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368章 大力宣传大明帝国主义战士

不可否认,发电机、电灯泡、电报机如果没有朱克臧的指导和图纸,是发明不了的。

但是如果没有黄履庄和颜元等人的聪明才智,即便是有图纸,这些东西都没有办法实现。

所以朱克臧准备宣传一下这两位大明帝国主义战士。

第一步,那就是将电灯泡公之于众。

当然,电报机和煤炭发电机是大明的高级机密,技术太过先进,是暂时不能让百姓和其他国家的人发现的。

目前是只做不说,悄悄地发展。

但是手动发电机和电灯泡由于太落后了,可以示人。

所以,朱克臧召集众位文武大臣、国子监学子、格物致知学院师生,一起观赏电灯泡!

夜晚,随着黄履庄踩动踏板,电灯泡逐渐发出了亮光,越来越明显,直到把周围十几米照得清清楚楚。

除了格物致知学院的人,周围其他人都看呆了,实在是搞不懂,那东西没有被点燃,怎么会发出火光的。

观礼的陈永华、黄宗羲等略懂科学的人则是心中万分震撼。

早些时候,他们就被朱克臧科普过科学的力量。

而当一个年轻人带着一群年轻学子,却可以研发出这样惊世骇俗的东西,让他们感觉到了年轻一辈的希望。

他们最是明白,科学一道需要的就是有人不断地去钻研,如此才可能将整个理论完善,进而应用到对大明的建设之中来。

如今这电灯,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应用化,非常的难得。

第二天的报纸上,黄履庄、颜元和电灯三个词语联系到了一起,而后他们两人的名字也因为电灯快速地被大明的百姓所熟知。

当天,朱克臧就召见黄履庄、颜元,因为两人成功研发发电机,电灯,电报机等设备,被授予伯爵爵位。

对于两人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大的荣耀了。

而知识带给他们的东西还有更多。

神武五年十月六日,工部颁布了一部新的律法,《大明帝国个人及个体专享权利律法》,简称“大明专利律法”。

同时公布的就有包括不限于蒸汽机,车床,火车,炼钢法等等林林总总无数条专利及其法律规定所有人。

其中就有着电灯专利,所有人正是黄履庄、颜元。

至于像蒸汽机、火车、发电机、电报机等专利,都署名朱克臧。

电灯泡给他们两个,纯粹是为了造势。

毕竟大明的高科技,几乎全是朱克臧一人带来的。

专利律法之中规定了个人享受二十年的专项发明独立使用权,使用权可以交给其他人使用,规定除非赠送或者专利专利转让之外,非专利享有者在利用该专利盈利之后,必须支付享有者一定的专利使用费。

这个“一定的费用”,由双方评估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擅自使用,需要缴纳由新成立的“专利司”进行判定罚金,补偿给发明者。

七号,大明宣布成立“大明国营电力公司”,下辖第一发电厂,第一电灯制造厂。

并且,大明官方以五万枚银币的专利使用费,向颜元、黄履庄购买了电灯这项发明专利的独立使用权。

足足五万枚大明银元,购买力相当于现代至少四百万软妹币!

天价专利费一下让两人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新兴富豪。

不仅如此,因为对某些诸如蒸汽机等发明的使用,限于新的法律颁布,大明官方不得不补偿给发明者一笔专利费,否则将不能继续使用。

但是这些专利的署名的是皇帝,相当于大明国库得掏钱给朱克臧。

这样朱克臧也怪不好意思的,于是大笔一挥,将一部分钱给了格物致知学院和制造总局作为经费。

再分出一部分则奖励此前参与这些项目的工匠们!

剩下的再进自己内帑。

朱克臧这样做,就是想越来越多人看到格物致知、科学所带来的利益,这样才能够诱使更多的人投身到其中。

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能够推动科学在大明的发展那就是好的。

现在朱克臧想要的就是让大明的科学事业快速发展起来。

黄履庄和颜元是两个很好的榜样,格物致知学院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浓厚,大家都想要当下一个黄履庄、颜元。

而黄履庄和颜元自己,却没有被这巨大的财富所迷失,他们一人分别拿走一千枚银元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剩下都主动捐给了格物致知学院。

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学堂决定成立“黄履庄颜元奖学金”,给予研发发电机、电报机期间有突出表现的同学五人。

四万八千枚大明银元以“学习基金”的形式存入大明皇家银行,银行会用这笔钱去做投资,作为报酬,银行每年要支付五个点的利息。

这些利息就作为奖学金。

每年,有24个奖学金名额,每个学生每年可以分到100枚大明银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比近卫军普通士兵一年的工资都要高了。

真是知识改变命运!

如此好的政策,自然免不了一番宣传,让越来越多百姓知道:只要格物致知到位,就能入朝为官,还能合法收获大量银子,研究格物致知和科学,将成为大明平民阶级跃迁的新途径。

......

各种款项之下,最近大明国库颇丰,按照叶赫那拉3的习惯,朱克臧想要拉高一下官员的待遇。

因为维多利亚3这个游戏里面的大清太强,于是被戏称为叶赫那拉3(慈禧)。

朱克臧第一个考虑的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的御史素来职责就是弹劾他人不法事,尤其是贪官的不法事。

考虑到都察院是监察部门,乃打击贪污的部门,可以适当优先照顾一下。

因为御史除了弹劾他人的权力,却没有其他治民治军的权力,所以,除了收贿没其他肥水可捞。

所以,为避免都察院的御史**,因而,朱克臧下了谕旨,让吏部对都察院发放一项新工资:养廉银。

朱克臧这又是摸着大清过河了。

发放养廉银,这样可以保证御史官可以在不贪污受贿的情况下不过的太寒酸清贫。

按照,养廉银的规模,都察院阮旻锡这个正二品右都御史都可以和一品大臣的收入齐平。

阮旻锡,厦门同安人,曾是国姓爷的幕僚之一,在朱克臧帐下官至右都御史,善烹工夫茶,有制茶工艺。

而黄宗羲则是左都御史,两人皆为都察院的主官,但是古代以左为尊,黄宗羲地位略高他一筹。

听到朱克臧要给他们都察院发银子,阮旻锡自然是高兴了,这意味着皇上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

“感谢皇上!御史自古以来便不易,幸得皇上如此明主!”阮旻锡十分感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