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国江山 > 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

南国江山 第三百七十八章撤兵

作者:四国军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21:53:37 来源:笔趣阁

当淮南军在江西大获全胜,一举攻克吉、袁、抚、信四州,从而基本攻占了整个江西之时,在宿州的杨渥亲自统兵进行的北伐却进展得非常不顺。

八月初,随着危全讽联军出兵江西的消息传来,朱温为了牵制住淮南主力,于是亲自率领梁军主力南下进攻永城。

永城乃是宿州的北大门,之前双方一直以这里为界限进行对抗;在梁军主力南下之前,梁军大将刘鄩与淮南将领李简各自统领两万大军在这里交战。

因为兵力相当的缘故,再加上两军各自在后方都有主力作为后援,任何一方想要彻底击败另一方都很困难,所以那段时间的交战基本都是以练兵为主要目的,真正的大战却很少。

不过随着梁军主力的南下,杨渥也不得不率领淮南主力北上永城,与梁军交战。

这不仅关系到永城这座城池的得失,更是关系到双方的气势,所以杨渥不能后退,必须在这里的顶住梁军的进攻。

当然,朱温这次南下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牵制淮南军的兵力,防止淮南军调兵江西,为危全讽进攻洪州争取一点时间。

如今淮南军已经北上永城了,朱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他在永城以北二十里的地方安营,并没有攻打永城。

而淮南军则在永城的东北方向十里安营,同样没有进一步北上的打算。

无论是朱温还是杨渥,都保持着理智,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都不会轻易的与对方来一场生死决战。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与上次淮南北伐时一样,梁军与淮南军双方在永城附近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

在战事的最初阶段,双方有输有赢,谁都没有占到便宜。

不过到了八月中旬,郭崇韬向杨渥建言,他提到既然朱温的目的就是为了牵制淮南军主力,那么淮南军就可以针对这一点做布置。

在他的建议下,杨渥一面布下伏兵,一面悄悄的撤军回宿州。

之所以要悄悄的撤军,却是考虑到朱温的性格狡诈多疑,若是淮南军大张旗鼓的撤兵,那就显得太明显了,朱温肯定会小心谨慎起来,想要伏击他就很难。

但如今淮南军悄悄撤兵,这反而能给朱温一种错觉,让他觉得杨渥的真实目的就是趁着梁军不备而撤军,从而减少他的防备,诱使他领兵来追。

当然,梁军也有可能根本没发现淮南军已经撤兵了,或者他们发现了梁军撤兵,却不追击,反而开始攻打永城。

无论是哪种结果,都可能使得淮南军的计划落空。

不过在这一刻运气显然是站在淮南军一方的,梁军不仅“成功”的打探到了淮南军的撤兵,而且朱温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就下令以一万义武军为前锋进行追击,结果遭到伏击,损失较为惨重。

当然损失的兵力更多的是担任前锋的王处直麾下的义武军,并非朱温的直属兵力,即便损失再多,朱温也不会感到心疼。

经过这一次大胜后,淮南军士气大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屡屡获胜。

可惜的是,朱温的主力却一直没有受到损失;而且随着战事的持续,梁军逐渐摆脱颓势,并且不断发起反击,甚至多次击败淮南军,从而占据上风。

这天,又是一场大战正在展开,这次投入大战的乃是李承嗣统领的左腾骧军,而与他对战的则是梁军大将牛存节。

杨渥命史俨和侯瓒二人统领骁骑军掩护侧翼,他自己亲自率领主力压阵;而梁军同样以最精锐的骑兵龙骧军来保护侧翼,朱温率领主力压阵。

这种大战对于杨渥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所以他并没有将这次的战事放在心上,只是静静的坐在马上观看双方的交战。

此时杨渥还没有收到象牙潭大捷的消息,更不知道周本不仅像历史上那样成功的击溃了危全讽的联军,同时还击溃了围攻高安的楚军,取得了一场完胜。

对杨渥来说,眼前的战斗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次北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诱危全讽主动出击,如今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继续留在这里与梁军交战的意义并不大,所以杨渥早就有心撤军了。

可惜的是,杨渥虽然能够选择何时发动这次北伐,但何时结束这次北伐却不是由他来决定的,而是由朱温来决定。

“朱温想要把我军拖在这里,好方便危全讽攻取江西,不过北方目前尚未平定,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大战,在这种情况下想必朱温也不能长期留在这里。”

“若是周本能尽快击败危全讽,等到朱温知道他已经无法阻止我军攻占江西后,想必他就会罢兵回去吧?”

“这次退兵回去后,正式建国的事情应该就可以提上日程了。记得历史上王建就是在朱温称帝的这一年同样建国称帝的,而岐王李茂贞也在这一年建立岐国,设置百官,一切礼仪都按照皇帝的规制来;不过如今都八月底了,不知道王建和李茂贞二人是不是已经开始行动了呢?”

“还有李克用,历史上王建称帝之前,还派人给李克用送信,劝他与王建一起称帝,一个称东帝,一个称西帝,不过被李克用拒绝了。不知道如今王建和李克用二人又会如何做。”杨渥非常随意的想着。

就在此时,前方一直呈现僵持的战局开始出现变化。

淮南军一方五千余兵力在对梁军发起进攻却未能突破,准备暂时撤下来休息时,梁军却在此时突然发起反击。

这次反击来得非常迅猛而突然,是由梁军的龙骧军发起的。

五千精锐骑兵随着领兵将领的号令,排成整齐的队列向正在缓缓撤退的淮南军发起突击。

见到对方的行动,正在撤退的淮南军临危不惧,立即停下来整理队形,以应对骑兵的突击。

同时,负责护卫侧翼的淮南骑兵在史俨和侯瓒二人的统领下迅速出击,准备拦截梁军骑兵,为淮南军的列阵争取时间。

这一切都如同行云流水一般流畅,甚至都不用杨渥下令,那些经验丰富的将领们便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各自做出了合理的应变。

不过这一次梁军骑兵的突击,让杨渥感到惊讶的却是打头的那个梁军将领,手持一杆铁枪,在马背上用长枪或是刺,或是击打,或是横扫,在他的面前甚至无一合之敌,许多淮南骑兵都被他轻易的斩杀于马下。

这位骁勇的梁军将领在淮南骑兵之中来回冲杀,无人能挡,使得梁军骑兵士气大振,顿时杀的骁骑军节节败退,损失极大。

见到敌将逞威,淮南军的两个骑兵将领史俨和侯瓒二人当即大怒,先后冲过去与那梁将交手。

然而没想到的是,无论是史俨还是侯瓒,这两人都不是那梁将的对手,最后联合起来才勉强挡住对方。

后方,杨渥见骑兵损失较大,顿时心疼得不行。

虽说如今淮南军已经获得了济州岛可以用来养马,不过如今养马的事情还没有走上正轨,等到马场能够正常运行并向军队输送马匹,那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而且不光是马匹,那些倒下的每一个淮南骑兵都是最为珍贵的财富。

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当初随着朱瑾、李承嗣一同南下的北方人,淮南军自己培养的并不多。

与马匹的损失相比,这些擅长马上作战的士兵的损失就显得更加严重。

“那梁将到底是什么人?有谁认识吗?”

杨渥看着远处战场上将侯瓒和史俨二人压着打的梁军骁将,不由心中一动,向周围人问道。

“那人似乎是王彦章!以前任开封府押牙,如今应该是刚刚升官为龙骧军使了!”有人认出了敌将,向杨渥道。

“怪不得这么骁勇,原来是他,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杨渥顿时反应过来,连连赞叹。

这个梁将原来就是铁枪王彦章,人称王铁枪,乃是后梁有名的猛将,据说连李存勖都畏惧他的勇武,在民间的名气更是可以止小儿夜啼。

被王彦章这一番突袭,淮南骑兵损失极大,好在他们的目的本来就只是阻拦敌军片刻,为步兵争取应对的时间,如今目的已经达成,于是史俨二人统领骑兵迅速后撤。

而梁军骑兵的冲击因为受到阻拦,最终未能建功,双方只能罢兵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