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684章 不忘真儒初心(求订阅!)

“张大人,人一定要勤劳,不能好懒恶劳,抓紧时间劳动吧,不然这鄱阳湖的天气越来越冷,到时候可就不好过咯。”

看着在水泥公路上面欣赏景色的几人,路过的顾诚忍不住再次调戏他们。

“哼,竖子不足与谋!”

张志栋一听,厚着脸皮反驳道。

顾诚也懒得理他,去服侍好朱克臧才是关键。

朱克臧带着群臣在在农场的公路上晒稻谷。

俗话说得好: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

新收的稻谷,含有瘪谷,灰尘和稻叶等,杂质比较多,需要经过晒干和吹风来去掉大部分这些杂质。

如果不晒干稻谷,就直接脱壳成米,湿谷脱壳,会使很多米粒破碎,大米完整率可能还不到六成(晒干稻谷脱壳,大米完整率在九成半以上),而且碾出来的米会粘上各种杂质。

而脱壳之后,米就不能晒了,脱了壳的大米在太阳下暴晒,会影响煮熟后口感的。

而且,脱了壳的大米,在太阳下暴晒,会使得大米过分蒸发,过度失去水分,从而出现碎玻璃状。

这样碎玻璃状大米是很脆的,用手一捏就破碎了。

即便在复赛,碎米的价格比完整大米低很多,这对于农民来说,无疑就是亏了。

稻谷在高温时节,暴晒两天即可。

这样的话,意味着皇帝要在南昌府又多停留几天。

这对张志栋来说,就是噩耗!

意味着要继续受煎熬。

张志栋心里是服气了,很想用蒸汽收割机。

他很想过去对朱克臧说:陛下,科学倒也不全一无是处,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我等也是有眼无珠,没有看到新学的优点,这收割机能够大大的帮助农人收割农产品,这是好东西,应该值得肯定。

可是人老了,总会比较好面子和固执。

他想了想,还是没认输,默默带着其他几位欲哭无泪的文官继续割稻谷。

第四天,朱克臧带着群臣再次来到了农田这边。

这一次则是利用蒸汽风谷机将这两日晒干的稻谷子脱壳。

有了蒸汽风谷机的帮助,脱壳就快很多了,仅仅一天的时间,前几日收的稻谷全部脱壳成了白花花的大米!

“诸位爱卿!”

“这些稻米,朕已经跟农民买下来了,大家带回去,朕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些天来的劳作,记住百姓的艰辛,不忘真儒初心,牢记自己肩膀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身居庙堂之高,要以天下苍生为念,多替老百姓想一想,多替老百姓做一些实事,而不是口口声声喊着忠君爱国,喊着家国天下,可是倒头来却连百姓的艰辛都不懂。”

朱克臧看着眼前白花花的大米,再看看群臣,抓起一把大米对着群臣说道。

“臣等必将牢记这些天的来的艰辛,不忘百姓艰辛,坚守为民之志、常思惠民之措、涵养爱民之情,将百姓的小事、急事、难事桩桩入心、件件落实,奋力书写百姓满意的新大米答卷。”

群臣齐声的回道,这三天,这些大臣也算是吃了一些苦,感受了一番百姓劳作的辛苦,明白了朱克臧的良苦用心,也清楚认识到科技带来的力量!

特别是以前贬低过蒸汽技术的文官,更是羞愧莫名。

群臣在朱克臧的带领下,兴高采烈的用四轮马车拖着自己的大米回家,只留下张志栋依然傻愣愣的在这里。

然后,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任何的消息,似乎所有人都将他们给忘记了一般。

顿时他们就彻底的慌了,这下又回不去,朱克臧又没有要下旨让他们回去的意思,锦衣卫也还在监督他们。

再看看眼前的稻田,他们顿时就明白了。

不把这些稻谷割完,他们这一辈子估计都要待在这里了。

明白了这一点,他们越发卖力,他们可不想一辈子待在这里。

“农民苦,农民累,农民一把辛酸泪!”

接下来,几人每天很早就起来收稻谷,到很晚的时候才回农场,要不是锦衣卫赶着他们回去休息,他们都不想回去。

仅仅只是几天的时间,张志栋他们就好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再也没有了以往读书人的清高,犹如老农一般,在田间地理头忙个没完。

到了这个时候,张志栋他们才算是真正的明白了农民的艰辛,仅仅只是收稻谷而已,五亩稻田,几人一天接一天的去割稻谷子,可是却仿佛永远也收不完一样。

而且这收完稻谷之后,还要晒干,还要脱壳,用的还是手工风谷机,这几人每天都在抹辛酸泪。

每人五亩稻田,张志栋一行人整整收割了二十多天才收完!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他们还要将这些稻谷脱壳成米,那才算是完工!

看着堆积如山的稻谷,再看看供他们使用的土砻(石磨的一种),连手动风谷机都不给,太残忍了。

手中的石磨,就仿佛是永远也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样,几人不想继续待着这里,又不得不每天坚持去磨米壳。

张志栋双手都磨出了血泊,起了不少老茧,那些受伤的位置,晚上睡觉的时候碰一下都痛的醒过来。

恍惚之下,张志栋感觉自己像回到了儿时,家里清贫的日子。

如今人老体衰,即便是位居高位,依旧怀念年轻时的岁月。

呜呜!

旁边的厂房这里,伴随着阵阵汽笛声响起,将梦中回忆年少轻狂的张志栋给弄醒了。

他坐起身子,悄悄洗涮完,便又开始一天的劳作。

现在已经不需要锦衣卫的叫醒服务了,他自己能起床。

路过隔壁的厂房时,他看到熟悉的一幕,蒸汽机带动风谷机开始工作起来,一袋子、一袋子的稻谷倒进去,在出口这里变成了白花花的大米,效率非常高。

旁边的工人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就将活给干完了。

仅仅只是一上午的时间,一大堆的稻谷就全部磨成了一袋袋大米,然后送完大明各地。

张志栋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石磨,用力的转了一上午,仅仅只是将一小袋子的稻谷脱壳成大米,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张志栋喃喃自语:“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力量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