尬。

当然,如果考虑到吴王杨渥的年纪也不大,同样只能算他晚辈的话,将来的尴尬只怕还要更多。

只不过向杨渥这个名动天下,依靠自己的努力打下两浙和江西诸多地盘,连梁帝朱温都不敢小觑的英杰行礼,他心中的抵触自然会少很多。

没过多久,一行人很快抵达金陵城下,望着这座两年前才刚刚修建起来的宏伟城池,那新砌的墙砖,密布的城楼,排列整齐的女墙,依旧让常年待在福州那种小城池里面的众人感到惊奇。

“这就是金陵城吗?果然不愧是大国都城,就是气派!”有人忍不住出声夸赞道。

“此城周长四十二里,高三丈,宽三丈,全部用砖石砌成。可惜比起长安城来依旧有所不如!”皮光业见此微微一笑,带着一丝自得的向王审知介绍道。

王审知自然不会像他手下人那样沉不住气,不过金陵城的雄伟壮丽,还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少在他印象中,在南方是很少有这么雄伟的城池的。

“果然是一座雄城,大王在此定都,这是继承了上古的帝王之气啊!”王审知略微赞叹道。

这时候,众人已经能够看到城下前来迎接的杨隆演、殷文圭等人。

王审知不敢怠慢,他连忙奔上前去跳下马来,便准备向杨隆演行礼。

“臣王审知见过海陵王殿下……”

这么多人中,唯独最前面的杨隆演是一个孩童模样,王审知自然不会认错人。

不过还不等他行礼完,杨隆演便上前一步按住了王审知的手,不让他拜下去。

“闽国公远道而来,我王兄最近有些要事需要处理,所以命孤代他,有失远迎,还请不要怪罪才是!”

杨隆演之前还有些紧张,不过到了此时反而平静下来,一言一行都表现得恰到好处,让殷文圭和皮光业二人见了都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王审知同样没想到杨隆演虽然年幼,但行事却如此周到,既没有最先开口,乱了礼节,又没有真的让王审知拜下去,避免了他的尴尬,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

“这个海陵王年纪才十三岁,行事就如此稳妥周到,再加上当今吴王,当初吴吴王的几个子嗣可是个个都成才了啊!”

回想起自己的几个儿子,虽然不能说都是废物,但能力的确是有些平庸了,与杨行密一比,他就远远不如了。

不过随即王审知又醒悟过来,如今他都向吴国纳土归降了,还想这么多干什么?

他连忙向杨隆演表示逊谢,接着又与殷文圭见礼,对其他前来迎接的官员也尽量问好,没有怠慢任何一个人。

见他这幅态度,殷文圭和皮光业二人脸上的笑容愈发明显。

“闽国公旅途操劳,想必有些疲倦了?不如先去休息一阵;今天晚上大王会在宫中设下宴席,为国公接风洗尘!”殷文圭向王审知介绍着今日的行程安排。

虽说如今尽快确定投降之事才是最重要的,但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此事还是急不得,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

当下王审知在殷文圭的带领下,前往为他准备的下榻之处休息。

此时,华盖殿中,杨渥和其他内阁成员基本都汇聚在此。

“王审知已经到了金陵,不知道如今的他是何等心情?有没有感慨我吴国之盛呢?”高勖等人脸上都有些兴奋。

王审知入朝觐见,这在众人看来福建的事情应该已经稳妥了。

这可是第一次有其他藩镇势力不战而降的,这不仅能极大振奋吴国的人心,更是能凸显吴国的正统地位。

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示范之后,今后解决其他藩镇的问题肯定会轻松不少。

所以高勖等人一个个带着笑容。

“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了,在最终结果尘埃落定之前,大家还要小心谨慎才是,不可出了任何差错!”杨渥笑着向众人提醒到。

他的声音同样轻松愉快,虽然口中提醒着众人要小心谨慎,不过他的内心只怕也已经觉得此事是十拿九稳了。

“今晚的宴席,一定要操办好了,在金陵的五品以上官员,除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外,其他人都要参加,一定要将宴席办得隆重些!”

“至于明天,孤会亲自去检阅军校会操,到时候让王审知陪同前去,让他见识一下我吴军的精锐是怎样炼成的!”杨渥大声宣布着这两天的安排计划。

如果说今晚的宴席是为了向王审知示好的话,那么明天的检阅自然就是为了向他示威,让他进一步明白双方的差距,坚定他的投降决心。

“请大王放心,臣等定会安排好这些事情的!”高勖等人连忙答道。经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