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875章 儿童相见不相识(求订阅!)

当朱克臧的飞艇取得大成功的时候,一架马车正在前往成都的高速马路上飞驰。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营座,我们这是西归吧,不是去南边哎呦!”

一个名叫赵振明的人用力拍了一下同伴的脑瓜子,“意境,意境懂不懂?”

“意境也不太对吧,那歌不是岳王爷被完颜构召回临安时唱的吗?你现在是让咱万岁爷安排转业再造啊哎哟,不要打了,再打就笨了。”

说到这事赵振明就难受。

赵振明是大明驻殷洲国防军第88镇的一位营长。

确切的说,是前营长。

一年前,倒楣的赵振明就已经退出大明皇家陆军现役了。

他带领88镇的兄弟们在探索大明墨西哥的土地时,被当地最毒的山王蛇咬了一口,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才活下来。

作为一名基层军官,失去一条腿来说,这是相当致命的。

大明驻殷洲指挥部考虑到赵振明的实际情况,打算将他调往清闲一些的后勤部门,好好将养身体。

但在要强的赵振明看来,这不是要了他的老命吗?

他偷偷找了个机会,凑到总督萧武跟前诉苦,希望能够回到前线,哪怕是当普通士兵。

但萧武哪能同意啊,这是拿自己的命不当命。

而且这也是对同袍的不负责。

虽然现在战争比较少了,但是万一呢?

不说是军官了,就是士兵如果在作战时掉队了,那也是让同袍陷入危险之地。

当然,萧武对军人还是非常好的。

不会这么直白地和赵振明说,毕竟他是一心为国,不能让他寒心,于是变暗中点拨了一下。

赵振明一想,确实是那么回事。

同袍将后背无条件地交给自己,自己可不能把人家坑了。

恰好那时候,大明颁布了新的伤残军人优抚政策,赵振明一琢磨,得,咱也别留在殷洲整天自怨自艾了,干脆听从皇帝陛下号召算了。

就这样,赵振明自愿申请退出大明皇家陆军现役。

当然,对于这样在为国家奉献受伤的军人,大明给的待遇是相当丰厚的。

首先就是一次性二千银元的补助,然后每个月还有一银元的伤残津贴,逢年过节,另有慰问,主打细水长流。

另外,对于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伤残将士,大明将安排合适的岗位,鼓励再就业。

赵振明就属于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那一类。

恰逢刘国轩去世,赵振明就跟着刘国轩的孙子刘俊卿从殷洲回大明本土丁忧,刘俊卿在萧武的授意下,给他争取了四川武备学堂讲师的岗位。

恰好赵振明就是四川成都人,相当于衣锦还乡。

在应天这块繁华之地疗养了半年后,赵振明也踏上了返乡之旅。

他没想到,原本印象里破旧不堪的成都府,给了赵振明很大的惊喜。

四川在明清战争中相当惨烈,人口十不存一,连年战争,让四川的基建基本完犊子。

当坐马车一大早进了城,赵振明还当来错地方了呢。

当年赵振明还是小孩的时候,因为大明北伐,他被清军强行拉壮丁,然后又投降了大明。

因为年幼,一看就是被拉壮丁的可怜娃娃,大明国防军也就没对他怎么样,相反,还给他一口吃的。

因为运气好,被送到了大明广州府皇立军校分校区学习,随后加入国防军,在大明本土南征北战,而后,因为北殷洲缺人,他主动请缨前往北殷洲。

在大明讨伐新西班牙的战争中,他屡获战功,晋升至营长,没想到天降横祸。本来一颗将星正在冉冉升起,没想到被毒蛇咬了一口。

不过现在安排他回家培育大明新一代军官,也是专业对口。

这么多年来,赵振明还没回过家。

浑然不知道成都府已经变了乾坤。

不仅仅新修了气派的衙门,出入州府的两条主路也都浇上了水泥,路上来来往往有不少自行车和三轮车,甚至他还见着了几部蒸汽摩托车。

不过都贴着日月标志,是大明官府的公务用车。

另外,赵振明还看到,在主路两侧,建设有大明国营邮局、新式医馆、皇家百货商店等等新式建筑,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最气派的还是成都府的学堂,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著名的四川武备学堂,都十分敞亮。

看起来比官府衙门修得都好。

当然这一点,赵振明倒也见怪不怪了。

在新大明,学校一定要比官府大楼造得漂亮。

朝廷也不反对修气派的官府衙门,但你必须要把学校修好。

气派的官衙令彰显大明煌煌天威,但朱克臧深知,未来真正推动帝国前进的,还得是那窗明几净的学校,和里面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离开成都府城后,赵振明的目的地是双流县城赵家村。

那是他的家乡。

双流县城的变化也相当大,赵振明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

老房子拆了不少,建了好一些两三层的水泥楼。

赵振明用家乡话向人打听,说是县医院和学堂也都造了。

离家十来年,近乡情怯,赵振明还真有点扭捏,一点都不像是在战场上跟着杀人如麻的大明军人。

很快,他们便离开了县城,来到了赵家村的村口。

这一次赵振明从应天带了不少东西回来。

应天城内有专门面对探亲军人的专营商店,东西要比外面要便宜不少。

赵振明的行李大包小包起码有七十斤,他将大约留十斤的东西交给亲兵,自己坚持背了十斤的。

“营座,您身体没问题吧?”

“放心吧,这点路,不碍事。”

“你看,你赵哥身子骨还硬着呢,想当年我可是大明国防军第88镇的比武标兵,萧总督亲自给我发的大红花呢!”

赵振明的亲兵本想把行李都扛着,奈何少了一条腿的赵振明硬要逞强。

赵振明的父母虽然不在了,但在老家还有几个照顾自己长大的叔叔。

许多年不曾回来,也不知还在不在了。

赵振明在村口遇到一个老人,他是赵振明邻居,认出来了他。

这个老人告诉赵振明:村里好多老人都去世了,村里也嫁进来好多外地姑娘。

村口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很多人,赵振明都不认识,来来往往的小孩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他们都以为赵振明是外地来的,其实赵振明也是在这个村长大的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