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874章 飞艇升空(求订阅!)

思来想去,朱克臧最终拍板选择了丝绸。

作为桑蚕丝这种蛋白纤维制成的织物,丝绸有着强度大、气密性好和耐湿耐酸碱的特性,更大的好处就是纯丝绸是不会产生静电的。

惟一的问题就是丝绸价格很贵,造成飞艇造价会直线上升。

一般来说就算最差的丝绸,每一匹也要五银元以上的价格,而一艘飞艇的气囊,就算黄履庄他们把尺寸缩小了许多,只有三十米长,四米的直径,也需要60匹丝绸,这就要三百银元了。

这还只是单层气囊,为了不让氢气散逸出去,气囊至少要三层丝绸粘结而成才行。

考虑到成本问题,黄履庄决定只在飞艇气囊外层使用丝绸,内部两层都是用棉布,并在棉布和丝绸之间用树胶黏连密封。

为了防止气囊表面稍有漏气就坠落,整个气囊内部被分成二十个隔舱,以防止出现危险。

保险起见,黄履庄还利用华夏古老的防火漆配方给飞艇内部和各个气囊进行三层涂刷,以做到绝对的安全。

这些防火漆以前可是用在战舰上使用的,效果非常好但同样价格不菲。

一个气囊制作出来,就耗费了差不多一千银元,这可是一笔巨资了,看得工匠们直心疼。

不过这才刚好开始而已,飞艇的吊篮需要大量载重,而且要高空飞行,自然不能用像热气球那样粗糙的藤编吊篮。

于是黄履庄拿了几个方案给朱克臧,朱克臧选择了薄钢板方案。

用薄钢板制造了一个封闭式的吊舱,并牢牢固定在气囊下面。

至于飞艇的俯仰和转向,则是在吊篮后部和气囊中间安置了一对水平风帆和一个垂直风帆用以控制。

但是最难的还是电池问题,黄履庄专门联系了大明首席天文学家、数学家、化学家梅文鼎,都没法解决。

梅文鼎历史上是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东瀛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

如此大才,朱克臧特意发掘他去为大明的化学界筑基。

当然,朱克臧不是让他建空中楼阁。

朱克臧可是理科生,他直接把初中化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传授给了梅文鼎。

有了这些利器,大明皇家化学实验室的研究无往而不利。

两人很快利用铅和硫酸反应生成电能的原理,制造出一大块实用的电池。

为了防腐,他们在木箱子里垫上大量棉花,放入一个半密封的玻璃器皿。

在玻璃器皿中装满稀硫酸,并插入填满海绵状铅和填满二氧化铅的两种铅基格栅板。

这其中填装海绵状铅的格栅是负极,而填满二氧化铅的格栅是正极,只要接上电动机就能够直接使用了。这种电池使用完毕之后,还能利用发电机重新充电,以做到循环利用。

两人拿到这种蓄电池大为高兴,皇家化学实验室经过了多次测试,发现只要充满了电,这种电池就能持续长达半小时的放电工作。

只要在飞艇上多并联几个电池组,能够做到持续使用很长时间了。

两台电动机和大叶风扇被安装在了铁架顶端,它们的位置略微低于吊篮,以免叶片刮破气囊。

而电动机的能源则是连接着吊篮后部的六组蓄电池。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在吊篮内安装了一个小型发电机和四组联动的手摇柄,如果蓄电池没电了,可以通过人力给蓄电池充电。

这架飞艇可以说,集结了大明最为先进的技术。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安装调试之后,飞艇终于完成了,第一次的试飞,在1700年的秋季九月份。

天气非常好,不冷不热,视野开阔,没有风雨。

试飞成员来自大明皇家空军。

其中三个军官是大明空军的首批奠基成员。

他们的诨号分别是孔二愣子、丁过瘾、李大胆。这次试飞非常隆重,朱克臧亲自督战。

很快系留绳绷紧,驾驶员颤着音用铁皮喇叭高喊“左主机测试”。

左边主发动机启动,别的不启动,飞艇开始转圈圈。

“左满舵测试!”

“右满舵测试!”

“气囊压力测试!”

“右主机测试!”

“左副机测试!”

“右副机测试!”

“全机上升!”

飞艇开始缓缓升空。

大明空军的士兵将缆绳收到吊篮里之后,为了加快前进速度,他们抛掉了吊篮四周的沙袋。

氢气气囊对重量是非常敏感的,八个各重二十斤的沙袋被扔下,飞艇陡然升高了不少。

现在他们至少在三百米的高空了。

孔二愣子朵朵白云正在缓缓飘动,而在他们的下方,整个应天城里的房屋已经变成了火柴盒,人都成了小蚂蚁。

即便如此高,依旧能看出应天城的城市化发展地多么好。

一望无尽的建筑!

不过,他们不能在这里停留。

“开始吧,我们向大海的方向行驶。”李大胆下令道。

“是!”

负责驾驶的士兵一拱手,打开了电动机的开关,随后几名士兵一起动手,操纵着垂直舵开始转向,按计划,让飞艇慢慢转向了东方。

“能自由控制方向了,成功了!”

“万岁!”

地面上一片欢呼声,随着飞艇升上高空之后,调转方向朝着海面上飞去,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

今天可是大日子,不少朝廷官员都都放下手中的工作,跑来看飞艇的首飞了。

这可不比热气球,如此大的飞艇能载相当多人!

看着越飞越远的飞艇,大明首席科学家黄履庄不禁感叹道:“如果没有陛下指导,我们无论埋头苦干多久,都造不出来这种恐怖的玩意。”

已经退休的兵部尚书邱辉紧紧盯着飞艇,对朱克臧说道:“陛下,这玩意能装多少炸弹啊!”

朱克臧则想得更远,历史上飞艇因为防空炮、飞机诞生,在战场上没什么作用。

但在这个时代,飞艇是没有天敌的。

大明是不是可以用飞艇批量运输伞兵,来一手神兵天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