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六贼纨绔 > 第554章 不允许中原姓赵(中)

六贼纨绔 第554章 不允许中原姓赵(中)

作者:蛤蟆吞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3:49:57 来源:笔趣阁

配字军就是配字军,身无寸田的雇佣军更不会拼死卖命,蔡鞗从一开始便看不起百万披甲宋兵,即便全身上下披着一身铁皮,他不相信宋兵可以打生死硬仗。

宋国兵卒与各朝兵卒不同,并非以良家子为卒,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返回销金窟一般的开封老巢,习惯了奢侈繁华的开封,见惯了有钱就是爷场景,早已成了市侩的**,早已成了欺软怕硬**。

大兵团作战的确可以以势压人,但同时也是最为凶险的事情,一旦配合不好,一旦有一处恐慌崩溃,极易引发全军恐慌大溃败。

战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数十万人大崩溃,可怕的是大军团崩溃后引发的畏惧心理,毕竟几十万人都打不过人家一两万人,自己数千人、数万人又如何一战?

兵卒是闻风而逃的配字军、雇佣军,将领呢?难道将领就不废物了?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自宋朝以文制武后,自他见到《武经总要》后,蔡鞗就知道宋国有将而无帅。

战阵之将与统兵数十万元帅是不同的,宋朝有将无帅,宋朝没有让数十万大军令行禁止帅才,只一将领兵数千,或许还能占些便宜,若是动用数十万大军国战,没有统兵数十万的帅才,结果只能是惨败而归,兵卒越多越是惨败,檀渊之战如是,忘川之战如是,灭辽之战亦是如此。

蔡鞗在杭州讲武小学堂教时,所用教本也是《武经总要》,但那也只是做个样子,事实上他还是以《孙子兵法》来培养学生弟子,一开始他就想补足宋朝的短板,期望天下真正大乱时力挽狂澜。

蔡鞗不是没有过幻想,毕竟老蔡太师是帝国权相,只是现实一再迫使着蔡鞗与开封站在彼此对立一面。

两人坐在悬挂在大树下摇椅里,谁也不愿意再开口说着心下恼火事情。

赵福金不同于普通女人,初时被赵佶宠爱至极,随着蔡鞗“投敌卖国”后,她也成了赵佶的政治牺牲品,成了类似和亲、质子般的牺牲品,之后又在青州参与了两年的政治、权利争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尔虞我诈……全经历了一遍,在蔡鞗给了她的孩子两个姓氏选择后,她就知道,即便到了现在,他也还是那个第一次见到时的那个坏人,那个给了她一串糖葫芦的坏人……

“相公……福金想去江南。”

赵福金突然开口,蔡鞗愣了下,低头看着怀里女人,突然笑道:“怎么是‘相公’而不是‘五郎’了?”

……

“你这丫头倒是聪明……”

赵福金低头不语,蔡鞗只是无所谓笑了笑。

“此次相公再入中原,也绝对不会与上次那般虎头蛇尾,兴许会强势砍杀无数人头,会将无数人流放大明岛也不一定,相公会把该做的恶事全做了一遍,尽可能给儿子留下一个干净的帝国,然后……相公会回到大明岛耕田种地。”

“无论是相公前往中原,还是你前往江南,势必会成为天下人嘴里的叛逆、罪人,你可考虑好了?”

赵福金一阵沉默……

“福金想去江南!”

“考虑好了?”

“考虑好了!福金要去江南!”

“啪!”

蔡鞗重重拍在她腿上。

“老黄留在矿山挖矿,你身边若有任何赵氏宗族之人,若还有老黄这般混账,礼儿日后只能姓蔡,倒是你可莫怪相公也把你发配矿山挖石头!”

“嗯。”

赵福金最后只低声轻嗯了句,两人依然坐在微微摇晃着的摇椅里看星星……

两人看星星看月亮,却不知家里因“朱”姓正四处冒烟呢,得了皇长子改了赵姓的黄文功大急,只是守在军营外的兵卒根本不让他进入,只能蹲在大营外角落里待了一夜,直到第二日早晨,蔡鞗带着赵福金准备回家时,才看到被蚊虫叮咬的满脸疙瘩的老混蛋。

不等老混蛋可着嗓子哭嚎,蔡鞗手臂一挥,一帮五大三粗亲随涌上前就把他捆了个死死,二话不说就是一通三十皮鞭。三十皮鞭下去,差点没把人抽成血葫芦。

“老黄,你我相遇相识也有了十余年,小爷当日有没有警告过你?你要做宋国忠臣,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上,小爷会安安全全把你送回开封;若想做我大明国的忠臣,就要规规矩矩遵守我大明国的规矩!”

“小爷知道你的小心思,也不想理会你大搞什么宋人圈子……哪个又允许你乱了规矩,在军中制造矛盾的——”

两年来,蔡鞗除了伺候几个婆娘、几个娃外,除了过问些学堂、作坊、矿山、船厂、军营事情外,宋国也好,金国、青州也罢,他都不怎么愿意搭理,别说几个婆娘提起中原之事,就是苏眉阿娘提起,他也会生气不吃饭。

不愿搭理中原之事,并不代表他不知道面前老混蛋所作所为。

有人就有江湖,无论到了何时,无论多么凝聚的团体,内部都会有一个个的亲近、利益小团体,这种事情也根本没办法消除。

大明岛成分复杂,有小圈子再正常不过了,当面争吵、谩骂,甚至揪领子相互殴斗,这些都算不得什么,但蔡鞗绝对不允许内阁文臣将这种风气带入军营,更不允许各军之间相互敌视、对抗。

青州所属有近卫军第一师、第二师步兵师,有近卫军一至五骑兵师,有数百艘海船在南北游弋运送物资、人员,也有数万城防宋人兵卒,在这些兵卒中,最为强势的自然是大明岛嫡系,接着就是五个辽人组建的骑兵师,地位最低的就是数万城防宋兵。

宋人不善野外厮杀,近卫军步、骑师都是以辽人组建的军队,只不过步、骑所属辽人略有不同,一个是辽国汉民为主,一个是以契丹人、奚人、渤海人为主,但他们原本都是辽人,先天上也较为亲近,在看到宋人是如何对待燕山府百姓后,本能的不喜数万城防宋兵。

宋兵打不过近卫军步、骑辽人,正如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宋兵的势弱也延伸到了内阁政堂上权利的争夺。

宋人打仗不行,玩脑子能甩辽国蛮子几条大街,更何况山东淄、青、潍、密、莱、登六州本就是宋国的土地,按照两年前蔡鞗与苏老大的话语,大明岛内阁、六部入主青州后,势必也要增加一些辽国遗臣、宋人进入内阁,以此达到三方的平衡,满足三方的利益需求,尽可能维持六州民心稳定。

蔡鞗的做法看似公平无比,实际上却是大明岛鲸吞宋辽双方,在妞妞不顾辽国遗臣阻拦下,一意跑来大明岛生娃后,两年时间里,一二十万辽人基本上已经完全成了大明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