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296章 大明驻倭国总督、祭拜孝陵(求订阅!)

对于应天府破败的紫禁城,朱克臧稍稍恢复了心情,为了出心头的恶气,他先找到了卑躬屈膝的钮钴禄·瓦岱,把他的名字改成汉姓。

根据历史,鞑清被推翻后,钮钴禄在满文的意思是狼,所以一般改姓为郎,朱克臧尊重了历史,但是不是这个好看的郎,而是蟑螂的“螂”。

随后,怎么处置这些投降的旗人,又成了大问题。

朱克臧想了又想,突然想起,小日子那边还没有大明的驻军。

萨摩藩依靠大明的支持,勉强在九州岛站稳了脚跟,但也无力东进。

正好把这五千八旗兵和满城的包衣们打发去倭国九州岛,作为大明援兵,好像也不错。

担心他们在九州不老实?

家卷全部压去吕宋,要是不好好帮大明卖命,老婆孩子统统送去喂鲨鱼。

如此以来,大明驻倭国总督螂瓦岱就新鲜出炉了。

......

攻克应天城的第二天,城内已经有了消息,新大明天子要正式谒陵,给太祖上香。

应天城内百姓如有心意者,也可随天子上香。

这在规矩上是不合适的,不过新大明历来是朱克臧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朱克臧身边也没有什么臭规矩的文官,所以这个命令得以通传。

谒陵这日,来的人还是以士子居多的,很多都是明朝遗老,心怀故国之人。

新天子祭拜太祖,是宣告大明复国的重大成功,更是告慰江南零落的百姓和人心。

一队大明近卫军的士兵在下马坊驻守,算是作为安检,不过他们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另一件事。

“你不能进去。”铁面无私的士兵阻止了一名中年书生。

这书生错愕,也许是知道大明近卫军士兵军纪森严,对百姓秋毫无犯,稍微壮胆,问道:“这是为何?天子不是邀请应天府百姓一同祭拜太祖皇帝吗,我是应天府人士,为何我不能进去?”

士兵瞧了他一眼,脸上不由带着几分讽刺,说道:“你拖着一条鞑子的金钱鼠尾,却想要进孝陵祭拜太祖,莫不是脑子有问题?”

这书生一听,脸刷地一下就红了,强自辩解道:“只是来不及剪掉而已,这一时也找不到剃发匠,不如先通融一下……”

这书生话特别多,时不时就说:读书人的辫子那是辫子吗?

近卫军士兵却懒得跟他废话,直接拿出一把剪刀,比划了一下,说道:“带着辫子,不能进孝陵,这是大明天子立下的规矩,进去的人都是我大明子民,带着辫子的是蛮夷,就这么简单。你要进去也可以,让我把你脑袋后面那根金钱鼠尾给剪了。”

中年书生却支支吾吾起来,变得格外扭捏。

一旁一个年纪轻轻已经是光头的青年直接戳穿了他的心思:“这位仁兄,你怕不是觉得我大明王师还会被清军击败,日后清军再攻入南京,你还带着辫子,能做鞑清的顺民吧?”

“这……这自然不是,只是大庭广众下,剪发有辱斯文……”

那青年不由怒骂:“在大明土地上,拖着一根金钱鼠尾,才是真的有辱斯文,你不想剪,我来替你剪了!”

说着这青年就冲上去,去扯那中年书生的金钱鼠尾。

这边打闹了一番,那中年书生最终负气离开,也不要祭拜太祖了,旁边人都是对他耻笑不已。

人潮基本上已经进了孝陵之内,这场仪式也算是要开始了。

不少人都对能够恢复峨冠博带的大明衣着欣喜不已,不过站在高台上的朱克臧,却还是穿了一身利索的军装,看上去也是一样的英姿飒爽。

不多时,一群有一些年纪,甚至还有残疾的人走了上台。

朱克臧朝着这些人居然深深鞠了一躬。那些人明显被吓了一跳,连忙跪下还礼,却被带上来的士兵阻止,只是要求鞠躬还礼。

“那些人是何人?为何皇上要向他们行礼?”

“孝陵卫,大明国家破碎,这些人仍旧在守卫孝陵,天子这是在向国家残破却仍尽忠职守的人表达敬意。“知情人士科普道。

旧大明覆灭之后,孝陵卫的建制已经取消,有一部分曾经的”孝陵卫“依旧留了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成为寻常百姓,继续一代又一代默默为朱元章看护着孝陵。

整个祭拜的过程显得十分简单,也并没有完全地符合所谓的礼制。

朱克臧这次甚至都没有宣读什么祭文,也没有向江南百姓士子们发表什么鼓动人心的演讲。

整个过程朱克臧都是绷着一张脸,按部就班地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这个谒陵的活动本身,以及各种设定细节,都已经足够能说明问题了。

从1645年应天府沦陷,一直到今日大明近卫军入城,新天子祭拜太祖,就是一种宣告,宣告大明未灭亡,大明归来了!

而谒陵活动中孝陵四处守卫的大明近卫军,其风貌和形象,更给了人们深刻的印象,简单地来说,江南的百姓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

他们不再穿大明的鸳鸯战袄,跟清军的军队装束更不同。

这次他们没穿铠甲,而是穿着看上去行动更便捷,极为英挺的德式军装,排列着整齐的队形,站姿如松,毫无动摇,甚至表情都没有什么变化。

按理讲这可能是历代军事家兵法家都在追求的东西,可是却很难做到。

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千人如一,这种军队,就连完全不懂军事的百姓,都能窥出他们的强大。

近卫军也完全没有什么刀矛盾牌一样的冷兵器,而是装备着清一色的火铳,只是在腰间别着刺刀,看上去跟剑一样。

如此强大的军队,让在场的百姓们心中松了口气:狗鞑子回不来了!

朱克臧参加完了这个活动,对着百姓们招了招手,并没有多说什么,在一众锦衣卫的簇拥之下,步行离开了孝陵。

负责安保的士兵们也协调着参加活动的百姓们鱼贯离开孝陵,一些人有些意犹未尽,还与近卫军们进行了一些交谈,了解了很多关于新大明的事情。

即便是活动结束了,许多士子们都不愿意轻易离去。

毕竟在鞑清统治之下,禁绝江南士子们结社的权利,大家都是谨小慎微,生怕惹出麻烦来。

现在终于等来了大明王师,许多人心中也都充满希望,想要在新大明治下,干出一番事业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