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279章 华夏文人的风骨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279章 华夏文人的风骨

作者:临江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6:54:15 来源:笔趣阁

望着意气风发的大明天子,王夫之流露出遗憾的神色。

为什么遗憾?

因为王夫之遗憾:他年轻的时候,没遇到朱克臧。

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席卷河南,攻克南阳,再围开封,大败明军,之后转战湖北,张献忠也横扫安徽,进逼蕲水,鞑清再次入关,山东大部地区备受蹂躏,被掠人口36万,牲畜32万,金银200多万两,此时的大明王朝可谓是一片糜烂,几无净土。

这一年新科举人王夫之与长兄走水路至南昌,欲至北京参加会试,然而中原一片战火纷飞使得北上的道路已然不通,朝廷因各地举子无法到京,只得将会试延期至次年。

迁延数月后,在崇祯十六年一月,兄弟二人只得怀着失望、茫然与苦涩踏上了回乡之路。

然而还是有希望的,毕竟朝廷只是将会试延后一年,何况局势说不定会再次好转,带着这样的想法,夫之兄弟回到了家乡,重新开始宁静的乡居生活。

可是时代的洪流却汹涌扑来,毫不留情地击碎了王夫之宁静的生活,当年秋八月张献忠攻克武昌,连破长沙、衡州。

张献忠手下将领艾奇能进驻衡州,执行“招贤纳士”的政策,指名招请新中举人王夫之兄弟等人,王夫之兄弟不想从贼,便逃入深山,农民军却以其父要挟。

为了让全家得以脱身,王夫之刺伤面容与肢体并敷以毒药,装作重伤模样,让人抬至郡城,谎称其兄已死,又赖友人居间疏通,农民军方才不再勉强,放其父子归家。

当王夫之一家人抱头痛哭,感慨劫后余生的那一刻,王夫之心中只怕已然隐隐感到,大明的气数,已然要终了了。

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怀揣着怨恨、绝望与疲惫自缢于景山。

旧大明,亡了。

那个等待青年才俊施展抱负才华的庙堂,没了。

那条读书人应试治国平天下的寻常道路,断了。

那个居庙堂之高而后澄清天下的梦想,碎了。

一家一姓的存亡,虽然震撼,但并不惨痛。

然而伴随着清廷执行“剃发易服”的政策,使得当时的士大夫们深刻感受到,那个承载着华夏数千年文明的天下,恐怕也要亡了。

和许多有骨气的读书人一样,王夫之一辈子都在与清廷做对抗。

年轻时变卖家产,积极参加抗清起义,中年时四处逃亡,躲避清廷追捕,期间曾被困于水砦,断食四天而未死,到了晚年,隐居山野,苦读治学,终成一代大儒,清廷改用怀柔政策,有意拉拢,他却坚定立场,拒不仕清。

对了,王夫之,他的名字是在历史书上的!

作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此时他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他认为天理即在人欲中,还反对生而知之等,主张凭借感官心知,进入世界万物声色之中,去探寻知晓事物的规律,去认识世界。

虽然还是在感官心知,身心修养这个圈子里面打转,但比起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要进步得多!

他的政治思想则是“循天下之公”。

在这个主旨下,他勐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他的思想并不是彻底地反封建,只是华夏自古的公有思想的集中体现,但还是具有伟大的创新意义。

在这一点上,王夫之是和朱克臧不谋而合的,朱克臧为了顺应这个时代,不可能去反自己,所以提出了天下大同的口号。

如果没有朱克臧,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二,王夫之会抱着对华夏正学及华夏民族未来的必胜信心溘然长逝,结束了他倔强不屈、充满抗争的一生。

.....

摇摇头,王夫之抛却心中的遗憾,现在也不晚,只要大明能复活。

望着刚刚中年的弟子,王夫之道:“须行,看一个人,观其行,察其言,就能知道这个人的品行志向,从刚刚皇上的话,就可知其志向宏大。而且我听说皇上虽然年纪尚轻,但是个人的品行却非常地高洁,不尚奢侈,不贪财,不沉迷女色,平日里都是粗茶澹饭,对待臣子很是和气,真乃明君也!”

王夫之一顿狂吹,唐端笏十分认可。

“老师,听你的意思,你是想投效大明?“

唐端笏有点兴奋地问道。

王夫之点头道:”老夫的确是生出了这个心思,二十年了,从永历陛下在缅甸驾崩之后,我本来已经失去了信心,觉得这天下已经彻底灭亡了,这锦绣河山彻底沦落在了蛮夷手中。“

“但是圣人天子的出现却让我这垂垂老朽之人心中又蠢蠢欲动起来,生出了一番辅左他做一番事业的心思。“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昔日洪武皇帝提出了这八个字,最终将蒙元朝廷驱逐到了大漠,建立了大明江山,如今圣人天子又再次以这八个字作为他的志向,这不就是我辈之人毕生追求的事情吗?这种伟业难道不比我整日枯坐山中沉溺于卷牍之中更有意义?“

王夫之这番话让唐端笏再次对老师肃然起敬。

两人在附近说话,朱克臧也发现了他们!

如同心有灵犀一般,双方四目相对!

朱克臧和王夫之的第一次见面让彼此都有点猝不及防。

朱克臧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在湖南地界,敢这样打扮的,就只有他船山先生王夫之!

一想到是船山先生,朱克臧也顾不得君王颜面了,一边小跑,一边呼喊道:

“阁下可是船山先生?”

“皇上,是老朽!”王夫之应道。

朱克臧惊诧的是王夫之居然过来找他。

他本来还打算过阵子,亲自去衡阳自己主动拜会,没想到王夫之居然主动就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这让他惊诧的同时心中还是很有些感动的。

不愧是反清名士,一听到大明回来了,果断不隐居了,主动来帮忙。

这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完美符合真儒理论的男人。

“船山先生,朕还打算去衡阳亲自拜会,没想到你居然过来了,失敬失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